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2889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4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docx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2019高三上第二次抽考--理综

本卷须知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理科综合试卷

2018.09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卷〔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

1C:

12N:

14O:

16NA:

23AL:

27S:

32CL:

35.5CU:

64

FE:

56BA:

137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3小题。

每题6分,共7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叶菌,以下关于该细菌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细胞壁的合成B、为高温酶的潜在来源

C、无拟核结构D、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2、以下有关细胞癌变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

B、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

C、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D、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

3、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

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

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

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B.丁C.丙D.乙

4、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B、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D、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5、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

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B.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不变化

C.一直保持稳定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6、右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

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核〔Ⅰ-Ⅳ〕中遗传物

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

以下表述与

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②代表染色体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D、Ⅰ-Ⅳ中遗传物质的数量比是2:

2:

4:

1

7、以下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11.2LSO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2MOL铝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时被还原水的分子数为2NA

C、0.1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氮原子数目为0.2NA

D、电解精炼铜,当外电路通过2NA个电子时,阳极溶解铜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

9.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

CUFES2+4FE3+=CU2++5FE2++2S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B、还原剂是S2-和CU+,氧化剂是FE3+

C、氧化产物是S,还原产物是CU2+和FE2+

D、当转移1MOLE-时,有46GCUFES2参加反应

10、N2、O2、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体积变成原体积的7/9〔同温同压〕,那么原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为

 A、3∶2∶4  B、1∶4∶4C、4∶3∶2  D、5∶5∶8

11、ZN〔OH〕2是两性氢氧化物,和强酸反应时生成ZN2+,跟强碱反应时生成ZNO22〔。

现有三份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MGCL2、ZNCL2、ALCL3溶液〔配制时均加入少量盐酸〕,现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到过量,各溶液中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X〔ML〕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那么与MGCL2、ZNCL2、ALCL3三种溶液一一对应的正确图像是

A、③②④B、③⑤①C、③⑤④D、③②①

12.以下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13、某溶液仅含FE2+、NA+、MG2+、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假设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

FE2+、NA+、SO42-、NO3-

B、假设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C、假设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D、假设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二】选择题:

〔此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A.要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必须受不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

B.要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运动

C.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

D.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5、如下图,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过一较小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与原来相比

A、挡板对球的弹力增大

B、滑块对球的弹力一定增大

C、斜面对滑块的弹力不变

D、拉力F减小

16、如下图,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

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

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17、如下图,质量不等的木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置于水平面上,A、B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当水平力F作用于左端A上,两物体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1.当水平力F作用于右端B上,两物体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2,那么

A.在两次作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B.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1+F2《F

C.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1+F2》F

D.在两次作用过程中,

18、如下图,A、B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B在

水平方向所受的作用力有

A、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

B、圆盘对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

C、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D、圆盘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19、如下图,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的飞机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飞机上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0依次从A、B、C水平抛出甲、乙、丙三个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均为T,三个物体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B、C三点,假设AB=L1、AC=L2,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甲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甲《T乙《T丙

B、飞机的加速度为

C、物体乙刚离开飞机时飞机的速度为

D、三个物体在空中运动时总在一条竖直线上

20、如下图,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内侧壁

半径为R,小球半径为R,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

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0《VMIN《

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

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21、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的关系如图

甲所示,船在静水中速度与时间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假设要使船以

最短时间渡河,那么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100S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

第二卷〔必考题129分,选考题45分,共174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3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道题,129分〕

22、〔4分〕

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

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

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

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

出的F-X图线如下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__________、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

23、〔10分〕

右图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

做小车所受的________,用DIS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

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_______〔选填“需要”“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

〔如下图〕。

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选填A、B、C、D其中一项〕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_____________。

序号

抛出点的高度〔M〕

水平初速度〔M/S〕

水平射程〔M〕

1

0.20

2.0

0.40

2

0.20

3.0

0.60

3

0.45

2.0

0.60

4

0.45

4.0

1.20

5

0.80

2.0

0.80

6

0.80

6.0

2.40

A.假设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B.假设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C.假设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D.假设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24、〔15分〕

如下图,静止放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的纸带,其上有一质量为M=1.0KG的铁块,它与纸带右端的距离为L=0.5M,铁块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现用力F水平向左将纸带从铁块下抽出,当纸带全部抽出时铁块恰好到达桌面边缘,铁块抛出后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0.8M、G=10M/S2,

桌面高度为H=0.8M,不计纸带质量,不计铁块

大小,铁块不翻滚.求:

〔1〕铁块抛出时速度大小;

〔2〕纸带从铁块下抽出所用时间.

