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0453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下关一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下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

地理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某炮兵位于(31°S,160°E)向北发射一枚射程为100km的炮弹(纬度相差1度的经线长度为111km),则着落点的位置是()

A.西半球中纬度B.东半球中纬度

C.西半球低纬度D.东半球低纬度

图示经纬网位于北半球。

下图中虚线是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1110km。

据此完成2-题。

2.图中④点的经度是()

A.120°EB.120°WC.140°ED.60°W

3.要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2倍,若其图幅不变,则其表示的范围是()

A.为原图的1/4B.为原图的3/4

C.为原图的1/9D.为原图的8/9

4.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①纬度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米)地形图,完成下面5-6题。

 

5.图示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该区域修水库,b点会被淹没B.从甲点可以看到乙点

C.图中最大高度差是800米D.从c点看不到a点

6.图中MN剖面线对应的剖面图是()

A.B.C.D.

读图,图中A,B,C,D表示四个大洋,完成下面7-8题。

7.图中城市()

A.中纬度比低纬度多,北半球比南半球少B.西半球比东半球多,南美洲比北美洲少

C.热带比温带多,干旱地区比湿润地区多D.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城市图中均有分布

8.连接图中B和D两大洋之间的海上通道是()

A.巴拿马运河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

读下面两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9-10题。

9.图中两个区域()

A.同属一个大洲B.同临一个大洋C.同处一个半球D.同为发展中国家

10.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下图为某区域等值线分布图,其中a<b<c<d<e。

读图,回答11-13题。

11.若为等高线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集水区,有利于河流发育B.甲地坡度比乙地小

C.甲地气温低于乙地D.乙地北部有一小盆地

12.若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风力比乙地大B.甲地为晴朗天气

C.乙地受低压槽控制D.甲乙两地都为阴雨天气

13.若为等温线分布图,甲为海洋,乙为陆地,PQ为海岸线,下列诗句与图示季节最吻合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读“世界局部地区1月等温线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此时()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B.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早于6时

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5.有关图中海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信风带,风急浪高B.位于海沟,地壳活跃

C.寒暖流交汇,鱼类丰富D.纬度较高,结冰期长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之间。

读图完成16-18题。

16.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

17.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⑤⑥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C.落基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

18.位于①板块大陆的地理特征是()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19.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

该地区6、7月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B.盛行西风影响C.暖流影响D.西南季风影响

下图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国人口增长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③②

21.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超过第一、二产业D.④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读下列四国地形剖面示意图,图示四个国家中;有三个国家的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另一个国家是人口超过10亿的亚洲国家。

据此完成22-23题。

22.图中国家依次是()

A.①日本②澳大利亚③美国④巴西

B.①俄罗斯②加拿大③澳大利亚④日本

C.①俄罗斯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美国

D.①孟加拉国②巴西③印度④美国

23.关于图中a、b、c、d四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山脉位于两大洲的分界线上B.b山脉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地

C.c山脉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d山脉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读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

25.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  )

A.亚马孙平原地区B.撒哈拉沙漠地区

C.西西伯利亚地区D.德干高原地区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

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回答26-28题:

26.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

A.欧洲B.南亚C.东亚和东南亚D.北美东部

27.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的原因是()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 

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8.对图中A处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②老龄化问题严重③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 

④死亡率较高⑤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⑥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7月份气温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29-30题。

29.该国()

A.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增B.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C.地形平坦,平原为主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30.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A.10℃B.14℃C.16℃D.18℃

二、综合题(4小题,共40分)

31.(9分)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C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A.100m≤H<300mB.100m≤H<200m

C.200m≤H<300mD.100m

(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_山顶。

(5)图中乙、丙两支流,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支流。

(6)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标出其理想的坝址。

(7)若将小河甲的河水引入疗养院,在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A点和黄庄的温差大约是______________。

3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雾大多是由暖湿空气流经较冷海面被冷却饱和而形成的,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容易形成海雾。

材料二 图中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岛屿东部沿海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岛屿西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1)判断图中①②哪一海域更容易出现海雾,并说明理由。

