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66434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共12页)7800字.docx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

  

  上海豫园

  早上好!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昨晚睡提好吗?

好极了。

真对不起,昨晚行李送迟了。

因为行李车坏了,我们只得再要了一辆。

顺便问一下,你们行李打开了没有?

怪不得外面阳光明媚。

我们导游常说:

”客人把阳光装在包里带来了。

”为此我谢谢你们。

好言归正传。

早餐的我已宣布过日程安排,今天我们先去海老城,也就是豫园、豫园商场的所在地。

  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外滩。

诸位左侧就是著名的黄浦江。

我们以后会到这儿来的。

  @@省时间,在没到豫园之前我先讲些中国园林和豫园的情况。

  在中国,园林被分为三大类: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豫园属于私家园林。

中国园林有许多技巧,比如借景、障景等等。

不过它们都由四个基本因素组成。

这四个因素是水、植物、建筑和假山。

大多数的私家花园是在江南,就是因为这儿多水源和适宜做假山的石。

豫园是四百多年前明朝时建。

园主姓潘,是个大官。

他建此园是取悦于双亲,让他们安享晚年。

所以豫园的”豫”字就取其豫悦之意。

可惜的是他父母末能眼见豫园落成就去世了。

清末,潘家衰弱,其后代变卖此园于当地行会。

豫园之所以成为名胜,还另有一原因。

XXXX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园内一厅堂曾被用作指挥部。

今天豫园是个必游之地。

所以我建议到了那儿我们千万不要走散,最好大家寸步不离,好吗?

  这儿是停车场。

万一有人走散,请记住车号最后三个数字是121。

我想最好不要发生这类事。

我会举着小红旗,你们全陪张先生会殿后。

大家准备好了没有?

我们上路吧。

下车时请注意自行车。

  女士们、先生们,这座就是著名的九曲桥。

为什么是九呢?

因为是阳数最高的数。

走在桥上,逗留时间就长。

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风景。

还有,据说鬼怪只能走直线,所以你不必为遇到鬼怪而担心。

  在桥的中间,有座亭子,始建于清朝,大约在80多年前被改作一茶馆。

老人们喜欢早晨来此,会会朋友,沏上一壶茶,聊聊天儿。

一般他们喝的都是一种绿茶,叫做”龙井”。

这个茶馆也是外国首脑常来之地。

比如XXXX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上海,也亲临茶馆喝了茶。

  确实,能在这儿喝上一壶也是一种享受。

试想一下,在一个夏日,你来到茶馆,临窗而坐,俯视着开满荷花的绿池。

迎面吹来阵阵凉风。

在悠雅的江南丝竹声中,你提起紫砂壶,慢慢地呷上一口微温的”龙井”茶。

你会觉得飘然若仙。

  你们也想喝一壶?

对不起,我还是不能让你们去。

等我们看完豫园再做决定,行不行?

  这儿就是豫园的入口。

当你走进一个私家花园,视线总会被什么东西挡住,有时是假山,有时是这肃的照壁。

这是园林一技巧,称之为障景。

不让你一日了然,却让你看到一部分,然后才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这座堂叫”仰山堂”。

大家知道,上海位于一冲积平原,市内无山、无林。

所以此”山”就指对面那座假山。

它高12米,重80吨。

它过去乃至今天一直是个奇迹。

因为四百多年前没有水泥和熟石膏,人们就用烹煮过的糯米,加上明矾和石灰,把石块粘起来。

至今安然无恙。

看见山顶的亭子吗?

四百年前,这是上海城最高点。

从那儿可看到黄浦江上的渔船、帆影,可这些今天只能在电影中见到了。

你也仅能看见他们上移的头顶。

因为盘旋的小径皆被树、石遮住。

这实在是园艺大师张南阳的杰作。

也被公认是本地最佳假山。

  在假山之后,有座龙墙。

这是本园一特色。

总共有五条龙墙。

这边走,我要带你们去个地方,那儿能清楚地看见另一条龙墙。

  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条龙墙。

龙实际上是想像出来的动物。

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赛珍珠的《龙籽》。

如果看过的话,这儿很多东西令你觉得熟悉。

请看这条龙,你会发觉这是个多种动物的综合体。

你看它头似牛,眼似虾,角似……我看不太像牛。

我们通常说角似鹿,身似蛇,鳞似鱼,爪似鸡或者鹰。

请告诉我,你们看见几个趾。

三个对。

但一般龙应有五趾。

为什么是三个呢?

