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436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docx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复习检测语文

云南省玉溪市

2013年高中毕业生复习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1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绘画艺术形式——形式与趣味

高扬

一切事物均将通过一定的形式而存在,这是一个必然法则。

作为绘画艺术作品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形式,它主要作用于表现人类的情感,也可服务于政治、经济和文化。

但作为画家还必须培养自己对这类题材的情感。

事物的形式就生物界来说是取决于自然选择,而就一个社会来说则具有理性选择的意义,因为自然界的选择是盲目性的。

对绘画艺术的形式来说,完全取决于画家的个人意旨。

绘画艺术的形式是后天设置的,不像一般事物那样,形式与内容是同步发展过来的,它完全取决于画家的理想追求。

这也就是说绘画艺术作品同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主观理念的创造物。

艺术趣味是构成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基因。

艺术作品如果没有趣味性的介入就会失去它的魅力。

在绘画作品中同样需要趣味性的介入来催化意义的深度。

这当然是通过有选择的形式基因来达到表现的,或者着力于形象、或者借力于空间语汇……当然更可以发挥色彩的渲染性,乃至从。

理视角来组织形象说话。

节奏与韵律、线的趣味与品位、肖像画情趣、量趣、意趣和风趣、喻意、讽刺和幽默、材质肌理之趣等都可以看作是不同种类艺术作品趣味性的归结与体现。

节奏是周期性的反复,大自然亦处于这个规律中。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的主旋律正是经过不断的翱翔、跌宕起伏后才展示出它的气度非凡和宏伟。

在我们视觉范围内,凡是具有韵味的造型物随处可见。

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所说的:

“由一笔而起,积千万笔,仍是一笔,画千万笔一气而成,虽经变化,笔法如一。

”这一高见正与音乐的旋律变奏不谋而合。

《跳丧》是唐小禾的一幅作品,不知是速写还是画稿,但令人相信的是它一定来自生活。

中华古人风俗,几逾七十而丧者就认为是喜丧。

因此其儿孙们击鼓而歌,随声而舞。

这在画家唐小禾的线条中,虽可见其子孙正跳得如痴如醉,个个动作豪放,毫无哀伤之情,但却有严肃气氛。

动作虽不尽相同,但个个合乎节拍。

这种酣然的境界主要取决于那条条弧线的跳跃和反复,加上形象排列又是以契合为序,其中没有一条线是与另一条线相覆盖的。

柯明的《看瓜》画面形式挺有匠心,不落俗套。

他把整个小瓜篷填入这个斗方之中,满满的上下左右不留多余的空间。

又将整体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那草篷顶,第二块是爷孙俩所处,第三块则是那篷阁下的瓜地了。

左右两侧的四个大柱用不同的墨色画得既有变化又有远近感。

现在看爷孙俩所处的空间是最为突出的。

可以说人物的中心效果完全达到了,但画家很细心地对空间所有实际状态又做了最后调整,这就是小木梯,它的出现使下面的空间不再感到呆板,同时使视觉活动从老汉、小娃到此小梯,终于落入一个见不到的茫茫瓜海之中。

从总体明暗关系看,这个画面并不暗,而且可以这样说,比实际景致要亮上不少,但却能把握住夜的存在。

这里除了总体上有一定的半明半暗的情趣外,还有很多形象轮廓是比较模糊的,而其中最重要的要数那八九只萤火虫的亮点了,如果挡住便感觉不是夜间了。

这就是画面的宽容度,在这个不大的画面中,画家还规定了视觉秩序,先见到的是萤火虫,其次是娃娃,最后是老汉,情趣盎然。

通过上述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艺术趣味的各种不同取向,它在激活思维,把思维推向审美活动的深层,揭示作品的内涵时让形象生动起来,于是便开始了作品与观众的交流。

