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7819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docx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

阳新娲石商砼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

依据GB/T19001-2008

IdtISO9001:

2008标准编制

编制:

黄伟义

批准:

杨凤雏

版号:

第A版

2015年01月01日发布2015年01月01日实施

《阳新娲石商砼有限公司》发布

版本号:

WHT-QMS-SC-2015

 

mm

 

1.引言

阳新娲石商砼有限公司简介

阳新娲石商砼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由湖北娲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公司注册资金贰仟万元,专项资质证书为三级。

我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企业管理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主营范围是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和销售,能生产C10-C60各等级混凝土,具有较丰富的管理、营销、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经验。

在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公司以人为本,建立了一支具有高、中、初级梯形配备的科技骨干队伍,形成了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和服务于一体的人才队伍。

公司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掌握了商品混凝土的高品质生产技术,拥有HZS120、HZS180混凝土生产线各壹条,中联重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长臂泵送车壹台,十辆混凝土运输车辆等先进的生产运输设备,并全部配装汽车全球卫星定位GPS系统。

公司始终以产品质量稳定,优质服务,信守合同为宗旨,以高品质的产品满足用户的要求。

迄今为止,年生产能力达到50万立方米。

公司先后参加了阳新市政重点工程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

阳新娲石商砼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主要生产供应基地,在社会上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打造出了“娲石商砼”的品牌产品,拥有了稳定市场份额。

本手册说明

编制本手册的依据

本手册参照GB/T1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预拌混凝土行业特点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遵循国家有关法规及有关专业领域标准编制。

编制本手册的目的

(1)本手册用于证实本公司有能力稳定的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规、标准要求的预拌混凝土产品;

(2)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的过程而达到客户满意、满足行业发展要求及社会要求;

(3)在本手册作为本公司内部审核、第二方、第三方审核,评价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依据。

本手册的有效时间

本手册从批准发布之时开始生效,被新版手册替代或被废止时失效。

本手册的版本号

本手册的版本号为:

YXWS-QMS-SC-2015。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服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活动。

本手册是作为本公司落实质量管理职能和开展相关活动的法规,是全体员工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最低限度要求。

本手册一经发布,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不断努力保证和提高本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与社会形象。

搅拌站质量管理组织结构

发布令

《质量手册》发布令

发布令

本手册依据GB/T19001:

2008并结合预拌混凝土行业特点以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遵循国家有关法规及有关专业领域标准编制体系纲领文件。

本手册阐述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本公司的质量体系进行了整体性描述,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各职能部门、职能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及体系的控制要求,是本公司应长期遵循的体系文件,是进行质量管理的法规,是全体员工开展质量活动的规范和准则,现特予以批准发布,本公司的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执行。

总经理:

2015年01月01日

任命管理者代表

任命书

阳新娲石商砼公司属各部门:

现任命黄伟义同志为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维护;负责员工质量意识的培训和内部沟通;负责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绩效;负责与咨询方及认证方的配合协作。

总经理:

2015年01月01日

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方针

本公司的质量总方针是:

以优质的产品和最佳的服务,与用户共同浇筑时代的丰碑。

注释:

优质产品——满足顾客的设计要求、满足规范规定的、质量稳定可靠的预拌混凝土产品;

最佳服务——履约守信,诚实服务,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时代丰碑——不断追求高目标,以有竞争力的产品来奠定时代建筑的基石。

方针实施:

全体员工都必须了解和懂得顾客的期望;

全体员工都必须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服务向顾客提供优良、稳定、可靠的产品;

不断改进,以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

质量目标

本公司的质量目标是:

(1)保证预拌混凝土产品合格率100%,质量水平考核全部优良;

(2)掌握行业技术发展前沿动态,了解顾客需求,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力争顾客满意度达到100%;

(3)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具体分解到部门的质量目标是:

①质检部门

a.混凝土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按批次取样、送检;

b.混凝土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c.混凝土抽样合格率达到100%,质量水平优良;

d.顾客投诉处理率达到100%;

e.……

②试验室

a.在用计量设备在检率达到100%;

b.设备合格率达到100%;

c.试验室检测准确率达99%以上;

d.样品标识准确率达到100%;

e.为客户出具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的证书或报告;

