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308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docx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1

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7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小题,3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反应热为零的化学反应

B、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反应热

C、存在活化能为零的化学反应

D、放热反应是由于断裂旧键所需的能量大于生成新键所放出的能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两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B、H2(g)+1/2O2(g)=H2O(g)△H=–241.8kJ/mol,则H2燃烧热为–241.8kJ/mol

C、化学反应条件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3、下列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是A

4、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1>0;P(白磷,S)=P(红磷,S)△H2<0。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说明金刚石的内能比石墨低B、说明红磷比白磷稳定

C、说明红磷比金刚石稳定D、此变化均为物理变化

5、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1/2O2(g)=CO(g)△H1=-110.5kJ/mol;C(s)+O2(g)=CO2(g)△H2=-393.5kJ/mol则C(s)+CO2(g)=2CO(g)的△H=?

A、283.5kJ/molB、-172.5kJ/molC、172.5kJ/molD、-504kJ/mol

6、1克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l)△H=-142.9kJ

B、H2(g)+1/2O2(g)=H2O(l)△H=-285.8kJ

C、2H2+O2=2H2O△H=-571.6kJ

D、H2(g)+1/2O2(g)=H2O(g)△H=-285.8kJ

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H2(g)+1/2O2(g)==H2O(g)△H=-241.8kJ/mol

B、C(s)+1/2O2(g)==CO(g)△H=-110.5kJ/mol

C、CO(g)+1/2O2(g)==CO2(g)△H=-283.0kJ/mol

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036kJ/mol

8、已知:

H+(aq)+OH-(aq)=H2O(l)△H=-57.3kJ/mol。

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L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和△H3的大小关系为

A、△H1==△H2>△H3B、△H3>△H2>△H1

C、△H2>△H1>△H3D、△H3>△H1>△H2

9、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且Y的能量一定高于N

B、X的能量一定高于N且Y的能量一定高于M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可发生

10、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CO2消耗5mol/L的KOH溶液300ml,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正盐和酸式盐,则此条件下反应:

C4H10(g)+13/2O2(g)==4CO2(g)+5H2O(g)的△H为

A、+4QkJ/molB、-4QkJ/molC、-8QkJ/molD、-16QkJ/mol

11、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燃料是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

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2NH4ClO4=N2↑+4H2O+Cl2↑+O2↑△H<0。

关于该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

B、该反应瞬间能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飞船飞行

C、从能量变化上看,该反应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反应中NH4ClO4只起到氧化剂的作用

*12、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H2SO3+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B、I->H2SO3>Fe2+>NO

C、Fe2+>I->H2SO3>NOD、NO>Fe2+>H2SO3>I-

二、1-2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3、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Zn+H2SO4(稀)B、C+H2O=CO+H2C、胆矾受热分解成CuSO4和水D、Na2O+H2O

1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Q3B、Q1+Q2>2Q3C、Q1+Q2<Q3D、Q1+Q2<2Q3

1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

A、2H2(g)+O2(g)=2H2O(g)△H12H2(g)+O2(g)=2H2O(l)△H2

B、S(g)+O2(g)=SO2(g)△H1S(s)+O2(g)=SO2(g)△H2

C、CO(g)+1/2O2(g)=CO2(g)△H12CO(g)+O2(g)=2CO2(g)△H2

D、H2(g)+Cl2(g)=2HCl(g)△H11/2H2(g)+1/2Cl2(g)=HCl(g)△H2

16、“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潮汐能

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沼气

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17、已知298K时,2SO2(g)+O2(g)

2SO3(g)△H=-197kJ/mol,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某密闭容器中通人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人1molSO2和0.5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2=Q1/2B、Q2>Q1/2

  C、Q2<Q1/2且Q1=197kJ   D、Q2<Q1/2且Q1<197kJ

18、下列有关H+(aq)+OH-(aq)=H2O(l)△H=-57.3kJ/mol的离子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一定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

