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0086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2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多种多样。

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地甫鸟的雄鸟在发现天敌后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有人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干净无声,还是引起了其他椿象的逃跑。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上信息分别属于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

B.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C.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信息传递的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

解析:

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还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如颜色、湿度、温度、磁力等。

答案:

B

2.下列现象所利用的信息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

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

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

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

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

求偶炫耀

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

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

解析:

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海芋释放的臭味、美洲猎豹撒的尿等均属于化学信息,而孔雀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故选C。

答案:

C

3.下列哪项不属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直接作用(  )

A.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与生物种群的繁衍有关

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增加生态系统中基因的多样性

解析: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C正确;信息传递与生物种群的繁衍有关,B正确;基因的多样性与个体和种群数量相关,与信息传递无直接关系,D错误。

答案:

D

4.蝙蝠的回声定位,莴苣种子必须接受光信息才能萌发,这些说明(  )

A.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信息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本题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正确,但只有A选项与题干相符。

蝙蝠的回声定位是依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进行的,是物理信息;光对于莴苣种子也是一种物理信息;都有利于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答案:

A

5.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

下列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  )

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

B.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

C.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D.农场中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沿食物链逐级进行

解析:

A、B、C选项都属于运用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

D项的化学信息不是人工施加的,也不能提高产量。

答案:

D

6.招潮蟹是生活在海边的一种甲壳动物,每到繁殖季节,雄蟹就会挥动红色的大螯吸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不同,如下图甲、乙两种招潮蟹。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招潮蟹的挥螯行为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信息。

(2)这种求偶行为的产生与体内分泌的________有直接关系。

(3)上述实例表明,生物种群的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4)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上述描述中涉及的信息有____________,同时可以知道,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________。

解析:

招潮蟹的挥螯行为是一种求偶的行为信息,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绿色”属于物理信息,气味属于化学信息,行为特征属于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可在不同生物之间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1)行为 

(2)性激素 (3)繁衍 (4)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种间 稳定

[A级 基础巩固]

1.雄性安乐蜥在求偶时,一边伏在领地上做着“俯卧撑”,一边伸缩颈部色彩鲜艳的垂囊,这种展示包含了颜色和运动两个因素。

有人用墨水改变垂囊的颜色后,雌性仍被雄性吸引,由此说明雄性安乐蜥在求偶时利用的信息是(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D.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求偶行为利用的主要信息是动作,而不是颜色(有人用墨水改变垂囊的颜色后,雌性仍被雄性吸引),所以该信息属于行为信息。

答案:

C

2.下列有关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电子仪器模拟蜜蜂跳圆圈舞和摆尾舞的振动频率或声音来吸引蜜蜂,属于行为信息的应用

B.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种群的繁殖力下降,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

C.利用黑光灯诱捕害虫,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

D.利用信息传递作用控制动物危害属于生物防治技术

解析:

振动频率或声音属于物理信息,不是行为信息,A错误。

答案:

A

3.为了控制甘蔗害虫,有人将蔗蟾带入澳大利亚。

由于蔗蟾的皮肤会产生毒素,起初袋鼬等蔗蟾的捕食者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但现在,袋鼬学会了只吃蔗蟾的幼仔而不吃毒性更强的成体。

则蔗蟾和袋鼬之间肯定不存在(  )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D.共同进化

解析: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不是发生在两生物之间,故选A。

答案:

A

4.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分别是(  )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解析:

由题意可知,蚜虫受到攻击时释放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释放的化学物质帮助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属于种内互助。

答案:

A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D.有些金丝桃,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从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解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对于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种群的繁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金丝桃分泌的海棠素可使多数动物避开该种植物,这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

答案:

D

6.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A.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

B.当日照达到一定时长时植物才能够开花

C.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解析:

B项体现的是生态因素——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

答案:

B

[B级 能力训练]

7.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解析:

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

答案:

A

8.下列有关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

A.信息传递仅存在于复杂的生态系统,而能量流动存在于所有的生态系统

B.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有单向性,而物质循环却具有循环性

C.信息传递可决定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与状态

D.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独立的三个功能

解析:

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同时存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大功能,信息传递可决定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与状态。

答案:

C

9.如图所示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  )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

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解析:

分析题图可以得出A、B之间是捕食关系,即B捕食A。

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之间是可以相互传递信息的。

答案:

C

10.下图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信息流)模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在方式和方向上不同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生态系统所有层次、生物的各分类单元及其各部分都有特殊的信息联系,才使生态系统产生了____________机制,从而使其结构和功能维持相对稳定。

(3)生态系统营养信息的传递系统是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以及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关系,因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

解析:

(1)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而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2)信息传递将生态系统的各成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

(3)营养信息是建立在各种生物营养关系基础之上的,所以营养信息的传递系统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4)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发生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

答案: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而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2)自我调节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物 生物

11.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

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

写出图中所示生物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烟草释放的这种化学物质属于________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将哪些生物联系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

这体现了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烟草释放的化学物质,在白天和夜间是否都使它本身受益?

______________。

利用烟草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人工合成类似的物质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治,这种方法属于______防治,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1)题目中涉及的生物较多,先提取相关信息,即甲种蛾幼虫

烟草叶片

化学物质,还可以看出甲种蛾幼虫和乙种蛾幼虫都以烟草叶片为食物,明白了这些关系,题目中的各种关系及食物链就很容易写出。

(2)释放的化学物质是化学信息,它可以使烟草、甲种蛾、甲种蛾幼虫的天敌,乙种蛾联系起来,同时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之一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故白天、黑夜均对烟草本身有利;生物防治不使用农药,因此无污染。

答案:

(1)捕食 捕食 

(2)化学 烟草、甲种蛾、甲种蛾幼虫的天敌、乙种蛾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是 生物 不污染环境

[C级 拓展提升]

12.某果园发生了虫害,该虫害是由害虫A引起的。

害虫招来了一种小蜂和一种小鸟,小蜂把卵产入害虫A体内,孵出的小蜂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害虫A的其他个体。

小鸟特别喜食害虫A,也捕食小蜂。

在体内有小蜂幼虫的害虫A中,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小鸟发现而被捕食。

回答下列问题:

(1)小鸟和小蜂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小鸟捕食疯狂摇摆的害虫A,对A种群的生存__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内有小蜂幼虫的害虫A摇摆身体为小鸟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在生态系统中,信息对种间关系就有________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1)根据题干可知,小蜂吃害虫,小鸟捕食害虫A和小蜂,因此小鸟和小蜂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老年、病弱和年幼的个体,客观上促进了种群的发展。

(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

答案:

(1)捕食和竞争 

(2)有利 通过捕食,使不适应环境的个体死亡,客观上促进了害虫A种群的发展,有利于害虫A种群的生存 (3)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