③生产部门

a.混凝土配合比正确使用率达到100%;

b.合同评审执行率达到100%,合同交底执行率达到100%;

c.顾客投诉受理率达到100%;

d.混凝土标识准确率达到100%;

④物资部门

a.每年对供应商评定次数不少于1次;

b.原材料进厂合格率不低于90%;

c.持续供应生产所需原材料;

d.按标准规范按批次取样送检率达到100%;

e.原材料标识准确率达到100%;

⑤综合办公室

a.文件受控率达到100%;

b.培训计划实施率达到100%;

c.特殊工种人员培训每年不少于1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手册引用了以下标准、规范文件:

GB/T19000-2008(ISO9000:

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1-2008(ISO9000:

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14902-2012《预拌混凝土》

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T15481:

2000《检测和校准试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ISO/IEC17025:

2005《检测和校准试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质技监认实函[2000]046号)

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3.术语和定义

预拌混凝土:

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理论配合比:

试验室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计算、调整并经过验证、审批后得到的混凝土配合比。

生产配合比:

质检部门根据实时砂石含水率在理论配合比基础上进行砂石用量及用水量调整后得到的混凝土配合比。

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质量方针:

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

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管理: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顾客:

接受本公司混凝土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供方:

提供混凝土产品、原材料或其它辅料的组织或个人。

可追溯性:

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

文件:

信息及其承载媒介。

质量手册:

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质量计划:

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

记录: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4.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体系的策划、建立

为确保本公司有能力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预拌混凝土产品,并不断增强顾客的满意程度,本公司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

标准的要求和预拌混凝土行业特点,策划并建立了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编制了质量手册和相应的程序文件。

(1)确定了顾客及法律法规对本公司生产的预拌混凝土产品的需求和期望。

(2)依据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并下发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为满足需求并实现本公司的质量目标,我们识别并确定了必须的过程,包括质量职责、人员与设施管理、产品实现和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各个过程。

(4)对混凝土生产全过程的识别、确定及先后顺序和相互作用在本手册条文中予以说明。

(5)确立了这些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的准则和方法。

这些准则和方法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技术文件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体系的运行管理

(1)管理者代表代表最高管理者(总经理)行使质量管理体系的日常管理权,对有关质量体系运行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并做出决策。

(2)试验室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

(3)各科室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责任部门,必须对所负责的质量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

(4)本公司员工按照体系文件开展质量活动,落实各自职责,在质量活动中要主动解决部门、过程之间的衔接,使之协调、规范、高效。

持续改进

在运行中要求不断完善和改进,实现持续改进。

为此,本公司将充分利用管理评审和内、外部审核等手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持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外包控制

本公司在产品实现过程中识别出的外包过程,如混凝土原材料的部分检验、产品运输等将按照本手册中的相关内容予以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要求

总则

本公司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文件形式做出规定并付诸实施。

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①质量手册(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②程序文件;

③作业指导书(包括操作规程、工作指南等);

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产品实现所需的记录。

文件可采用多种形式表现:

纸张、磁盘、光盘以及网络等。

本公司根据己制定发布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人员素质和其它资源配置状况,编制并审批、发布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见的规定。

本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产品实现全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所开展的质量活动如实记录。

质量记录的形成与管理见的规定。

质量手册

本质量手册主要概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程序文件的引用。

质量手册对外介绍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证明本公司的混凝土产品和服务符合相关法律和标准的要求,对内作为控制质量管理体系的依据,以支持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质量手册是文件的一种,其编写、格式、编号和管理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质量手册的管理见的规定。

控制要求

为保证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受控,特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质量文件管理活动均应按照该程序文件要求严格执行。

质量管理过程记录的管理要求

总则

本管理要求的目的是通过对质量过程记录的控制,以证明本公司生产的预拌混凝土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标准、及客户要求,并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

本管理要求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过程中各种记录的控制。

为保证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受控,特制定《质量管理过程记录控制程序》。

控制要求

①本公司所开展各项质量活动均应按《质量管理过程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对质量过程记录进行标识、贮存、保护、归档。

②质量过程记录应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确因记录错误必须更改时,需得到批准后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程序》规定进行。

