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7625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7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西经综合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经综合练习.docx

《西经综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经综合练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经综合练习.docx

西经综合练习

西方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填空题:

1.选择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4.实证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5.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6.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7.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需求变动。

8.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

9.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10.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1.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12.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6%,而需求量减少9%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于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3%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3.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16.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PxQx+PyQy=M;(2)MUx/Px=MUy/Py.

17.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18.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消费者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既定.

19.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20.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21.用公式表示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

(1)PLQL+PkQk=M;(2).MPL/PL=MPk/Pk

22.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货币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组合的线.

23.短期成本分为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2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说明在这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25.在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后,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只有在相交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这时,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

26.经济学家根据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把现实中的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类型.

27.产品差别是指同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

28.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是价格领先制,成本加成法,卡特尔.

29.在经济学上,一般把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30.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创新,承担风险,垄断.经济学家认为,只有来源于垄断超额利润是剥削收入.

31.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曲线称为洛尼斯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32.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有三种标准,即贡献标准,需要标准,平等标准.

西方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宏观经济学)

1.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是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3.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4.在简单的国民收入模型,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储蓄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5.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小.

6.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时,乘数才发生作用.

7.IS--IM模型是说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息率与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

8.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9.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10.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它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11.技术的进步会引起失业是由于机器代替工人以及工人技术水平低.

1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3.西方国家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主要有:

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其中最常用的是消费物价指数.

14.菲利浦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5.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16.每一个经济周期都要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

17.繁荣的最高点是顶峰,萧条的最低点是谷底.

18.经济周期根据其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

19.经济增长的基本标志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

20.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

2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22.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3.供给管理包括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以及经济增长政策.

24.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

25.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26.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而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27.某银行吸收存款500万元,按规定应留1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20%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2500万元.

28.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29.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降低准备率;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

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提高准备率。

30.衡量一个国家开放程度的标准是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率.

3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项目三类.

32.汇率制度主要有两种,即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33.浮动汇率制分为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两种.

34.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是指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

35.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36.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37.A国总需求增加引起B国国民收入增加,这种情况称为溢出效应,反过来说,B国国民收入增加又引起A国国民收入增加,称为回波效应.

一.选择题:

1.在下列三种情况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是:

( B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2.在下列三种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 A  )

A.公司用于联系业务的小汽车;B.工厂用于运送物品的小汽车;

C.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

3.国民生产总值中最终产品指:

( C  )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4.在以下三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 C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5.IS-LM模型研究的是:

( B  )

A.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C.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6.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 A  )

A.经济中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B.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

7.假设某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

( C  )A.17%;B.34%;C.25%.

8.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  B  )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C.消灭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9.周期性失业是指:

( B  )

A.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10.凯恩斯所说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条件是:

( A  )A.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总需求仍然在增加;

B.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总需求并不增加;C.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总需求仍然在增加.

11.经济周期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是:

( A  )A.繁荣和萧条;B.萧条和复苏;C.繁荣和衰退.

12.中周期的每一个周期为:

( B  )A.8-9;B.9-10;C.10-11.

13.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特征是:

( A  )A.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B.技术进步;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14.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生产的产量为50万,则资本-产量比率为:

( B  )

A.50万/100万=0.5;B.100万/50万=2;C.100万/(100万+50万)=0.67.

15.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 A  )

A.需求管理;B.供给管理;C.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同时并重.

16.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 )

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

17.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1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 C  )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19.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

( B  )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息率提高;B.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提高;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息率降低.

20.在西方国家最常用的收入政策工具是:

(  B  )

A.工资-物价冻结;B.工资与物价指导线;C.税收刺激计划.

21.马克汇率制贬值是指马克与美元的比率:

( B  )

A.由1:

2变为1:

2.5; B.由1:

2变为1:

1.5;C.由0.5:

1变为0.4:

1.

22.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对他国货币的汇率:

( B )

A.绝对固定,没有一点变动;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23.清洁浮动是指:

( A )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B.汇率基本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但中央银行加以适当调控;C.汇率由中央银行确定.

24.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将引起:

( B  )

A.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B.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C.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不变.

25.开放经济中的乘数:

(  C  )

A.大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B.等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C.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26.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将引起:

( A  )

A.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B.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C.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不变.

二.选择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B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2.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 B  )

A.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B.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3.在研究投资与利率和产量的关系时,外生变量是:

( A  )

A.利率的变动;B.产量的变动;C.政府政策的变动.

4.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  C )

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

5.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 C )

A.需求的变动;B.收入的变动;C.需求量的变动.

6.均衡价格是:

( A )

A.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B.固定不变的价格;C.任何一种市场价格.

7.供给的变动引起:

(  B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8.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支持价格,就必须:

(  B )

A.实行农产品配给制;B.收购过剩的农产品;C.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9.限制价格的运用会导致:

( C )

A.产品大量积压;B.消费者随时可以购买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产品;C.黑市交易.

