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0384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docx

《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docx

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

铁力张泱泱点燃乌蒙彝家的火把

  铁力张泱泱近照

  山火彝人组合(中为铁力张泱泱)

   人物档案:

  铁力张泱泱,男,1972年10月生,彝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赫章县珠市乡人,现供职于威宁自治县县委宣传部。

乌蒙彝族新民歌的开创者,整编、创作四个专辑80余首彝族新民歌。

  1999年创办“山火彝人民间文化艺术社”,2004年组建乌蒙山第一支彝族音乐组合“山火彝人”,成功导演2004年韭菜坪彝族文化节。

2009年组建乌蒙山第一支彝族女声组合“阿姿阿巴”。

2011年策划组织“百鸟之都,放飞百鸟;威宁试点,放飞乌撒”主题的系列活动。

创作了凝聚人心、开拓奋进的威宁试点主题曲《咏威宁》(杨兴友词);创意并担任艺术总监,制作发行了“威宁人唱威宁歌,乌撒人诉乌撒梦”大型音乐电视《印象乌撒》;成功导演《乌蒙古彝》歌舞剧。

现主持编排大型广场舞蹈“东方面具舞”《天天十月年》,策划彝族英雄史诗《支嘎阿鲁王》动漫电影。

  母语的忧伤 

  重新捡起失落的民谣

  铁力张泱泱成长于彝族圣山大韭菜坪下一个叫丫都的彝族村寨,小学三年级前跟着大人上山牧羊、撒荞、歌唱、搂木叶。

在他的心中,家乡是首美丽的歌——

  站在韭菜坪/古夜郎的千年风呵/吹动着五月的青青草/九月的韭菜花/这就是三十三湾毛竹/

  六十六里草坡/九十九股泉水的大韭菜坪/大韭菜坪啊/你就是我心中美丽的女神山/

  ——《韭菜坪》(铁力张泱泱 词曲)

  在这个美好的地方,彝族酒礼、唢呐、民歌、铃铛舞等民族民间歌舞绚丽多彩。

不过,从读小学三年级起铁力张泱泱就到了汉族寨子,一直到师范毕业才回老家,能唱的彝歌也不过十几首。

他印象最深的是寨子里一个叫文道英的女老人最懂“礼行”,除此而外心头只隐约留下儿时听到的点滴传说。

最害羞的事莫过于彝话居然没有汉语讲得好。

庆幸的是毕业后被分配到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任教,重新回到了“母语”的怀抱。

  铁力张泱泱说,为了 “母语的忧伤”,他课间和彝族学生交流,用不成熟的彝语辅导他们;课外进村串户听彝族长辈讲彝语故事;周末到韭菜坪听牧女悠悠的山歌……

  铁力张泱泱告诉笔者,有一次,他在韭菜坪听到一个姑娘唱《芦虹高原》,当时就硬要叫人家姑娘教他唱,给他讲汉语翻译,追根究底一个下午得了一半。

第二天、第三天,无数次徘徊在韭菜坪都没有遇到唱《芦虹高原》的姑娘。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民间收集这类民歌时,听说这首歌源于威宁板底,是一个叫代卧勾吐汝的彝族民间音乐家所作。

他说,那个时候自己没有车,翻山越岭到板底、六盘水、大方、纳雍等乌蒙彝区学习彝族民歌。

由于自己彝语说得不好,又没时间梳洗打扮,许多次被误认为是乞丐。

有一次在六盘水被一老人邀回家住了一个晚上,老人给他讲了彝族英雄支嘎阿鲁王的好多故事和教他唱了许多民歌。

老人讲阿讲、唱啊唱,他一次次记录,一次次被自己民族博大精深底蕴丰厚的文化所震撼。

  他还要听,老人叹息说只知道这些。

  离开老人后,他创作了《最后一首歌》,表达自己对母语的忧伤和文化流失的关注。

  山不深了/雪不深了/屋后的老井不用了/最后一塘火还有几人守/最后一曲舞还有几人跳/最后一支歌我们大家唱——那首情歌是我的/我找爷爷要来的/ 抓把泥巴来盖起/让它发枝又发丫/

