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0486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习作五写一份植物的研究报告

教材分析:

《写一份植物的研究报告》教材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习作的要求,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对象和内容。

提示了本次习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对此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

第二部分是一位同学的习作《我家门口的植物》。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通过讨论,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读懂例文《我家门口的植物》,了解例文的材料选择与安排。

3.能按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能仿照例文,写一篇有关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了解例文的材料选择与安排。

3.能按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具准备:

图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五篇作文,板书:

习作五

二、学习“习作要求”

1.自己读读本次的习作要求,边读边想:

习作要求说了什么?

2.互相讨论,交流。

3.小结:

习作内容是“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习作的对象是身边的一两种植物。

写作的步骤:

a、确定观察的对象。

b、对选择对象仔细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

可通过询问他人、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资料。

c、把观察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还可配上图片或插图。

三、学习例文

1.这里有一位同学写的有关植物的研究报告,自己来读一读。

2.指名读例文,想想:

小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3.对照刚才我们总结的习作步骤,小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怎样安排的呢?

4.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悟出来。

5.那么,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的作业:

你们选好一处的一两种植物,确定观察的要点、作用,你们有收获了吗?

四、练习习作

1.对照习作步骤,你能简单说说你的研究成果吗?

2.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5.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修改草稿。

四、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确定观察对象

习作五仔细观察、研究

记录研究成果

练习五

教材分析:

《练习五》安排了如下的内容:

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

处处留心主要是创作谜语的练习;读读背背,是一项积累语言的练习;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录、举、碌”等三个字;口语交际,要求学做节目主持人;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它”、“雷”。

教学要求:

1、学会谜语谜面的表述特点。

2、学会对照谜面特点来创作谜语。

3、积累八个成语及古今贤文。

4、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

5、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做节目主持人。

6、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大家都喜欢猜谜语吧!

老师这儿有则谜语:

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猜一蔬菜名)。

(2)词典上是怎么解释的呢?

打开书来读一读。

(3)讲的都是辣椒,谜语的谜面在表述上有什么特点呢?

(3)小结:

表述间接、语言简炼、形象生动,具有趣味性。

而词典中的解释,表述是定义性的,严谨、科学、全面。

2、教学第二部分

(1)了解了谜语谜面的表述特点,有没有兴趣自己也业创作一首谜语呢!

(2)出示:

电脑、台灯、藕、闹钟、电视机、茄子、鞋子、钢笔、足球、复读机,你最喜欢哪一种物品?

(3)这种物品有什么特点?

它像什么?

(4)自己试着创作一则谜语。

(5)互相交流、互相猜。

3、教学第三部分

(1)把自己创作的谜语给爸爸妈妈猜一猜。

(2)老师这儿也有几则谜语是自己创作的,你们来猜一猜。

(3)你们还能创作谜语吗?

互相说,互相猜。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读读背背

1、自己借助字典把八个词语的音读准。

2、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全班齐读词语。

3、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互相交流交流。

4、师可以相机补充或纠正。

5、读了这八个词语,你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6、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八个词语。

7、这儿还有一篇《古今贤文》,仍然把字音读准。

自读,指名读。

8、出示挂图,看了图,你弄懂《古今贤文》说的意思了吗?

9、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

10、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古今贤文》。

二、教学第三题:

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录、举、碌”这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书写要求。

(3)总结:

这三个字书写时,要注意其中左右或上下呼应的笔画都要向中心聚,同时纵向笔画要挺直。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提示话题。

(2)板书话题:

学做节目主持人。

(3)指名读本课说话要求。

(4)师小结归纳要求:

a、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B、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c、当众演一演。

2、指导

(1)联系生活经验,或播放倪萍、崔永元主持节目的片断,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

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2)指名读。

(3)师小结,板书:

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三要说好应变的话。

(4)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指名说。

(6)师小结,板书:

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3、练习。

(1)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

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上台表演。

(3)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小结:

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第四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

宝盖头、雨字旁。

2、指导

(1)出示范字宝盖头。

宝盖头由哪几笔构成?

宝盖头形体有什么特点?

(2)分析“它”字。

写下边的有什么要求?

(3)出示范字“雨字旁”。

“宝盖头”和“雨字旁”有什么区别?

(4)小结:

“它”是上窄下宽,“雷”呈上宽下窄之势。

3、练习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18特殊的葬礼

教材分析:

《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先写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理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4、联系生活实际,能从自己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精读第3和第5自然段,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难点:

能通过想象描述枯竭的瀑布的样子和游人的感受,并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揭示课题:

解释“葬礼”:

一般指人死后所举行的一种殡葬仪式。

2、提问:

在“葬礼”前加“特殊的”三字,大家会提出哪些问题?

(1)谁举行葬礼?

(2)为什么要为它举行葬礼?

