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8922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docx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

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我区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制定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如下:

一、课程管理

<落实课程计划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一)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解读,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提高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度及落实措施。

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科学实施课堂教学。

采取多种方法命制各类质量检测试题,开展质量监测分析工作。

(二)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时计划八年级每周3课时(可以增加1课时自习),九年级每周3课时(可增加2课时自习),进一步规范课程的实施。

(三)采取多时段(平时、单元、期中、期末)、多角度对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实验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等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考核评价,激励全体学生认真刻苦学习,完成物理课程计划,实现物理教学目标。

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包括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所有计划均按学期制定,应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和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富有可操作性,于新学期开学后1周内完成。

计划制定后,必须严格按照计划开展物理教学教研工作。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根据需要修订补充完善计划。

(一)教研组工作计划

教研组工作计划是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工作计划以及教研中心制订的物理学科教研工作计划的要求制定的,计划确定之前教研组长召集全体物理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和教研中心工作计划,讨论教研组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负责制订。

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包括:

上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本学期的工作目标及教研的基本内容;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的次数、时间。

教研计划应目标、任务明确,活动安排具体,有研究课题或教研专题,有创建校本教研优秀教研组或“名课程团队”的具体措施,要重点研究教研组内均衡发展的问题,可以采取师徒结对、捆绑式评价等方式促进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不断提升,以团队建设促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教师制定个人学期教学计划之前,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教材内容、编排体系、单元训练重点以及各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个人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是:

⒈学情分析:

了解上学期期末考试各档成绩人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尤其是前30%的优秀生和后30%的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学生的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⒉教材分析:

对本学期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3.教学进度:

列出教学进度计划表,写明单元(或章节)课题所需课时、起讫时间。

列出课外辅导、专题讲座、学科竞赛、考试考查、综合实践等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

4.教学措施:

重点体现学生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尊重科学符合实际多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打造高效率“生命化课堂”的方法和途径。

5.预期目标:

确立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符合学情的预期目标,是激励教师实施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电子备课与文本备课相结合,提倡超前一周备课,至少提前一天备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补备。

备课时要及时吸收新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鼓励原创。

允许借鉴参考优秀教案,要注明出处。

避免把写教案视为应付检查的形式性工作,避免简单的重复,切实保证备课的质量。

(一)对教师撰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教龄在15年以下的教师原则上必须撰写详案,尤其是新教师和年轻教师,必须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可有适当的简案,但必须有一半以上的教案是详案,特别是第一次任教本册教材的应有80%以上详案,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应有70%以上详案。

学科骨干教师每周应有三分之一以上详细教案,教学经验特别丰富的教师经学校同意后可以写简案。

教学设计(教案)和导学案可以电子教案和文本教案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二)教师进行课时备课的基本要求

⒈熟悉教材

备课前,要钻研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学科教学指导思想、学科性质和地位。

要做到通读全册教材,熟读单元教材,精读课时教材。

既有对全册教材的分析,也有单元分析和课时分析。

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教材解读、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整体构想等。

注意补充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等资料,整合教学资源。

⒉制定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要坚持面向全体,因人而宜,分层设计,合理定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不同状态学生的学习需求。

理清“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梯次关系,把握好“学科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内在联系,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目标体系,使教学目标既有高度又不虚化,形成一定的延续性和关联性。

⒊开发资源

要根据课程管理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合理计划并发挥图书馆(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及实践基地的作用,提高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广泛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⒋改革教案编写模式,搞好教学设计,科学编写导学案

教学设计能更好地体现教学理念、思想、方法、教学及目标的达成,建议教师用教学设计取代以往教案,改革以往教案的编写方式。

教学设计包含以下重要方面:

教学设计思想、学习任务分析、重点与难点、学生情况简单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流程图、教学反思等

“教学设计”的规范:

要素

内容

学习任务分析

根据学习任务分析的理论,分析学习任务的类型和结构层次,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者分析