其中有一故事。

以前,只有皇帝和皇室人员才配有龙的图案。

园主潘允端用了龙做墙,他有野心。

不知怎么,皇帝得知此事,便派人来调查。

潘允端得悉后,立即令人敲下两个趾。

当朝延官吏一到,园主说:

”瞧,这本不是龙,只有三趾。

”真是个聪明人,不然他性命难保。

  你们说想拍一集体照。

我看以龙墙为背景,这可是最佳的地方,我来替你们拍,别忘了说”Cheese”。

  这儿我们可看见三块石头。

中间那块称作”玉玲珑”。

这并非是玉,但是挺有名,叫太湖石,外型是由水侵蚀而成。

这原来是给宋微宗的贡品。

宋微宗广收奇花异石,称”花石纲”。

可怎么会到这儿来的呢?

原来,在运往当时京都遗失了。

多年之后,又成了地地方官绅的玩物。

后来他把该石送给潘允端做嫁妆,因为潘的兄弟娶了他女儿。

玉玲珑因有”瘦、透、皱、漏”等特点而著称。

假如你自上而下倒水。

它72孔孔孔犹如小瀑布;如你在下方燃香,它72孔孔孔烟香缥缈,非常美丽。

园主以前常凝视此石多时,留连忘返。

这也是园林功效之一,一个景物使你沉思,结果达到情晚合一的境界。

  豫园之游就到此结束,希望胸们喜欢它。

最后,大家必须做出选择:

是喝茶还是购物。

我看,还是举手表决。

有多少人想品茶?

哈,全都想去?

!

什么?

我愿不愿去?

说实话,这正合我意。

那么我们还等什么呢?

大家走吧!

  ##市七宝老街概况介绍

  七宝古镇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自古以来,这里人文荟萃,商贾云集。

漫长的岁月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古镇成为了上海本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七宝老街位于古镇上,因传有金字莲花经、神树、氽来钟、飞来佛、金鸡、玉筷、玉斧“七宝”而得名。

明清时以布、纱、酒、木器、水运而名重黄浦、吴凇两江,老街经重新整修后,成为沪上胜景。

蒲汇、横沥二水交汇,三桥跨于清流之上。

水中桨橹声声,岸表柳丝袅袅。

街分南北,巷串东西,呈现出“非”字形格局。

老街的深巷是宋代遗存的,亭台楼阁是明清风格的,小桥流水是江南特色的,老街上的羊肉、糟肉、方糕、肉棕远近闻名。

漫步老街,感受到的是传统文化的悠远与凝重。

  棉织坊

  明清两代,七宝因棉纺织业的发展而繁荣,所产棉布有“七宝尖”之称,棉织坊以实物、操作表演、人物蜡像展示传统的棉布制作工艺,让人领略到当地的布文化及先人的智慧与勤劳。

坊内还设传统的“喜堂”,重现古**区的民间婚俗场景。

  酒坊

  **区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所产白酒“七宝大曲”曾风靡沪上。

老酒坊集生产、观赏、销售于一体,一展酿酒工艺全过程。

内设品酒小席、名酒陈列、历代宴饮餐具等部分,让人于休闲之中体味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行当

  七宝自古为沪西重镇,商铺林立,百业俱兴。

这里将已消失的老行当——传统行业浓缩、提炼、以街景、实物人物蜡像的形式再现昔日七宝百业兴旺的景象。

木匠、铁匠、银匠、竹匠、作坊、豆腐房、店铺……让人置身于数百年前的集镇喧嚣声中,感受先人们的劳作与生存状态。

  蟋蟀草堂

  七宝蟋蟀历来名躁沪城、饮誉江南。

草堂于典雅环境中,挖掘历代蟋蟀文化,将捕捉、饲养、竞斗以及有关器具、方式一一展示,让人充分玩赏这一饶##市井文化现象,感受其中的乐趣。

每年秋天,草堂都要举办“蟋蟀节”。

  当铺

  清道光年间,七宝设有当铺,它成为松郡之地金融活动的重要场所。

现于原址建以传统当铺模拟景点,重现当年的场景和经营活动,反映古镇的商业文化风情。

  上海静安寺导游词全文

  静安寺##市南京西路XXXX年号。

向为著名江南古刹。

据碑志,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247),创始人为康僧会。

寺址原在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初名沪渎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名永泰禅院。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XXXX年)始改名静安寺。

南宋嘉定9年(XXXX年)因寺址逼近江岸,昼夜受江水冲击,寺基有倾圮之危,住持仲依乃将寺迁至芦浦沸井浜一侧,即现今寺址。

  静安寺迁至今址后,规模逐渐扩大,至元时,蔚成巨刹。

寺内有8处名胜,即:

三国时所立赤乌碑、南北朝时所植陈朝桧、原于神僧智严异行而流传的虾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讲经台、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诗僧寿宁所筑方丈室绿云洞、行人取道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渡、东晋遗存防御海寇的沪渎垒。

寿宁搜集历代诗人题咏,编为《静安八咏集》行世,静安寺由此声名远播。

明洪武二年(XXXX年),铸洪武大钟,耗铜六千斤,上有洪武二年铸,祝皇太子千秋铭文,至今呜响大殿,声洪震远。

  清初以来,寺屡经兴废。

雍正年间,住持孚庵,因寺院田产案胜诉,维护了静安寺的田产,并勒石记其事。

乾隆六年(XXXX年)礼部侍郎麦焕捐款重修大殿。

乾隆四十三年(XXXX年)歙人孙思望倡议集资重修殿宇。

上海道(长白)盛保又修建寺前涌泉亭,并于寺东建报恩院供僧众居住。

寺僧大海,曾将寺内被火焚余的宋代银杏树干,雕成十八尊罗汉及一尊韦驮像于寺内供奉。

咸丰同治之际,静安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唯余一座大殿。

住持鹤峰在缙绅李朝观、姚曦、浙江富商胡雪岩等资助下,于光绪六年(XXXX年)重建静安寺,翌年四月初八寺宇落成,按佛教仪轨举行隆重的浴佛节,四众云集,车水马龙,商贾辐,蔚为奇观。

自此形成有名的一年一度静安寺庙会,三月三到龙华(看桃花),四月八到静安(逛庙会)遂成为沪上民谚民俗。

光绪九年(XXXX年)由李朝观作记、住持鹤峰勒碑,《重建静安寺记》碑文今仍保存于大雄宝殿前壁。

  光绪二十年(XXXX年)住持正生于大殿左右两侧增建两座楼房,再次修葺全寺,使静安寺恢复旧观。

光绪三十年(XXXX年)在上海南翔建静安南翔塔院一座,将静安寺历代祖师灵骨迁葬该院,并建祖师祠,供历代祖师牌位。

塔院旁建有僧舍,派专人管理。

直到民国年间,尚有七十三间房屋,土地六十四亩。

  XXXX年xx年至于XXXX年xx年,静安寺成为上海和全国佛教活动的重要寺院之一。

XXXX年xx年,第一个全国性佛教组织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会址设于静安寺,著名爱国诗僧寄禅(八指头陀)任会长。

次年,寄禅为保护全国寺庙财产,赴京请愿未果,不幸圆寂于北京法源寺。

上海及全国佛教界在静安寺召开追悼大会,太虚大师在会上提出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说,对全国佛教影响很大。

XXXX年xx年3月,中华佛教总会在静安寺如开首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推选冶开、熊希龄为会长,清海为副会长,圆瑛为参议长。

  XXXX年xx年,寺前填浜扩路,筑成通衢,命名为静安寺路(即今南京西路),沪西一带日见繁荣,香火鼎盛,礼佛游览者洛绎不绝。

寺宇不敷应用,XXXX年xx年,寺僧常贵会同沪绅姚文栋等人在大殿东兴建三圣殿,基本形成目前寺院之主体格局。

  XXXX年-XXXX年,志法、志汶先后出任住持,任内无所建树,而寺产纠纷兴讼不断,留下许多后患。

XXXX年,德悟法师继任住持,革弊图新,转向佛学教育,注重佛学研究,曾举办数十次佛学讲座,分别礼请应慈、圆瑛、芝峰、丁福保、赵朴初、蒋竹庄等高僧、大德主讲,同时成立静安寺护法会,会同监院密迦整顿寺务,寺风顿有起色。

  抗战胜利后,在住持德悟、监院密迦主持下,在原山门之东,另建一座仿唐新山门,由邓散木(铁翁)题额静安古寺。

并在新山门前、天下第六泉井栏一侧,竖立一座古印度阿育王式梵幢,成为静安寺标志。

工程竣工后,又逢四月初八日佛诞及静安佛学院开学,在揭幕典礼上,太虚大师以三喜临门,亲自主持剪彩,拈香礼佛,欢喜赞叹。

与会僧俗逾万人,成为当时沪上佛界一大盛事。

  在此期间,静安寺还于寺后门向华山路,创办静安小学。

于南翔建立静安农村实验学校。

该校由持松、白圣、赵朴初、毛效同、顾恒(暨南大学农学教授)五人任董事,由大同法师主持教务。

两校经费均同静安寺负担。

  XXXX年春,住持德悟、监院密迦委托周孝廉、奚亚夫二律师,联名##市佛教会,主动提出愿将静安寺由子孙剃度制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

