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9812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docx

《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docx

开清棉工艺设计样本

24.3texT开清棉工艺设计

组员:

一、原料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

品级

手扯长度(mm)

品质长度(mm)

线密度(dtex)

成熟度系数

强力(cN)

短绒率(%)

机检含杂率(%)

手检含杂率(%)

2.54

28.64

31.32

1.79

1.70

4.05

14.03

2.23

14.85

CD24.3Tex本期配棉平均指标

表2-1

该纱为纯棉普梳中特纱,为降低成本,选用一定比例的低级棉(429低级棉),比例为20%,线密度差异较大,含杂率偏高。

成纱质量上,要求达到国标(GB/T398—)优级,条干CV%不超过14.5%,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不超过8.5%,百米质量变异系数不超过2.2.%,平均单纱断裂强度不低于16.4cN/tex,一克内棉结数不多于30粒,一克内结杂总粒数不多于55粒。

由于配棉中混用了部分低级棉,含杂和有害疵点偏多,为保证成纱质量要求,开清棉工序要求有较高的除杂效果。

工艺原则:

多包取用,精细抓棉,混合充分,渐进开松,早落少碎,梳打适当。

二、选择开清棉工艺流程

FA002A型自动抓棉机×2台(并联)→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附FA045型凝棉器)→FA022-6型多仓混棉机→FA106B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A062-Ⅱ型电器配棉器→[FA046型振动棉箱給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该流程有3个开清点,2个混合点,能够满足加工含杂率为2.5%左右的原棉开松除杂的要求。

三.配置开清棉各单机主要工艺参数

⑴两个圆盘抓棉机采取并联方式,即两只圆盘抓棉机同时生产,这样可减少抓棉打手伸出助条的距离,减少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实现多包取用,精细抓棉。

表2-2

FA002型自动抓棉机

产量[kg/(台•h)]

800

堆放棉包质量(kg)

4000(2台并联)

打手直径(mm)

385

打手刀片形式

锯齿刀片,抓取角10°,刀尖角60°,厚4mm

刀片排列方式

31片组合,从里到外,刀片由稀到密分为3组

小车运转速度(r/min)

0.59~2.96

打手转速(r/min)

740

刀片伸出助条的距离(mm)

2.5~7.5

打手每次下降的距离(mm)

2~6

(2)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属于自由打击开棉,尘棒间的隔距从大到小,辊筒与尘棒间的隔距由小到大。

表2-3

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

产量[kg/(台•h)]

800

适合加工的原料

辊筒形式及排列倾角

四排圆锥体角钉,向上倾角45°

辊筒直径(mm)

455

辊筒转速(r/min)

第一档:

448,492,545,572,632,698;第二档:

均为400;第三档:

均为492

尘棒形式及安装角

振动式扁钢尘棒,±15°

尘棒根数

第一、二、三组为35根;第四、五组为39根

尘棒隔距(mm)

第一、二、三组为10根;第四、五组为8根

给棉罗拉转速(r/min)

5.40,4.95,4.50,4.05

辊筒与尘棒的隔距(mm)

1二、三组为8;第四、五组为12

辊筒角钉与剥棉刀的隔距(mm)

以小为宜,一般为1.5mm左右

(3)FA022-6型多仓混棉机,利用多个棉仓以棉流不同时喂入,同时输出,形成时间差混合来达到混合的目的。

表2-4

FA022-6型多仓混棉机

产量[kg/(台•h)]

500

机幅(mm)

1400

打手

形式

六翼齿形钢板

直径(mm)

420

转速(r/min)

260,330

罗拉

形式

六翼钢板

直径(mm)

200

转速(r/min)

0.1,0.2,0.3

梳棉风机

直径(mm)

500

转速(r/min)

1200,1440,1728

罗拉间隔距(mm)

30

罗拉与打手间隔距(mm)

11

⑷FA141型清棉成卷机适当加大风扇速度与综合打手速比,提高风扇速度,放大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提高FA141进一步排除细杂的能力。