主要分析学习准备状态(包括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态度)、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和焦虑等。

教学目标阐明

根据学习任务分析和学习者分析,正确、规范地阐明教学目标。

要求教学目标的主要要素含义明晰,行为动词正确、规范。

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与教学策略制定

根据教学过程分析的基本要素和中学物理学科教学的特点,分析并确定教学过程。

依据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的阐明和教学过程的分析,合理确定学习方式、安排教学顺序、恰当选用教学组织形式、有效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运用

合理选择教学媒体,并阐明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方式。

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

准确体现形成性评价的功能

《教学设计》评比标准

要素

内容

权重

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三维目标的落实;对话、沟通、交流等新的教学规范的运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的采用;成长记录袋、发展性评价等新的评价方法和理念的体现;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35

符合设计规范

运用教学设计模式和操作规范设计方案,体现物理教学特有的特点,在规范的前提下提倡创造性。

(具体规范参阅附件)

25

原创与特色

对物理问题的处理、教学过程、情境的创设等有原创性的设计

20

实践中可行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教学实践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设计的方案有教学实践的检验,有教学反思,反思中表明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20

总分

100

教学设计(教案)、导学案详见范例。

(三)开展集体备课,促进团队成员共同发展

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要做到“四定、五议、六统一”。

“四定”:

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五议”:

议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议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议本册教材在整个学段的地位和作用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议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单元、各章节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议教学中应运用的授课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以及教后体会等。

“六统一”:

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难点,统一作业,统一测试。

集体备课要达到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节课。

备课组长要做好记录,内容为:

时间、地点、研究课题、参加人员、中心发言人、研究内容、独特见解(记录每位组员发言内容)等。

具体流程如下:

⒈课前准备。

每次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要提前一周将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要求通知相关教师,确定中心发言人(主讲教师)。

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写好说课稿,要既说教材,又说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的安排及依据,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三要义”的要求。

所有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都要独立备课,找出自己的困惑(问题),写成简要条目。

组长要归类整理,筛选出主要问题,作为讨论时的中心议题。

⒉中心发言人说课。

中心发言人说课应讲述,不要念讲稿(或教案),可灵活补充讲稿上没有的内容。

如果说课内容是单元中某一节(或课时),需要首先讲述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学习目标,这一课与完成单元目标的关系及前后内容的联系。

⒊讨论议课。

中心发言人说完课后,备课组长组织讨论议课。

参与备课的教师要有“备”而来,踊跃提出问题,组长则注意筛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引导大家讨论。

在研讨、交流中集思广益,解决独立备课时遇到的问题。

⒋小结。

备课组长应对备课情况进行小结,内容包括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及下一次活动的安排等。

活动结束后,组长将上述内容写成简单的小结,上传校园网或交学校存档,并向业务校长汇报。

其他教师取长补短,凝聚众人智慧,写出或修改好自己的备课教案。

四、授课

授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基本要求是:

(一)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把握层次性,体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全员参与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材施教,全面落实既定教学目标。

要强化“师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微笑、激励、竞争带进课堂,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提高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和管理水平。

处理好课堂教学生成性与预设性、动态性与规范性的关系,把握教学节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和创造空间,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

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要沉静宽容,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变阻力为动力,恰如其分地处理。

(三)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注重学法指导,善于启发诱导学生,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和学习艺术,做到备课备学法,讲课讲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课型的性质、特点,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合理、适度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注重各种教学媒介的协同性、互补性和整体性,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突出现代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营造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开足开齐实验课,严格按课程标准规定指导学生动手做好实验,不能以讲实验、画实验、看挂图代替做实验,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要及时批阅。

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提倡并鼓励教师合理改进、增加演示实验,在可能的条件下,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或把某些思考性强的习题改编为实验(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

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逐步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学生课外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开出率要达到100%。

(五)遵守教学工作有关规定。

教师应带齐教案和必要的教具提前1-2分钟在教室门口候课,并示意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