25.〔18分〕

如下图,传送带以一定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将质量M=1.0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的P点,物块运动到A点后被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C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轨道最低点为O,圆弧对应圆心角θ=106°,圆弧半径R=1.0M,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小物块离开C点后恰好能无碰撞地沿固定斜面向上滑动,经过0.8S小物块第二次经过D点,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取SIN53°=0.8,G=10M/S2〕求:

〔1〕小物块离开A点时的水平速度大小;

〔2〕小物块经过O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

力大小;

〔3〕斜面上C、D间的距离、

26、〔14分〕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

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NH3+CO2+NACL+H2O=NH4CL+NAHCO3〔晶体〕

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为。

〔2〕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G/100G水〕

参照表中数据,请分析B装置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

〔3〕该校学生在检查完此套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导教师指出应在装置之间〔填写字母〕连接一个盛有的洗气装置,其作用是。

〔4〕假设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04G,那么NAHCO3的产率为。

27.〔14分,每空2分〕

下图中A~L分别表示反应中的一种常见物质,E、F、I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单质,其中E为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X、Y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参加反应的水以及生成的水在图中已略去。

填写以下空白:

〔1〕E是________;K是________;H是________;J是__________。

〔写化学式〕

〔2〕写出D+X→F+G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C+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C溶液时,电路中通过0.2NA的电子时,产生的气体体积在标况时的体积为〔不考虑气体的溶解〕L

28、〔15分〕

用如下图装置测定FE和FE2O3的混

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夹持部分已略去〕。

称取WG样品置于锥形瓶中,通过分液漏斗

加入足量稀硫酸使样品完全溶解。

实验前量

气管起始读数为AML,实验后量气管的最终

读数为BML。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按上图完成装置连接,开始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具体方法是。

〔2〕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哪些可能?

请根据选项进行填空〔表格不一定填完〕:

A、盐酸B、KSCN溶液C、酸性KMNO4溶液D、H2O2溶液

序号

溶液中可能存在

的金属离子

选择最少种数的试剂,验证该

假设〔填字母〕

〔4〕实验中要对量气管多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

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②;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5〕假设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且量气管读数B》A〔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以下有关单质铁质量分数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

FE+H2SO4=FESO4+H2↑

56GVML

WG×

〔FE〕〔B-A〕×10-3L

……

29、〔10分〕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细胞质基质

AB线粒体

CD酵母菌

EF

葡萄糖+--+++

丙酮酸-++---

氧气-++--+

注:

“+”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______________,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______________,根据试管______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

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说明DNP使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

假设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30.〔8分〕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叶片,分离得

到大量的叶肉细胞,将等量的叶肉细胞分别

悬浮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并在适宜的

条件下,测定该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

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要研究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蔗糖溶液中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最好将叶肉细胞放在浓度为________的蔗糖溶液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后,随着蔗糖浓度升高,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从渗透作用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蔗糖浓度外,如果分别改变叶肉细胞悬浮液中CO2浓度和温度也能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

以下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3分〕

回答以下问题

Ⅰ.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

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

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说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

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

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

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控制试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

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

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二〕选考题〔每科选做1题,共做3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1题解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那么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

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只要技术可行,物体的温度可降至-274℃

B、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C、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

D、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斥力大于引力

E、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

P-V图象如下图、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求:

①该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是多少?

②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少?

③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

传递

的热量是多少?

34.【物理——选修3-4】〔15分〕

〔1〕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离原点X1=2M的一个介质质点,Q是离原点X2=4M的一个介质质点,此时离原点X3=6M的介质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计时起点相同〕、由此可知〔〕〔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

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这列波的波长λ=4M

B、这列波的周期T=3S

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2M/S

D、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为向上

E、乙图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象

〔2〕雨过天晴,人们常看到天空中出现彩虹,它是阳光照

射到空中弥漫的水珠上时出现的现象、在说明这个现象时,需

要分析光线射入水珠后的光路、一细束光线射入水珠,水珠可

视为一个半径R=10MM的球,球心O到入射光线的垂直距离

D=8MM,水的折射率N=4/3.

①在图上画出该束光线射入水珠后,第一次从水珠中射出的光路图、

②求这束光线从射入水珠到第一次射出水珠,光线偏转的角度、

35.【物理——选修3-5】〔15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

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C、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E.大量的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

〔2〕如下图,质量MB=2KG的平板车B上表面水平,开始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平板车左端静止着一块质量MA=2KG的物块A,一颗质

量M0=0.01KG的子弹以V0=600M/S的水平初速度瞬间射

穿A后,速度变为V=200M/S.A与B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不为零,且A与B最终达到相对静止,那么系统产生的

热量为多少?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5分〕

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宝藏,海水中蕴含80多种元素。

氯碱工业和金属镁的制备原料都来自于海水。

Ⅰ.在氯碱工业中,曾用石棉隔膜电解槽来电解食盐水〔如图甲所示〕。

〔1〕写出两电极的反应式: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棉隔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