表2-5

FA141型清棉成卷机

产量[kg/(台·h)]

成卷质量(g)

成卷时间

min

成卷长度(kg)

棉卷罗拉直径(mm)

棉卷罗拉转速(r/min)

250

13~30

3~10

30~80

230

10~15

243.61

15

3.26

34

230

14

四、计算棉卷规格和成卷机主要技术参数

因为所纺纱线线密度为24.3tex,因此根据上表可选择如下参数:

棉卷干重量G干=410g/m,棉卷公定回潮率G公=8.5%,实际回潮率W实=7.6%,棉卷伸长率ε=3%,时间效率η=90%,棉卷罗直径D=230mm,棉卷罗拉转速n=14r/min,棉卷总质量M总=15Kg。

五、棉卷湿重G湿=棉卷干重量G干*(1+实际回潮率W实)=410g/m*(1+7.6%)=441.16g/m;

②棉卷公定回潮率时G公=棉卷干重量G干*(1+棉卷公定回潮率G公)=410g/m*(1+8.5%)=444.85g/m;

③棉卷实际长度=棉卷总质量M总*1000/棉卷湿重G湿=15Kg*1000/441.16g/m=34.00m;

④棉卷计算长度=棉卷实际长度*/(1+棉卷伸长率ε)=34.00m/(1+3%)=33.00m

⑤落棉时间=棉卷计算长度/棉卷罗拉线速度=棉卷计算长度/(棉卷罗直径D*棉卷罗拉转速n*π)=33.00m*1000/(230mm*14r/min*3.14)=3.26min;

⑥理论产量=π*棉卷罗直径D*棉卷罗拉转速n*60*棉卷公定回潮率时定量G公*(1+棉卷伸长率ε)/(1000*1000)=3.14*230mm*14r/min*60*(1+3%)/1000/1000=270.68[kg/(台.h)]

⑦实际产量=理论产量*时间效率η=270.68[kg/(台.h)]*90%=243.61[kg/(台.h)]

⑧棉卷线密度=棉卷干重量G干*(1+棉卷公定回潮率G公)*1000=棉卷公定回潮率时G公*1000=444.85g/m*1000=444850tex

五、完成开清棉工艺单设计

表2-6

原料混用成分

原棉

品级

手扯长度(mm)

品质长度(mm)

实际回潮率(%)

线密度(dtex)

成熟度系数

含杂率(%)

手检含杂(粒/g)

短绒率(%)

2.54

28.64

31.32

7.6

1.79

1.7

2.23

14.85

14.03

开清棉工艺流程

开清棉工艺流程

上包图1

 

 

棉卷技术规格

 

 

成卷机

原料

机型

公定回潮率(%)

实际回潮率(%)

棉卷线密度(tex)

定量(g/m)

棉卷长度(m)

棉卷净重(kg)

落卷时间(min)

湿重

干重

计算

实际

纯棉

FA141

8.5

7.6

444850

441.16

410

33

34

15

3.26

 

 

 

 

 

 

 

 

 

 

 

开清棉工艺

 

 

抓棉机

原料

机型

主要隔距

主要速度

产量

 

 

刀片伸出助条的距离(mm)

打手间歇下降量(mm/次)

打手转速(r/min)

抓棉小车行走速度(m/min)

kg/(台/h)

kg(台/班)

kg(台/天)

 

 

FA002

3

2

740

2.3

800

 

 

 

 

 

 

 

 

 

 

 

 

 

 

 

 

 

 

 

 

 

 

 

 

 

 

 

机型:

FA104加工原料:

棉产量:

800

 

 

六辊筒开棉机

主要隔距

主要速度

 

 

尘棒隔距(mm)

第一、二、三组为10根,第四、五组为8根

辊筒转速(r/min)

492

 

 

辊筒与尘棒的隔距(mm)

第一、二、三组为8根,第四、五组为12根

給棉罗拉转速(r/min)

5.4

 

 

辊筒角钉与剥棉刀的隔距(mm)

以小为宜,一般为1.5mm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