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3311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docx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doc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

篇一: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主研人:

邓正强组员:

曹敏、宋卓霖、代芝芝、吴茵茵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能够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是比较以植物根尖、茎尖、幼芽做有丝分裂的材料的难易程度。

3.初步掌握制作植物(根尖、茎尖、幼芽)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和母细胞的遗传组成一样,保证了植物细胞的遗传性状的一致。

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如根尖组织、茎尖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等,常进行着剧烈的细胞有丝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适当(分裂旺盛期)时候取材,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涂抹压片等方法,使细胞、染色体分散,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变化特点及进行染色体计数。

  三、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及试剂1、实验材料:

蚕豆干种子、2、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等3、实验试剂:

卡诺固定液(无水乙醇:

冰醋酸=1:

1)、1mol/LHCl溶液、0.01g/ml龙胆紫染液或0.02g/ml醋酸洋红染液或改良石炭酸品红染液。

四、实验步骤

(一)、材料准备1.蚕豆根尖:

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

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根长1~2cm时,于上午9:

00~10:

30或下午14:

00~16:

00进剪下根尖备用。

2.蚕豆茎尖:

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

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长出5~8cm即可,于上午9:

00~10:

30或下午14:

00~16:

00进剪下茎尖备用。

3.蚕豆幼芽:

在长出的蚕豆茎两片叶原基上1cm处截断,待在叶原基部发出幼芽,叶芽长出到4~5cm时即可,于上午9:

00~10:

30或下午14:

00~16:

00进剪下幼芽备用。

(二)、预处理将截取的蚕豆根尖、茎尖、幼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置于冰水溶液中,0~3℃下处理24小时。

(三)、解离根尖、茎尖等体细胞需经处理,除去细胞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才便于压片。

  这种处理过程称为解离,解离时间的长短依植物材料和解离液的不同而不同。

时间短细胞不易压散,时间过长,细胞被压破,且影响染色效果。

固定好的蚕豆根尖、茎尖芽用蒸馏水冲洗2遍,然后放入预热的60℃的1mol/ml盐酸中,60℃恒温处理5分钟左右,倒去盐酸,用蒸馏水冲洗3遍后,将材料浸泡在蒸馏水中2小时。

注:

1NHCl由36%~38%浓盐酸取83ml定容至1升配置而成(四)、漂洗将解离好的材料用清水漂洗10min。

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有利于染色。

(五)、染色将漂洗好的材料取出放在载玻片上滴加改良品红溶液,静置染色10~15min,或(0.01g/ml龙胆紫、0.02g/ml醋酸洋红溶液染色3~5min)。

(六)、制片用吸水纸吸去根尖周围多余染液,加1滴清水,吸干,再加1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1片载玻片,用力压片。

(七)、观察将制成的装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生长点区域,该区域的特征是:

细胞略呈正方形,且紧密排成束状,细胞核与核间距≤核直径;核间距≥2倍核直径的区域,分裂相细胞少。

找到生长点区域后,再换成高倍镜进行分裂相各期细胞的观察。

五、实验现象蚕豆的根尖、腋芽、茎尖都有大量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

但是腋芽中处于有丝分裂的细胞比茎尖和根尖的细胞要多,而且可以看到有很多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

但是很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有丝分裂的后期的细胞。

六、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大量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而没有观看到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从而不能够清楚的数清蚕豆染色体的具体数目是多少,在一定的程度上表明实验的失败。

实验失败的原因经过分析后我们一致认为是在进行解离之前没有进行材料的固定,从而不能杀死正在处于有丝分裂中的细胞,在细胞原有的能量的基础之上为细胞的进一步分裂提供了能量,但因为能量有限从而导致细胞中后期的细胞不明显,而末期的细胞比较明显。

其次蚕豆材料是通过制作芽苗菜的形式制作的,由于实验的延期胚乳的有机物已经大量的被利用之后茎和芽通过光合作用还可以生长,但由于可能偶尔没有浇水,再加上缺乏无机盐导致根尖分生区不明显或者没有分生区,这样就使得腋芽比根和茎更适合作为有丝分裂的材料。