请市佛教会主持推贤选能继任静安寺方丈。

同时,静安寺会体僧众也赞同德悟、密迦这一建议,亦##市佛教会请求改制选贤。

于是,##市佛教会尊重住持德悟法师及全寺僧众愿望,于是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召集诸山长老、护法居士及全寺僧众,举行会议,一致决定该寺改为永久十方丛林,并公推持松法师为改制后首任住持,兼任静安佛学院院长。

持松法师接任时,提出四项要求:

一、静安寺既定为十方丛林,今后住持选举,应由佛教##市诸山代表及本寺两序大众公推,以示大公而杜流弊。

二、静安寺应作为佛教文化事业中心,逐渐减少酬应,以期成为纯粹弘法之道场。

三、寺内经济应行公开,尽力所及,举办佛教慈善公益事业,以符佛陀救世利生之旨。

四、本人潜心内学,不善外缘,重违大众嘱托,除寺内行政大计如需本人主持外,其余事务,概由监院领导诸执事分别负责。

所有琐务应酬,幸勿相累。

获得与会者一致通过。

持松法师担任住持后,任命白圣为监院,四项规约,得以实施,寺务大有进展。

  静安佛学院建于XXXX年春,聘太虚大师为首任院长。

后持松法师继任院长,白圣为副院长。

育枚为教导主任,圆明、守成、妙然先后任监学。

师资一时称盛:

原金陵大学哲学系主任本光法师讲授佛学概论、比较宗教学、唯识论等课程,道源法师讲授贤首教仪,度寰法师讲授因明学,林子青教授讲印度佛教史,关德栋、陈诒先教授先后讲国文,秀奇法师讲授美术。

学僧行后就读者近百人。

学风严谨,学术气氛甚浓厚,来院作讲座的先后有太虚大师、北平中国佛学院院长周叔迦、法舫法师、能海上师、雪嵩法师、暨南大学牟润孙教授、金陵大学文学院院长倪青原教授等。

第二年,学僧自己创办了《学僧天地》杂志,除发表本院学僧研究文章外,为《学僧天地》撰搞的著名人士有南洋慈航法师、佛教学者大醒、法尊、霭亭、南亭、雪嵩、演培、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主任季羡林、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等。

因经费困难,仅出六期,但在佛教界有一定影响。

XXXX年初,静安佛学院曾易名为静安学苑。

  XXXX年初,静安寺拨出沿街楼房一处,创立佛教平民诊疗所,持松法师任所长,白圣任副所长,秀奇、乐观先后任事务主任,聘费仲华、郑葆湜、李光佑为内外科主任,李根源为牙科主任。

面向贫病之众,施诊给药,救难拯贫,慈悲济世。

为筹募医疗基金,由持松法师发起,敦请海内书画名家捐赠作品,举行义展。

当时有张大千、邓散木、唐云、白蕉、郑午昌、马公愚、施叔范、张炎夫、申石伽等三十多位名家义赠书画、扇面二百余件,沪上各大报均以一定篇幅报道静安寺佛教平民诊疗所的施诊盛况。

这一慈善事业,深得社会群众嘉许。

  建国后,##市人民政府两次拔款修理静安寺,成立修复委员会,由圆瑛、持松、苇舫、清定、赵朴初等十四人为委员,圆瑛任主任。

XXXX年,方丈持松法师在寺内建立真言宗坛场,接续了我国自五代以来失传已久的东密。

坛场设于法堂楼上。

中间主坛称大坛,是修法时主要坛场,供奉毗卢遮那如来、不动明王、受染明王三尊塑像。

左坛称护摩坛是修法时焚点乳香等作为供养的坛场,上供普贤延命金刚,后挂金刚界大曼荼罗。

右坛称圣天坛,上供如意轮观音菩萨,后持胎藏界大曼荼罗。

东西两壁挂传承真言宗的八大祖师画像,分别为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善无车、一行、惠果、空海。

东边一室,中供孔雀明王,两壁挂密迹金刚和真言宗历代祖师法系表。

西边一室,左供奉大黑天,右供奉诃利帝母。

两壁挂十二诸天:

东壁为月天、地天、毗沙门一、风天、水天、罗刹天;西壁为日天、梵天、伊舍那天、帝释天、火天、炎摩天。

从此,在持松法师主持下,寺内日常修习密法,每年春秋两季举行修法大会,传授密法,为弟子灌顶。

每逢香期佛诞,全寺开放,香客游人,一时称盛。

XXXX年文革中,寺庙遭受严重冲击,佛像被毁,法器文物等劫掠一空,僧众被逐,整座寺宇被改为工厂。

  XXXX年,静安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区佛教重点寺院之一。

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拔乱反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认真落实,静安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XXXX年,##市佛教协会成立静安寺修复委员会。