上课过程中关掉手机等通讯工具,不接待客人或从事其它与教学无关的工作,不擅离课堂,不提早下课或拖堂,以保证教学时间。

衣着整齐,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教态亲切自然,使用规范的教学语言。

附: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说明

∙制定"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1、先进性原则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不仅关注人类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需要,而且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物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物理课堂评价体系的建构,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要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独立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各项评价内容要尽量交叉和重复,界定应力求准确。

3、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即实用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应简单明了。

随堂使用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中的评价要素不再分二级、三级指标,只对每项评价内容的达成情况分出等级。

(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规范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规范”是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的、常规的要求。

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它不仅不限制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而且鼓励教师的教学要富有特色。

例如:

教师自行设计效果更好的演示实验;制作科学性与实用性强的课件;设计与众不同而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方案;在学生能力培养与科学方法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为引入课题、概念和探索规律而创设的有特色的物理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方法;编制联系学生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的典型例题和练习;在因材施教方面,使学习后进的学生取得显著进步的得力措施等等。

(三)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供评课人员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随堂评价和量化打分使用,总分值为100分,另设教学特色加分最高为10分。

该评价量表同时也适用于各级教学能手评选、优质课评选和教师教学业务考核等终结性评价。

对"评价要素"的把握可参照本标准中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规范";对"教学特色加分"的掌握可参照本说明的第

(二)条。

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规范

(一)教学目标

1、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制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目标。

2、目标要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表述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3、目标可以通过出示课题、引入新课或课堂小结等途径加以说明,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进扣目标要求进行教学。

(二)教学内容

1、科学性与教育性。

讲述和解答问题正确清楚,无科学性和逻辑性错误。

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性,教书育人。

结合教学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品德、价值观与科学方法教育。

2、[培养性与创新性。

养性、发展性,善于发现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重点、难点明确。

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做到课堂教学过程设计能体现重点,讲评不忘重点,练习安排紧扣重点,板书设计标出重点,归纳小结点出重点。

对难点注意分散,创设突破难点的情景与措施,如:

事例、演示实验、制作教具与挂图、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化难为易,引导学生度思维。

4、难度、密度恰当合理。

难度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符合学生实际。

密度力求合理,内容安排恰当,份量适中。

(三)教学方法

1、教学要注重过程体验。

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

论证推理合乎逻辑,富有启发性。

2、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要提供充分的条件,创设适当的情景,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适时反馈调节。

教师要在课堂提问、板演、练习、讨论及操作中,及时收集信息,适时地给学生以点拨指导。

并据此调节教学速度或改变教学方法。

4、当堂训练。

每堂课根据课型要求,有适当的训练时间,并及时进行反馈矫正,提倡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要求当堂达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四)教学基本功

1、教态自然和蔼。

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亲切,热爱学生,注重师生情感交融。

2、语言生动严谨。

表述科学规范,逻辑性强,有节奏感,有激情,富有启发性。

使用普通话。

3、板书板画规范。

纲目清楚,设计合理。

字体工整,画图准确。

4、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恰到好处。

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实验能力强。

能独立熟练地操作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改造实验,并能指导学生实验,及时排除实验故障。

6、应变能力强。

能根据教学实际调整节奏、内容、方法。

能妥善处理好课堂偶发事件。

(五)教学效果

1、思维空间大。

课堂上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探索问题,思维活跃,效果好。

2、学生参与度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讨论、交流、活动的时间,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目标达成度高。

通过课堂教学,是知识与技能要求得到落实,物理概念的形成与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得到体验,物理科学方法得到有效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当堂检测效果好。

课堂教学效率高。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项目

评价要素

评估等级及赋分

得分

A

B

C

D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全面、明确、符合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具体、合理、切合学生实际。

9-10

7-8

5-6

3-4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精当,符合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探究过程突出,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

知识难度适中,无科学性错误,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表述清楚到位,物理规律的公式意义和适用条件交待清楚。

