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8999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docx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

地球科学大辞典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学

总论

【活动构造学】activetectonics见86页“活动构造学”。

【新构造学】neotectonics见86页“新构造学”。

【新构造】neotectonics由挽近时期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地质构造。

“新构造“一词由前苏联地质学家奥布鲁切夫(В.А. Обручев)在1948年首先提出,指自新近纪到第四纪初期的地质构造。

有些学者曾指出:

在此之前已有人,如里克特(M.Richarter,1932)、克兰斯(E.Krans,1933)等,已分别通过阿尔卑斯山北部和波罗的海东部的研究工作,提出过新构造运动一词。

但较系统和在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仍是奥布鲁切夫。

新构造最主要的特点是:

不仅造成岩石(层)的变动,而且直接表现于地貌形态上。

不同学者对新构造使用过的各种术语有:

新构造的构造、形状构造、形状构造单元、地貌构造、形态构造、地形大形态。

新构造有多种表现形态:

如新褶皱构造、活动断裂和活动断裂带、新造山带、现代裂谷、现代地裂、活动断块、构造地貌和地貌变形、近代火山活动、近代地震活动、地震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和地震错位等。

【新构造运动】neotectonicmovement挽近地质时期的地壳构造运动。

舒尔茨(С.С.Шульц)指造成现代地势基本特点的构造作用。

尼古拉耶夫(Н.И.Николаев)把新近纪到现代的构造运动统归为新构造运动。

并认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具普遍性和节奏性,它最普通的表现形式是振荡运动。

长期以来,新构造学者曾一致认为“差异性断块升降”是新构造运动最主要的特征。

最新研究结果却揭示,水平运动是新构造运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运动方式。

不同学者对新构造运动的时限有不同的见解。

新构造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地壳水平运动与地壳垂直运动,内生运动与外生运动,区域性运动与局部性运动,造山运动与非造山运动,断层蠕滑运动与断层黏滑运动,海平面升降运动,动压负荷运动与静压负荷运动,流体地质动力运动,以及拱曲运动、掀斜运动、地穹运动、地裂运动、块状运动和旋扭运动等。

【挽近地壳运动】neoidcrustmovement1955年李四光提出的名词,认为在地质记录不完全的地区,要确定构造运动发生的时期及其持续的时间,往往有很大的困难,任意作主观的断定难免铸成错误、引起混乱。

因此,概括地标示时期的名词,是有一定效用的。

挽近一词和前苏联学者所倡导的新构造运动,在时间的含义上,大致近似,但并不完全一样。

因为“挽近”是相对概念,在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层鉴定清楚的地区,则可使用更确切的名词。

【新构造运动普遍性】neotectonicgenerality新构造期中,不管在地球上的那一部分,无论是活动地带,还是相对稳定地区,都发生着类型不同、强度不等的地壳运动;即使在所谓稳定的地台区,新构造运动也是相当明显的。

例如在东欧和北欧,据测定其垂直运动速率为每年±02厘米。

这就是新构造运动的普遍性。

【新构造运动继承性】neotectonicinheritance新构造运动往往与老构造运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老构造对新构造起着显著控制作用。

例如,中国西部在新构造期中,地槽系之间的塔里木地块表现为差异运动微弱的地块隆起,而各地槽部分则形成受深大断裂控制的大幅度的强烈差异性断块构造,就继承了老构造运动的基本特点。

【新构造运动间歇性】neotectonicintermittence又称新构造运动波动性(neotectonicfluctuation)、新构造运动振荡性(neotectonicoscillation)。

新构造运动的活动不是连续不断的或直线式的,一个地区运动的强度有强有弱,运动的速度时快时慢,或者时而活动时而停滞,这种性质称为间歇性。

由于间歇性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在地貌上往往形成各种类型的多层地貌,同时还使相关沉积物的岩相发生韵律式演变。

地理、地质工作者常常利用新构造垂直运动的间歇性,作为划分和对比第四纪地层、判断地貌相对时代的一种重要依据;中国地文期的划分和对比,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

新构造时期的水平运动,同样具有明显的间歇性。

【新构造运动差异性】differentiaofneotectonics,neotectonicdiversity新构造运动在运动的速度、幅度、动态、运动类型及其结果等方面的差异。

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在不同的新构造单元中表现是不同的。

由于新构造运动与老构造运动,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构造的继承性,新构造的性质受大地构造单元的控制;因此,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首先表现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之间。