B、代表所有的酸碱中和生成1molH2O(l)反应

C、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都可以这样表示

D、代表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中和生成1mol水且没有其它沉淀或气体生成的反应

*19、离子方程式NH4++2H2O

H3O++NH3•H2O所代表的是:

A、氨水与盐酸反应的逆反应B、氯化铵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醋酸铵晶体溶于水D、碳酸氢铵与过量的盐酸溶液反应

*20、将40mL1.5mol/LCuSO4溶液与30mL3mol/LNaOH溶液混合,生成淡蓝色沉淀,假如溶液c(Cu2+)和c(OH-)都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组成可表示为:

A、Cu(OH)2B、CuSO4·Cu(OH)2

C、CuSO4·2Cu(OH)2D、CuSO4·3Cu(OH)2

*21、某溶液中含有NO3—、SiO32—、AlO2—、S2—等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盐酸、微热搅拌再加入过量NaOH,则溶液中离子数量大量减小的阴离子是:

A、NO3—B、SiO32—C、AlO2—D、S2—

*22、下列离子最容易和H+结合成分子的是:

A、NO3—B、CH3CH2O—C、OH—D、

-O-

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共74分)

23、(每空1分,共15分)

(1)当能量变化以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当某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这是放热反应;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能量(释放给)而使反应体系能量,因此规定放热反应的△H为“”。

(2)化学反应中所释放或吸收的,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热量,△H0。

(3)℃,kPa时,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时所放出的,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4、(2x3=6分)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时放热2.444kJ,则反应H2(g)+1/2O2(g)==H2O(l)的△H=kJ·

;若25℃,101kPa下,1g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55.6kJ热量,则甲烷的燃烧热为。

25、(3+3=6分)发射卫星用N2H4为燃料,NO2为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

(1)N2(g)+2O2(g)=2NO2(g)△H1=+67.7kJ/mol;

(2)N2H4(g)+O2(g)=N2(g)+2H2O(g)△H2=-534kJ/mol;

(3)2H2(g)+O2(g)=2H2O(g)△H3=-484kJ/mol;

(4)H2(g)+F2(g)=2HF(g)△H4=-538kJ/mol;

试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N2H4与NO2反应,N2H4与F2反应(生成N2和HF)。

26、(2+1+2+1+1+2=9分)称取等质量为(ag)胆矾(式量:

250)两份。

把一份溶于bg水中,测知其溶解时吸收Q1kJ热量;把另一份脱水(CuSO4式量:

160)后溶于bg水中,测得其溶解时放热Q2kJ。

(1)胆矾的溶解热为kJ/mol,是过程(填”吸热”或“放热”,下同),

(2)无水硫酸铜的溶解热为kJ/mol,是过程。

(3)从以上数据可知,胆矾脱水是过程,1mol胆矾脱水需kJ热量。

27、(3+4=7分)2.00gC2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99.6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计算3.00molC2H2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热量?

*28、(1x4+2x3=10分)已知卤代烃与强碱的水溶液共热时,卤原子能被带负电荷的原子团OH-所取代。

现有一烃A,它能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

已知E分子间发生缩合反应,可生成环状化合物C6H8O4,回答下列问题:

(1)A、C、D、E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C,D,E。

(2)在①—⑥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F→G:

;G→H:

汕头一中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四)第一单元训练题1答题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共74分)

23、(每空1分,共15分)

(1),,(释放给),,“”。

(2),,又称为。

,△H0。

(3)℃,kPa时,,,。

24、(2x3=6分)热化学方程式为;

△H=kJ·

;则甲烷的燃烧热为。

25、(3+3=6分)热化学方程式:

N2H4与NO2反应,

N2H4与F2反应(生成N2和HF)。

26、(2+1+2+1+1+2=9分)

(1)

(1)胆矾的溶解热kJ/mol,过程;

(2)无水硫酸铜的溶解热kJ/mol,过程。

(3)过程,kJ。

27、(3+4=7分)2.00gC2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99.6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计算3.00molC2H2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热量?

