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映射配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576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4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VLAN映射配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VLAN映射配置.docx

《VLAN映射配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LAN映射配置.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VLAN映射配置.docx

VLAN映射配置

1VLAN映射配置

SC、SD、EB单板支持所有4种VLAN映射,SA、EA单板只支持1:

1VLAN映射。

有关单板的介绍请参见安装手册。

 

1.1 VLAN映射简介

VLAN映射(VLANMapping)功能可以修改报文携带的VLANTag,提供下面4种映射关系:

●             1:

1VLAN映射:

将来自某一特定VLAN的报文所携带的VLANTag替换为新的VLANTag。

●             N:

1VLAN映射:

将来自两个或多个VLAN的报文所携带的不同VLANTag替换为相同的VLANTag。

●             1:

2VLAN映射:

为携带有一层VLANTag的报文打上外层VLANTag,使报文携带两层VLANTag。

●             2:

2VLAN映射:

将携带有两层VLANTag的报文的内、外层VLANTag都替换为新的VLANTag。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种映射关系的应用以及工作原理。

1.1.1 1:

1和N:

1VLAN映射的应用

如图1-1所示,是1:

1和N:

1VLAN映射的应用环境,其中用不同的VLAN来承载各家庭用户不同类型的业务(包括PC、VoD和VoIP)。

图1-11:

1和N:

1VLAN映射应用示意图

 

为了区分不同的用户,需要在楼道交换机处用不同的VLAN来承载不同用户的相同业务,即进行1:

1VLAN映射,这就要用到大量的VLAN。

但汇聚层网络接入设备可提供的VLAN数量有限,因此需要在园区交换机上来进行VLAN的汇聚,用一个VLAN来承载原本由多个VLAN承载的不同用户的相同业务,即进行N:

1VLAN映射。

1.1.2 1:

2和2:

2VLAN映射的应用

如图1-2所示,是1:

2和2:

2VLAN映射的应用环境,VPNA中处于不同地理位置(Site1和Site2)的用户跨越了两个SP(ServiceProvider,服务提供商)——SP1和SP2的网络进行互通。

图1-21:

2和2:

2VLAN映射应用示意图

 

在图1-2中,Site1和Site2中的用户所在的VLAN分别为VLAN2和VLAN3,SP1和SP2分配给VPNA的VLAN分别为VLAN10和VLAN20。

当Site1中的报文进入SP1的网络后,外层被打上了VLAN10的VLANTag,这个过程就是1:

2VLAN映射。

这样,VPN用户就可以自由规划自己网络中的VLANID,而不用担心与SP的VLANID相冲突,同时也缓解了SP的网络中VLANID紧缺的问题。

当上述报文继续由SP1的网络进入SP2的网络后,由于SP2分配给VPNA的VLAN与SP1不同,因此需将该报文的外层VLANTag替换为VLAN20的VLANTag,同时为了与Site2中的用户互通,还需将其内层VLANTag替换为VLAN3的VLANTag。

这种同时修改内、外两层VLANTag的过程就是2:

2VLAN映射。

通过配置QinQ也可以实现1:

2VLAN映射,具体介绍及配置过程请参见“二层技术-以太网交换配置指导”中的“QinQ”。

 

1.1.3 VLAN映射的基本概念

图1-3VLAN映射基本概念示意图

 

如图1-3所示,为了更好的理解后面的配置过程,此处定义几个概念:

●             上行数据流:

从用户网络发往汇聚层网络或SP网络的数据流,都称为上行数据流。

●             下行数据流:

从汇聚层网络或SP网络发往用户网络的数据流,都称为下行数据流。

●             上行端口:

发送上行数据流和接收下行数据流的端口称为上行端口。

●             下行端口:

发送下行数据流和接收上行数据流的端口称为下行端口。

●             上行策略:

负责上行数据流VLAN映射规则的QoS策略。

●             下行策略:

负责下行数据流VLAN映射规则的QoS策略。

1.1.4 VLAN映射实现方式

1.1:

1VLAN映射实现方式

图1-41:

1VLAN映射实现方式示意图

 

如图1-4所示,1:

1VLAN映射的实现方式如下:

●             对于上行数据流,通过在下行端口上应用上行策略,将报文中CVLAN的VLANTag替换为SVLAN的VLANTag。

●             对于下行数据流,通过在下行端口上应用下行策略,将报文中SVLAN的VLANTag替换为CVLAN的VLANTag。

2.N:

1VLAN映射实现方式

图1-5N:

1VLAN映射实现方式示意图

 

如图1-5所示,N:

1VLAN映射的实现方式如下:

●             对于上行数据流,通过在下行端口上应用上行策略,将来自两个或多个CVLAN的报文所携带的不同VLANTag都替换为SVLAN的VLANTag。

●             对于下行数据流,通过查找SVLAN对应的DHCPSnooping表项中DHCP客户端的IP地址、MAC地址和CVLAN的绑定表项,将报文中SVLAN的VLANTag替换为CVLAN的VLANTag。

3.1:

2VLAN映射实现方式

图1-61:

2VLAN映射实现方式示意图

 

如图1-6所示,1:

2VLAN映射的实现方式如下:

●             对于上行数据流,通过在下行端口上应用上行策略,为端口收到的来自指定CVLAN的报文再加上一层SVLAN的VLANTag。

●             对于下行数据流,通过将下行端口配置成Hybrid类型,并配置当端口发送SVLAN报文时不带VLANTag的方式,来将外层VLANTag剥离。

4.2:

2VLAN映射实现方式

图1-72:

2VLAN映射实现方式示意图

 

如图1-7所示,2:

2VLAN映射的实现方式如下:

●             对于上行数据流,通过在下行端口上应用上行策略,将报文的外层VLANTag替换为新的VLANTag;通过在上行端口上应用上行策略,将报文的内层VLANTag替换为新的VLANTag。

●             对于下行数据流,通过在下行端口上应用下行策略,将报文的内、外层VLANTag都替换为各自的原始VLANTag。

●         在2:

2VLAN映射的实现中,根据实际的组网需要,也可以只替换外层VLANTag,或只替换内层VLANTag。

●         有关DHCPSnooping的详细介绍,请参见“三层技术-IP业务配置指导”中的“DHCPSnooping”。

●         有关QoS策略的详细介绍,请参见“ACL和QoS配置指导”中的“QoS配置方式”。

 

1.2 VLAN映射配置任务简介

用户需要根据网络规划,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不同的VLAN映射配置。

表1-1VLAN映射配置任务简介

配置任务

说明

详细配置

配置1:

1VLAN映射

在图1-1所示的组网中,需要在楼道交换机上进行此配置

1.3.1 

配置N:

1VLAN映射

在图1-1所示的组网中,需要在园区交换机上进行此配置

1.3.2 

配置1:

2VLAN映射

在图1-2所示的组网中,需要在用户进入SP网络的边缘设备PE1和PE4上进行此配置

1.3.3 

配置2:

2VLAN映射

在图1-2所示的组网中,需要在SP2网络的边缘设备PE3上进行此配置

1.3.4 

 

1.3 配置VLAN映射

1.3.1 配置1:

1VLAN映射

在图1-1所示的组网中,需要在楼道交换机上进行1:

1VLAN映射的配置,以便将不同用户的不同业务用不同的VLAN进行隔离。

1.配置任务简介

表1-21:

1VLAN映射配置任务简介

配置任务

说明

详细配置

配置上行策略

必选

1.3.1 3.

配置下行策略

必选

1.3.1 4.

配置下行端口

必选

1.3.1 5.

配置上行端口

必选

1.3.1 6.

 

2.配置准备

在配置1:

1VLAN映射之前,需完成以下任务:

●             创建好CVLAN和SVLAN,并规划好CVLAN和SVLAN的映射关系。

3.配置上行策略

通过配置上行策略,将不同用户的不同业务VLAN(CVLAN)映射到不同的VLAN(SVLAN)上。

表1-3配置上行策略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定义类,并进入类视图

trafficclassifiertcl-name[operator{and|or}]

必选

定义匹配用户不同业务VLAN(CVLAN)的规则

if-matchcustomer-vlan-idvlan-id

必选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

定义流行为,并进入流行为视图

trafficbehaviorbehavior-name

必选

配置重标记报文的SVLAN

remarkservice-vlan-idvlan-id

必选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

定义QoS策略,并进入QoS策略视图

qospolicypolicy-name

必选

为类指定采用的流行为

classifiertcl-namebehaviorbehavior-name

必选

 

4.配置下行策略

通过配置下行策略,将SVLAN映射回原来的CVLAN上。

表1-4配置下行策略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定义类,并进入类视图

trafficclassifiertcl-name[operator{and|or}]

