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7906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

汉语常识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支持修改!

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六国论文言文原文

六国论

作者: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

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

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

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文言文注释

1.率:

一律,一概。

2.判:

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

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4.终:

最后。

5.与:

亲附、亲近。

6.既:

已经。

7.免:

幸免。

8.义:

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

招致。

10.再:

两次。

11.连却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

及,等到。

13.谗:

小人的坏话。

14.殆:

快要。

15.智力:

智谋和力量。

16.使:

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胜负存亡的命运。

数,天数。

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用。

19.事:

侍奉。

20.礼:

礼待。

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

吞下。

名为动。

咽:

咽喉。

22.势:

形势。

2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

以,而。

25.为:

治理

26.劫:

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

于:

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

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苟:

如果以:

凭着。

30.故事:

旧例。

31.迁:

改变

32.是故:

因此

33.始:

34.当:

如果

1.兵:

兵器

2.善:

好。

3.弊在赂秦: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赂,贿赂。

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道:

原因

5.或曰:

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6.率:

都,皆。

7.盖:

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8.完:

保全。

9.以攻取:

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10.小: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11.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

12.所大欲:

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13.厥先祖父:

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

厥,其。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祖父,祖辈与父辈。

14.暴(pù)霜露:

暴露在霜露之中。

意思是冒着霜露。

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15.视:

对待

16.举以予人:

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

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7.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18.厌:

同“餍”,满足。

19.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厉害。

奉,奉送。

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

繁,多。

20.判:

决定。

21.至于:

以至于。

22.颠覆:

灭亡。

23.理固宜然:

(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24.“以地事秦......火不灭”:

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事,侍奉。

25.此言得之:

这话对了。

得之,得其理。

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26.终:

最后。

27.继:

跟着。

28.迁灭:

灭亡。

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29.与嬴:

亲附秦国。

与,亲附。

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30.既:

连词,既然

31.免:

幸免。

32.始有远略:

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这句中的“始”与下文“至丹”的“至”,“洎牧”的“洎”,“用武而不终”的“不终”,互相呼应。

33.义:

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34.斯:

这。

35.始:

才。

36.速:

招致。

37.再:

两次。

38.却:

使......退却。

39.洎(jì):

及,等到。

40.以:

因为

41.谗:

小人的坏话。

42.邯郸为郡:

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

邯郸,赵国的都城。

4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

革,改变,除去。

殆,几乎,将要。

44.智力:

智谋和力量(国力)。

45.向使:

以前假如。

46.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胜负存亡的命运。

数,天数。

理,理数。

皆指命运。

47.当(tǎng):

同“倘”,如果。

48.易量:

容易判断。

49.以:

用。

50.礼:

礼待。

名作动。

51.食之不得下咽也:

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

下,向下。

名作动。

咽,吞咽。

52.势:

优势。

53.而:

却。

54.积威:

积久而成的威势。

55.劫:

胁迫,劫持。

56.日:

每天,一天天,名作状。

下文“月”同。

57.于:

比。

58.无:

同“毋”,不要。

5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60.可以:

可以凭借。

61.苟:

如果。

62.下:

自取下策。

一本无“下”。

63.从:

跟随。

64.故事:

旧事,先例。

65.下:

指在六国之后。

六国论文言文翻译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

“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回答)说: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所以说: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

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

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

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古人说:

“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

(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

(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

真可悲啊!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

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六国论创作背景

《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

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

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

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

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2][8]

六国论作品赏析

文学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

苏洵认为:

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赂秦”就是贿赂秦国。

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

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

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

苏洵指出:

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

那么,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

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很难;“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不因为得到奉献的土地而停止进攻,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好处,就越要加紧侵略,所谓“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秦国的侵略欲望根本没有止境,这是秦国侵略者不可改变的本质。

诸侯各国奉献土地一味妥协,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

这里,不需要通过作战,就已经判别胜负了,至于诸侯各国的因之而破灭,那更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作者为了把“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讲得更为明白清楚,苏洵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薪”就是木柴,这个譬喻非常准确地、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的错误。

这一段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一句,具体指的是韩国、魏国和楚国。

这三个国家都紧靠秦国,当时秦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也就是结交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的方针,因此它们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赂秦”,结果最早被秦国消灭。

第三段是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

齐国距离秦国最远,虽然不用向秦国奉献土地,但是齐国仍旧不敢得罪秦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秦国侵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五国相继败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国吞并的对象。

燕国、赵国“能守其士,义不赂秦”,敢于同秦国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国那样小的国家尽管最后也失败了,但是比韩、魏、楚等国家要破灭得稍晚一些;赵国在与秦国的五次战争当中还取得了三次胜利,以后又不断给秦国以回击.可惜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西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赵国不信任自己的部将,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导致加速了自己的破灭。

