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3003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7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将22.4g铁粉逐渐加入到含HNO30.8mol的稀硝酸中,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x)随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y)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若丙醇中的氧原子为18O,它和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02B.104C.120D.122

4.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iO32﹣、OH﹣、Na+B.Na+、H+、CO32﹣、SO42﹣

C.K+、H+、SiO32﹣、Cl﹣D.OH﹣、Na+、HCO3﹣、Cl﹣

5.未来人类最理想的燃料是(  )

A.无烟煤B.液化石油气C.天然气D.氢气

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A.

检验装置气密性B.

过滤

C.

点燃酒精灯D.

称量氯化钠

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酯化⑤水解⑥氧化⑦中和.

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⑦

8.在冷的浓硝酸中,下列金属最难溶解的是(  )

A.银B.镁C.铝D.铜

9.某有机物分子中有n个CH2,m个

,a个CH3,其余为OH,则该物质分子中OH的个数可能为(  )

A.m﹣aB.n+m+aC.m+1﹣aD.m+2﹣a

10.用石墨电极电解1molL﹣1的下列溶液,溶液的pH不变的是(  )

A.HClB.NaOHC.Na2SO4D.NaCl

12.C8H18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4H8、C3H6、C2H4、C2H6、CH4五种气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

A.28B.30C.38D.40

13.常温下,A、B组成的混合气体(MA>MB)经分析发现无论怎样混合,气体中仅含的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总小于3:

8,若混合气体中C、O质量比为1:

8,则A、B两气体的体积比可能为(  )

①3:

4 ②2:

1 ③4:

1 ④4:

3 ⑤1:

2.

A.只有⑤B.①②C.④⑤D.②④

14.把6mol铜粉投入含8mol硝酸和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则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A.2molB.3molC.4molD.5mol

15.下列对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6.图是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A.

稀H2SO4Cu﹣Zn原电池

B.

CuSO4粗铜的精炼

C.

ZnCl2溶液铁片镀锌

D.

饱和氯化钠溶液验证NaCl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8.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

A.Cu2+B.Fe3+C.Fe2+D.H+

19.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发生.但加入某盐后,发现铜粉质量逐渐减少,则该盐可能是(  )

A.Fe2(SO4)3B.ZnSO4C.KNO3D.NaCl

20.有温度和容积均相同的两容器Ⅰ、Ⅱ,向Ⅰ中加入1molNO2,Ⅱ中加入2molNO2,都将发生反应2NO2(g)⇌N2O4(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Ⅰ中NO2的转化率为a%,Ⅱ中NO2的转化率为b%,则a、b的关系为(  )

A.a<bB.a>bC.a=bD.无法确定

 

二、实验题

21.实验室里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试用表格形式列出图中装置的错误之处,并用文字简要说明如何改正.

22.图是测定植物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实验装置.A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B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      ,D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植物具有      性质.

 

三、计算题

23.在500gCuSO4溶液中插入两根电极,一极为铜,一极为粗铜(含锌).通电电解至粗铜刚好全部溶解掉,这时铜极质量增加7.04g,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0.02g.求粗铜中含锌的质量分数.

24.某晶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0g/cm3.研究表明该晶体内部在边长为1×10﹣7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实际含有),求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5.制备1L含氨10%的氨水(密度是0.96gmL﹣1),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氨气多少升?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将22.4g铁粉逐渐加入到含HNO30.8mol的稀硝酸中,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x)随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y)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铁粉逐渐加入到含HNO30.8mol的稀硝酸中,开始硝酸过量,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当硝酸反应完毕后,铁若有剩余,再与硝酸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

先判断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铁是否有剩余,若铁有剩余根据硝酸计算生成NO的物质的量,若硝酸有剩余根据铁计算生成NO的物质的量.

【解答】解:

22.4g铁的物质的量为

=0.4mol,令铁完全反应需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则:

Fe+4HNO3(稀)=Fe(NO3)3+NO↑+H20

14

0.4moln

所以n=1.6mol,由于1.6mol>0.8mol,所以Fe有剩余,根据硝酸计算生成NO的物质的量,参加反应生成NO的Fe的物质的量,则:

Fe+4HNO3(稀)=Fe(NO3)3+NO↑+H20

1mol4mol0.1mol

0.2mol0.8mol0.2mol

根据生成NO的物质的量,参加反应生成NO的Fe的物质的量作图,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x)随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y)变化关系如图:

故选:

C.

 

3.若丙醇中的氧原子为18O,它和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02B.104C.120D.122

【分析】根据酸与醇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据此分析.

【解答】解:

酸与醇反应的原理为酸脱羟基,醇脱氢,故丙醇与乙酸反应的原理为:

CH3COOH+CH3CH2CH218OH

CH3CO18OCH2CH2CH3+H2O,故CH3CO18OCH2CH2C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12+16+18+10×1=104,

故选B.