(3)为什么说这是特殊的葬礼?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根据所注拼音读准字音。

(2)查字典、词典理解下列词语。

枯竭:

水源干涸。

垂危:

病很重将要死去。

不辞而别:

辞,告别。

别,分离。

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奄奄一息: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一息,一口气。

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课文中指瀑布即将完全消失。

下旬:

十天为一旬。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水帘:

指瀑布从天而降就像水做的帘子。

预测:

预先推测或测定。

唤起:

发出号召使人们奋起。

(4)指导书写:

垂、竭、葬

(5)读一读,再抄写词语。

2、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思考:

如果按“举行葬礼——瀑布今昔——决心保护”来划分,该怎样分?

(1)举行葬礼:

第1自然段。

(2)瀑布今昔:

第2-5自然段。

(3)决心保护:

第6-8自然段。

还可以怎样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其余为第二部分)

三、课外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朗读课文,要求流利、正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二、精读训练:

1、默读第一段。

思考:

这一次葬礼“特殊”在哪里?

讨论交流:

地点特殊、主持人特殊、对象特殊

2、默读第3—5自然段,想想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是一条怎样的瀑布?

3、讨论,出示第3自然段进行品读。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板书:

雄伟壮观

(3)能抓住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其气势的雄伟。

(个别读)

(4)欣赏瀑布一泻千里的景象。

(5)想象:

如果你是游客,看到如此气势壮观的瀑布,你会怎么样呢?

(6)齐读这一自然段。

4、出示第5自然段进行品读。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板书:

奄奄一息

(3)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悟。

(指名读、齐读)

过渡:

昔日的瀑布就象一个身强力壮的年青小伙子,而如今的他却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

5、讨论第4自然段,明确原因。

6、小结、板书:

人类破坏

7、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后练习4,准备写话。

19沙漠中的绿洲

教材分析:

《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如何克服困难,在沙漠中植树种草的,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纵黄交错”、“适宜”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 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沙漠的图片。

哪些同学了解“沙漠”?

谁能说说“沙漠”的特点?

2、板书课题:

7 沙漠中的绿洲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围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讨论:

听读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2、自读课文。

(1)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①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②自由练读从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③注意读顺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可标上着重号。

④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指读小黑板上的生字。

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霎(sha)罗(luo)劣(lie)适(shi)侍(shi) 良(liang)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恶劣 侍弄 适宜 培植 纵横交错 不毛之地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要求不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破词破句。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下列句子重点指导:

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④检查自然段段意,了解情况。

指名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指导写字

“夸、劣、宜”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长。

“价、漂、侍”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

“良”要居中写。

四、作业

1、描红。

在习字册中描红、仿影。

2、抄写词语。

(文后练习3)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霎(sasha)时 恶劣(lilie)良(niangliang)好

待(shisi)弄适(sishi)宜

2、看拼音,写词语。

kuazhangdaijiaelieshiyi

()()()()

xiangzipiaoliangshinongpeizhi

()()()()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内容。

指名说说读了这一段后,自然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抓住“到外、白茫茫”想象沙漠的广阔无垠和荒凉,抓住“星罗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绿洲遍布的情景)

(3)练习说话。

引导用“星罗棋布”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到处、白茫茫、星罗棋布、绿洲、城市”等词要重读)

指名试读,全班齐读。

2、细读第2~6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过渡:

在这茫茫无边的沙漠中,布满了象征生命的绿洲。

这些绿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让我们跟随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去看看。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②理解课文内容。

这一段有几句话?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情景吗?

从哪儿看出人们很爱惜花草树木?

③指导朗读。

(第二句要读出赞美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佩服的语气)

(2)细读第3自然段。

过渡:

通过第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片片绿洲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而这迷人的绿洲却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同学们不禁要问,这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①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用“——”画出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

②理解词句。

a、指名说说当地的环境怎样恶劣。

(相机理解:

不毛之地)

b、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设绿洲的。

(相机板书“买来、挖去、填上、埋下”等词,同时理解“恶劣、适宜、纵横交错”等词语)

c、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这样做。

(板书:

有了……才……)引导用“有了……才……”练习说话。

③指导朗读

(3)细读第4-6自然段。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

读后说说自己感觉到了什么。

②默读课文。

在能表现阿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的词句下画上圆圈。

③练习感情朗读。

(边读边感悟:

通过“雨雾洒下来、淋得干干净净、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等词语的朗读,体会阿酋人民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3、细读第7自然段。

齐读课文,说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比一比,再组词。

浇(  ) 漂(  ) 侍(  ) 宜(  )

烧(  ) 飘(  ) 待(  ) 宜(  ) 

3、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   ) (   ) (   )

干干净净(   ) (   ) (   )

4、写出近义词。

培植(  ) 适宜(  ) 美丽(  ) 侍弄(  )

板书设计:

7、沙漠中的绿洲

               恶劣      良好

              咸而板结    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    鲜花遍地

                 像爱孩子一样

                 花代价培植

21云雀的心愿

教材分析: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森林水库”的重要。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名在语气上的不同。

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为中心句概括全文对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3、情感:

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板书:

心愿)心愿是什么?

