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8340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40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5页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docx

02专业建设篇课程建设篇

目录

专业建设篇

1.积极探索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1

2.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改革探讨4

3.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8

4.政府和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策略及其启示13

5.当前中医药院校学科专业设置问题与对策的探讨16

6.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若干问题20

7.专业·专业目标·专业特色与专业建设23

8.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建设为核心 全面推进就业工作27

9.树立和谐教育理念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29

10.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2

课程建设篇

1.把握课程建设实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35

2.课程建设目标的实施37

3.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40

4.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44

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精品课建设思考之二48

6.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比较研究51

7.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体现资源共享的本科课程新体系57

8.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双语教学的心得体会60

9.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评审指标体系解读63

 

专业建设篇

 

积极探索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丁晓昌

江苏省教育厅

科技、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

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

在深入总结“十五”以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实践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创新内涵、完善制度、加强引导、优化结构,努力构建政府调控到位、学校自主创新、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科专业建设新体制。

高等教育追求学术性、学科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眼前与实用之间的矛盾运动,使得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呈现出动态的状况,局部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一直都在进行。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加速,学科专业的构成方式、内在联系、优化途径等将发生深刻的变化,需要从战略的高度,与时俱进地认识和研究新形势下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问题。

首先,调整学科结构是当代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改变了学科专业的构成方式。

世纪后半期以来,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

这种趋势,一方面是解决复杂的生产与社会问题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解决学科的孤立划分与客观世界本身实际彼此矛盾的需要。

科技和文化发展趋向融合的特征,要求大学不仅要培养掌握某一种技术的人才,而且要培养掌握多种技术或综合技术的人才;不仅要培养具有单一学科背景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跨学科背景的人才。

为此,在人才培养上,高校必须便捷地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学科知识组织在一起,形成新的课程组织。

这种要求与长期以来将专业作为相对独立实体的传统之间产生了矛盾。

此外,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从理论上说可能是无限的,因此跨学科知识的组织模式不能限定,必须允许高校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优化融合。

这些变化,对专业建设的理念、体制和管理制度都提出新的要求。

其次,整体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是高等学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需要。

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以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为基础,加快建设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

依据整体优化的思路,着力改革和完善高校现有的教学与科研组织形式,以学科、项目、技术、产品等为纽带,积极探索多学科集成的科技创新队伍,将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经历的人员加以组合,组建跨学科、跨学校、跨行业、跨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群体。

加快以新兴学科改造传统学科的步伐,切实改变部分领域传统学科专业仍占主流地位、新兴学科专业比例较小的情形,从根本上改变学科专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状况,从源头上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第三,学科专业定位是高校办学定位的基础。

高校的合理定位、特色发展,最终通过培养目标特别是学科专业结构加以体现。

改变有的高校办学定位趋同、学科专业趋同的状况,关键是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扬长避短,有进有退,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实现错位发展,提升办学整体水平。

为此,正确处理重点建设与结构调整在形成高校办学特色中的关系,既不能忽视重点建设的作用,也不能以重点建设来代替结构调整,脱离结构调整的所谓重点建设,不仅难以收到预期的成效,而且有违教育公平。

第四,高等教育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之后,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任务更加紧迫。

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才有可能是高质量的教育。

通过改造学科专业内涵,切实解决人才培养偏重于系统书本知识传授,人才培养规格过分强调学术性、研究性和规范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对接机制,着力培养适应经济国际化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第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

当代教学改革往往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通过学科专业内涵与结构的调整,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宽阔的载体。

本科教育要注重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增开辅修专业,拓展“双学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要依据“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发展目标,实行“双证书”制与“订单式”培养,进一步推进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以此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针对性。

从宏观上看,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学校和社会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关系。

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和引导,社会要参与专业评估和监督,学校要确保专业设置的质量。

切实改变政府服务缺位、社会监督不力和学校间无序竞争的状况,加快构建政府调控到位、社会参与指导、学校自主创新专业建设新体制。

1.政府宏观调控到位

有权管辖的各级政府在加强宏观规划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点,加强对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引导,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各类学科专业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既能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又能很好发挥规模效益的学科专业布局结构。

加强对本地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的总体规划。

一方面,在充分调研,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对现存学科专业作系统梳理,明确各类专业调整建设的重点;另一方面在解决好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市场需求与科学技术长远发展需求、地区需求与国家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分析预测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等类人才的总量。

两方面相互结合,为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建立使用人才与培养人才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包括组织、人事、劳动、科技、教育等部门以及相关企业集团在内的人才培养定期磋商对话机制。