 

4.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iO32﹣、OH﹣、Na+B.Na+、H+、CO32﹣、SO42﹣

C.K+、H+、SiO32﹣、Cl﹣D.OH﹣、Na+、HCO3﹣、Cl﹣

【分析】如离子之间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互促水解反应等,则可大量共存,反之不能,以此解答.

【解答】解:

A.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

B.H+与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与SiO3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HCO3﹣与OH﹣反应生成CO32﹣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5.未来人类最理想的燃料是(  )

A.无烟煤B.液化石油气C.天然气D.氢气

【分析】氢气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水,不会造成污染.

A、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

B、液化石油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

C、天然气燃烧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D、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

【解答】解:

A、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错误;

B、液化石油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故B错误;

C、天然气燃烧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故C错误;

D、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所以最理想的燃料,故D正确.

故选D.

 

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A.

检验装置气密性B.

过滤

C.

点燃酒精灯D.

称量氯化钠

【分析】A.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B.过滤实验中要用玻璃棒引流;

C.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注意“左物右码”的原则.

【解答】解:

A.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A正确;

B.过滤实验中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没有,故B错误;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注意“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正好相反,故D错误.

故选A.

 

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酯化⑤水解⑥氧化⑦中和.

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⑦

【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酯基、﹣OH、﹣COOH,结合烯烃、酯、醇、羧酸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解:

①因含有羟基、羧基,则能发生取代反应,故①选;

②因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故②选;

③因与﹣OH相连的C的邻位碳原子上有H原子,则能发生消去反应,故③选;

④因含有羟基、羧基,则能发生酯化反应,故④选;

⑤含有酯基,则能发生水解反应,故⑤选;

⑥含有碳碳双键、﹣OH,能发生氧化反应,故⑥选;

⑦因含有羧基,则能发生中和反应,⑦选;

故选D.

 

8.在冷的浓硝酸中,下列金属最难溶解的是(  )

A.银B.镁C.铝D.铜

【分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及较活泼金属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金属溶解,但极不活泼金属金、铂都不与硝酸反应,注意铁、铝遇冷的浓硝酸发生钝化.

【解答】解: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铜、银、镁都能与冷的浓硝酸反应而溶解,铝与冷的浓硝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浓硝酸再与它们继续接触反应,所以最难溶解,

故选:

C.

 

9.某有机物分子中有n个CH2,m个

,a个CH3,其余为OH,则该物质分子中OH的个数可能为(  )

A.m﹣aB.n+m+aC.m+1﹣aD.m+2﹣a

【分析】该有机物中含有a个﹣CH3,n个﹣CH2﹣,m个

,其余为OH,说明该物质属于饱和醇,将OH原子换为H原子就是烷烃结构,根据烷烃通式计算出H原子个数,计算已知的H原子个数,剩余的就是OH原子个数,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某有机物链状分子中含有a个﹣CH3,n个﹣CH2﹣,m个

,其余为OH,说明该物质属于饱和醇,将OH原子换为H原子就是烷烃结构,该分子中C原子个数=(a+n+m),根据烷烃通式知H原子个数=2(a+n+m)+2,a个﹣CH3,n个﹣CH2﹣,m个

中H原子总数=3a+2n+m,则缺少的H原子个数=2(a+n+m)+2﹣(3a+2n+m)=m+2﹣a,所以OH个数为m+2﹣a;

故选D.

 

10.用石墨电极电解1molL﹣1的下列溶液,溶液的pH不变的是(  )

A.HClB.NaOHC.Na2SO4D.NaCl

【分析】A.电解盐酸,发生反应:

2HCl

H2↑+Cl2↑,溶液中HCl浓度降低;

B.电解NaOH溶液,发生反应:

2H2O

2H2↑+O2↑,溶液中NaOH浓度增大;

C.电解Na2SO4溶液,发生反应:

2H2O

2H2↑+O2↑,Na2SO4浓度增大,但Na2SO4溶液为中性;

D.电解NaCl溶液,发生反应:

2NaCl+2H2O

2NaOH+H2↑+Cl2↑,有NaOH生成.

【解答】解:

A.电解盐酸,发生反应:

2HCl

H2↑+Cl2↑,溶液中HCl浓度降低,酸性减弱,溶液pH增大,故A错误;

B.电解NaOH溶液,发生反应:

2H2O

2H2↑+O2↑,溶液中NaOH浓度增大,碱性增强,溶液pH增大,故B错误;

C.电解Na2SO4溶液,发生反应:

2H2O

2H2↑+O2↑,Na2SO4浓度增大,但Na2SO4溶液为中性,溶液pH不变,故C正确;

D.电解NaCl溶液,发生反应:

2NaCl+2H2O

2NaOH+H2↑+Cl2↑,有NaOH生成,碱性增强,溶液pH增大,故D错误,

故选:

C.