例如,在地槽区和地台区,新构造无论是运动的速度、幅度、类型等,都有显著的差异。

另一方面新构造运动具有新生性,而新生的构造常可以划分为独立的新构造单元,其运动速度、幅度、类型及其结果都有独特的表现,也显示出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

【对照性地形】contrastrelief能够反映新构造运动和新构造特征的地貌,称为对照性地形。

如新构造强烈上升区表现为切割强烈、地形陡峻的高山;新构造相对稳定区表现为准平原或剥蚀平原等。

这一术语多见于俄文(контрастный рельеф)及翻译文献。

由于缺乏确切性和具体性,至今未被中国地质、地貌学界广泛采用。

【新构造期】neotectonicperiod新构造运动出现的地质时期。

关于新构造期的起始时间,不同学者的见解有分歧。

这些分歧意见归纳起来有四种:

①新近纪—第四纪初;②第四纪时期;③新近纪—现在;④认为是造成现代地形基本轮廓的构造作用时期,这个意见实质上对新构造期未予具体时间限制。

其实,全球不同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出现的时期,可能是略有先后的。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学者多支持“新近纪至现代”的认识,其依据是:

中国地形基本轮廓的形成,强烈构造运动的重新出现,下降地区转变为隆起,新断陷盆地的形成,以及中国东部大量基性熔岩的喷发(中新世和第四纪)等。

丁国瑜等1991年建议把新构造运动定义为“自上新世晚期(东部相当喜马拉雅运动第二幕,西部相当喜马拉雅运动第三幕)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

它对塑造中国现代地形轮廓起重要作用。

上新世晚期可看作是新构造期的开始,距今约340万年。

”理由是:

青藏高原和甘肃、新疆地区巨大山系的主要隆起时期发生在上新世晚期至第四纪早期,这期运动奠定了中国西部的现代地貌轮廓,并使自然地理环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期运动也使中国东部的地貌形态基本定型并形成了现代河流系统。

在沉积区也有上新世晚期构造运动的反映,例如,阳原、蔚县泥河湾组与下伏三趾马红土的不整合,以及三门峡和渭河地堑的下三门组与下伏地层间的不整合等。

新构造期中地壳运动也有活跃和宁静时期的变化。

中国广大地区可将新构造期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①上新世晚期—更新世初,新构造运动强烈阶段;②更新世—全新世,间歇性运动阶段;③数百年前—现在,现代地壳运动阶段。

【现代地质时期】recentgeologicalperiod?

决定现代山地高度及现代盆地深度的剧烈地壳垂直运动出现的时期。

起初有人认为这一时期是冰期的一部分;实际上,决定现代地形起伏的时期可推至冰期之前,并非全属冰期以来。

?

后来,更多学者把它看作几百年、几十年前到现在所处的地质时期。

【地壳稳定性】cruststability在工程地质学中,通常把地壳稳定性区分为区域地壳稳定性、场地稳定性和岩体稳定性。

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区域的新构造运动背景有关,并且以地震烈度的区域分布特征为主要指标之一。

在工程地质学中地壳稳定性研究是工程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从大地构造角度研究地壳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相对稳定的地区内,有较为活动的地段;反之,在地壳活动性强的地区,也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地段,即“安全岛”。

这对指导重大工程地壳稳定性选区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构造活动性】tectonicactivity某一地区或某一地带在挽近地质时期内构造活动的程度。

地震与构造活动性有密切关系,一般构造变动发生的时期越新,构造活动性越强,则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就越大。

构造活动性研究是工程地质学和地震地质学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工程地基稳定性评价和地震区划等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构造单元】activetectonicelement?

第四纪以来(或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或断续活动的构造带或构造区。

?

现今正在活动或断续活动的构造带或构造区。

如活动断裂带、活动地块,以至活动板块。

【相对升降波】relativeelevatorsubsidencewave相邻地壳相对上升、下降有如波状运动的现象。

为舍里亚科夫(Ю.А.Шелеяков)、马格尼茨基(В.А.Магницкий)等所发现。

波长与地壳大构造单元的规模相仿,也可与相应区域的形态构造规模相比拟。

在地台区(如北美地台)波长为600~800千米、460千米、150~160千米;在活动区(日本列岛)波长为180~250千米或更短。

他们认为这种现象是地球内部构造原因造成的。

【约翰逊海岸成因分类】Johnson'scoastgeneticclassification美国地貌学家戴维斯(W.Davis,1909)曾试图依据成因原则对现代海岸进行分类;这项工作后来由他的学生约翰逊(D.Johnson)完成。

约翰逊把海岸运动的方向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志,区分出:

①下沉岸,②上升岸,③中性岸,④复式岸;并拟定了上升岸和下沉岸的发育图式。

海岸的发育,除与地壳变动、海面升降因素有关,还受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海岸原始地貌以及入海河流、波浪、潮汐、海流、生物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海岸类型不可能依据单一的标志进行划分,至于海岸运动的方向,也不能单纯看作是现代地壳运动的产物,因为现代运动是在冰后期海面长期上升的背景之上进行的。

约翰逊的海岸分类虽然有各种不足之处,有的地方甚至是错误的;但仍不失其实用意义,因此长期以来还不断被地貌学家和新构造学家引用。

【现代地壳破裂网络】recentfracturingnetworkofthecrust现代地壳破裂所显示的一种网状组合型式。

根据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和地貌研究,以及卫星像片解释提供的资料,发现在中国广大范围内,普遍存在着一种规则的、正在活动的网络状破裂系统。

这个破裂网络既受较老地质时期断裂构造控制,又有其新生的特点;它对地震活动、现代构造运动和地貌发育等,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因此,对于探讨新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地震预报工作都有一定意义。

国外地质文献曾提及世界其他地区也普遍存在着类似的地壳破裂网状组合型式。

【现代世界最高隆起区】recenthighestelevationintheworld中国的青藏高原是现代世界最高隆起区。

高原面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峰珠穆朗玛海拔8844.43米。

据最新研究资料,高原的隆升主要是自上新世末—更新世初发生的喜马拉雅运动以来形成的,它是一个最新的隆起区。

【现代世界最深坳陷带】recentdeepestdepressionintheworld位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汇聚带的马里亚纳海沟,由于受板块俯冲作用的牵引,最深达11034米,是现代海洋中拗陷最深的海沟。

【新构造运动速率】rateofneotectonicmovement新构造运动的总位移量除以所经历的时间,即新构造运动的平均速率。

如:

隆升速率、沉降速率、断层水平或垂直滑动速率等,其量纲常用厘米/年或毫米/年表示。

通常所考虑的时间段越长,得到的运动速率越小。

这是因为新构造运动具有间歇性和振荡性所致。

【新构造运动强度】neotectonicmovementstrength,neotectonicmotionstrength新构造运动的强烈程度。

评价区域新构造运动强度,首先从区域地貌及其相关沉积的特征、挽近构造、岩浆活动、火山作用以及地震活动等方面作出定性的估计,其次进一步对运动的幅度、速度和梯度作出定量的评价。

评价活动断裂带的运动强度,则主要根据被错断的地层(或地质体),乃至断裂地貌或河流扭曲等加以推算;活动断裂或地震断裂的现代活动,还可以用各种先进仪器手段,加以精密定量观测。

【新构造运动强度图】mapofneotectonicmovementstrength,mapofneotectonicmotionstrength表示区域新构造运动强度的图件。

一般依据显示构造强度的各项定性、定量标志,划分出若干运动性质不同、强度不等的新构造区,如强度上升区,中度上升区,轻度上升区等,并采用一定的图例符号,把它们如实地填绘在图上。

同时还把运动的升降幅度用等值线加以表示。

对于活动断裂带,除表示它们的力学性质和运动方向外,还可以把它们的水平和垂直运动速率标注出来。

【新构造类型】neotectonictype依据一定标志对新构造进行的分类。

它可以依据诸多不同原则和标准,进行新构造类型划分。

国外一般是按新构造的规模大小、形态特征、演化历史和形成时代进行分类。

中国地质地貌学界则针对中国新构造的实际情况,曾提出以新构造运动特征及运动所产生的新构造形态的差异性,作为划分新构造类型的标志,将中国新构造划分为大面积拱形构造、差异性断块构造、挤压褶皱构造及断褶构造等基本类型和若干次一级类型。

还可以按其他原则进行新构造类型划分。

【新构造类型图】mapofneotectonictypes反映新构造类型的图件。

通常选用一定的图例符号,将区内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新构造,按照它们的实际位置,准确地标注在图上。

这种图不仅能全面反映区内新构造类型及其分布状况,而且还反映了它们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在小比例尺的区域性或全国性图件上,常采用分区办法来表示新构造基本类型,如中国新构造类型分区图。

【新构造区划】neotectoniczonation根据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幅度、发展变化历程和新构造进行的区域划分(分区)。

每一个新构造区都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新构造特征,而且在区域构造和地貌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新构造区可以直接用新构造特征命名,如第四纪及现代强烈隆起区,现代穹状隆起区等;也可冠以地理名称,如中国西部大幅度差异性活动区,青藏现代强烈隆起区,云梦现代沉降区等。