18-

20

15-

17

11-

14

10分

以下

教学设计:

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

生动、灵活、有效,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积极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究,双边活动组织得体,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能够呈现学生自主合作富有内涵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对重点和难点处理适当,有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手段,适时进行反馈和矫正且措施得力。

联系实际,关注“STS”,强化知识的应用和落实。

注重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1-

25

18-

20

11-

14

10分

以下

教师基本功:

教师教学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板书、板画清楚规范,用普通话讲课。

能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实验能力:

实验的设计能力、正确选择实验器材、各类实验时的机把握能力、实验操作(熟练、规范)能力、实验现象的观察、表述、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对课堂的控制水平:

时间的控制、反馈和矫正的控制。

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环节的控制。

18-

20

15-

17

11-

14

10分

以下

教学效果

知识与技能要求得到落实,概念形成与规律建立过程得到体验,科学方法得到有效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好、效率高。

21-

25

18-

20

15-

17

14分

以下

创新

(特色创新加分范围在10分以内)

总分

五、作业与批改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批改作业是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业原则上应该“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针对性,做到精心布置,细心批改,反馈及时,方法有效。

(一)作业要求

⒈注意作业的实用性。

作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巩固程度,应以实用和高效为原则,避免机械训练,更不提倡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立两套作业。

⒉注意作业的层次性。

关注学生差异,分层布置作业,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控制作业的难度。

⒊注意作业的多样性。

既有巩固性的书面作业,也应有一些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作业。

⒋注意合理的作业量。

物理大作业每周不少于一次。

其它练习的题量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

(二)批改要求

⒈批改作业要认真细致,正确使用各种批阅符号,注明批改日期以及作业订正的要求。

重在找出作业中的问题和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和学的要求。

布置的课内、课外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无漏批、批错现象。

杜绝形式主义,只批不改。

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但不允许用学生批改来代替教师批改,不允许以集体评讲代替教师批改,以张贴答案代替教师批改,以家长签字代替教师批改。

提倡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

⒉实行“等级+评语+日期”的评价方法,等级、评语和批改日期要书写规范。

评语要实事求是,多用鼓励性的评语。

⒊做好学生作业情况的记录与分析,特别是对作业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错误或独特性见解的应予详细记录,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

鼓励学生建立“错题本”或“集锦本”。

六、辅导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基本要求是:

(一)坚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要将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

(二)注意辅导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启发性。

一定阶段教学结束后,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辅导。

辅导内容应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不容易理解与掌握的内容,积极调动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三)关心、辅导和转化“学困生”。

要建“档”设“卡”,即分学科建立学困生档案和学困生学习成绩跟踪卡。

人数不少于30%。

帮助找出学困原因,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其自信心。

除了授课、提问、设计练习、布置和批改作业等环节关注、照顾学困生之外,还要充分利用自习课等时间加强个别辅导。

鼓励为主,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其点滴优点和进步要充分肯定,对其缺点和存在的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以适当的方式给予教育、纠正和辅导。

(四)正确对待成绩优良的学生,因材施教帮助优秀生扩大知识面,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促进优秀学生向全面加特长的方向发展。

(五)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注重培养其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教会其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师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七、听评课

听评课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他人教学经验,对比查找教学差异,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教研组长和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

听评课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基本要求是:

(一)听评课要有一定的主题,不能漫无目的,流于形式,不能为了追求数量而弄虚作假。

(二)听评课要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以评促改,以评促教。

(三)听评课要有问题意识,每个学期要着重解决几个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通过听评课,授课者和听课者要反思个人的教学行为,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

八、质量检测与评价

质量检测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便于研究改进教学。

(一)严格控制测验次数。

物理学科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检测,物理实验技能考查采用随机监测或根据学生在实验课中的表现进行考查评价。

单元检测要根据内容合理命制检测试题,要控制好试题的难度、题量和做题时间,检测不得占用课外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