必选

定义匹配SVLAN的规则

if-matchservice-vlan-idvlan-id

必选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

定义流行为,并进入流行为视图

trafficbehaviorbehavior-name

必选

配置重标记报文的CVLAN

remarkcustomer-vlan-idvlan-id

必选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

定义QoS策略,并进入QoS策略视图

qospolicypolicy-name

必选

为类指定采用的流行为

classifiertcl-namebehaviorbehavior-name

必选

 

5.配置下行端口

表1-5配置下行端口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interface-typeinterface-number

-

配置端口的链路类型为Trunk类型

portlink-typetrunk

必选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链路类型为Access类型

允许CVLAN和SVLAN通过当前Trunk端口

porttrunkpermitvlan{vlan-id-list|all}

必选

缺省情况下,Trunk端口只允许VLAN1通过

使能端口的基本QinQ功能

qinqenable

必选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基本QinQ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在端口的入方向上应用上行策略

qosapplypolicypolicy-nameinbound

必选

在端口的出方向上应用下行策略

qosapplypolicypolicy-nameoutbound

必选

 

6.配置上行端口

表1-6配置上行端口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interface-typeinterface-number

-

配置端口的链路类型为Trunk类型

portlink-typetrunk

必选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链路类型为Access类型

允许SVLAN通过当前Trunk端口

porttrunkpermitvlan{vlan-id-list|all}

必选

缺省情况下,Trunk端口只允许VLAN1通过

 

1.3.2 配置N:

1VLAN映射

在图1-1所示的组网中,需要在园区交换机上进行N:

1VLAN映射的配置,以便将不同用户的相同业务用同一个VLAN进行发送,从而节省VLAN资源。

1.配置任务简介

表1-7N:

1VLAN映射配置任务简介

配置任务

说明

详细配置

使能DHCPSnooping功能

必选

1.3.2 3.

使能ARPDetection功能

必选

1.3.2 4.

配置上行策略

必选

1.3.2 5.

配置下行端口

必选

1.3.2 6.

配置上行端口

必选

1.3.2 7.

 

如果用户想改变VLAN映射关系,必须先用resetdhcp-snooping命令(请参见“三层技术-IP业务命令参考”中的“DHCPSnooping”)清除DHCPSnooping表项,然后再修改QoS策略中的VLAN映射关系。

 

2.配置准备

在配置N:

1VLAN映射之前,需完成以下任务:

●             要求家庭用户中不同的业务终端都通过DHCP方式获取IP地址。

有关通过DHCP方式获取IP地址的方法,请参见“三层技术-IP业务配置指导”中的“DHCP概述”。

●             创建好CVLAN和SVLAN,并规划好CVLAN和SVLAN的映射关系。

3.使能DHCPSnooping功能

表1-8使能DHCPSnooping功能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使能DHCPSnooping功能

dhcp-snooping

必选

缺省情况下,DHCPSnooping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4.使能ARPDetection功能

正常的ARP报文处理流程无法修改ARP报文所属的VLAN,因此需要使用ARPDetection功能将ARP报文上送CPU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对ARP报文进行VLAN映射。

有关ARPDetection功能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安全配置指导”中的“ARP攻击防御”。

请在所有SVLAN上都使能ARPDetection功能。

表1-9使能ARPDetection功能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VLAN视图

vlanvlan-id

-

使能ARPDetection功能

arpdetectionenable

必选

缺省情况下,ARPDetection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建议在所有CVLAN上也都使能ARPDetection功能,以起到防攻击的作用。

 

5.配置上行策略

通过配置上行策略,将不同用户的相同业务VLAN(CVLAN)映射到同一个VLAN(SVLAN)上。

表1-10配置上行策略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定义类,并进入类视图

trafficclassifiertcl-name[operatoror]

必选

定义匹配不同用户相同业务VLAN(CVLAN)的规则

if-matchcustomer-vlan-id{vlan-id-list|vlan-id1tovlan-id2}

必选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

定义流行为,并进入流行为视图

trafficbehaviorbehavior-name

必选

配置重标记报文的SVLAN

remarkservice-vlan-idvlan-id

必选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

定义QoS策略,并进入QoS策略视图

qospolicypolicy-name

必选

为类指定采用的流行为和绑定模式

classifiertcl-namebehaviorbehavior-namemodedot1q-tag-manipulation

必选

 

6.配置下行端口

表1-11配置下行端口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interface-typeinterface-number