艺术作品上的趣味性有深有浅,它不仅有高低之别还有雅俗之分,有的与画面中的最佳点同在共伴,有的却并不是一目了然,这有时与画家的素养有某种联系。

趣味既然要借助形象,或者色彩,或者明度显示出来,那么也就不难从每件作品中见到它。

如它出现在线的韵律中;它出现在造型的情趣中;它出现在人物的深度中;它存在于童真和天趣中;它还存在于幽默和理喻中以至存在于寻常的像泥土一样的朴素中。

艺术趣味始于艺术家的理想和折射,具体为慧眼、匠心和技巧的运筹,它与形式相互融合,共同展现艺术的魅力。

(文章来源《文艺牛活·文海艺苑》,有删改。

1.下列对于绘丽艺术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绘画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形式,它主要作用于表现人类的情感,也可服务于政治、经济和文化。

B.绘画艺术形式取决于生物界自然选择和社会的理性选择,因为自然界的选择是盲目的。

C.画艺术形式是后天设置的,不像般事物那样,它完全取决于画家的个人意旨。

D.绘画艺术形式与内容并不是同步发展过来的,它取决于画家的理想追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主旋律经过不断翱翔、跌宕起伏后展示出它的气度非凡和宏伟,体现了节奏周期性反复的妙处。

B.黄宾虹“由一笔而起,积干万笔,仍是一笔,丽千笔一气而成,虽经变化,笔法如一”的说法与音乐的旋律变奏不谋而合。

C.唐小禾《跳丧》的人物虽不尽相同,但个个合乎节拍,这主要取决于那条条弧线的跳跃和反复,以及形象排列的契合有序。

D.柯明《看瓜》的画面形式挺有匠心,不落俗套,是因为画家把整体分为三大块,并细心地对空间所有实际又做了最后的调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绘画作品中需要趣味性的介入来催化意义的深度,艺术作品如果没有趣味性的介入就会丧失它的魅力。

B.不同种类艺术作品的趣味性可以归结和体现在节奏与韵律、线的趣味与品位、肖像画情趣、童趣、意趣和风趣、喻意、讽刺和幽默、材质肌理之趣等方面。

C.艺术家的作品开始与观众交流,就能使思维激活,把思维推向审美活动的深层,提示作品的内涵,并让作品形象生动起来。

D.艺术趣味始于艺术家的理想和折射,具体为慧眼、匠心和技巧的运筹,因此艺术作品趣味不可避免地产生深浅、高低、雅俗之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曲周侯郦商者,高阳人。

陈胜起时,商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

沛公略地至陈留,六月余,商以将卒四千人属沛公于歧。

从攻长社,先登,赐爵封信成君。

从沛公攻缑氏,绝河津,破秦军洛阳东。

从攻下宛、穰,定十七县。

别将攻旬关,定汉中。

项羽灭秦,立沛公为汉王。

汉王赐商爵信成君,以将军为陇西都尉。

别将定北地、上郡。

以陇西都尉从击项籍军五月,出钜野,与钟离昧战,疾斗,受梁相国印,益食邑四千户。

项羽既已死,汉王为帝。

其秋,燕王臧荼反,商以将军从击荼,战龙脱,先登陷阵破荼军易下,却敌,迁为右丞相,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邑涿五千户.号曰涿侯。

以右丞相别定上谷,围攻代,受赵国相印。

以右丞相赵相国别与绛侯等定代、雁门,得代丞相程纵,守相郭同,将军已下至六百石十九人。

以右丞相击陈

,残东垣。

又以右丞相从高帝击黥布,攻其前拒。

,陷两陈,得以破布军。

凡别破军三,降定郡六,县七十三,得丞相、守相、大将各一人,小将二人,二千石已下至六百石十九人。

商事孝惠、高后时,商病,不治。

其子寄,字况,与吕禄善。

及高后崩,大臣欲诛诸吕,吕禄为将军,军于北军。

,太尉勃不得入北军,于是乃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况绐③吕禄,吕禄信之,故与出游,而太尉勃乃得入据北军,遂诛诸吕。