明确建设重点,切实加强引导。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政府资金重点支持的学科专业领域,保证政府财政引导效益的最大化。

积极引导高等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完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避免重复投资和趋同竞争。

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紧缺程度,定期公布紧缺人才开发的专业目录,及时发布本地区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方面的信息,指导高校专业设置,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制定不同的准入标准和质量标准。

创新管理机制。

改革管理思路,确保学校专业设置的规范性、科学性与前瞻性。

加强品牌特色专业的规划,完善培育遴选机制,把有计划的培育与基于现状的遴选结合起来,不仅重视各类专业现实的办学水平,更重视其内涵更新和发展前景,在鼓励传统优势专业改造创新的同时,大力扶持目前条件偏弱,但大有前途的新兴专业、交叉学科专业。

加大专业评估在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权重,建立学科专业退出机制,进一步明确专业内涵要求,规范专业管理。

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建设的表彰奖励与淘汰退出机制。

2.学校自主创新

根据学校定位,合理确定本校学科专业的规模、结构和重点,努力建成一批特色学科专业。

实践表明,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专业门类上都占有优势、形成特色,而总是以若干特色明显的学科专业作为整个学校的亮点。

因此,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地位和学科专业结构的现状,从比较优势出发,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人力、物力,力争建成一批为社会所认可的、具有明显优势,能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

要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通过实施重点突破战略,大力建设一批品牌、特色专业,尽快形成学校学科专业的亮点,带动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建设水平提高。

要在发掘、提升原有优势专业的同时,重点建设新兴专业。

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抓好学科专业的发展规划,确定优先发展的新兴专业及其排序,抓好沟通和实施,使学校各部分都能理解、支持、配合优先发展的学科专业,使之成为全校的奋斗目标。

加强学校现有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促进学科专业“升级换代”。

目前,一些高校中的许多学科专业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虽经多次内涵改造,但很不彻底、很不到位。

它们与现实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代沟”。

为此,要大力调整学科专业存量布局,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清理、调整和重组,合并相近专业,加强特色专业,压缩过时专业,对那些需求不大、水平不高、效益低下或者口径过于狭窄的专业,通过关、停、并、转进行淘汰。

应加大专业改造的力度,促使本科专业向大专业、宽口径的办学模式发展。

进一步扩大大类招生的专业比例,加大共同基础课,以拓宽专业性,增强适应性。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灵活专业方向,变刚性课程体系为柔性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跨学科选修、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学习制度,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适应能力。

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复合。

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划分过严、各种分工过细、互不通气和相互孤立的状态,强化学校内部学科专业的融合,通过多学科、跨学科的融合,培育交叉、边缘学科,形成新的专业增长点。

积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

进一步赋予传统专业以新的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实践体系以及新的技术装备和现代实验手段,增加专业的高新技术附加值,通过改革,为传统专业注入生机和活力,促使其与时俱进。

改革专业生成的机制。

我国传统的专业形成模式是“职业—专业—课程”的模式,即当社会有某种职业需要,就在一定学科的基础上设置专业,然后再做课程设计。

而实践中,为增强人才的适应能力,专业形成的模式,往往是“职业—课程—专业”的模式。

这种专业生成的机制类似于美国的“主修”。

在美国,社会对新的职业的需求反映到大学中,首先不是以专业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课程的形式出现。

当社会上出现新的职业时,总是先开设一门或几门职业需求的选修课。

只有当新的职业发展到相当规模,提出了稳定的人才需求,并且大学可以开设系列配套的课程,师资、设备达到一定条件时,才正式设置专业。

改革专业教学组织建制,与专业内涵改革相伴随的必然是高等学校“教研室”这一基层组织形式的改造与重组。

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打破传统的“校—院系(所)—专业教研室”的教学组织建制,逐步建立以学科专业群为核心,按照一级学科专业或学科专业群组建教学科研机构,形成“学校—学院—学科专业群”模式,建立大学科专业体系。

3.落实社会参与

健全社会参与学科专业建设的机制。

加快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性学科专业建设机制。

目前,社会参与高校专业建设的工作已广泛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但是,总体上看,社会参与高校专业建设尚处于“一对一”的状态,相关制度尚很不健全,许多情况下是凭人情关系才请得动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参与的质量。

为此,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参与的保障措施,明确社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专业质量评估委员会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善利益机制,提高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积极引导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学科专业建设,通过授权社会中介机构或社会媒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类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评估、排名和公布,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透明度。

