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0384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docx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

团体辅导方案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第一部分:

认识和探索自我

一、心理训练目标高中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过程中,从未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是青春早中期发育的交替时期,此时是内心发育的最迅速的时期,其心理未臻成熟,自我调节及自我控制能力还很不强,情绪变化强烈又不稳定,其消极情绪多于积极情绪,而以感情反应为主,理性反应较少,比如渐增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所产生的内心冲突,强烈的自主意识与客观依附之间产生矛盾冲突,丰富的情感与寂寞枯燥的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性萌芽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矛盾冲突,各种知识兴趣及学习考试压力之间的矛盾,以及在原来中学环境中的荣誉及自豪感与新学校中的失落之间的矛盾冲突。

如处理不好,则不仅引起情绪困扰,更会导致不适当、不良及罪恶行为,严重者产生心理疾病。

学校生活是影响高中学生最主要的因素。

亦往往是学生喜怒哀乐的根源、情绪生活的关键,故应施以理性方式来控制情绪。

减低情绪困扰的团体训练,是十分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及人格完善需要的。

RET团体心理训练是教育高中生改善其不适当的情绪行为,并处理其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愉快的事件。

理性情绪理论很注意在辅导过程中改变受导者的价值观。

艾利斯认为理性情绪治疗的目标是要尽量减低学生的自我毁灭现象,进而协助他们拥有一个较实际、较宽大和合理的人生哲学。

换言之,是引导学生学习接纳现实,组织和调节自己的思想,对己对人宽容和忍耐,减少对自己和他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

很多人认为理性情绪治疗及辅导是使受导者除去一些问题的表面现象,但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因为理性情绪学派注意鼓励受导者以批判的态度来审视个人最基本的价值观,让学生正视一切问题,学习理智的思想,以至最终能够快乐地生活。

例如一位高中学生害怕考试时,我们的目标并非只要减少那特别的恐惧,而是尝试彻底处理学生时期恐惧失败的基本问题。

其实我们用理性情绪目标是使学生能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及理性信念的人生观。

RET相信人基本上是理性的人,而人的不快乐和痛苦,是基于人自己不合理的思想,故此辅导的过程,主要是希望学生能以理性代替非理性,释放自己,不再受不合逻辑的意念所困扰而代之以理性的思考。

我们在团体辅导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达到人格的改变,最有效的方法是针对他们的人生哲学进行改造,向他们解释他们个人的看法和信念,其实就是导致自己情绪不安的主因。

同时,对他们非理性的信念也在逻辑基础上进行攻击和挑战,最后教导学生如何进行逻辑思维,目标是协助他们改变和消除个人的非理性信念。

总的来说,在这一过程中,辅导老师会运用攻击、挑战、提问、议论、鼓励,甚至命令等方法来促使学生面对和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协助学生了解其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将此种领悟运用于实际学习生活中去;

•更好的接纳自己及他人;

•使学生学习降低生活环境的干扰和非理性反应的方法,使其能减少自寻烦恼的机会;

•使学生学习达成行为改变和基本的认知改变,包括学习如何处理不愉快的情绪,去除自我挫败的思考并以理性思考代替之,以及学习接纳自己成为“孰能无过”的正常人。

二、理论基础理情治疗法很强调人的价值观,此派学者假设人出生时就已具备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想。

故一方面,人会珍惜生命的可贵,可以快乐,可以思想,可以学习,可以用言辞表达自己,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在爱中成长,并且向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

但另一方面非理性的思想或不合逻辑的思想,令人选择自我毁灭、逃避思想、事实拖延、不断重复错误、迷信固执、自艾自怨,要求自己十全十美、好胜冲动、缺乏忍耐和逃避成长。

在艾氏理论中,当一个人选择了后者的取向时,就会产生许多情绪困扰,因此也就无法快乐满足地

生活了。

人怎样行动和生活,是由自己的信念决定的。

例如某人认为自己应该做什么,他就会去做什么。

由于人的情绪问题来源于人的非理性思想,因此应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发挥最大的智慧,他就可以摆脱情绪的困扰。

不过,虽然强调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要因为任何事情而责怪自己,因为自责和愤怒都是非理性的感受。

人的困扰,通常不是由于客观存在事物的本身,而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感觉而产生。

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不同的时候,会有意或无意地对各种事物作出评估和解释,遇上不如意的结果时就会令自己沮丧和不快活。

故此,理性情绪治疗持有A—B—C的性格理论。

在理性情绪治疗过程中,A—B—C理论是过程的核心,A是指存在的一件事实,可能是一件事,或是某个人的一个动作或态度;而C是个人的情绪反映及行为。

这种情绪和行为可能是适当的,也可能是不适当的。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认为A是导致C的原因,但其实不然。

其实是B导致C的产生,是直接原因。

而A只是一个间接原因。

然而何为B呢?