七、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表明蚕豆如果

  用于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那么选择腋芽比茎尖和根尖分生区要好。

八、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刀片、镊子和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实验的第七步,敲片一定要用力均匀,不能太用力敲,否则会敲坏盖玻片,也不能用力太小,否则细胞不能分散开,要垂直受力。

、3、材料一定要固定杀死细胞,然后解离去除细胞壁。

篇二: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精选范文: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

  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

  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

  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

  后期、末期。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

  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

  被碱性染料着色。

三、材料用具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

  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或

  紫药水)四、实验过程(见书p39)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2.解离:

5min3.漂

  洗:

10min4.染色:

5min5.制片6.镜检五、注意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

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

  无法观察。

六、讨论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

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2.在观

  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并标明时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篇一: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

  裂》_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

  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植

  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

  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

  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

  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

  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

  程,分为分裂间期和

  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的过程,根

  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三、材料用具

  洋葱根尖、显微镜、

  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体积分数为95%的

  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

  四、实验过程(见书p39)

  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

  2.解离:

5min

  3.漂洗:

10min

  4.染色:

5min

  (本文来自:

wwW.xIAocAofaNwE小草范文网: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5.制片

  6.镜检

  五、注意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

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六、讨论

  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

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2.在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

  图,并标明时期。

篇二: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主研人:

邓正强组员:

曹敏、宋卓霖、代芝芝、吴茵茵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能够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是比较以植物根尖、茎尖、幼芽做有丝分裂的材料的难易程度。

3.初步掌握制作植物(根尖、茎尖、幼芽)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和母细胞的遗传组成一样,保证了植物细胞的遗传性状的一致。

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如根尖组织、茎尖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等,常进行着剧烈的细胞有丝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适当(分裂旺盛期)时候取材,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涂抹压片等方法,使细胞、染色体分散,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变化特点及进行染色体计数。

  三、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及试剂1、实验材料:

蚕豆干种子、2、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等3、实验试剂:

卡诺固定液(无水乙醇:

冰醋酸=1:

1)、1mol/lhcl溶液、0.01g/ml龙胆紫染液或0.02g/ml醋酸洋红染液或改良石炭酸品红染液。

四、实验步骤

(一)、材料准备1.蚕豆根尖:

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

  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

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根长1~2cm时,于上午9:

00~10:

30或下午14:

00~16:

00进剪下根尖备用。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2.蚕豆茎尖:

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

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长出5~8cm即可,于上午9:

00~10:

30或下午14:

00~16:

00进剪下茎尖备用。

3.蚕豆幼芽:

在长出的蚕豆茎两片叶原基上1cm处截断,待在叶原基部发出幼芽,叶芽长出到4~5cm时即可,于上午9:

00~10:

30或下午14:

00~16:

00进剪下幼芽备用。

(二)、预处理将截取的蚕豆根尖、茎尖、幼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置于冰水溶液中,0~3℃下处理24小时。

(三)、解离根尖、茎尖等体细胞需经处理,除去细胞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才便于压片。

  这种处理过程称为解离,解离时间的长短依植物材料和解离液的不同而不同。

时间短细胞不易压散,时间过长,细胞被压破,且影响染色效果。

固定好的蚕豆根尖、茎尖芽用蒸馏水冲洗2遍,然后放入预热的60℃的1mol/ml盐酸中,60℃恒温处理5分钟左右,倒去盐酸,用蒸馏水冲洗3遍后,将材料浸泡在蒸馏水中2小时。

注:

1nhcl由36%~38%浓盐酸取83ml定容至1升配置而成(四)、漂洗将解离好的材料用清水漂洗10min。

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有利于染色。

  (五)、染色将漂洗好的材料取出放在载玻片上滴加改良品红溶液,静置染色10~15min,或(0.01g/ml龙胆紫、0.02g/ml醋酸洋红溶液染色3~5min)。

(六)、制片用吸水纸吸去根尖周围多余染液,加1滴清水,吸干,再加1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1片载玻片,用力压片。

(七)、观察将制成的装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生长点区域,该区域的特征是:

细胞略呈正方形,且紧密排成束状,细胞核与核间距≤核直径;核间距≥2倍核直径的区域,分裂相细胞少。

找到生长点区域后,再换成高倍镜进行分裂相各期细胞的观察。

五、实验现象蚕豆的根尖、腋芽、茎尖都有大量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

但是腋芽中处于有丝分裂的细胞比茎尖和根尖的细胞要多,而且可以看到有很多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

但是很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有丝分裂的后期的细胞。

六、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大量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而没有观看到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从而不能够清楚的数清蚕豆染色体的具体数目是多少,在一定的程度上表明实验的失败。

实验失败的原因经过分析后我们一致认为是在进行解离之前没有进行材料的固定,从而不能杀死正在处于有丝分裂中的细胞,在细胞原有的能量的基础之上为细胞的进一步分裂提供了能量,但因为能量有限从而导致细胞中后期的细胞不明显,而末期的细胞比较明显。

其次蚕豆材料是通过制作芽苗菜的形式制作的,由于实验的延期胚乳的有机物已经大量的被利用之后茎和芽通过光合作用还可以生长,但由于可能偶尔没有浇水,再加上缺乏无机盐导致根尖分生区不明显或者没有分生区,这样就使得腋芽比根和茎更适合作为有丝分裂的材料。

七、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表明蚕豆如果

  用于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那么选择腋芽比茎尖和根尖分生区要好。

八、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刀片、镊子和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实验的

篇三:

实验四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目标

  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学会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一个时期。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三)材料用具

  略

  (四)方法步骤

  1.洋葱(大蒜)根尖的培养

  选个大、饱满的大蒜头,分囊后用铁丝或竹签将蒜瓣穿成一排,搁于盛有清水的容器上培养,使每囊蒜瓣的底部都浸没于水中,在室温20℃上下阳光充足的晴天养3—4天,期间换1-2次水,根尖就可长到2—2.5cm,即可剪取备用。

(剪取时间最好在晴天、中午1点前后)

  2.根尖的固定:

  将剪取的根尖置于固定液(1份冰醋酸和3份95%酒精的混合液)中固定,使根尖的生长点细胞变成乳白色,根尖下沉(因为新鲜的根尖是浮在固定液液面上的),一般需12—24小时,然后用70%酒精漂洗,再置于70%的酒精中保存,随用随取。

  实验六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及观察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压片的方法。

  2.通过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标本的观察,掌握细胞分裂过程及其特点。

  3.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

  [实验原理]

  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均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实现。

细胞分裂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几种方式,其中有丝分裂是最主要的方式。

有丝分裂在处于增殖状态的组织中广泛存在,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取分裂旺盛的组织如植物的根尖、动物的骨髓细胞,胚胎细胞进行特殊处理,制成光镜切片或压片,在显微镜下即可对有丝分裂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了解各分裂时期的形态特点及变化规律。

  [实验用品]

  1.材料:

新鲜洋葱根尖标本、洋葱根尖纵切片、马蛔虫子宫切片。

  2.器材:

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小烧杯、吸水纸、剪刀、镊子、吸管、恒温培养箱、酒精灯、刀片。

  3.试剂:

甲醇、冰醋酸、70%酒精、1mol/lhcl、苯酚、品红、0.5%甲苯胺蓝、山梨醇、福尔马林、蒸馏水、秋水仙素。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及观察

  

(一)植物根尖压片的制备

  1.药品配制

  

(1)卡诺氏固定液:

95%酒精15ml,冰醋酸5ml,混合(也可用纯酒精30ml、氯仿15ml、冰醋酸5ml混合)。

  

(2)0.5%甲苯胺蓝染液:

甲苯胺蓝0.5g,蒸馏水100ml,混合摇匀。

  (3)改良碱性品红染液:

该染色液是先配成a液,然后再配成b液、c液及工作液,配方如下:

  a液:

碱性品红3g,70%乙醇10ml。

  b液:

a液10ml加5%苯酚水溶液90ml。

  c液:

b液55ml加冰醋酸6ml、37%福尔马林6ml。

  工作液:

c液10ml加45%冰醋酸90ml,山梨醇1.8g混合溶解。

  2.根尖培养及处理:

取洋葱鳞茎,剪去老根,置于盛满清水的小烧杯里,使部分鳞茎浸入水中,室温(25°c)或放25°c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

约3~4天后,鳞茎长出不定根,于晚

  12时至1时或中午12点左右将根剪下(约1cm长),放入0.05%~0.1%的秋水仙素溶液中,经2~4小时后移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

根尖也可剪下后直接投入固定液中,材料经固定24小时后取出放70%酒精中保存。

用70%酒精保存(4°c冰箱中)的根尖半年后使用仍可保持其观察效果。

  3.解离和压片:

将固定后的根尖用清水冲洗后放入盛有少量1mol/lhcl的小烧杯中,置60°c热水中(最好在恒温水浴箱中进行)解离10分钟左右,待根尖发白变软后取出,放蒸馏水中漂洗30分钟,然后移至载玻片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份。

滴加0.5%甲苯胺蓝或改良苯酚品红染液1~2滴加盖玻片,用铅笔头或指头轻轻敲击(不要挪动标本,使细胞和染色体分散开来,以便观察),见根尖压扁铺开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二)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观察

  观察洋葱根尖压片和洋葱根尖切片标本,按图所示观察分裂各期的特点。

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根尖较前端生长点部位,此处细胞略呈方形,排列紧密,染色较深,该处可见到许多处于不同分裂期的细胞。

转换高倍镜观察,可见间期及有丝分裂各期的细胞,如图5-1所示。

各期特点如下:

  1.间期(interphase):

细胞核呈圆形,核膜清楚,核内染色质分布较均匀,呈细网状。

由于染色质易与碱性染料结合,故细胞核的染色比细胞质为深。

核中可见到1~3个染色较浅的呈球状的核仁。

  2.前期(prophase):

核较间期膨大,核内染色质逐渐螺旋化为丝状的染色丝,其后染色丝进一步缩短变粗,形成一定形态和数目的染色体(这时的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但在光镜下一般不易看清),核膜、核仁逐渐消失。

  3.装片的制作

  

(1)解离:

把根尖放入15%的盐酸中解离,由于大蒜根尖纤细,解离时间只需8—10分钟,

  就能使生长点细胞基本酥散。

  注意:

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解离的目的用药液溶解细胞间质,使组织细

  胞分开。

  

(2)漂洗:

把已解离的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用玻璃棒或镊子轻轻搅动漂洗

  3分钟,期间换一次清水,再将漂洗后的清水倒出,即可进入下一步染色。

  注意: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中多余的解离液,如果不把多余的解离液洗去,一方面会

  影响效果,另一方面碱性的染料会腐蚀显微镜的镜头。

  (3)染色:

a、把漂洗后酥软的根尖用镊子从清水中取出置于载玻片中央,并用吸水纸将根

  尖吸干,目的使染液保持一定的浓度。

  b、用刀片在载玻片上切取乳白色米粒样的生长点细胞,并将生长点有规律地纵

  剖,取其1/3—1/5生长点细胞为染色材料。

  c、滴两滴2%醋酸的龙胆紫染液或醋酸洋红染液进行染色,染色时间2%醋酸龙胆

  紫染液染色2分钟左右,醋酸洋红染色5分钟或用肉眼观察染色材料变红即可。

  注意:

本实验观察的重点是染色体、染色质,而染色体、染色质都容易被碱性染料

  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4)压片:

染色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垫3—5层吸水纸,用拇指重压,但不能研转,

  使生长点细胞均匀地压成一薄薄的雾状细胞层,然后从低倍到高倍镜检观察,效果极好。

  3.洋葱(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低倍镜

  把制作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慢慢移动装片,要求找到分生区细胞,它的特点是: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

  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点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

  3.仔细观察,可先找出处于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

注意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4.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

如果是这样,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细胞中寻找。

  有丝分裂图像识别原则

  图像在具备同源染色体的前提下还有下列特点之一,便可判断为有丝兮裂:

  ①染色体加倍——有丝分裂后期;

  ②所有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中期;

  ③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同母组胞——有丝分裂末期。

  (五)作业

  绘出洋葱(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分裂相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