齐国不能援助其他五国,团结抗泰,燕国赵国不能坚持斗争,又处在秦国把各国“革灭殆尽”的时刻,因而得到和韩国,魏国和楚国同样的结局。

这段论述主要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不赂者以赂者丧”一句的意思。

这一段的末了,苏洵总结六国的破灭,从反面推进一层,指出六国避免破灭的道路。

“三国各爱其地”是指韩国、魏国和楚国不要拿国土去向秦国乞求“一夕安寝”,“齐人勿附于秦”是指齐国要附随秦国而不去援助其他国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国不要对秦国采用个人谋杀手段;“良将犹在”,是指赵国不要相信秦国的流言蜚语而杀掉自己的将领。

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

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满,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

第四段的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

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所以只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

则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愤图强,敢于斗争,并且团结一致,联合抗秦。

秦国即使想要吞并六国,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咙里去的,可惜六国没有这样做。

六国在敌人强大的威势面前屈服了,不敢斗争或者不能坚持斗争,最后全部破灭。

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

苏洵最后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不要在强大敌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

整篇《六国论》,应该说到前一段的就结束了。

苏洵决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苏洵的文章的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现实。

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

文章只写到前一段,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这一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深刻意义。

这一段完全说的是北宋王朝的对外政策:

北宋王朝与六国诸侯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六国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则占有全国主要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

六国诸侯如果敢于同秦国斗争,还可以取得胜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样敢于斗争,当然不成问题地更可以取得胜利。

但是北宋王朝却“以天下之大”向辽政权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

不用说,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

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

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

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战国当时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本来很纷繁复杂,但是苏洵只就对秦国的态度上,从六个国家当中区别出两个类型,“赂秦”和“不赂秦”;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韩国、魏国和楚国“以地赂秦”,第二种是齐国附随秦国,第三种是燕国和赵国“用武而不终”。

三种情况中的第一种属于“赂秦”一类,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不“赂秦”一类。

苏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赂秦”问题上,为六国的破灭立论。

因为这才是六国破灭的根本要害,不仅“赂秦”的韩、魏、楚三国因此丧亡,不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齐国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够跟秦国较量一下的燕国、赵国也因此失败。

写文章就应该扣紧中心问题去发挥。

重点摆对了,又要把它同别的部分联结起来,看出它们的相互关系。

所以作者集中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后,进而又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当然,态度、分寸是不同的。

苏洵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

这样,文章就显得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透辟,严密完整,使别人对自己的论点无可怀疑、无可驳斥。

[4][10][11]

艺术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

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

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

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

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

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

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

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4]

名家评价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百一十三:

“一篇议论,由《战国策》纵人之说来,却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当与子由《六国论》并看。

”[5]

储欣《评注苏老泉集》卷一:

“谓此悲六国乎?

非也。

刘六符来求地,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

借古伤今,淋漓深痛,文钞谓忽人正论,犹花似雾中看也。

”“此篇当与《几策.审敌》参看。

”[5]

徐乾学《古文渊鉴正集》卷四十七:

“称悉情势,步步深入,归到大意,如千钧一发,壁垒皆新。

杨慎曰:

六国纵约,特欲摈秦而已,曾不能出一师,以为秦患,故秦得以闭关避敌,养其全力者十五年,故能制胜而无弊。

诸侯所以摈之,适所以成其王业耳。

故老泉曰封谋臣,礼贤才,以并力西向,则臣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何景明曰:

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宋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臣(高)士奇曰:

赂秦必亡,理也。

然韩、魏与秦最逼,齐、楚、燕、赵莫为之援,势不得不效地以自免,韩、魏亡而四国亦随之。

小苏《六国论》尝及此意,茅坤谓两篇宜合看,良然。

”[5]

浦起龙《古文眉铨》卷六十三:

“赂字篇眼,紧粘后祸,为鉴警时也。

若就六国言六国,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时则此较激切。

以地赂,以金增赂,所赂不同而情势同,读之魄动。

”[5]

唐德宜《古文翼》卷七:

“以赂秦作主,而又补出不赂者以赂若丧,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诸掌。

至其气雄笔健,段落紧密,尤自出人头地。

篇末一结,若预烛南宋之主和,而深为寄慨,识更远到。

”[5]

林纾:

“观诸侯之割地赂秦,非谋诎智昏,出一不得已也,即不割亦未必不亡。

老泉持论,不为无见。

末数语,阴指契丹,特借题发挥耳。

”[5]

朱川:

“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

六国论作者简介

主词条:

苏洵

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

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

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

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

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

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

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

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有《嘉祐集》行世。

[2]

【关键字】汉语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