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7594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docx

最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急传)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练兵题库

(急性传染病防治题库)

一、单选题

1、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

(B)

A.3类35种B.3类39种C.3类37种D.3类40种

2、甲类传染病有:

(A)

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3、传染病的流行是指:

(C)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4、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D)

A、急救中心(110)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5、传染病爆发是指:

(C)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下列哪个组织颁布的:

(B)

A、全国人大B、国务院C、卫生部D、省人民政府

7、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C)

A、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B、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C、疫区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单个疫源地

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A)制度:

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

9、对下列那些乙类传染病,应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C)

A、艾滋病、肺结核B、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D、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

10、居家隔离的传染病,对轻症病例管理不对的是(D)

A、应由社区、街道、乡镇及单位等负责管理。

B、病情监测由指定的医护人员进行监视。

C、要询问是否有基础性疾病,同时填写关相表,并规定每日报告监视情况提交疫情信息管理人员。

D、病情监测由县级传染病定点医院指定医护人员进行监视。

11、(C)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2、标志着我国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是(B)

A、《中化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民法》

13、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失误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是(B)

A、食物中毒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传染病事件

14、《条例》规定,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重大紧急疫情时,应当在(B)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

15、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D)、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①早发现②早治疗③早隔离④早报告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例》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的,对行政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C)

A、开出的行政处分B、追究刑事责任C、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

17、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几种类型(C)

A、2种B、3种C、4种D、5种

18、、母婴传播主要发生于(C)

A、怀孕早期B、怀孕中期C、分娩期D、产后期

19、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C)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A、本单位B、责任区域C、本单位和责任区域

20、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C)

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

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21、霉变的大米或小麦不能食用的主要原因是(B)。

22、A.霉变的大米或小麦失去了香味

B.存在霉菌毒素会引起食物中毒

C.霉变的大米或小麦没有营养

22、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消毒处理措施为(A)

A、消毒、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

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

23、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对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取的措施包括(A)

A、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B、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干式清扫。

遇污染时清洁

C、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扫

D、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

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24、疫源地消毒是指(A)

A、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B、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

目的是及时杀灭或清除病人排出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C、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25、传染病现场调查处置的目的是(D)①是及时控制疫情蔓延,确定病因;②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③保护易感人群;④救治传染病病人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二、多选题

1、传染病流行的条件有(ABC)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病毒变异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流行病学特征D、感染后获得特异性免疫

3、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正确的是(ABCD)

A、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当地疾控机构上报。

B、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疾控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C、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控机构报告,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其中人禽流感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报告,城镇应于2小时,农村应6小时报告。

D、在监测区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控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4、下列哪些属于丙类传染病(AD)

A、流行性腮腺炎、风疹B、淋病、梅毒

C、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毒性肝炎D、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

5、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ABC)

A、常有季节性特点B、常有周期性特点C、易暴发D、有明显的职业特点

6、经食物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ABCD)

A、病人都有食某种污染食物的历史,未食改食物者不发病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停止食用污染食物后,爆发即可平息

D、儿童多发

7、经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有(BCDE)

A、发病年龄有差异,新迁入容易发病,源居住区的病例多集中于儿童

B、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C、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的差异

D、常受污染的水源病例可终年不断,发病呈地方性,一次大量污染可导致暴发。

E、停止使用污染的水源等措施后可控制流行。

8、以显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有(ABC)

A、流感B、麻疹C、狂犬病D、脊髓灰质炎

9、疫源地的范围大小随病种及时间而变动,其取决因素有(BCD)

A、传染病发生的季节B、传染源的存在时间和范围

C、传播途径的特点D、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10、疫源地的消灭必须满足(ABC)

A、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了排菌状态

B、传染源播散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

C、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该病最长潜伏期观察,未出现新病例或感染

D、传染病病人均治愈出院。

11、切断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措施有(ABC)

A、加强饮用水管理B、加强食品管理

C、粪便无害化处理D、保持居室开窗通风

12、传染病的传染源包括(BCD)