是岁商卒,谥为景侯。

子寄代侯。

天下称“郦况卖交”也。

孝号前三年,吴、楚、齐、赵反,上以寄为将军,围赵城,十月不能下。

得俞侯栗布自平齐来,乃下赵城,灭赵。

孝景中二年,寄欲取平原君。

为夫人,景帝怒,下寄吏,有罪,夺侯。

景帝乃以商他子坚封为缪侯,续郦氏后。

缪靖侯卒,子康侯遂成立,遂成卒,子怀侯世宗立。

世宗卒,子侯终根立,为太常,坐法,国除。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删改。

[注]①前拒:

前沿阵地。

②北军:

汉朝驻守京师的部队,因驻扎在长安城北,故名。

③绐:

欺骗。

④平原君:

景帝王皇后的母亲。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沛公攻缑氏,绝河津绝:

封锁

B.以右丞相击陈陈

,残东垣残:

摧毁

C.商病,不治治:

料理事情

D.寄欲取平原召为夫人取:

夺取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郦商“善征伐”的一组是(3分)

①商以将卒四千人属沛公于歧②从攻长社先登,赐爵封信成君。

③别将定北地、上郡④攻其前拒,陷两陈。

⑤儿别破军三,降定郡六,县七十三⑥乃下赵城,灭赵。

A.①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曲周侯郦商是高阳人。

陈胜起兵反秦时,他聚集了伙年轻人四处强拉人入伙,得到好几千人。

B.刘邦称帝后郦商奉旨平定了藏荼、黥布叛乱。

降服数十郡县,俘获相将数名、其他官员数十人。

C.高后去世,大臣们想诛杀吕氏家族,太尉周勃进不了北军的大营,后来在郦商父子协助下太尉周勃才得以控制北军,最终除掉了吕氏家族。

D.郦商追随刘邦攻城略地,屡立战功,因此多次升迁,被赐爵封侯并世代相袭,但最终因后世子孙犯法而被废除封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出钜野,与钟离昧战,疾斗,受梁相国印,益食邑四千户。

(5分)

(2)商以将军从击荼,战龙脱,先登陷阵,破荼军易下,却敌。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夏日南亭怀半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①。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②梦想。

[注释]①闲敞:

幽静宽敞的地方。

②劳:

苦于。

8.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5分)

9.“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二句历来被推为写景入微的名句,请加以赏忻。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烽火连三月,。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2),此时无声胜有声,,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3)白露横江,水光接走。

,。

(苏轼《赤壁赋》)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金鲤

莫言

月亮升起来了,青草湖变成了一面银光闪闪的大镜子。

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划出一道银色的线,鱼儿落水时,震破了银色的镜子,荡漾开一圈圈波纹。

湖边的一株老柳树下,爷爷和孙子静静地坐着。

爷爷抽着旱烟,烟锅里火星一明一暗,模模糊糊地映着他那张慈祥的脸。

“爷爷,该起网了。

“噢,起。

爷爷站起来,解开拴在铁橛上的罾网拉纽。

网的式样像一架起重机,一支长竹竿伸出去,竹竿梢头挂着大网兜。

网很重,老渔翁拉得很慢,沉在水下的网慢慢升高,突然扑扑楞楞地响起水声。

“爷爷,有大鱼!

爷爷将网儿拉出水面,月光照着鱼网,网里躺着一条泛着金色光泽的鲤鱼。

他将网转向岸边。

小孙子雀跃着将鲤鱼抱起来,放在装了水的桶里。

鱼在桶里蹦了几下,便没了声息。

爷爷又把网下到水里,转过头来看桶里的鱼。

“爷爷,这鱼有六七斤重吧?

“差不离儿。

“是条什么鱼?

爷爷。

爷爷嚓一声划着火柴。

火光照亮了水桶,桶里是一条金色鲤鱼,翅膀和尾巴像经霜的枫叶一样鲜红。

“金翅鲤鱼。

”爷爷说。

“这鱼好吃吗?

”孙子问。

“嗯。

”爷爷心不在焉地答应着。

“爷爷,您不高兴?

捕了这样一条好鱼。

“怪事。

这鱼怎么这样老实呢?

“您说什么呀,爷爷?