新构造区划是新构造运动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地震预测、预报,大型水利建设,交通选线、大型城市选址等国民经济建设中,新构造区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构造区划图】mapofneotectoniczonation表现新构造区划结果的图件;即将根据新构造运动特点所作出的构造区划分,按一定图例层次清楚地反映的图件。

【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isopachmapofQuaternarysediments用等值线法反映区域第四系厚度变化的图件。

编图目的主要在于根据第四系厚度变化,分析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强度。

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适用于新构造沉降—堆积区,据此可推算第四纪沉降的速率。

根据目的和要求,可以编制整个第四系的等值线图,也可以按地层单位分别编制。

在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上,数值最大的闭合线表示埋藏古地形的洼地,可能为新构造的沉降中心;等值线密集的地带,埋藏地形为陡坎,可能是新构造期活动的隐伏断裂所在。

图件编制的基础,是获取当地若干地点的第四系厚度资料,重要的是确定第四系底界及对比依据。

工作中,一般可利用前人钻探资料,或布置专门的填图钻探工程;有条件时可采用垂直电测深法、微地震法、折射波对比法等物探手段;在第四系厚度不大的地区,可以广泛利用修建民井、开挖地基等工程揭露的资料。

等值线图编制方法与地形图、构造等值线图等相同,其比例尺及等值线间距随工作要求及研究程度而定。

【新构造图】neotectonicmap又称新构造运动图(mapofneotectonicmovement)。

反映新构造运动及其结果的图件。

表示新构造运动和新构造区之间差异性的图件。

因为垂直升降的造陆运动曾是新构造运动研究的重点,所以过去新构造图多着重表示大区域的地壳隆起和凹陷,图上一般标出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幅度、方向、构造类型、特征,以及各新构造单元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还应表示与新构造运动有关的其他地质现象,如地震、火山、温泉以及有典型意义的地球物理场的资料。

随着新构造运动定量研究的日益深入和水平运动资料的增加,现代新构造图越来越注意反映“定量”和“水平运动”的内容。

根据新构造的研究程度和编图的目的、要求,新构造图可采用不同比例尺。

目前多采用小比例尺编制洲际的、全国的或大区域的图件。

中国在1959年编制的“中国新构造图”时,是把中国的新构造运动划分为四种新构造类型:

即断褶构造区、大幅度差异性断块构造区、拱形断块构造区和破裂构造区等;图中还表示了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幅度、构造单元以及现今活动的主要深大断裂、隆起、坳陷、火山活动、地震、温泉等。

为满足工程建设、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研究的需要,在地质调查中常编制小区域、大比例尺的新构造图。

此外,新构造图还可按其内容分为分析图、综合图等。

【新构造分析图】neotectonicanalysismap一种新构造研究的原始图件,用于记录在工作中搜集的实际材料,一般以符号法或分区法标绘区内的各种新构造要素及其他地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经过综合整理的有关新构造运动的分析材料,如运动的速度、地面累积变形、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新构造发育史等。

表示方法可视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或同时采用分区法、等值线法和综合法等。

【新构造综合图】neotectonicsynthesismap新构造研究的成果图件,在分析图的基础上,把有关新构造运动的片段资料经过综合、整理和选择,标注在图件上,而图件内容的重点,是在大量原始资料基础上得出的新构造运动特性和发育历史的结论,以及和地震地质、构造地质等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由于各种先进观测手段的日益普及,定量研究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日益深入的标志,因此定量数据已成为新构造综合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现代地壳垂直运动图】recentcrustalverticalmovementmap一种表示区域性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的图件。

最近数十年来,由于测量学、海洋学、地质地貌学等各种方法的改进和运用,有可能使现代运动从点、线的研究,转向区域性的研究。

这种反映垂直运动的图件主要内容有:

①运动速度等值线;②上升区分最强、强、中、弱等数级;③下降区分强、中、弱等级;④地质界线及各种地质构造的符号。

速度等值线间隔依区域地壳运动速率、图件比例尺与研究详细程度而定,一般为2毫米/年(如北欧,东欧现代垂直运动图)。

1973年国家地震局采用等值线法编制的“中国地壳垂直形变图”,就属于现代垂直运动图。

图件作法与一般地质图件类似。

【现代地壳等升降线图】recentcrustalisobasemap用等值线法表现地区现代地壳相对升降幅度的图件。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对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现代地壳运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定性、定量研究,在此基础上,德盖尔首先采用等值线法编制了该区冰后期上升状况的图件。