心愿就是一种愿望,是人们心里的理想或美好目标。

老师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每个都能快乐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同学们,你们有心愿吗?

(个别提问)

2、示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心愿有关的知识童话(板书:

10云雀的心愿)。

3、生疑:

看着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

1、过渡:

带着疑问小声朗读课文,看看文章能不能为你排忧解难。

2、生答题:

资料:

云雀是一种叫声很好听的鸟,羽毛呈红褐色,还带有黑色的斑纹,显得十分美丽,它的嘴小而尖,翅膀大,所以飞得高。

3、快速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生字词的音

(2)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划出小节。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字音检查:

指名读,其他人看他的读音是否正确,领读,开读,反复正音。

生字词①讨厌乱砍滥伐贫瘠冲垮树冠

冲刷土壤擦去空调器绿洲

②脱缰讯期蓄水苔藓渗进储存

多音字:

埋怨mánmái淹没momei

树冠guanguan

暖和()

庆()代()挎()guan()

七、课外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陈述句、反问句和疑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3、用“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为中心句,概括全文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云雀的心愿就是(引)-----“到沙漠去种树”。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

就是因为它到了几个地方后发现“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请同学用“先……然后……最后……”说一说他们去的地方。

(指名说)

小云雀讨厌沙漠和大河,喜欢森林,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今天就去弄个究竟。

二、读课文

(二)精读第2、3、4自然段

1、过渡:

小云雀和妈妈先到沙漠,它为什么讨厌沙漠呢,轻轻地读读2、3、4自然段,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学生自读,然后交流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2自然段)

(1)你们有人见过沙漠吗?

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沙漠?

你感觉沙漠是怎样的?

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

总结描写沙漠的词语(漫天飞舞、贫瘠)。

(2)沙漠这样的凶险,难怪小云雀要说,引“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指导用埋怨的语气读)

(3)妈妈是怎样回答他的呢?

(指导用惋惜、心疼的语气读)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4自然段)

(1)你知道了绿洲为什么会变成沙漠。

“贫瘠”是什么意思呢?

(2)为什么小云雀要给沙漠种上树呢?

(3)它飞到沙漠上空看到了什么,把第2自然段读一读。

(4)沙漠好吗?

怎么不好?

(5)是啊,当狂风挂过时,会睁不开眼睛,你有这样的体会吗?

(6)它怎么知道的,请同做妈妈告诉小云雀,齐读。

总结:

没了森林不行,沙漠太可恶了,小云雀是什么态度,书上怎么说的?

5、说话练习: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因为……”(板书:

保护土地)看黑板,用”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三)、精读第5——10自然段

1、过渡:

小云雀和妈妈飞过了沙漠又到了哪儿?

(大河),在那儿,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1、默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小云雀来到大河上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感受到洪水很凶猛?

(出示小黑板)指导朗读“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比喻句)“把……比作……”,突出“脱缰的野马,咆哮”,反复朗读,体会洪水的危害。

3、所以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它心里引“害怕”,谁能用害怕的语气读一读。

(指名读)

4、妈妈怎样回答他的?

用什么语气读?

(指导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突击“唉”这个拟声词)

5、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用?

(防洪)

6、过渡:

森林为什么能防洪?

怎样防洪?

森林水库又是什么?

自读第10节。

7、在黑板上画一棵树作示意图,指名按图复述树的各个部分如何蓄水?

树冠挡住

苔藓和枯枝败叶吸收一部分

土壤吸收大部分

①森林是一水库

8、比较句子:

②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说的内容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相同)。

哪句话更肯定?

(反问句更肯定),用反问句表示强调,更加肯定,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语气就可以用反问句,教师领读,集体读。

9、这段话说明了森林的什么作用?

(蓄水)

10、说话练习:

“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因为…..”(板书,防洪蓄水)。

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

(四)、精读第11、12、13自然段

1、过渡:

小云雀和妈妈飞累了,他们又回到了森林,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默读课文11、12、13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奥妙?

2、读课文讨论:

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

森林就像空调器。

3、比较句子森林像不像空调器?

(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2、说话练习: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因为……(板书:

调节温度)。

这段话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用?

(调节温度),谁能用“因为……所以……”,把板书连在一起说。

三、总结

现在你知道小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太重要了吧,你能根据板书,也告诉大家森林很重要吗?

自己先试一试。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册P26二、三、一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述课文

2、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讲评作业

①字词:

树冠guan乱砍滥伐咆哮冲垮

②解释:

①流水漫溢(泛滥成灾)乱砍滥伐②选择或节制

2、森林的作用

用“因为……所以……”把森林的四个作用连起来说说。

对啊,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小云雀就立下了到沙漠去种树的心愿(板书:

种树)

二、引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