A、潜伏性感染者B、病原携带者

C、受感染的动物D、传染病病人

13、下列哪些是属于化学性食物中毒(ABD)

A、食入了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

B、食入了误为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C、食入了有毒成分的动物性食品。

D、食入了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

14、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包括(ABCD)

A、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院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B、严格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

C、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D、掌握院感诊断标准,发现院感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写报告。

15、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AC)

A、是指病人在医院获得的B、医院工作人员在院外发生的

C、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D、在入院前发生的感染

16、属于责任疫情报告人的是(ABC)

A、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B、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个体行医者D、车站、码头、机场职工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征(ABCD)

A、具有突发性B、具有公共卫生的属性

C、对公众健康的损害和影响要达到一定的程度D、具有群体性不明性

18、以下属于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的是(ABD)

A、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B、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C、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D、手足口病一周内,同一县(市、区)发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同时发生5例及以上重症病例(或发生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19、医疗卫生机构在(ABCD)情况下,将被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A、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谎报传染病疫情的。

B、未依照《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C、未依照《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拒绝接诊病人的。

D、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20、下列哪些属于医疗废物(ACDE)

A、感染性废物B、非感染性废物C、损伤性废物

D、药物性废物E、化学性废物

21、不需要进行疫点消毒的传染病(ABC)

A、艾滋病、淋病B、乙肝、丙肝

C、新生儿破伤风、梅毒D、手足口病、麻疹

22、不需要进行密切接触者管理的传染病(ABD)

A、乙肝、狂犬病B、流行性乙型脑炎、新生儿破伤风

C、手足口病、风疹D、丙肝、流行性出血热

2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有(ABCDE)

A、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

B、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和蔓延

C、预测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发展趋势

D、保护易感人群

E、培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24、现场消毒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ABD)

A、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之一

B、消毒要与隔离、杀虫、灭鼠等措施配合

C、可以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

D、不同的传染病消毒的重要性不同

25、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掌握的的知识包括(ABCD)

A、了解消毒剂的性能

B、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

C、了解消毒剂的性能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

D、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

三、判断题

1、新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是2004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

(√)

2、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要围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进行。

(√)

3、传染病的爆发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

(×)

4、对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器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

5、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

6、肠道传染病有:

痢疾、伤寒、流感、麻疹、流脑等。

(×)

7、呼吸道传染病有:

流感、脊髓灰质炎、水痘、风疹等。

(×)

8、传染病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

(√)

9、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

(√)

10、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立克次体。

(×)

11、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

12、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适当降低对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

13、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

14、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重(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

(√)

1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

17、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

18、医务人员可以公开传染病患者的全部资料。

(×)

19、消毒液的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

20、终末消毒是传染病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

21、消毒首选化学方法,不能用化学方法消毒的选物理方法。

(×)

22、接到甲类传染病报告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和艾滋病的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6h内,农村应在12h内采取消毒措施,其他传染病按病种不同应在24h至48h内采取消毒措施。

(×)

23、不同品种的粮豆都具有固有的色泽及气味,有异味时应慎食。

(√)

24、凡涉及重大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医生和个人立即报院领导办公室,有责任报告人或联系人务必在4小时内报告到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25、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

四、填空题

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乙类疾病。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感染后免疫四个方面。

3、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可范围四期,分别是:

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

4、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3类39种。

5、政府将手足口病列入法定传染病的时间为2008年5月。

6、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应当设立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7、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四早”:

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切断传播途径、防治扩散。

8、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9、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10、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控机构报告,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11、乙类传染病中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的有: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新型甲型H1N1流感。

12、食源性疾病按照致病因子可以分为细菌性、病毒性、食源性寄生虫病、化学性食物中毒和真菌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其它或不明原因的食源性疾病。

1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在30—100人之间,无死亡病例报告,属于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14、手足口病在一周内,同一县(市、区)发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同时病例数累计在100例及以上,应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15、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16、餐具的消毒应当首选:

煮沸15—3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