随后,用等值线图表示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状况的方法,曾为各地区(如俄罗斯、欧洲、北美及中国)的研究者广泛采用。

 

【新构造运动研究法】neotectonicresearchmethod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观察、搜集资料的对象和手段以及整理资料方法的差异,可将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分为:

地质法、地貌法、天文法、大地测量法、地球物理法、水文法、水文地质法、历史考古法等。

这些方法,按其特点又可归纳为定性法和定量法两大类。

【新构造运动定性研究法】qualitativemethodofneotectonicresearch定性研究一个区域新构造运动的方法。

研究新构造运动的各种方法均有助于新构造运动性质的研究,但使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方法是地质法和地貌法。

【新构造运动定量研究法】quantitativemethodofneotectonicresearch定量研究新构造运动幅度、速度和速度梯度的方法。

地质法、地貌法、水文法、测量法、历史考古法等手段,都能对新构造进行定量研究,但其中最可靠的方法是应用精密仪器,在固定线路或地区进行重复测量的大地测量法和地球物理法,以及先进的激光地球卫星的电磁测距(LBA,LBI,VLBI)、空间定位系统(GPS)和合成孔径雷达测量(SAR)等高精度测量方法;比较不同时期的地理图件等资料,亦可推算出单位时间内地壳运动的变化幅度。

至今,定量法主要用于现代地壳运动的研究。

【第四系厚度分析法】thicknesslinemothodofQuaternarysediment(inneotectonicresearch)新构造运动地质研究法的一个主要方法。

是通过第四纪堆积物的厚度变化,间接反映最新地质时期地壳垂直运动幅度的方法;因为第四系厚度很小、甚至缺失堆积物形成剥蚀区,表示新构造期地壳上升;而新构造沉降区,则有厚度较大的第四纪堆积物。

如果能确定地层的绝对年龄和堆积史,就可计算出新构造运动平均沉降率。

第四系厚度变化,虽然能够反映各种类型的新构造运动状况,但行之有效的是确定新构造沉降区(大面积沉降、坳陷或断陷区)。

不过,第四系厚度反映的新构造运动幅度或速率,只是近似值。

一般情况下,第四系厚度小于地区新构造沉降值;而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要大于沉降值。

第四系厚度分析,可以采用不同地点地层剖面的准确对比或在区域研究基础上进行,才能编制出可靠的等厚图。

【新构造运动地貌研究法】geomorphologicmethodofneotectonicresearch通过各种构造地貌研究新构造运动,是研究新构造运动主要方法之一。

新构造运动及其结果,在地貌上往往有明显反映;所以,几乎任何地方都可以应用地貌法研究新构造运动。

由于新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反映是异常多样的,因此可从多方面,如海底地貌、海岸地貌、河谷纵横剖面、水系发育、多层地貌,以及古雪线、古冰川分布变化等来研究、分析新构造运动问题。

地貌研究可以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精密测量和卫星照片解译等多种方法进行。

【新构造运动天文学研究法】astronomicmethodofneotectonicresearch利用天文观测手段(如重复经度、纬度测定)对区域新构造运动进行的定性、定量研究。

天文学方法可以测定地壳的大幅度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现在先进的天文观测已达到很高的精度。

【新构造运动水文学研究法】hydrologicmethodofneotectonicresearch通过对海岸带或湖岸带不同地点、多年的海面或湖面的平均水位测定,来研究现代构造运动的垂直升降运动的一种方法。

【新构造运动大地测量法】geodeticsurveyingmethodofneotectonicresearch利用重复大地测量方法,如重复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重复水准测量等,可以获得新构造运动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定量数据。

大地测量法对现代地壳运动的研究成效显著,北欧、前苏联、北美、日本等地应用大地测量法研究现代地壳运动,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重复精密控制测量】rerunninggeodeticaccuratecontrolsurveying,rerunninggeodeticprecisioncontrolsurveying大地测量法的一种手段。

主要应用于单位时间内地壳水平位移和变形的定量研究。

在研究区域内布置(或利用已有的)精密导线、三角锁、三角网,定期的反复测定导线或三角网基线的方位、长度和测点的标高。

先后两次测定的结果,摒除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即可确定控制区内各点水平位移的数量和方向,以获得可靠的定量测量结果。

【重复水准测量】rerunninggeodeticlevelling大地测量的一种手段。

间隔一定时间、对同一路线进行重复水准测量。

可以查明间隔时间内,测量线及其经过地区的地壳表面垂直变形趋势和平均速率,从而获得测量地区现代运动的定量结果。

在1867年,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