建立区域性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委员会。

在现存各类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宏观统筹,建立由高教界、科技文化界、产业界及政府部门代表共同组成的地区性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委员会,对本地区内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情况及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宏观协调,对新设置的专业进行评议、鉴定,对人才培养质量及其就业情况进行监控、引导,对增速过快的专业,及时发出预警,避免培养与需求之间结构性余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如此,不仅有利于加强集成,避免低水平重复,而且有利于各校错位竞争,办出特色。

在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大量需求的同时,确保该类人才培养质量,把人才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落实到专业建设过程之中。

(摘自:

《中国高等教育》)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改革探讨

刘楚佳

广州大学

一、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设置高度集权,学校自主权小,不利于学校建立自己的特色

我国的专业管理体制非常严格,虽然《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专业设置权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之一,但一直没有真正落实。

高校新办本科专业必须按国家统一的专业目录申报,并经教育部批准后才能开设,程序非常严格,专业名称统一,课程设置大同小异。

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依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高校设置目录外,本科专业必须由学校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组织专家论证后报教育部审批,审批程序严格,增设难度大。

高校根据统一的专业目录和要求申报专业,按照统一的名称设置专业,并按统一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开设课程和组织教学,实施人才培养,使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高校的设置专业基本相同,而且相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基本雷同,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近期,教育部统一组织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规范,这对规范和加强高校专业建设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这有可能使各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学生知识结构进一步趋同,不利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

(二)专业目录调整和修订时间过长,难于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迅速变化

建国以后,我国的本科专业目录共修订了七八次之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专业目录的修订更加频繁,1980年以来已先后进行了4次修订。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迅速变化,而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周期过长已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学校难以主动、及时地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造成高校人才培养滞后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本科教育强调以学科为本位,不利于实践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我国本科专业一般根据学科分类设置,部分工程技术类专业则根据工程对象和业务对象划分,但要求必须具有明确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而且主干学科不能过多。

因此,我国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本科教育均以学科体系为依据,按照学科逻辑和结构系统地设置和编排课程,按二级甚至三级学科制定教学计划,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种适应于专才教育的以学科本位为主线构建的课程体系,除了政治理论、思想品德、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共同课程,其余的课程都是围绕狭窄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形成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结构。

这种学科型本科教育一般以培养理论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尖深系统理论的传授,不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学习内容与职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与距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随着本科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学科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尤其是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矛盾日益突出。

(四)以单科专业为主体,缺少跨学科专业

跨学科专业通过不同学科的有机组合,构建新型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素质全面、适应性强的综合性人才。

在英美大学中,跨学科专业设置非常广泛。

这种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别于传统单一专业的课程体系,其中许多课程并不专门针对本专业的学生开出,而由学生到不同的开课系选修。

如美国伯克利文理学院的“国际及地区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群,这一专业群包含6个本科专业以及3个研究生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亚洲研究、发展研究、拉丁美洲研究、中东研究、和平与冲突研究以及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学。

专业群的教师来自全校40个传统的系科,没有仅属于这些专业的教师。

而英国大学除为学生提供单学科的课程外,还广泛地为学生提供双学科或三学科组合的联科课程(JointHonoursDegreeProgrammes),联科课程除文科或理科内部结合的课程外,文理交叉相结合的课程为数也不少。

我国的本科专业目录中也有少量的跨学科专业,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包括管理学、土木工程,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基础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但这些跨学科专业通常由单一的系科负责组织教学,从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上基本可以看作单一的学科专业,与英美大学的跨学科专业有实质性差异。

(五)缺乏高等技术类专业,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本科高职的发展

高职的主体是高等技术教育,而高等技术教育是专指培养技术员、技术师等技术型人才的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相比,高职教育则强调较强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

高职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应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多个层次;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只是培养规格不同,并无层次上的差别。

从国际来看,高职人才培养层次向本科延伸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早在1965年,美国教育家H·A·Foechek就预言:

“在将来某一时候,大学本科水平上至少有四种基本类型的学士学位教育计划:

科学类、工程科学类、工程类和工程技术类。

”其中工程技术类就属于高职。

美、英、法、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从上世纪70年代起便开始向本科层次延伸。

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大力发展本科高职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科技含量、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技术进步速度明显加快。

这种发展趋势使生产第一线对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情况越来越大,原来的专科高职已难以适应一些技术密集部门的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则受到欢迎。

从实践来看,在目前的本科教育中,有些学科明显地偏重技术和应用,其中相当部分的培养目标应该属于技术应用型人才,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一致。