解:

 

*28、(1x4+2x3=10分)

(1)结构简式A,C,D,E。

(2)属于加成反应的__________(填序号)。

(3)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F→G:

G→H:

*29、(4+6=10分)在合适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NO跟NH3可反应生成N2和H2O。

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共1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g。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若以上反应进行得完全,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

 

*30、(3+3+5=11分)有一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其中的10mL,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得到2.87g沉淀,滤液与2mol/LNaOH溶液反应,用去20mL碱液时恰好中和。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

Ag:

108;Cl:

35.5;Cu:

64)

(1)求混合溶液中HCl和HNO3物质的量浓度。

(2)另取10mL原混合酸溶液,加入0.64gCu粉共热,在标准状况下可收集到多少体积的NO气体?

(反应过程中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提示:

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考虑物质过量或不足。

有关离子方程式:

3Cu+8H++2NO3-==3Cu2++2NO↑+4H2O)

 

汕头一中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训练题2

答案全部填入答题卷中,答卷时间1小时

原子量:

H:

1C:

12N:

14O:

16Na:

23Al:

27S:

32Cl:

35.5Fe:

56Cu:

64Ag:

108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叫做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以下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A.一级能源:

太阳能、风能、电能B.一级能源:

潮汐能、天然气、焦碳

C.二级能源:

电能、氢能、水煤气D.二级能源:

核能、石油、煤

2.有关焓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的反应热都能用焓变表示B.焓变数值小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C.放热反应的焓变大于吸热反应的焓变D.当△H<0时,总能量:

反应物>生成物

3.关于反应热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键能越大,生成物的总键能越小的化学反应放热越多

B.反应物的活化能>生成物的活化能的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

C.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D.放热反应不加热不一定能发生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直接反映相应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H+(aq)+OH-(aq)=H2O(l)△H=-57.3kJ/mol

B.C2H2(g)+5/2O2(g)==2CO2(g)+H2O(l)ΔH=–1294.8kJ/mol

C.H2(g)+1/2O2(g)=H2O(g)ΔH=–241.8kJ/mol

D.2SO2(g)+O2(g)

2SO3(g)△H=-197kJ/mol

5.已知1升0.25mol/L的稀硫酸与足量的0.1mol/L稀NaOH溶液充分反应放热akL,则以a表示的中和热焓变值(单位:

kJ·mol-1)正确的是

A.2aB.-2aC.4aD.-4a

6.已知燃烧热数据:

H2:

ΔH=–285.8kJ/molCO:

ΔH=–283.0kJ/molCH4:

ΔH=–890.31kJ/mol;

相同质量的上述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CH4最多B.CO最多C.H2最多D.一样多

7.C和CO比较,燃烧热的焓变值一定是

A.ΔH(C)>ΔH(CO)B.ΔH(C)=ΔH(CO)C.ΔH(C)<ΔH(CO)D.无法确定

8.以下获取能源的做法不科学或不合理的是

A.绿化造林,用木材代替化石燃料做能源B.把煤制成气体燃料

C.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探索以水为原料获取氢气的新途径

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蕴藏大量的以晶体形式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有“可燃冰”之称,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已知1m3这种晶体约含112KgCH4;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9.“可燃冰”的晶体属于

A.分子晶体B.离子晶体C.原子晶体D.金属晶体

10.1m3这种晶体在标准状况下能释放出甲烷气体的体积约是

A.15.6m3B.150m3C.155m3D.160m3

 

二、1—2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制取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硅,工业上用粗硅制取高纯硅可以通过下列两个反应实现:

3000C9500C

①Si(粗硅)+3HCl======SiHCl+H2②SiHCl+H2======Si(高纯硅)+3HC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①②都是置换反应

C.①②都是可逆反应D.①②的焓变代数和为零

已知C(石墨)===C(金刚石)△H==akJ·mol-1(a>0)