就是指个人对A的看法和信念。

换言之,一个人的情绪困扰(C)并非被(A)所决定,而是由一个人的信念决定。

如一个16岁

男孩,个子矮小,体弱多病,他就否定自己、自卑、郁郁寡欢,退出正常社交,他的信念B是什么呢?

他认为“男孩子应该强壮高大,才有男子气,否则任何女孩都不会垂青,而我太可卑了,一辈子都不会被女孩子喜欢”。

在RET看来,被接纳和被爱,学业和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共享天伦之乐是人生中最美好,令人快乐的事,但并不是必需品,生活中拥有这一切,固然是好的,但就算这些事物不存在时,我们仍要努力活下去,不是愁苦无奈的哭下去,而是要积极快乐的生活。

人的问题就是要坚持自己应该享有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顽强抗拒人生中不如意和痛苦的遭遇,但可惜这种坚持、这种欠弹性的态度和人生哲学,只会令人钻牛角去,找不到出路,实在不是健康的处事态度。

因此在对学生的辅导中,老师一方面应协助学生清楚事实发生的情况,另一方面则应协助学生在思想和价值观上有基本改变,好让学生不致于陷入自己营造的困境中受苦。

三、抢答题:

目标:

复习和更好掌握ABC理论。

题目:

(l)、何为RET?

(2)、何为ABC理论?

(3)、情绪是什么?

(4)、何为引起情绪的直接因素,何为间接因素?

(5)、A不变,变什么,会使C改变?

(6)、何为积极情绪?

(7)、何为理性信念?

何为非理性信念?

四、半杯水的故事两位打完篮球的运动员回到宿舍后同时看到桌子上有半杯水,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运动员A说:

“哎呀,水杯里只有半杯水,没的喝了!

”运动员B说“太好了,杯子里还有半杯水,可以享受一下了”。

目标:

帮助学生意识到别老把生活看成半空的水,其实生活是一只半满的水杯,不能只看空的一半,生活中要寻找积极因素,认知不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引起的情绪后果也不同。

五、心理剧“开拓鞋业市场”

目标:

ABC理论中,A是存在的一件事,或是一个人、一个行动或态度,而个人的情绪可能适当,也可能不适当。

人们认为是A导致了C,其实不然,通过这个剧让学生们亲眼看到是B导致了C,然而何为B呢?

这就是个人对A看法,也是一个人的哲学人生观决定的。

六、身临其境目标:

让学生们认识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于人们的不合理信念造成,协助学生们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合理信念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

以改变认知为主的辅导方式来帮助学生减少或消除已有的情绪困扰。

复习非理性信念三大特征。

第一、“绝对化要求”指人们以自己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件事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

这种信念通常会与“必须”、“应该”字眼相连。

如我“必须是第一名”、“同学们必须对我好”、“爸爸妈妈应该征求我的意见”等。

结果:

这些人极易产生情绪困扰。

原因:

因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不能按个人意志去运转。

周围人和物于一个个体而言,不可能按你的意志去表现和发展。

所以对于某个人而言,你希望成功,不可能每件事你都能获得成功。

某些事物的发生与你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抵触时,你的困扰就产生了(感到受不了、难以忍受、难以适应)。

合理情绪理论就是帮助人们改变极端的思维方式——认识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之处、不现实之处,代之以合理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物。

第二:

“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以一概十)指一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不合理评价。

如:

一些人面对失败或是极坏的结果时,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

结果:

自责、自罪、自弃的情绪产生以及焦虑抑郁产生。

原因:

是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

整个人,评价自己做人的价值。

另外一方面是对他人不合理的评价。

如别人稍有差错,他就认为人家很坏、一无可取等。

结果:

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及愤怒或对别人的鄙视等。

原因:

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的价值。

合理情绪理论:

评价一个人的行动,而不去评价一个人。

人的价值在于他具有人性,而不能以他是否聪明、是否取得了成就来评价。

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的一员。

第三:

“糟糕至极”

指认为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场灾难的想法。

结果:

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羞耻、自责、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

原因:

当一个人讲什么事糟透了的时候,这往往意味着对他来说是最坏的事情,是百分之百的坏或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糟糕透了,是一种灭顶之灾。

合理情绪的理论:

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来说,都有可能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发生,没有任何事可以定义为百分之百糟糕了的。