 

12.C8H18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4H8、C3H6、C2H4、C2H6、CH4五种气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

A.28B.30C.38D.40

【分析】根据C原子、H原子守恒,判断C8H18裂化可能发生的反应情况,根据反应情况判断1molC8H18裂化所得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的范围,再根据极限法计算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据此解答.

【解答】解:

按照题目所给C8H18的裂化产物考虑,C8H18裂化可能发生的反应共有以下几种:

①C8H18→C4H8+C3H6+CH4

②C8H18→C4H8+C2H4+C2H6

③C8H18→2C3H6+C2H6

④C8H18→C3H6+2C2H4+CH4

⑤C8H18→3C2H4+C2H6

以上反应①、②、③是1molC8H18裂化生成3mol混合气体;④、⑤反应是1molC8H18裂化生成4mol混合气体.要得到题目所述的混合气体,按①、②、③反应就可以实现;但是按④、⑤反应并不能得到题目所述的混合气体,至少需要①、②中的一个反应参与或者共同参与,③也有可能同时参与.

这样1molC8H18裂化所得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3mol≤n<4mol,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即28.5g/mol<

≤38g/mol.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8.5<

≤38.

故选B、C.

 

13.常温下,A、B组成的混合气体(MA>MB)经分析发现无论怎样混合,气体中仅含的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总小于3:

8,若混合气体中C、O质量比为1:

8,则A、B两气体的体积比可能为(  )

①3:

4 ②2:

1 ③4:

1 ④4:

3 ⑤1:

2.

A.只有⑤B.①②C.④⑤D.②④

【分析】CO分子中C、O元素的质量比=12:

16=3:

4,CO2分子中C、O质量之比=12:

32=3:

8,无论气体怎样混合,气体中仅含的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总小于3:

8,只能为CO2和O2混合气体,由于MA>MB,则A为CO2、B为O2,再结合混合气体中C、O质量比为1:

8计算.

【解答】解:

CO分子中C、O元素的质量比=12:

16=3:

4,CO2分子中C、O质量之比=12:

32=3:

8,无论气体怎样混合,气体中仅含的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总小于3:

8,只能为CO2和O2混合气体,由于MA>MB,则A为CO2、B为O2,

若混合气体中C、O质量比为1:

8,设CO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12x:

16(2x+2y)=1:

8

整理可得x:

y=1:

2

即相同条件下CO2、O2的体积之比为1:

2

故选:

A.

 

14.把6mol铜粉投入含8mol硝酸和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则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A.2molB.3molC.4molD.5mol

【分析】发生3Cu+8H++2NO3﹣=3Cu2++2NO↑+4H2O,混合溶液中n(H+)=8mol+2mol×2=12mol,n(Cu)=6mol,n(NO3﹣)=8mol,以量不足的计算生成NO气体的体积,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混合溶液中n(H+)=8mol+2mol×2=12mol,n(Cu)=6mol,n(NO3﹣)=8mol,

由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

6molCu反应需要消耗16molH+,4molNO3﹣,则H+不足,H+完全反应,

设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x,则

3Cu+8H++2NO3﹣=3Cu2++2NO↑+4H2O

82

12molx

,解得x=3mol,

故选B.

 

15.下列对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的区别;

B、酒精灯火焰的名称与位置;

C、氢氧化亚铁的制取要隔绝空气;

D.量筒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解答】A、图示为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带有活塞,故A错误;

B、酒精灯火焰从内到外依次为焰心、内焰、外焰,故B错误;

C、为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用苯隔绝空气并把长导管插入液面下,故C正确;

D.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溶液的稀释操作,故D错误.

故选C.

 

16.图是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A.

稀H2SO4Cu﹣Zn原电池

B.

CuSO4粗铜的精炼

C.

ZnCl2溶液铁片镀锌

D.

饱和氯化钠溶液验证NaCl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

【分析】A.依据原电池原理分析,活泼金属做负极;

B.粗铜精炼,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

C.依据电镀原理,镀层金属做阳极,待镀金属做阴极;

D.电解饱和食盐水,铁棒为阴极,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碳棒做电解池阳极,溶液中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

【解答】解:

A.锌比铜活泼,应为负极,铜为正极,故A错误;

B.粗铜精炼,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故B错误;

C.镀件铁做阴极,锌做阳极进行电镀,故C错误;

D.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电流流向,铁棒为阴极,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碳棒做电解池阳极,溶液中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检验氯气用淀粉碘化钾,故D正确;

故选D.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取用蒸发皿用坩埚钳;

B.胶头滴管应悬于试管上方;

C.先使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D.标签应向着手心.