  在彝区一次次接受文化的洗礼,他一次次重新捡起失落于山间的民谣,无数次激起他弘扬民族文化的信念和决心。

灵感乍现处,一首首新民歌悠然诞生。

跳跃的音符一次又一次鲜活地揭开文化神秘的面纱,娓娓的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山火彝人

  劲吹文化东风

  1999年至2001年,铁力张泱泱负责赫章县珠市彝族乡教育工作。

当时,珠市乡政府申报韭菜坪省级风景名胜区,民族文化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把1964年去北京跳《阿西里西》的老演员杨德会、陆永忠等一大批民间艺人请回。

从此,铁力张泱泱从他们那里更系统的认识了中国彝族新民歌创作第一人代卧勾吐汝、 “垦合呗”、“撮泰吉”等,在龙正清、王继超、李幺宁等彝学专家、布摩那儿进一步了解“支嘎阿鲁”、慕俄格、乌撒卫城、海马舞……

  在负责珠市乡教育工作期间,铁力张泱泱成功举办了三届全乡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确立了“构建一个民族文化校园,打造两个特色基地,坚持三个办学方向”的“123”工作思路,发起了“山火彝人”民间文化艺术社,致力于乌蒙山彝族文字、历史、风俗的学习研究,精心提炼民间音乐、仪式、美术等原始素材,全力整理贵州彝族民间文化,自编简易教材,自创彝族新民歌。

以学校为阵地,在基督教盛行、通俗文化充斥乡里的彝寨,与主流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抗争。

  他说,彝族民间艺术就像老家大韭菜坪的原生竹林和古树一般,在这20年间烧的烧,砍的砍,不知不觉就消失了,因此,“山火彝人”就有了这样的成立宣言:

“彝人来自山的国度,是火的民族,山有我们的灵与爱,火是我们的性与情,所以我们在南高原上自称山火彝人”。

无论山与火,都是彝人合力向上的生命象征,也是彝人膜拜家园的坚定情结。

他的这把山火确实点燃了许许多多热爱文化的有识之士。

十几年来,索卡、阿立、群峰、吉博、阿漠等一大批文化人士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山火”因此坚持不懈,步步靠近“最初的爱”。

  2002年,“山火”策划、编导贵州第一台大型彝族民间原生态文艺汇演获得成功,2004年组建了乌蒙山第一支彝族歌唱组合“山火彝人”。

因为成功导演了韭菜坪彝族文化节,铁力张泱泱成为贵州彝族文化艺术的“土专家”。

 “山火彝人”民间文化艺术社的成员们创作的热门歌曲《采韭菜歌》、《干一杯》、《草海恋曲》、《酒醉心明白》《转转酒》等灵光四射,享誉八方。

《采韭菜歌》清新真纯,家喻户晓,成为当地热门手机铃声。

“山火彝人组合”先后参加了贵州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国凉山(国际)彝族火把节及毕节、六盘水、兴义等地区县市的各类民族文化艺术活动。

山火彝人点燃了南高原的山火,他们的歌唤起黔西北高原乃至于整个乌蒙彝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彝人点燃他的山火,山火点燃你的激情。

”“山火彝人”为民族民间文化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铁力张泱泱在“多彩贵州”等赛事中多次夺得创作奖,获得了原毕节地区“劳动模范”和青春献给试验区“十佳优秀青年”的光荣称号。

  千年乌撒

  忠心献给文化高原

  2009年,铁力张泱泱组建了乌蒙山彝族女声组合“阿姿阿巴”,在彝族青年企业家龙朝阳的资助下,自己导演、拍摄、制作发行了贵州彝族酒歌《乌蒙转转酒》。

2011年,铁力张泱泱调到威宁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工作。

民族文化五彩斑斓的威宁给予他很大的艺术创造空间。

同年,铁力张泱泱提出了“百鸟之都,放飞百鸟;威宁试点,放飞乌撒”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策划组织了“放飞乌撒”大型演唱会;创作了凝聚人心、开拓奋进的威宁试点主题曲《咏威宁》(杨兴友作词);创意并担任艺术总监,制作发行了“威宁人唱威宁歌,乌撒人诉乌撒梦”的大型音乐电视《印象乌撒》;其导演的《乌蒙古彝》歌舞剧得到老领导、老专家们的肯定;正在编排之中的大型广场舞蹈“东方面具舞”《天天十月年》即将出炉。