③质量过程记录的借阅与处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a.本公司内部人员借阅质量过程记录,应经保管部门负责人的同意;b.当合同中进行了相关要求时,在商定期内,质量过程记录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查阅,以作为评价公司质量保证能力使用;

c.外部人员借阅须经质量管理者代表书面批准(外部审核除外)。

5.质量管理职责

职责分配

最高管理者(总经理)

①负责贯彻执行国家与质量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确保所有员工建立质量意识;

②负责批准和发布站点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全体员工都能充分理解并贯彻执行;

③负责任命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主持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及其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

④负责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

⑤负责主持质量管理评审,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者代表(试验室主任)

①负责站点质量管理体系中各个过程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的具体事宜,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②负责促进全体员工形成满足顾客质量要求的意识;

③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考核,任命内审组长,批准审核计划,向总经理反馈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定期提交“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持续改进;

④负责组织审核、修订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⑤负责质量管理中各职能部门、过程、流程之间的统筹、协调;

⑥对质量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督、管控;

⑦负责主持内部审核工作和对外(第二方、第三方审核认证机构)联络工作。

总工程师

①负责监督、落实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的质量、技术等指标的执行;

②负责对生产过程中质量风险的识别和监控;

③负责组织混凝土生产、供应方案的制定,并进行审批;

④负责组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并进行审批和推广;

⑥负责组织对质量事故、纠纷进行分析、处理并予以解决;

⑦组织内部审核,策划管理评审,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内审结果。

质检部门

①负责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质量风险的识别和监控;

②负责对出站混凝土工作性进行监控和记录,发现异常时及时排查原因,必要时委托试验室对配合比进行再次验证;

③负责对生产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监控和记录,发现明显异常时及时通告物资部门及生产部门进行处理;

④负责按照标准规范按批次对产品进行取样,并交付试验室进行检测;

⑤负责对产品标识和防护进行监督和确认;

⑥负责对产品性能检测、质量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分析,并作为评估质量管理水平的依据;

⑦负责对质量问题、投诉进行调查和处理;

⑧负责向顾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试验室

①负责按国家法规及相关部门标准、规定建立、健全试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并遵照落实;

②负责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的搜集、编制及管理;

③负责试验、测试、计量设备的保养、管理与周期检定;

④对送检原材料及产品样品进行标识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⑤负责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验证,并下达生产配合比;

⑥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工作;

⑦负责原材料、产品相关技术资料、文件的出具、签发、整理保存;

⑧负责组织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验证及相关工艺、技术文件的制定,并进行审批;

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护与管理。

生产部门

①负责严格按照生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生产;

②负责对混凝土产品进行正确标识;

③负责将混凝土产品运输并交付给顾客使用,在运输过程中按照质检部门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必要防护;

④负责生产、运输设备的保障、维护和保养;

⑤负责组织合同评审、签订、变更,生产协调的组织与管理;

⑥负责与顾客保持沟通与联络,识别、搜集、反馈顾客需求,受理顾客投诉并定期组织顾客回访。

物资部门

①负责组织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评定,并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②负责生产混凝土所需的各种原材料、配件及辅助材料等物资的采购、标识、贮存、保管和发放;

③负责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按批次对原材料进行取样,并委托试验室进行检测;

④负责按照原材料检测、验收结果进行相应处置;

⑤负责收集原材料相关技术、质量证明等文件资料。

综合办公室

①负责按照总经理要求及核定的岗位制定人员的配置需求,调整人员结构,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②负责组织各部门编制相应的岗位工作入职要求,并对员工进行初步培训;

③负责统计培训需求,根据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效果进行评估,做好培训记录;

④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各级文件的管理。

质量方针与目标管理

总则

总经理应根据站点未来的发展和战略规划明确质量管理的政策方向,并提炼成为站点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与目标应成为全体员工的工作准则和价值取向。

质量方针给出公司的质量政策方向,质量目标给出质量方针实施的准则。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控制与管理

为了确保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适宜性、合理性与有效性,指导各部门对质量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并实现持续改进,特制定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控制程序》对本公司的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进行控制和管理。

当质量方针或质量目标的变更而引起相关体系文件需要更改时,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质量管理的内部改进

总则

总经理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主持对站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

内部审核一般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必要时由总经理决定增加审核的次数。

审核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变化及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变化。

试验室应按要求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提交总经理批准,之后将管理评审通知与《内部审核计划表》分发至各相关部门,由各部门负责人准备并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