【解答】解:

A.取用蒸发皿用坩埚钳,用手会烫伤,故A错误;

B.胶头滴管应悬于试管上方,避免污染试剂,故B错误;

C.往试管内加固体药品时,先使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避免药品粘在试管壁上,故C正确;

D.标签应向着手心,塞子应倒放,故D正确.

故选CD.

 

18.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

A.Cu2+B.Fe3+C.Fe2+D.H+

【分析】根据金属铁能和三价铁、铜离子以及氢离子反应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

充分反应后,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铁粉有剩余,因为三价铁离子会和铁单质生成二价铁离子,所以一定没有三价铁离子,B错误,

铜离子会和单质铁发生置换反应二价铁离子和单质铜,盐酸中的氢离子会和铁单质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二价铁离子,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铜离子、氢离子,A、D错误,所以一定存在的是Fe2+;

故选:

C.

 

19.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发生.但加入某盐后,发现铜粉质量逐渐减少,则该盐可能是(  )

A.Fe2(SO4)3B.ZnSO4C.KNO3D.NaCl

【分析】铜粉与稀硫酸不反应,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原来溶液中存在氢离子,有硝酸根离子存在时具有强氧化性,此外铜还可以和三价铁反应.

【解答】解:

A、金属铜可以和三价铁离子之间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亚铁离子,故A选;

B、金属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加入硫酸锌也不反应,故B不选;

C、加入硝酸钾在酸性条件下,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和金属铜之间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

8H++2NO3﹣+3Cu=3Cu2++4H2O+2NO↑,故C选;

D、金属铜和稀盐酸、稀硫酸之间均不反应,所以加入氯化钠,不发生反应,故D不选;

故选AC.

 

20.有温度和容积均相同的两容器Ⅰ、Ⅱ,向Ⅰ中加入1molNO2,Ⅱ中加入2molNO2,都将发生反应2NO2(g)⇌N2O4(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Ⅰ中NO2的转化率为a%,Ⅱ中NO2的转化率为b%,则a、b的关系为(  )

A.a<bB.a>bC.a=bD.无法确定

【分析】在温度和容积均相同的两容器,Ⅱ相当于两个Ⅰ达平衡时压缩到一个容器中,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在温度和容积均相同的两容器,Ⅱ相当于两个Ⅰ达平衡时压缩到一个容器中,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Ⅱ中NO2的转化率大于Ⅰ中NO2的转化率,即a<b,故选A.

 

二、实验题

21.实验室里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试用表格形式列出图中装置的错误之处,并用文字简要说明如何改正.

【分析】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反应制取氨气,选择固体加热装置,固体加热在大试管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水倒炸裂试管,固定试管加持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生成的氨气比空气轻应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收集气体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和空气对流收集不到纯净的氨气,不能用胶塞塞住试管口.

【解答】解:

由图可知错误之处为①试管a管口斜向上倾斜.改正:

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

②铁夹夹的位置不对,改正;应夹在离管口

处;

③试管b管口向上,改正:

应向下;

④试管b塞上橡皮塞.改正:

将橡皮塞改为棉花团;

⑤无酒精灯加热,改正:

用酒精灯加热,

故答案为:

错误之处

应如何改正

①试管a管口向上倾斜

②铁夹夹的位置不对

③试管b管口向上

④试管b塞上橡皮塞

⑤反应物没加热应略向下倾斜

应夹在离管口

应向下

将橡皮塞改为棉花团

用酒精灯加热

 

22.图是测定植物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实验装置.A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 验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完全除净 ,D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石灰水变浑浊 .此实验说明植物具有 呼吸作用 性质.

【分析】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植物的呼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检验时可用氧气将C中二氧化碳排到D中,则需要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用用石灰水检验是否除尽,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需要除去,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使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净,氧气进入C中将通过呼吸作用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D中检验,

故答案为: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验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完全除净;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

 

三、计算题

23.在500gCuSO4溶液中插入两根电极,一极为铜,一极为粗铜(含锌).通电电解至粗铜刚好全部溶解掉,这时铜极质量增加7.04g,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0.02g.求粗铜中含锌的质量分数.

【分析】Cu电极为阴极,发生反应:

Cu2++2e﹣=Cu,阴极质量增重7.04g为析出Cu的质量,粗铜为阳极,由金属性Zn>Cu,故开始发生反应:

Zn﹣2e﹣=Zn2+,Zn放电完全后,再发生反应:

Cu﹣2e﹣=Cu2+,溶液质量增重为反应Zn+Cu2+=Cu+Zn2+所致,利用差量法计算Zn的质量,Zn放电时生成Cu的质量,由于Cu放电时,阳极溶解的Cu与阴极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