目前,他又在策划彝族史诗英雄支嘎阿鲁王的动漫电影。

  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山火”成员接连退出,除了阿吉另组“彝人传奇”歌唱组合(2011多彩贵州大赛金奖获得者)行走在城市外,只有铁力张泱泱十年如一日跋山涉水,坚守文艺创作,成功指导余姗、阿姿阿巴、乌撒部落组合等贵州大批彝族歌手。

朋友们都说:

你认识那么多县长书记,笔杆子也还行,为人也不差,天天和农民打交道,太不划算了。

他却唱道:

  假如春无荞麦美酒/

  假如冬无朋友举杯/

  假如都市热风吹到了马路两边/

  我们退到更远一些的深谷旷野/

  找个清晨与小鸟对歌/

  找只蜜蜂与野花细语/

  不要把热情夭折在酒里歌中/

  不要让未来卷进人海人潮/

  ——《地球一角》(铁力张泱泱 词曲)

  谈到现在的工作,他说,草长莺飞,是草海的鸟语花香;云蒸霞蔚,是阳光威宁的大气磅礴。

贵州屋脊上的威宁,是夜郎旧属,是乌撒故地。

这片神秘的热土,有着悠久深厚的灿烂历史,多姿多彩的绚丽风光,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每一样都让人陶醉,每一样都让人流连忘返。

他愿意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威宁奉献自己的一切,立志要把百里杜鹃、草海湖、韭菜坪、百草坪与支嘎阿鲁王的爱情神话推向世界,为“文化走出去”奋战冲锋。

  民族、唯情、守山

  追索、致远、歌唱

  民族、唯情、守山,这是他的自我铭言;追索、致远、歌唱是他永远的幸福。

  铁力张泱泱创作的音乐作品现有四个专集80余首新民歌,即家乡版《我的山我的人》,族恋版《向天之路》,情歌版《阿雨买索玛》,酒歌版《乌蒙转转酒》,舞蹈版《天天十月年》。

歌曲《向天之路》充分表达了他对民族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礼赞——

  请把我葬在老家最美的山巅/再给我一夜奔赴沙场的铃舞/把我的名留在老家崖上的灵桶/再给我指引找寻先祖的归路/我不怕风雪漫天/我不要天神引路/独行独往我将独上北斗星/我要带去千万支火把千万支歌谣/把那空荡的天路唱响映红/

  他的歌主要诉说乌蒙彝人的历史、品格、精神,流露出对文化流失的忧虑与抗争,曲风苍凉而不忧伤,热情而不浮躁,不刻意追求所谓的流行与市场,旋律深处总是幽幽飘溢着“祖先的味道”,有着极深的民族责任感和文化使者精神。

他说,我在读中学时就体会过失去父亲的苦痛,我的民族不能在国强家昌的时代失去伟大的“文化母亲”。

“山鹰组合”用灵魂歌唱,“彝人制造”用生命歌唱,我们至少要拿出真情来歌唱。

他厌恶娱乐至上的文化消费者,反对拿文化贴脸的假道士,鄙视文化自卑的民族奴。

有好心的人曾对他说,这种歌词你写得差不多了,搞点时事文章才有前途,可他依然高唱——

  我是无名的山

  黑夜里孤傲的山啊是我 是我

  我是七月的火

  燃烧在故乡的火啊是我 是我

  

  哦 我是旷野的火

  我就是昂首风口的山火

  哦 我是雨中的火

  我就是摇滚向前的山火

  ——《因为我是彝人》(铁力张泱泱 词曲)

  千年乌撒,文化高原。

天涯独旅,歌者无疆。

铁力张泱泱点燃他的山火,山火必将点燃你的激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