“噢,孩子,这鱼太厚道了,网出水时,只要它一跳,就把网给撕了。

咱这罾网,只能拿小鱼儿。

“这鱼大概睡着了。

爷爷沉思起来,烟锅子一明一暗地闪烁。

周围忽然变得十分沉静,湖面上升腾着薄雾,几支粉荷花像画在水上似的,岸边的水草丛中,小虫子低低地呜叫。

“爷爷,您在想什么?

抓了这条鱼,您好像不高兴了。

“没想什么,孩子。

来,再拉一网。

这一网是空的。

网又沉下水底,一切又陷入沉寂。

“爷爷,再给我讲个故事吧。

“好吧,就给你讲个金翅鲤鱼的故事。

“又是鲤鱼变媳妇,说了多少遍了…”小孙子不高兴地嘟哝着。

“不是鲤鱼变人,是人变鲤鱼。

“人能变鲤鱼?

“能。

孙子向前靠了靠,爷爷伸出胳膊,把孙子揽到怀里:

“若干年前。

“多少年?

“小孩子家莫打岔,仔细听着。

若干年前咱这青草湖边出了一个叫金芝的姑娘。

这姑娘俊着呢,双眼叠皮,高鼻梁骨,咕嘟着小嘴,扎着两条大辫子,谁见了谁喜欢。

那一年从城里下放到咱村一个女作家,听说那女作家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青草湖》,你爹他们都念过这书呢!

女作家就住在金芝姑娘家。

后来起了大革命,女作家天天挨斗,有时还挨揍哩…”

“有一天晚上,女作家挨了最厉害的一场斗,半死不活地给抬到金芝家里。

金芝流着泪给女作家擦身上的血污。

村里的医生不敢来给女作家治伤。

金芝忽然想起来了,青草湖对岸她有个姨父,早年闯过外,家里有一种治跌打损伤的药,十分灵验。

救人如救火,金芝姑娘托邻家的一个大嫂照料着女作家,自己来到青草湖边。

,,

“‘青草湖,青草湖,东西只五里,南北六十五。

’若干若干年前,天上的织女把织布梭子掉到人间,在地上砸了一个坑,这就是咱们的青草湖。

金芝的姨家在湖对面王庄,坐小船几袋烟功夫就能划过去,走旱路要两天。

那时节,小船都被锁起来了,怕阶级敌人破坏呐。

金芝来到湖边,脱下长衣服,捆成一个小包拴在身上,一纵身下了水。

”“哪天晚上也是好月亮,金芝姑娘就从这棵大柳树下下了湖。

金芝一身好水性,像一条雪白的大鱼在水面上撒欢。

她游啊游啊,水声哗哗哗地响,月亮明光光地照着她。

半夜时分,她上了对岸,换上衣服,敲开姨家的门。

姨父挺疼这个外甥女,把珍贵的药给了她。

姨不放心地说:

“金芝呀,半夜三更的,你一个闺女家下湖,有个闪失怎么办?

别走了,赶明儿让你姨父去送你。

金芝说:

“姨,我水性好,没事。

“金芝姑娘又下了湖。

姑娘家毕竟力气单薄,游到湖中央,她吃不住劲,身子像拴上了十个秤砣…··后来,天上飘来一朵洁白的云,把月亮遮住了,湖面上零零星星地落了一阵铜钱大的白雨点…一会儿,月亮又出来了。

月亮煞白着脸,慢慢地往下落,慢慢地变大,最后挂在湖边的柳树梢上,望着像大镜子一样闪闪发光的青草湖……”

“金芝姑娘呢?

”小孙子焦急地问。

月光下,爷爷两眼闪着光。

“爷爷,你哭了?

“傻孩子,爷爷胡子都白了,不会哭了。

爷爷的故事还没讲完呢!

第二天夜里,女作家在邻居大嫂的搀扶下来到湖边,湖上静悄悄的,草叶上的露珠落在水面上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女作家轻轻地说:

‘好闰女,你喜欢看的《青草湖》我带来了……她掏出一包纸灰,轻轻地撒在湖水中……”

“湖上突然翻起了波浪,湖中心裂开了一条缝,一群红光闪过,浮上一条金鲤鱼,翅膀、尾巴像火苗一样红。

金鲤鱼游到湖边,用头拱上了一个衣裳包。

然后,尾巴拍了三下水,又慢慢地游到湖中心,红光消逝了。

湖上又是一片月光。

女作家捞起衣裳包。

衣裳包里包看一瓶云南白药……”

“爷爷讲完了吗?

