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2599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

《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docx

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doc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对称chèn)雕镂(lòu)混沌(dùn)裨(pì)益

B、记载(zài)譬(pì)如琉(liú)璃河堤(tī)

C、镌(juān)刻惩(chéng)罚充沛(pèi)庇(bì)护

D、蔓(màn)延铺砌(qiè)家眷(juàn)蓬(péng)勃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就地取才,用牦牛粪生火。

B、他曾经是声名显赫的人物。

C、他做事总是偷偷摸摸,鬼鬼崇崇。

D、夏鲁寺,是藏汉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珠联壁合的杰作,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3、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A、轻松——轻快城市——都市品格——品质

B、沉淀——沉积委屈——满意神秘——神奇

C、索性——干脆沦落——腾达呈现——露出

D、茂盛——枯萎惩罚——处罚历来——向来

4、下列各组成语,不含贬义的一项是()

A、络绎不绝因地制宜执迷不悟重峦叠嶂

B、安然无恙蓬勃发展精力充沛千头万绪

C、顺其自然小题大做了如指掌侃侃而谈

D、声名显赫错综复杂顽强拼搏一意孤行

5、下列括号内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辞而别(告辞)年轻力壮(强壮)脍炙人口(烤肉)

B、莫名其妙(说出)不得而知(能够)半信半疑(怀疑)

C、争相斗艳(美丽)得天独厚(优越)斩钉截铁(切断)

D、彻夜难眠(睡觉)如释重负(解释)适得其反(恰好)

6、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你们的矛盾_______升级,让人失望。

②他比你只是_______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____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多少往往B、再三多少常常

C、一再稍微常常D、再三稍微往往

7、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苏州园林雷同的特点。

B、对小说的观赏,要从人物、情节和环境入手。

C、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过程的数学方法。

D、他买到了称心的衣服。

8、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使用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深情地回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B、云周西村人民颂扬、学习英雄的歌声激荡着汾河水,响彻了吕梁山,激励着人民前进。

C、这篇精美的文章,使我们感觉到它的思想内涵,感受到人们的关爱与温情。

D、中国书法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进我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9、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人物形象塑造,______要借助于故事情节的安排,______要借助于环境描写。

______现实中的人,______生活在真空里,______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

A、不仅还所以不是而是B、不仅也因为不是而是

C、尽管也因为不仅而且D、不但还因而不是而是

10、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在接到母校百年校庆的邀请后,大家相约一起莅临母校参加庆典活动。

B、李方发短信约见老同学:

“胖子,别来无恙吧?

我们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

C、一位售货员刚见一位顾客时说:

“欢迎光临!

您想买啥?

”顾客想看看货物。

售货员又说:

“不想买,别摸!

D、大会主持人对发言的人说:

“你说不清楚就不要说了。

11、下面括号内的缩句,不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是()

A、春天的绿是十分清新诱人的。

(绿是清新诱人的。

B、那一片片的秋叶里仿佛都隐藏着一个个活的灵魂。

(秋叶里仿佛隐藏着灵魂。

C、春光明媚的四月,人迹罕至的山谷中盛开着一片片野花。

(四月盛开着野花。

D、当我们发现这块已经等待了我们400万的石头时,兴奋之情再次涌起。

(兴奋之情涌起。

12、下列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晓芳的家乡在西藏,那里有丰美的自然资源,人民生活很富足。

B、没有人不为京剧《贵妃醉酒》中缠绵的深情和委婉的唱腔而不感动的。

C、敌人的威胁不但不能使英雄屈服,而是激起英雄更大的愤慨。

D、她说她梦见分别三十多年的父亲远渡重洋归来了。

13、指出下面修辞手法有所不同的是()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B、点点星光宛如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净的湖面上。

C、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D、小河流进草原是那么辛勤,日日夜夜地流淌,辛辛苦苦地耕耘……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新疆,很多地方降雨量极小,气候炎热、干燥。

有一次,在吐鲁番,我们明明看到天上开始降雨,一条条银丝在空中飘落,大家不禁欢呼:

“下雨了!

”可奇怪的是,我们伸出手去接雨,却根本接不到一滴水。

_______________,下了一场“雨”,可我们连头发都没湿。

A、原来这些雨水还没落到地面就被蒸发掉了。

B、因为雨点太小了,人看不见它们。

C、原来这些雨水是根本不存在的。

D、因为雨丝太细了,人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

1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B、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所谓“神不散”,是指有丰富充实的内容。

C、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

D、《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是作家、教育家和编辑家。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共25分)

(一)(12分)

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

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盐类。

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盐类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浓,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1、这段文字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中“大约”的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分)

4.死海形成的原因是()(3分)

A.死海所处的地形特点B.由于海水蒸发,不断沉淀

C.由于死海的水源中含有很多矿物质D.以上都是

(二)(13分)

生命的本质楚女

夜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熟悉的和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

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怎样艰难!

这不是我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聚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

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不贴切。

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么的无力、词不达意。

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

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张力的表达。

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熟悉的或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

我透过遥远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

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

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

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

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

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呢?

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

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

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

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数千年,期间战争、灾难、病痛、残废都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

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代繁衍生息。

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1、第二段,作者说:

“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

”对残疾夫妻有必要怜悯吗?

试作分析。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段,作者说:

“熟悉的或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

”分析这个比喻的含义。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六段,作者说:

“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试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4分)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文章表现了作者的怜悯之情,从三十年前对小姑娘的怜悯,到现在对残疾人的怜悯,怜悯之情自始至终贯穿于全文。

B.文章先写作者对残疾人的怜悯,后写对他们的敬仰,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收到较好的效果;而这种写法没有用于对小姑娘的叙写上,是文章的白璧微瑕。

C.文章意在说明生命的本质。

通过对残疾人、小姑娘的抒写,作者用极其形象的语言作了回答:

“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

D.文章先写残疾人,后写小姑娘,最后再写对整个人类的遐思,由点及面,试图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去探寻生命的本质,结果弄巧成拙。

E.第六段所说的“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一是指残疾人,一是指小姑娘。

文章由此生发开去,阐述了生命的本质意义。

三、作文(30分)

以“我好想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美梦成真”、“得到理解”等。

2、书写工整,文面整洁。

3、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高一年级汉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2、B3、A4、B5、D6、C7、D8、C

9、B10、B11、C12、A13、D14、A15、B

二、阅读文章

(一)

1、列数据

2、中心句是“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3、“大约”表示估计。

当没有充分的依据时,用这样的词表明对事物的掌握程度,可见,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真实性。

4、D

(二)

1、没有必要怜悯,因为他们“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

(本题可参考倒数第二段的内容概括回答)

2、音乐就像焰火照亮了天空一样“照亮”了记忆,勾起我的回忆。

(本题考查含蓄语句的理解能力,需要把比喻句恢复为直接陈述句作答)

3、①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②形象地诠释了生命的本质。

(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

4、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