(2分)

(2)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指出其名称,并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3分)

(3)试分析图示群岛国家河流的水文特征。

(5分)

33.(8分)读北美洲和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试简述北美洲和亚洲的主要地势特征。

(2分)

(2)判断图中C、D两地的气候类型、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6分)

34.(13分)阅读图示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北半球某群岛局部区域示意图”和其中“某岛屿放大图”。

(1)描述A岛的地理位置。

(3分)

(2)请比较图乙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势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分)

(3)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该地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分配有明显的影响,请具体分析其影响。

(6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考查经纬网和地转偏向力的综合分析。

从31°S向北发射炮弹,射程100km,跨纬度不到1°,故弹着点还在中纬地区;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故160°E经线上向北发射的炮弹弹着点位于160°E的西侧,属于东半球。

故选B。

2.C

3.C

【解析】

2.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根据题意知,①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西为东半球,则①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60°E,①、②、③位于同一纬线,纬度为60°,①点与②、③两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1110km,则①与②、③两点的经度差为20°(60°纬线上,1°经度差对应的纬线段为111*cos60°),③在①的西侧,经度差为20°,则③所在经线的度数为140°E,④与③位于同一经线,经度相同,C对,ABD错。

故选C。

3.本题考查比例尺的比较。

根据题意,比例尺扩大2倍,则变为原图的3倍,图幅面积扩大到原图的9倍,图幅面积不变,只能表示原图范围的九分之一,C对,ABD错。

故选C。

4.B【解析】

由图中位置分析,甲地地处北纬30度附近,与高纬相比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同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故B项正确。

因为北纬30度通过的地方海陆状况和地势高低差异较大,②④并非共性特征,不能确定是这两个原因,所以②④排除。

5.D

6.D

【解析】

5.图示区域,若在该区域修水库,应利于南部的盆地地形,a点会被淹没,A错。

甲点和乙点间有山脊阻挡,从甲点不能看到乙点,B错。

根据等高线,图中最高点海拔1400-1600米,最低点海拔200-400米,高差范围是1000-1400米,最大高度差是1399米,C错。

有山脊阻挡,从c点看不到a点,D对。

6.根据等高线数值,图中MN剖面线,从M到N,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对应的剖面图是图C,C对。

其它剖面图与实际海拔高度变化不符合,A、B、D错。

7.D

8.B

【解析】

7.读图可知处于中纬度的城市有伦敦、莫斯科、北京、纽约、①和⑤,处于低纬度的有②和④;处于北半球的有伦敦、莫斯科、北京、纽约、③,处于南半球的有①、②和⑤,故中纬度比低纬度多,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所以A错误;处于西半球的有①、纽约、②,其余位于东半球,东半球比西半球多;处于北美洲的为纽约,处于南美洲的为②,故B错误;处于热带的有④和②,其余位于温带,故温带比热带多,所以C错误;处于亚洲的城市有北京、④;欧洲的有莫斯科、雅典、伦敦、③,⑤位于非洲,①位于大洋洲,北美洲的为纽约,处于南美洲的为②,除南极洲各大洲都有分布,故D正确;所以该题选D。

8.读图根据四大洋的位置可判断:

A为大西洋,B为太平洋,C为印度洋,D为北冰洋。

白令海峡为连接北冰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故B正确;巴拿巴运河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连接大西洋到太平洋,故A错误;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故C错误;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到大西洋,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点睛】

高、中、低纬度的分界线为60°、30°纬线;热带、温带、寒带的分界线为回归线和极圈;东半球为20°W-160°E,西半球为160°E—180°--20°W。

9.B

10.C

【解析】

9.本题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的判读。

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左图表示美国西部沿海,濒临太平洋;右图表示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濒临太平洋,B对;甲乙分别位于北美洲和大洋洲,A错;甲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乙位于南半球、东半球,C错;两国同为发达国家,D错。

故选B。

10.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读图,甲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处在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7月)炎热干燥,冬季(1月)温和多雨;乙位于澳大利亚太平洋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1月)高温多雨,冬季(7月)少雨;甲乙两个城市气候虽都是夏季高温,但两地分属南、北半球,所以两城市气候高温期并不相同,甲是7月,乙是1月;但多雨期相同,同为1月,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C