“完了。

“金芝姑娘变成了金鲤鱼了?

“唔,也许。

一只水鸟从岸边的青草中飞起来,扑楞楞地飞着,落到湖中的苇丛里。

几只青蛙扑扑通通地跳到水里,像扔了几块石头。

水桶哗啦一声倾倒了,水面上翻起一阵浪花。

“孩子,你干什么?

“我送金芝姑娘回家去了。

“嗨,你这孩子。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金鲤》的场景温馨可人,月光如水,祖孙俩静静地坐在湖边的柳树下网鱼,讲着美丽善良的姑娘变成鲤鱼的故事,令人神往。

B.莫言曾坦言:

“魔幻现实主义对我的小说产生的影响非常之大。

”小说中善良的姑娘化身鲤鱼、爷孙俩网上鲤鱼以及小孩子放走鲤鱼等情节都具有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C.小说中金芝姑娘变为金翅鲤鱼的故事虚实相生,一场政治斗争的残酷变成舍生取义化身为鲤的壮丽。

D.小说中“爷爷”、“孙子”以及“女作家”等人物虽然连具体的名字都没有,但通过作者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等系列的描写,塑造得比较成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E.善良美丽的姑娘,为救助受伤的女作家,冒险游过青草湖去找药,虽然回来时不幸遇难,但变成了金色的鲤鱼,这样的情节构思,充分体现了作者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2)小说开头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祖孙俩好不容易网到一条大鱼,为什么当“爷爷”看清是一条金色鲤鱼后会变得“心不在焉”“不高兴”?

他为什么说这条鱼“老实…‘厚道”?

(6分)

(4)小说的标题为《金鲤》,整篇小说情节的丰体部分是金芝姑娘变为金翅鲤鱼的故事,为什么作者不开篇就直接写金芝姑娘的故事,而要借“爷爷”给“孙子”讲故事来引出,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启功: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镌刻着启功先生亲笔书写的校训的黑色大理石碑刻在夏日的阳光下格外耀眼。

在启功先生生前居住多年的师大红六楼的“坚净斋”前,绿草茵茵,夏绿正浓。

而启先生却再也看不到这些了。

6月30日凌晨2时25分,在北大医院,一生豁达乐观、淡泊名利的启功先生似乎特意选择了这样一个静寂的时刻与我们永别。

只有中学学历却终成一代学者,启功的治学经历颇有传奇色彩。

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先后师从贾尔鲁、吴熙曾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修古典文学,后来更拜陈垣为师。

在《无法之法:

启功先生的治学之道》中,北师大的郭英德教授曾这样评价:

“启功先生曾多次对人说:

‘我没有大学文凭,只是一个中学生。

’这是事实。

没有经过大学学院教育的正规训练,这是他的不幸,更是他的幸运。

因为这样一来,他就没有任何学院教育的框框束缚,学杂诸家,不主一说,随心所欲,始终保持着自由自在的思维本色。

启功学识渊博,他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

《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这些都是他呕心沥血之作。

很多人知道启功,是因为他的书画。

他的书法典雅挺秀,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成为彪炳书史的书界领袖,很多人将启功先生誉为“当代王羲之”。

北师大教授、启功的弟子秦永龙则说,“其实,将启先生比为王羲之只是就书法而言;而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说,启功先生更兼有渊博学识和造诣。

在启功先生执教50余年的北京师范大学,启功留下来两样宝贵财富:

一是精神的,他留下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一是物质的,他以卖字画所得资金设立了“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这是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所拟的校训,它不但紧扣“师范”二字,而且包含了学与行,理论与实践,做学问与做人,做一般人和做老师等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是启功先生对莘莘学子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写照。

从1949年任辅仁大学副教授、195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至今,启功执教期间,指导的硕士、博士数十名,现在都成为古典文学界的中坚力量,再加上“徒子”、“徒孙”,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绝不过分。

启功师从陈垣先生,恩师对他几十年的精心教育,使启功先生异常感动,念念不忘,他的学生不知听了多少遍启功对恩师陈垣的怀念和感激。

在《“上大学”》一文中他曾写道:

“恩师陈垣这个恩字,不是普通的恩惠之‘恩’,而是再造我思想、知识的恩谊之恩!