而目前,我国本科专业主体是学科型、理论型本科,主要培养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缺乏相应的高等技术类本科专业,没有职业本科这一类别,本科高职缺乏发展平台和空间。

(六)缺乏个性化专业,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和设计专业的权利

我国长期以来以“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师资、教学资源等基本按照专业配置,使专业之间形成了森严的学科壁垒,教学组织与人才培养也基本限定在专业内。

学生一经录取就基本固定在一个专业,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修读课程,很少或基本没有机会学习专业以外的其它学科或转变专业,更难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才能自主选择课程,自主设计个性化专业。

我国高校大多并未为学生自主设计个性化专业和自主学习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近几年来,不少高校在一定范围内放开了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允许少量学生在低年级经考核后可以跨科类转专业,或实行按学科门类或专业大类招生、后期按专业或专业方向分流培养的方式,使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了一定的专业选择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由于传统专业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束缚,尤其是受到过于刚性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落后的教学管理手段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等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远没有为全面放开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做好各种充分的准备,学生自主转换专业难以在较大范围内实施。

  

二、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改革的措施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中明确了我国本科专业设置改革的目标,指出专业结构调整不但要“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而且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

实际上,建立科学的专业设置机制比专业设置和调整本身更加重要,要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实现专业结构的根本优化,应从专业设置和管理体制、专业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机制。

(一)下放专业设置权,让高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

应改变专业设置由教育部统一审批的制度,逐步将专业设置权下放给学校,让高校自主依法进行专业设置,提高本科专业设置的市场灵敏性和社会适应性。

为确保专业设置权的合理和有效行使,必须要理清和界定政府和高校在专业设置中的角色和关系,明确和规范二者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在政府方面,应转变管理职能、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改革现行学科专业目录过强的行政管理职能,从指令性和目录变为指导性和参考性的学科专业目录;制定相关的教育标准来指导和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要加强政策服务、信息服务,经常向社会发布高校学科专业办学条件指标数据、劳动力就业市场信息、毕业生就业率、人才需求调查状况等,为高校专业设置、学生报考专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提供参考和支持;积极扶持和优先发展国家急需的学科专业,制定政策保护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学科专业;积极培育社会中介机构和组织,充分依靠和发挥其在专业设置中的作用。

在高校方面,要依照《高等教育法》,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变革需要的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

首先,完善校内协调和决策机制,设立经常性的学科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并且制定相应的学科专业设置管理制度与方法,广泛听取校内专家以及教学、招生、就业等职能部门对专业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深入论证,科学决策。

其次,完善社会参与、咨询和监督机制,建立有就业部门、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和学生家长等参加的专业设置咨询委员会,实行招生听证制度。

再者,在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中适当引入市场选择与调节机制,逐步放开学生的专业选择权,通过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形成专业的优胜劣汰,推动专业设置的改革与调整。

(二)实行多样化的专业设置方式,拓宽专业化的形式和途径

国外本科“专业”设置的形式灵活多样,专业化的途径极其丰富。

我国的专业教育大致相当于欧美大学的主修。

与欧美大学的主修形式相比较,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形式和专业化途径则显得过于单一和狭窄,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我们必须摆脱传统单一的学科型本科教育模式,拓展和丰富本科专业设置形式,实现本科教育类型和方式的多样性,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本科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国家在新一轮的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中,应对本科专业设置标准和形式作出较大变革,增设跨学科专业、高等技术类专业,并允许高校设置个性化专业,对其修读方式、文凭颁发作出明确的规定和指引。

高校则要积极改革现行的专业设置模式,拓展本科专业设置标准和方式,按多种形式组织和实施专业教育,除按学科形式设置本科专业以外,积极试行按文化传统、问题研究、未来发展、职业方向等多种形式设置本科专业,积极探索跨院系、跨学科专业的设置和组织形式,广泛地设置“联科”专业和主辅修学习计划,并允许学生自主设计和修读个性化专业。

同时,高校必须改革现行的学科组织设置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灵活设置和调整学科组织,完善学科组织的运行机制,建立类似美国大学本科生院的全校性的本科教育统筹和组织机构,对全校的本科专业设置作出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本科教育的实施,统筹跨院系、跨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并将教师由归院系所有改为归学校所有,根据教学、研究需要和学术能力,一个教师可在校内多处受聘任职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为专业设置模式改革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改革专业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应根据目前本科专业教育模式的局限与不足,通过专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本科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建立与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教育相适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