“糟糕至极”,往往是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当人们的绝对化要求中认为的“必须”、“应该”的事物并未向他们所想的那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无法忍受这种情景,他们的想法就会走向极端,就会认为事情糟到极点了。

RET认为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绝对不可能发生。

应提倡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情况。

在不可能时,则学会在这种情况下生活下去。

七、改变自我感觉我们的感觉无疑受到了外在事件影响,受到身体化学变化的影响,受到了过去的冲突和创伤的影响。

不过,这些理论是以这样一个观念为基础的,即我们的情感超越了我们的控制范围。

当你说“我就是对自己的感觉方式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不仅使自己成为痛苦的牺牲品,而且是在自我愚弄,因为你能够改变自己的感觉方式。

假如你想获得更良好的感觉,那么你必须认识到,正是你的思想和态度——而不是外在事件——产生了你的感觉。

你现在就可以学习改变你思想、感觉和行动的方式。

1.为了证明思想和情绪之间的重要关系,只要考察一下你

请你

对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以许多方式作出的反应就行了。

假定我告诉你:

“我真喜欢你,你真是一个可爱的人”。

说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2.令你感觉不好的绝大多数消极思想实际上都是天真和不符合现实的。

下面这个一览表说明了你的思想与你的情绪之间的关系。

请你仔细阅读这个一览表,它将帮助你了解有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有这种情绪。

这个表还能帮你更有效地改变你的感觉方式。

你的思想和你的情绪情绪

导致这种情绪的思想

1、悲伤或忧郁

失落的思想,挨批评,考试不及格,家庭作业不会做,同学看不起。

2、内疚或羞愧你相信自己伤害了某人或你的生活没有达到你的道德标准,内疚是自责的结果,而羞愧包含着一旦别人发现了你的行为之后,你感到丢脸的担忧。

3、愤怒、烦躁、可恶和不满

你觉得老师或同学待你不公平,或者正想占你便宜

4、挫折或沮丧

没有达到你期望的要求,你坚持认为,事情应该是另一番景象,它既可以指你自己的表现(“我不该犯那个错误”),也可指别人的行为(“他应该准时”),或者是某一事件(“为什么每当我快迟到时,交通总是慢吞吞的?

”)

5、焦虑、担忧、害怕、紧张或恐慌

因为你断定某件坏事即将发生,你相信自己处于危险、尴尬、

孤立无助时,如“父母不在家,要是坏人撞进家中如何是

好?

”、“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我如果说不出话来怎么办呢?

”、“假如外校那几个流氓今天又挡住了我们放学回家的路怎么办呢?

6、自卑或无能感

把自己与全班同学相比,你断定自己不如其它同学,因为你没有别人学习好、工作能力强、长的漂亮、聪明,讨老师喜欢。

如她长的“漂亮、学习又好,又会巴结老师和同学,可我呢,长相平平、学习成绩一般,同学都不喜欢我,没有一点值得炫耀的地方”。

7、孤独感

你自以为命中注定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你是孤独的,父母离异、又无法从同学们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怀,“所以我觉得没有一个人对我好”。

8、绝望或泄气你确信自己的问题始终存在下去,情况永远不会有所好转“我是个彻底的失败者”、“我将永远克服不了我的缺点”、“我将永远是一个又矮又胖的人”、“我这辈子永远也不能学习好了”,“我将永远孤独”。

注:

这就是同恶劣情绪有关的,通过确信某些根本不是真实的事情。

我们往往既愚弄了自己,又给自己带来痛苦,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我们往往毫不怀疑自己已陷入了那种痛苦和自虐的可靠性。

3.下面是导致消极情绪的十种天真的思想方式。

请仔细阅读。

把你家庭作业中写的、引起你消极情绪的、不合理的、失真的思想信念与之对比一下,看看属于哪一类:

有一种有用的技术称为“灰色的思考方式”。

它的基本原理很简单,你只需时刻提醒自己,事情通常是以黑白之间的灰色形态而非绝对黑白的形态表现出来的。

因此你看待事物也应采取一种辩证的观点,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六)、调查研究的方法在评价某个不合理思想之前,不妨问问你自己:

“别人是否也赞同这个思想的有效性?

”也可以去问问要好的同学,看看你的想法究竟对不对。

你通常可以借助调查研究的方法来澄清事实真相,达到消除疑虑、解决问题的目的。

(七)、明确定义的方法当你有了消极思想的时候,问问你自己:

“我是怎样对描述我消极思想的那个词下定义的?

我使用的那个词是什么意思?

我是否用了某个没有真实意义的含糊的蔑称?