C(石墨)+O2(g)===CO2(g)△H1==bkJ·mol-1

C(金刚石)+O2(g)===CO2(g)△H2==ckJ·mol-1

据此回答12.13两题:

12.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相同的石墨和金刚石能量比较,石墨<金刚石

B.可以推测,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

C.可以断定,石墨硬度比金刚石大

D.说明石墨晶体和金刚石晶体中的碳原子都是以四个共价键与其他原子结合,键能很大

13.关于△H1、△H2的判断正确的是

A.△H1>△H2B.△H1<△H2C.△H1==△H2D.a>b>c

14.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判断正确的是

①.汽油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②在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电解水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④.甲烷与Cl2发生卤代反应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5.已知C(S)+O2(g)==CO2(g)△H==—akJ/mol

2CO(g)+O2(g)==2CO2(g)△H==—bkJ/mol(a、b均>0)

根据盖斯定律推测:

反应CO2(g)+C(S)==2CO(g)的△H为(单位:

kJ/mol)

A.a+bB.a–bC.b–aD.2b-a

16.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akJ/mol,乙烷的燃烧热为bkJ/mol,现有CH4和C2H6的混合气体1mol,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热ckJ;则混合气中

CH4和C2H6的体积比是

A.a–c:

c–bB.c–a:

b–cC.b-c:

c-aD.无法确定

17.已知H—H键能akJ/mol,H—N键能bkJ/mol,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H==—QkJ/mol(Q>0)

则N≡N键的键能是(单位:

kJ/mol)

A.a+b–QB.6b-3a–QC.2b–3a+QD.Q–3a–6b

 

18.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0.5NA个原子的CH4气体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热89.0kJ

B.在H2燃烧反应中,当H2失去2NA个电子时放出的热量叫做氢气的燃烧热

C.酸碱中和生成NA个H2O时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D.28g乙烯完全燃烧所生成的CO2分子中含有8NA对共用电子对

19.20XX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

从此我国进入了航天大国和航天强国行列。

发射“神五”时用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

N2(g)+2O2(g)=2NO2(g);△H=+67.7kJ/mol。

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

下列关于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N2H4(g)+2NO2(g)=3N2(g)+4H2O(l);△H=–1135.7kJ/mol

B.2N2H4(g)+2NO2(g)=3N2(g)+4H2O(g);△H=–1000.3kJ/mol

C.N2H4(g)+NO2(g)=3/2N2(g)+2H2O(g);△H=–1135.7/2kJ/mol

D.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

20.已知:

101kPa时的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1,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中和热57.3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及热化学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8H18(l)+25/2O2(g)8CO2(g)+9H2O(l);△H=+5518kJ·mol-1

B.C8H18(l)+25/2O2(g)8CO2(g)+9H2O(l);△H=-5518kJ·mol-1

C.H+(aq)+OH-(aq)H2O(l);△H=-57.3kJ·mol-1

D.NaOH(aq)+1/2H2SO4(aq)====1/2Na2SO4(aq)+H2O(l);△H=+57.3kJ·mol-1

第Ⅱ卷(共40分)

三、填空题(共20分)

21.(10分)

⑴写出五种新能源的名称

⑵用“大、小、相等、无法比较”填写下列各空

①当一个反应的始态和终态确定之后,一步完成与多步完成的热量变化,前者后者

②△H>0的反应,反应物总键能与生成物总键能比较,前者比后者

③△H>0的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比较,前者比后者

④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前者的△H值比后者的△H值

⑤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前者反应物的稳定性比后者反应物的稳定性

22.(10分)根据6题20题回答以下问题:

⑴相同质量的H2、CO、CH4、C8H18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⑵燃烧热[用△H(H2)、△H(CO)、△H(CH4)、△H(C8H18)表示)最大的是

⑶求反应:

CO(g)+H2O(l)==CO2(g)+H2(g)的焓变△H==

⑷简述(3)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

⑸已知键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