12.D

13.A

【解析】

11.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

由等高线数值a<b<c<d<e可知,甲地海拔高于乙地,在没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甲地气温低于乙地,C正确;甲地等高线向低处凸,是山脊地带,为河流分水岭,A错误;甲地等高线密集,乙地等高线稀疏,甲地坡度大于乙地,B错误;乙地北部是封闭的等高线,根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规律可知,该处为等高线高值区,所以是山地,D错误。

故选C。

12.本题考查等压线的判读。

图示为等压线,甲处等压线比乙处密集,所以甲处风力更大,A说法正确;气压值a<b<c<d<e,所以甲地处在高压脊,多晴朗天气,而乙地处在低压槽,易形成锋面,多阴雨天气,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

故选D。

13.本题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和地理现象的季节性特征。

图示等温线由北向南数值逐渐增大,说明该区域为北半球。

甲为海洋,乙为陆地,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可知,甲地等温线向低值凸,所以为高温区,而乙地等温线向高值凸,所以为低温区,即同一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

A项描述冬季雪景,B项描述秋季景色,C项是6、7月份的“梅雨”景象,D项是初春时节的景象,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A

15.D

【解析】

14.本题考查等温线图的判读及此时的地理现象。

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知,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表明此时北半球是冬季,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晚于6时,B错误;非洲最南端处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此时为夏季,应该炎热干燥,C错误;冬季时北印度洋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D错误;冬季同纬度的陆地比海洋降温快,气温低,那么亚欧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A正确。

故选A。

15.本题考查白令海峡的地理特征。

图中海峡是白令海峡,处于北极圈附近,受极地东风带影响,A错误;海沟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部位形成的地貌,而白令海峡处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汇处(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部位),B错误;北极圈附近受单一寒流影响,没有寒暖流交汇,C错误;由于白令海峡处于北极圈附近,所以纬度较高,结冰期长,D正确。

故选D。

16.D

17.B

18.A

【解析】

16.根据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之间和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可知,①为非洲板块,②为印度洋板块,③为亚欧板块,④为太平洋板块,⑤为南极洲板块,⑥为美洲板块,故D项正确。

17.据上题可知,⑤为南极洲板块,⑥为美洲板块,⑤⑥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故B项正确。

18.A据上题可知,①为非洲板块,其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故A项正确,B项错误;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寒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暖流,故C项错误;西海岸有上升补偿流,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故D项错误。

19.B

【解析】

本题考查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的原因及读图分析能力。

根据图中月降水距平变化可知,该地1月降水少,7月份降水多,即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应是地中海气候,6、7月降水距平较大,降水多,主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B正确;江淮准静止锋主要影响我国长江流域,该地位于南半球,A错误;圣地亚哥西部有秘鲁寒流流经,C错误;西南季风主要影响南亚等季风气候区,南半球没有季风气候分布,D错误。

故选B。

20.B

21.D

【解析】

20.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开始,且18世纪80年代到人口的出生率高,死亡率高,所以①是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然后死亡率和出生率开始降低为③;20世纪70年代出生率、死亡率应该持续降低到较低水平,从②到④。

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

21.根据该国在20世纪70年代人口出生率约为12‰,死亡率约为10‰,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应为发达国家,所以最可能为芬兰。

本题B选项正确。

【小题3】①阶段,该国经济水平较低,城市人口比重较低,A错误;②阶段,该国已经处于工业化,农业产值应该小于工业产值,B错误;③阶段,该国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较高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口不可能超过第一二产业,C错误;④阶段,该国已经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期,人口老龄化严重,D选项正确。

22.C

23.A

【解析】

22.第一幅地形剖面图显示:

该图西部为平原,东部为高原和山地,只有俄罗斯符合;第二幅地形剖面图显示:

该国西部为低矮的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只有澳大利亚符合;第三幅地形剖面图显示:

东西两侧为山地对应人口超过1亿的印度;第四幅地形剖面图显示:

西部为山地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矮的山地,只有美国符合。

综上所述C项正确。

23.a山脉为乌拉尔山,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A正确;b山脉为大分水岭,煤炭资源丰富,B错;c山脉为西高止山,西岸为热带季风气候,C错;d山脉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在板块内部,D错。

故答案选A。

24.B

25.A

【解析】

24.根据气温年内变化范围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可知,①是热带草原气候,故A项错误;②地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故B项正确;③是热带季风气候,故C项错误;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D项错误。

25.据图可知,②地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时亚马孙平原地区,故A项正确;撒哈拉沙漠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故B项错误;新西伯利亚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项错误;德干高原地区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故D项错误。

26.D

27.B

28.C

【解析】

26.据图中轮廓可知,图中A表示欧洲、B表示南亚、C表示东亚和东南亚,没有画出的人类大陆名称是北美东部,故D项正确。

27.D位于中亚,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故B项正确

28.据图可知,A处西部大洲为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死亡率较高;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C项正确。

29.A

30.A

【解析】

29.读图可知该国北部水系发达,表明北部降水多,南部少;东南部等温线稀疏,地势起伏小;因位于亚洲大陆内部,且离北冰洋较近,所以受西风影响较小,其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故选B。

30.根据图示7月份气温的分布规律可知:

等气温差是4℃,①地地势高,气温低,其气温范围是8℃-12℃之间,故选D。

31.

(1)鞍部 

(2)南北 (3)A (4)B(5)乙 (6)略(7)①水可以自流(8)2.4℃-3℃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

【详解】

(1)在两个相邻的山峰、两个相对的山谷之间为鞍部,此处等高线在两个方向都对称;山脊线就是从高处凸向低处的位置.

(2)依据图中指北的方向是在右侧,即图中的左右方向指示的就是南北方向,而图中的E刚好与指北的方向相同,故山脊E的走向是南北走向。

(3)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若出现相交或重合的情况则为悬崖;悬崖的相对高度可以用公式计算,设等高距为d,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为n,则 (n-1)×d≤悬崖的相对高度<(n+1)×d.图中n为2,d为100米,经计算可知,陡崖的范围为100m≤H<300m。

(4)A山顶向D处中间有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且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阻挡视线,而B处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均匀,可以通视。

(5)河流即山谷所在的位置,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所以丙处有河流,而乙处等高线由高处凸向低处,为山脊,不会有河流发育。

(6)水坝的位置在“”肚大(峡谷或洼地)口小的口小(峡谷)处,口小,原因是口小工程量小,肚大是积水区域大。

(7)调水线路最好选择从高处到低处,这样可以自流,故是①线路。

(8)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ºC。

由图可知图中知A的海拔是600米,黄庄的海拔在100米<黄庄<200米,两地的高差在400米<高差<500米,故温差是2.4℃-3℃。

32.

(1)②海域。

理由:

②海域位于寒、暖洋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

(2)北海道渔场。

有利条件:

位于温带的大陆架地区,又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营养物质丰富,鱼群集中,形成大渔场。

(3)图示群岛国家河流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北部地区河流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的流量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较长;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的含沙量较小;北部地区河流有结冰期;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流程较短,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解析】

【详解】

(1)海雾大多是由暖湿空气流经较冷海面被冷却饱和而形成的,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容易形成海雾。

根据图示洋流分布位置,②海域位于寒、暖洋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

①海域受单一暖流影响,不易出现海雾。

(2)图示海域位于日本北海道附近,著名渔场是北海道渔场。

该海域位于温带的大陆架地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处,海水易搅动,鱼类饵料丰富,吸引鱼群到来。

鱼群集中,鱼类种类丰富,形成大渔场。

(3)图示群岛国家是日本,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补给,岛屿东部沿海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河流的流量大。

北部地区冬季降雪量大,河流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属于具有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较长。

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少,河流的含沙量较小。

北部地区河流有结冰期。

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国土面积小,河流流程较短,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点睛】

暖湿空气流经较冷海面,被冷却饱和形成海雾,寒、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