”。

当你自视为“失败者”、“笨蛋”、“傻瓜”、“没用的人”、“没出息”的时候,这个方法对你尤其会有帮助。

当你试着给上述词下定义的时候,你往往能看到这些定义是毫无意义的,或者对自己是不适用的,既然像“失败者”、“笨蛋”、“傻瓜”之类的事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那么你就不可能为其中的一员!

比如你给“傻瓜”下这样的定义:

“做过某件傻事的人”。

但按照这个定义,人人都成了傻瓜,因为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做过傻事。

除非你承认所有的人都是傻瓜,否则你的定义仍是无效的。

如果你觉得所有的人都是傻瓜的话,那么你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就没什么可怕了,因为你同别人没有多大的区别。

你可以继续给傻瓜下定义,但是你下的定义始终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因为傻里傻气的行为是存在的,但“傻瓜”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是存在的。

这种解释是否在玩文字游戏?

当然不是,像“傻瓜”、“失败者”、“笨蛋”或“懦夫”之类的标签都是无用的抽象事物。

如果你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而非自己的主观感受,那么你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八)、释文解字的方法当人们感到烦躁不安或沮丧时,会把这样一些口头禅挂在嘴边:

“我应该这样”或“我不应该那样”。

释文解字的方法就是反驳这样“虚拟陈述”的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用诸如“要是……将更好”或“但愿……”之类的语取代“我应该”。

不说“我应该考好”,而说“我尽量考好”。

一变化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由于你改变了情绪色彩,某个问题便会渐渐显得不太令人厌烦和可怕。

你不用对自己下强迫命令,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你的目标。

你对自己的要求将看得更加折衷而不武断,合情合理而已。

在词源学上,Should(应该)这个词源于盎格鲁一撒克逊语的

“Sceolde”(训斥)这个词。

释文解字方法不同的就是要帮助你停止自我训斥。

如果你对自己“循循善诱”而非棍棒威逼的话,那么你就不会感到过分的内疚和窘迫。

当你用“虚拟陈述”进行自我惩罚的时候,你常会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上面是“对自我的虚拟”一一即针对自己的虚拟陈述。

此外,还有一种“对其他事物的虚拟”一一即针对外在事物的虚拟陈述。

你也可以用释文解字的方法反驳这种消极念头,因为你无法要求世界十全十美。

(九)、重新归因的方法最常用的一种认知失真形式称为“人格化”或自我责备。

你用某个自己无法完全承担责任的问题而自我贬抑和自我谴责。

人格化的解决办法是重新归因:

你把某个问题归于某个具体的事物而非你的“恶劣品性”。

自问一下,“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这个问题?

”然后罗列出各种可能的原因。

这个方法的目的不在于否认你可能犯下的任何错误,而在于客观地揭示出产生那个问题的多种原因。

如果你对当时的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学会接受事实真相,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那么你就不会沉湎于自暴自弃了。

(十)、利弊分析的方法这是从动机而非真实性的角度来处理你的消极的思想。

自问一下,如果你相信这个消极的思想,它会给我带来多少益处,又将给我带来多少害处?

倘若结果是弊大于利,那么你将更容易反驳这个思想。

你不妨用下面的利弊分析表作一尝试。

利弊分析表

我要改变的态度和信念:

我的学生的益处是:

我认为它的益处是:

改变后的态度和信念:

四、识辨真伪的理性之箭

“书面箭头技术”能帮助你揭示出自己心中存在的潜在的假设。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出你的不合理信念。

通过逻辑推理、调查研究、实践检验等手段,你可以证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非真实性和荒谬性。

同前面讲的几种方法相反,“书

面箭头技术”采取的是一种反其道而行的策略。

你放任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自由发展,看它究竟能把你引向何方。

这有助于你认识到那些对己不利的信念是怎样给自尊心、亲密感和创造力带来不必要的障碍的。

现在,我们来试用一下“书面箭头技术”。

假如你正在

准备期中考试,你想到,如果我不加倍努力的话,我就会考不及格,你写下这个思想,并在其下方用箭头向下标记,像下面所示的那样。

这个箭头的意思是“假如这个思想是真实的,它为何搞得我的心神不安,它对我意味着什么?

”请记住,下方的箭头总是指:

“假如这个思想是真实,它为何搞得我心神不安?

它对我这意味着什么?

”这些问题将导致另一个消极思想,然后你再如法炮制,不断地进行下去。

当你全部写出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后,请对其作一评价。

问问你自己,这些消极的不合理的信念是否构成了你的价值观念体系?

你认为作为自己幸福和自尊的基础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现在,请研究以下四个自动想法。

问问你自己,请你写出来。

书面箭头技术

自动想法

1、如果我不更加努力的话,我可能不及格。

如果这是真实的,它对我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它使我心神不安?