由会长真禅法师任主任,副会长贾劲松副主任。

在广泛征求佛教界及有关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按原样恢复。

僧人也陆续返寺,一批幸存的古文物也相继归还。

XXXX年静安寺修复开放后,淦泉法师任住持。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心下,全寺僧职人员共同努力,坚持农禅并重的传统,勒俭起家,从零开始,自养自立,香火日盛,法务再兴。

XXXX年,静安寺修复真言宗密坛期间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第二次空海入唐求法至长安之路访问团参访静安寺,团长内海有昭、副团长静慈圆、秘书长前有隆,赠送了部分密坛法器,使真言宗坛场得以较快恢复。

同时建立了持松法师纪念室,陈列持松法师海内外弘法的照片、生前著作、书画作品、日常起居用具等。

XXXX年,度寰法师任住持。

XXXX年,新建大雄宝殿,由赵朴初居士题额。

  XXXX年3月度寰法师圆寂后,同年10月,由真禅法师兼任静安寺方丈。

香港李国庆居士夫妇捐献汉白玉观音菩萨立像一尊,供奉于圆通殿。

次年,新加坡居士刘庚宇等捐资从缅甸请回高3.6米的释迦牟尼玉佛坐像,供奉于大雄宝殿。

XXXX年,新建三层楼僧寮与上客堂,文物楼、寺务处办公室先后落成。

是年十月举行持松法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与持松法师佛学思想研讨会,美、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区佛教界友好人士、北京、江浙鄂皖、本埠诸山大德、学者专家、护法居士近千人与会,盛况空前。

落实政策以来的十年,静安寺的发展与修复成就,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

  此外,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区罗店镇上的玉皇宫,于XXXX年改称梵王宫,作为静安寺下院,由静安寺前监院从达法师住持。

静安寺在自身修复的情况下,仍然拔出款项,支持梵王宫的修建开放。

XXXX年,梵王宫改名宝山净寺,更具规模。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亲赴礼佛,并为安养院题辞:

老有所终,大同理想。

报众生恩,法老为上。

如奉父母,如敬师长。

美哉梵宫,不殊安养。

  XXXX年底,慧明法师调来静安寺任监院。

XXXX年初,成立了以德悟法师为主任的新的寺务委员会,在集体领导和民主管理方面又遇上新台阶。

期间,慧明法师作为中国佛教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韩国举行的中日韩佛教友好研讨会汉城大会,出席了尼泊尔蓝毗尼阿育王石柱发现一百周年庆典以及由中国援建的中华寺奠基仪式。

他在参访尼泊尔加德满都斯瓦声杨布寺时,请回了佛陀舍利。

  静安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响应中国佛协建立人间佛教的号召,实行文明敬香,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寺院文化品位,发扬佛教优秀文化传统,热心为社会慈善事业献爱心,作贡献,对抗洪救灾、希望工程、帮助失学儿童、扶贫救困、并为西藏**区援建上海赤乌希望小学一所,受到了佛教信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静安寺素斋,久负盛名。

门市供应素食、素面,每日供不应求。

每年中秋,精制净素月饼,成为馈赠亲友佳品,深受海内外信众欢迎。

  目前,静安寺在恢复原貌的基础上,还将规划改建与扩建。

除主要建筑:

赤乌山门、兜率殿、大雄宝殿、圆通殿、真言宗坛场、文物楼、功德堂、素斋部、僧寮外,还将兴建法堂、藏经楼、佛教图书馆,复修静安八景等。

寺内收藏佛教文物甚多,有宋光宗赵惇为太子时所书云汉昭回之阁碑(建国初,经市古碑展览认定为上海最古之碑)、明洪武二年(XXXX年)所铸大钟、历代名人字画,包括苏轼《心经》书卷、文征明、陈继儒、张瑞图、伊秉绶等书轴长卷、扬州八怪、吴昌硕、张大千等人画轴,王一亭佛画多幅。

有汉魏至清代石刻、铜铸、鎏金、白瓷、漆金佛像多尊。

有《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影印宋《碛砂藏》(全称《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大藏经》)、日本《大正藏》(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

每日殿堂均对香客游人开放。

XXXX年-XXXX年十年间,共接待海内外信众达120万人次,并与欧美、东南亚、南亚、东亚诸国及港**区佛教界有经常的联系和友好效。

静安寺一派欣欣向荣,正迈向新的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