-

配置端口的链路类型为Trunk类型

portlink-typetrunk

必选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链路类型为Access类型

允许CVLAN和SVLAN通过当前Trunk端口

porttrunkpermitvlan{vlan-id-list|all}

必选

缺省情况下,Trunk端口只允许VLAN1通过

使能端口的用户侧QinQ功能

qinqenabledownlink

必选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用户侧QinQ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在端口的入方向上应用上行策略

qosapplypolicypolicy-nameinbound

必选

 

在下行端口上应用QoS策略之前,需要先使能端口的用户侧QinQ功能;在下行端口上关闭用户侧QinQ功能之前,需要先解除QoS策略与该端口的绑定。

 

7.配置上行端口

表1-12配置上行端口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interface-typeinterface-number

-

配置端口的链路类型为Trunk类型

portlink-typetrunk

必选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链路类型为Access类型

允许SVLAN通过当前Trunk端口

porttrunkpermitvlan{vlan-id-list|all}

必选

缺省情况下,Trunk端口只允许VLAN1通过

配置端口为DHCPSnooping信任端口

dhcp-snoopingtrust

必选

缺省情况下,端口为DHCPSnooping非信任端口

配置端口为ARP信任端口

arpdetectiontrust

必选

缺省情况下,端口为ARP非信任端口

使能端口的网络侧QinQ功能

qinqenableuplink

必选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网络侧QinQ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1.3.3 配置1:

2VLAN映射

在图1-2所示的组网中,需要在用户进入SP网络的边缘设备PE1和PE4上进行1:

2VLAN映射的配置,以便为报文外面打上一层SP分配给用户的外层VLANTag,使得不同用户的报文在SP网络中传输时被完全隔离。

1.配置任务简介

表1-131:

2VLAN映射配置任务简介

配置任务

说明

详细配置

配置上行策略

必选

1.3.3 2.

配置下行端口

必选

1.3.3 3.

配置上行端口

必选

1.3.3 4.

 

2.配置上行策略

表1-14配置上行策略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定义类,并进入类视图

trafficclassifiertcl-name[operatoror]

必选

定义匹配用户VLAN(CVLAN)的规则

if-matchcustomer-vlan-id{vlan-id-list|vlan-id1tovlan-id2}

必选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

定义流行为,并进入流行为视图

trafficbehaviorbehavior-name

必选

配置插入VLANTag的动作

nesttop-mostvlan-idvlan-id

必选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

定义QoS策略,并进入QoS策略视图

qospolicypolicy-name

必选

为类指定采用的流行为

classifiertcl-namebehaviorbehavior-name

必选

 

3.配置下行端口

表1-15配置下行端口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interface-typeinterface-number

-

配置端口的链路类型为Hybrid类型

portlink-typehybrid

必选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链路类型为Access类型

允许SVLAN通过当前Hybrid端口,且发送时不携带VLANTag

porthybridvlanvlan-id-listuntagged

必选

缺省情况下,Hybrid端口只允许VLAN1通过

使能端口的基本QinQ功能

qinqenable

必选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基本QinQ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在端口的入方向上应用上行策略

qosapplypolicypolicy-nameinbound

必选

 

4.配置上行端口

表1-16配置上行端口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interface-typeinterface-number

-

配置端口的链路类型为Trunk类型

portlink-typetrunk

必选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链路类型为Access类型

允许SVLAN通过当前Trunk端口

porttrunkpermitvlan{vlan-id-list|all}

必选

缺省情况下,Trunk端口只允许VLAN1通过

 

1.3.4 配置2:

2VLAN映射

在图1-2所示的组网中,需要在SP2网络的边缘设备PE3上进行2:

2VLAN映射的配置,以便使得报文外层VLANTag为新SP网络分配给用户的VLAN,而内层的VLANTag可以和不同VLAN的同一VPN用户进行互通。

1.配置任务简介

表1-172:

2VLAN映射配置任务简介

配置任务

说明

详细配置

配置下行端口的上行策略

必选

1.3.4 2.

配置下行端口的下行策略

必选

1.3.4 3.

配置上行端口的上行策略

必选

1.3.4 4.

配置下行端口

必选

1.3.4 5.

配置上行端口

必选

1.3.4 6.

 

2.配置下行端口的上行策略

通过配置下行端口的上行策略,来修改SVLAN的值。

根据实际的组网需要,如果只需要修改CVLAN的值,不需要修改SVLAN的值,可以不配置此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