2、如果我考不及格,那将证明我没有学好这门功课。

如果我没有考及格,为什么它使

我心神不安?

3、那将意味着我是一个失败者,别人将看不起我。

如果我是一个“失败者”,如果别人真的看不起我,那又怎样呢?

4、我将感到痛苦,因为只有当我得到别人赞赏的时候,我才感到自己是个幸福和有价值的人。

显然,这些自动想法包含着几个潜在的假设。

它们是:

(1)、为了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成为一个可敬可爱的人,你的人生道路上必须保持常胜不败的记录。

(2)、为了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你必须得到每一个人的表扬和赞赏。

(3)、如果你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那将是极大的痛苦。

书面箭头的一大优点是你能迅速地找出那些自我谴责的态度来加以驳斥。

五、“我就是我”内心独白

在这里,我们先熟悉一下形象预演的练习方法:

首先,想着某种自己喜欢的事物。

为了这一练习,选择一件自己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去获得的事物。

诸如一条漂亮的领带,或令人流连的公园,以及生活中自己希望能加以改善的境况。

其次,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舒适的地方,躺着或坐着,使身体完全放松。

从自己的脚趾开始,一直到头顶,想象着一步步地放松身体中的每一块肌肉,让所有的紧张从身体中流出。

用腹部又深又长地呼吸,慢慢地从10数到l,每数一下

都觉得自己更深地放松了。

第三,放松后开始想象那与自己愿望中一模一样的事物。

如果那是一件物品,就想象着自己拥有那件物品,在使用它、赞美它、享受它,并把它显示给朋友们看。

如果那是一个情景或事件,就想象着自己正在其中,每一件事都象自己希望的那样发生,还可以想象人们在说什么,或其他使这件事显得真实的细节。

第四,把以上形象或念头保持在自己的头脑里,在内心对自己做一些十分积极的分析和肯定的陈述(出声或不出

声)。

例如:

“我买的这条裙子漂亮极了,它使我锦上添花。

”、“我目前的工作真让人愉快啊!

”等等。

第五,在说过这些肯定的话之后,我们即将结束自己的想象,结束时,必须对自己说一段坚定的话:

“我设立的目标必能实现。

”“积极的思想和行动使我成功。

(l)、放松训练

(2)、想象训练

想象着自己在某一日常生活的情景中,想象着某个人(或许是个你认识的人,或许是个陌生人)用充满爱和赞美的神情注视着你,告诉别人在你身上真正喜欢的东西。

现在想象更多的人走上来,同意说你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如果这使你难为情,还是要坚持下去);想象更多更多的人来了,凝视着你,目光中洋溢着巨大的爱和幸福;想象你自己在旅行队伍中或在一个舞台上,身旁是一群欢呼鼓掌的人,全都热爱你、欣赏你,你听到他们的掌声在耳畔回响,于是站起来鞠躬,对

他们的支持和赞扬表示感谢。

与此同时,进行一些自我赞美的肯定:

我完全热爱并接受现在的我。

我不用讨任何人欢心,我爱自己,这才是重要的。

我自在地、完美地、容易地表达自己。

4.羞恶攻击练习

目标:

“不怕丑,不怕羞”。

5.扔掉坏标签的游戏

目标:

将自己不理性的东西及自己认为的缺点通通扔掉,让自己建立起向上的信念,埋葬旧我,重塑新我。

6.红色炸弹

目标:

让同学学会接纳他人,不论他是否聪明、是否有能力、是否有成就,都应友好相处。

使同学能深刻地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接纳和理解,从而重新认识自己和塑造自己,使自我超越迅速成长。

九、表演“在英语演讲赛上”

目标:

用理性信念战胜自己的人际焦虑,以增加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大胆自如地与人交往,更加自信地活跃在人生舞台上。

十、追踪阶段

追踪三年,每半年开一次座谈会,大家分享。

小团体训练教案在第一阶段ABC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进行小团体训练。

第一阶段:

中考之前

1•分析前测结果,根据AAT、CCT、MHT、PCRT的结果,建立“探索性”小组成员(CCT>100,MHT>65,AATV3.=,共计10人,每班一人。

2•建立小组,回顾第一阶段理论学习,进行两次活动。

主题分别是:

认识、信任、接纳;促进个体的自我探索。

目的:

了解团体的性质与工作目标,建立团体信任的气氛,初步体验如何勇敢地表达自己并接纳自己与独特的他人。

第二阶段:

中考之后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约进行6次活动。

以发展性为主,辅以训练性活动。

目的:

增加自尊,改善适应,提高人际互动的意识与能力。

其他:

以“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