为了确保本公司管理体系持续性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特制定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对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所需的信息和依据

为反映搅拌站质量管理现状、业绩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改进建议、方案,管理评审时应由管理者代表汇总并提交以下信息:

①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结果;

②顾客的反馈信息,包括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的信息(如顾客投诉等),与顾客沟通的过程;

③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中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结果(如合格率、优良率不达标、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等);

④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验证结果(如上次评审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是否得以解决、落实,效果如何);

⑤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变化(如标准、政策、法规发生变化等);

⑥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

⑦改进的建议。

以上信息的收集和提供按相关职责划分到各部门和人员,以确保管理评审前能获取这些信息。

评审结果及审核报告

评审结果以《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为载体,内审组长依据审核结果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持续改进

管理者代表领导试验室对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纠正和预防或改进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做好跟进检查记录。

管理评审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相关体系文件需要更改时,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6.人员与设施管理

总则

为了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同时满足顾客的要求,增强顾客的满意程度,确保站点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站点对人员、设施和工作环境作了相应的要求。

人员管理的要求

人员要求

本公司对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关工作的人员从学历、职称、持证情况、劳动合同、岗位人数、应知要求和技能要求等几个方面,规定了每个岗位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其目的是保证本公司各类人员有能力完成其规定职责。

本公司以满足检验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原则,配备试验室工作人员,人员数量能够满足管理、监督及检验工作的进行;各类人员都有明确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所有人员均应经过相关专业的培训,并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及管理工作水平。

站点质量管理人员配置应至少达到以下要求:

 

部门

岗位名称

最少配置人数

人员要求

职称

持证情况

领导

班子

最高管理者

1

高级

管理者代表

1

中级

总工程师

1

工程师

质检部门

质检部门长

1

工程师

质检员

3

/

主任

1

技术负责人

1

工程师

质量保证人

1

工程师

检测员

4

资料员

1

生产部门

生产部门长

1

调度员

2

现场调度

8

铲车司机

2-3

驾驶证

罐车司机

2人/车

驾驶证

机操工

2-3人/线

操作证

机修工

2

操作证

泵工

2人/台

操作证

物资部门

物资部门长

1

材料员

2

办公室

主任

1

人资员

1

当站点人员配置不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时,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人员需求申请,将人员需求信息汇总到《部门年度需求计划》后交总经理审核后由办公室组织人员招聘。

人员档案管理

(1)办公室对在岗的质量管理人员均建有人员档案。

(2)人员档案包括学历证明、职称证明、考核证书、劳动合同、工作经历、工作业绩记录、科研成果证明、培训等材料。

(3)人员档案的管理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培训管理要求

(1)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在职职工的素质及质量意识、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并得到不断完善,对试验室及与质量活动相关岗位人员进行管理,并适时培训。

通过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及站发展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为实现质量目标作贡献。

(2)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活动有关的所有人员的管理、培训、考核等活动。

培训对象覆盖与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包括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等。

(3)职责

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制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要求;负责站点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培训效果进行评定及培训记录的管理;

试验室负责实施对试验室全体人员及其他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人员的培训并对培训进行记录,《培训记录》按管理规定移交办公室归档保管。

各部门提出部门培训需求,提交办公室;

(4)管理要求

①培训计划

站属各部门或个人根据质量管理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并结合站点的实际情况提出人员培训需求申报,填写《培训需求申请表》,办公室统计所有培训需求后,编制形成《年度培训计划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

②培训实施

办公室根据站点年度培训计划(或临时计划)的安排,在该项培训实施前,应编制出培训实施计划(委托外部培训的除外),经试验室确认后,按实施计划的安排组织培训,做好记录和考评,填写《培训实施记录》、《培训出勤记录》。

培训类别分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待岗培训和知识更新继续教育的适时培训;培训内容、形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a.岗前培训

对新分配、新调入及转岗人员由办公室组织上岗培训。

培训内容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站内有关的规章制度、拟上岗所需的应知应会知识等。

培训方式为试验室组织专门人员授课,办公室负责记录和考核。

b.岗位培训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需要,所有试验室人员及与质量活动有关人员的知识应更新、技术应提高。

试验室负责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座谈会、标准和规程应用研讨会,传授相关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