10.病人对药品(不包括滋补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 C  )

A.>1;B.=1;C.<1.

11.在下列三种商品中,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通过降价来增加总收益的商品是:

( A )

A.化妆品;B.面粉;C.药品.

12.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 B )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

13.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商品X的价格为5元,商品Y的价格为4元.假定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个X商品和5个Y商品,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要得到最大效用,他应该:

(A)

A.增购X和减少Y的购买量;B.增购Y和减少X的购买量;C.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量.

14.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 A )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1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

(B)

A.各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B.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C.一种生产要素不变,其他几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16.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之点是在:

( C  )

A.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B.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C.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B)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18.规模经济研究的问题是:

( B )A.两种生产要素中一种不变而另一种增加时对产量的影响;

B.两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时对产量的影响;C.两种生产要素配合的比例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19.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的分析,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是:

(B )

A.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交之点;B.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等产量线上的任何一点

20.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C  )

A.1年之内;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成本的时期

21.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 B  )

A.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B.一直趋于减少;C.一直趋于增加

22.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

( B  )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C.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2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 C )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24.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 B )

A.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B.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C.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

25.假如某厂商的收益只能弥补他付出的平均可变成本,这表明该厂商:

( C )

A.如果继续生产亏损一定更大;B.如果停止生产则无亏损;C.无论生产与否都要遭受同样的亏损.

26.假如某厂商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可变成本,为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他应该:

( C  )

A.减少产量;B.增加产量;C.停止生产.

27.厂商之间关系最密切的市场是:

(  B  )A.完全竞争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

28.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  B  )

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29.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 C  )

A.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增加;B.土地的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

30.如果收入分配要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则按照:

(A)

A.贡献大小来分配;B.需要标准来分配;C.平等标准来分配.

1.国民生产总值动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格总和.×

2.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装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3.居民购买住房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4.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5.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6.消费和储蓄都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动,所以,收入增加,消费和储蓄都可以增加.

7.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8.在任何情况下,乘数原理都是适用的.×

9.IS-LM模型与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都是总需求分析.

10.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11.根据奥肯定理,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就会减少2.5%.×

12.无论是根据物价消费指数,还是根据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所计算出的通货膨胀率都是完全一致的.×

13.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就回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14.在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中,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是繁荣和衰退,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是萧条和复苏.

15.经济学家划分经济周期的标准是危机的严重程度.×

16.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之一.

17.经济增长的最简单定义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增加以及个人福利的增加.×

18.只要技术进步,经济就可以实现持续增长.×

19.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资本-产量比率是可变的.×

20.新剑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是以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为前提的,经济增长的结果必然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21.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一致的,只要达到了其中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

22.不同的政策工具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

23.内在稳定器有自发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的运用.

2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物价稳定.

25.收入政策以控制工资增长率为中心,其目的在于制止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26.经济发达的国家,开放程度越高,因此,经济发达与否是决定一国开放程度高低的唯一因素.×

27.汇率贬值就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下降了.×

28.在固定汇率制下,汇率不能有任何变动.×

29.在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不能对汇率有任何干预.×

30.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各有其优缺点.

31.国内总需求增加,既可增加国民收入,又可以改善贸易收支状况,因此是绝对有利的.×

32.在开放经济中,对外留乘数大于一般的乘数.×

33.出口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34.汇率贬值后马上可以改善收支状况.×

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3.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4."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5.规范经济学的结论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6.需求量是流量.√

7.当录像机的价格上升时,录像带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8.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是反方向变动的.×

9.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10.价格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11.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12.某种产品的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其均衡价格.√

13.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是不同的.√

14.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15.效用就是使用价值.×

16.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对于同一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效用。

×

17.在农业中并不是越密植越好,施肥越多越好。

18.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19.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在减少。

×

20.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

21.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也相同。

×

22.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

23.在短期内,所有生产要素均不能调整。

×

24.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25.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

26.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利润为零。

×

27.产品有差别就不会有完全竞争。

28.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才等于边际收益,其他市场上都不存在这种情况。

29.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垄断是普遍存在的。

×

30.有差别存在就会有垄断。

31.垄断竞争从总体上看是利大于弊的。

32.分配理论实际上是均衡价格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33.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和联合的需求。

34.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故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供给。

×

35.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超额利润无论如何获得,都是一种不合理的剥削收入。

×

 

1、什么是供求定理?

第一,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第二,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第三,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第四,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2、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

第二,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需求。

第三,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供给。

第四,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3、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采用对农业的支持价格政策?

为什么?

应该,因为:

一,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

二,通过对不同农业产品的不同支持价格,可以调整农业结构,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

三,扩大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正因为如此,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的国家,农业生产发展都较好。

4、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采用限制价格政策会带来什么不利的后果?

一,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