”而在自己的执教生涯中,启功又将此“恩”传给了学生、后辈。

他待学生如孩子,甚至在日本以及香港也不忘给学生买回昂贵的书籍。

学校准备设立一个基金会来奖励优秀学生,启功很支持这件事情,耄耋之年的他为此呕心沥血伏案三年,终于完成了上百幅书画作品,在香港义卖得了163万元人民币。

但他不同意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坚持以“励耘”命名,老校长陈垣生前曾吟诗云:

“老夫也是农家子,书屋于今号励耘。

”他要以此纪念恩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李山教授是启功的学生,他借用《论语》里孔子学生谈论老师的一句话来形容老师:

“仰之弥高。

”沉默片刻,他又加上一句,“我的老师,是非常好的老师。

启功先生谦逊。

他从未以名人、泰斗自居,虚怀若谷,总保持着赤子之心。

人们尊他为“国宝”,他却总用“熊猫”自嘲,常对身边人笑称:

“今天又当了一回大熊猫。

”人称他书法家,还有其他许多头衔,他却戏谑地说:

“这个‘家’,那个‘家’,我就一个家,多少年就住在这师大红楼里。

启功先生不爱钱。

他为师大设了奖学金,又不停地往里“补充”。

长期在他身边工作的侯刚这样描述,“他得了一个造型艺术奖,3万元,他说,捐了吧;又得了一个奖,8万元,他说,捐了吧。

”启功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后,是内侄章景怀三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他的起居。

然而内侄也搞不清他到底捐了多少钱:

“别人借钱、给学生路费、给希望工程捐钱,又绝不图报,人们说助人为乐,他真是以此为乐,很多捐助常常是别人说起来我才知道。

启功先生豁达。

他多病,但苦中作乐,用白描笔法和幽默诙谐风趣戏谑的语言填词,把自己所患的疾病,描绘得惟妙惟肖;他年龄渐大,但绝不讳言“死”。

他66岁所写的《自撰墓志铭》广为流传:

“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虽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对名利、对死亡的豁达,令人感佩。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先生真写照;文乃诗圣笔乃书神后辈永追思。

”启功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书画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但他最重大的作品,是用93载的人生路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人们将永记在心。

(文章来源:

中国人物传记同多,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启功先生除了是一位蜚声海外的书法家,同时还是位自学成才的大国学家、渊博慈爱的好老师,更是一个大写的“人”。

B.启功学杂诸家,不主一说,随心所欲,始终保持着自由自在的思维本色,这都是因为他没有经过大学学院教育的正规训练,没有任何学院教育的框框束缚,这正是他的幸运。

C.启功先生一生始终奋斗在教育战线上,桃李满天下。

他不但留下了精神方面的财富,还亲自设立了“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D.启功先生年龄渐大,66岁所写《自撰墓志铭》广为流传。

该墓志铭幽默诙谐风趣,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E.启功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书面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不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先生真写照;文乃诗圣笔乃书神后辈永追思”,人们将水记在心。

(2)文章开头第一段的场景描写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本文所介绍的启功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

(6分)

(4)文章结尾说“但他最重大的作品,是用93载的人生路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以及对你的启示。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哈医大附属医院医务人员无辜被患者伤害的案件,一些群众以耳代目,错误认定此案是医患纠纷导致的。

B.总编先生,对于你的约稿,我只能敬谢不敬,我对你说的某个学术领域研究有限。

C.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胡锦涛表示,当前国际核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在核安全问题一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也不应党同伐异。

D.杜甫故里——巩义市的杜甫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