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3265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明.docx

《中国古代文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明.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明.docx

中国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人类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

封建社会:

秦朝至清朝。

禅让制:

中国上古时期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方式,依据:

品德、贡献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朝:

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特点:

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死子继,有时兄宗弟及。

(2)商朝: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内外服制度:

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外服是附属国管理的地区。

关系:

部落之间的松散联盟关系;商朝时,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标志:

占卜卜辞龟壳兽骨

3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世袭制)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识别标志:

“封”、“诸侯”、国名

(1)背景:

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史称西周、建都镐京。

(2)分封目的:

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内容:

①分封对象:

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②分封核心内容:

分封王畿以外的土地。

③主要诸侯国:

鲁、燕、卫、晋(王族)、楚、宋、陈(先代贵族)、齐(功臣)等。

④义务:

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政令,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贡、派服劳役、朝觐述职等义务;权利:

受封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⑤等级序列: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4)影响:

①积极影响:

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疆域;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政治秩序稳定。

②消极影响:

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造成了周朝后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2.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等政治权力)

(1)目的:

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继承上的矛盾。

②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巩固王权。

(2)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兄弟为小宗);

(3)作用:

巩固了分封制,保障了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

②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③是“家”与“国”的统一

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

(4)维护工具:

礼乐制度(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划、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其实质是:

维护西周等级差别的工具。

(5)世卿世禄制:

贵族政治,血缘继承。

(6)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等级森严。

(3)形成了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中宗法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

(4)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期)

大动荡:

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政治上: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表现:

楚王问鼎(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经济上: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思想上:

百家争鸣,思想文化异常活跃。

军事上:

大国争霸,战乱频繁,兼并战争,有利于秦的统一。

(无义战)

②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崩溃;诸侯实力增强,周王室衰落。

考点3: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背景或条件

(1)政治前提:

秦王赢政灭六国,建立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2)经济根源: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小农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

(3)政治根源:

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

(4)思想来源:

法家思想的形成和传播。

(5)实践条件:

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并证明法家思想的可行性。

2.目的:

巩固政权,维护大一统。

3.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皇帝制度;中央:

三公九卿制;地方:

郡县制。

(1)皇帝制度的建立

,“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被沿用。

②特点: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

(2)中央:

三公九卿制

三公:

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图书、律例;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关系:

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九卿是执行机构。

(3)地方:

郡县制

①起源:

源于战国。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②建立:

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

四级地方机构:

郡、县、乡、里。

③特点:

与分封制相比较,特点有:

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④意义:

a.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发展;b.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进行划分

继任制

诸侯爵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于中央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1)积极:

①彻底打破了贵族分封制,初步奠定了祖国疆域,奠定了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历代沿用。

②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2)消极:

①导致暴政,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②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考点4: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1.七国之乱:

西汉初年,中央沿用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对抗中央。

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平定后,把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

2.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政治措施:

①建立中朝:

中朝,任用布衣为相,为决策机构;外朝,即原来的三公九卿,执行。

相权受限,皇权加强。

②设置刺史:

全国分13州,各置刺史一人。

中央特派,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高官),位卑权重,无固定治所;到了东汉,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治所为州。

③实行推恩令(推恩分化,削弱王国)、附益法(严禁官僚为诸侯王聚敛财富,严禁官僚与诸侯王勾结,为诸侯王谋取利益)、酎金夺爵(剥夺列侯爵位)等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王国的威胁。

④选官制度:

加强对官吏的考核任用。

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前者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

注重人才道德(“举孝廉”)。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与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集团。

(2)经济措施:

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

(3)军事措施:

出击匈奴。

(4)文化措施:

①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②教育上:

创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体系。

3.汉武帝加强集权的影响:

①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专权,政局动荡。

(二)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1.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容:

中书省——起草诏令,决策机构;门下省——封驳审议,审核机构;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

吏(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户籍、土地和赋税)、礼(礼仪、科举)、兵(军政)、刑(刑狱)、工(国家工程建设)六部,行政机构。

2.作用:

①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②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

(三)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注意从中央分割相权、地方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把握)

1.背景:

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为消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巩固统治。

2.主要措施:

(1)收精兵——集中军权:

①杯酒释兵权:

和平削权,集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②中央:

将禁军统领权归三衙,设枢密院行使调兵权。

兵权互牵制,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③禁军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强干弱枝,保证中央对地方军事优势。

(2)削实权——集中行政权:

①中央: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但相权被三分:

设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院和三衙分割军政权,设三司(盐铁、户部、度支)分割财政权,三司使被称为“计相”。

(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合称“二府三司”)

②地方:

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做州郡长官,设通判监督,直接向朝廷奏报。

(3)制钱谷——集中财政权:

①中央:

设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

②地方:

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3.影响:

①积极:

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消极:

形成“冗官”、“冗兵”、“冗费”局面,造成国家积贫、积弱(即“三冗二积”)。

③教训:

改革必须结合实际,精兵简政,等等。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②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分割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四)元加强中央集权

1.中央:

①一省制:

即中书省,设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归中书省。

相权反弹,严重威胁皇权。

②枢密院:

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③御史台:

最高监察机关。

④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2.地方:

行省制度

(1)目的:

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有效控制。

(2)内容:

山东、山西、河北由中书省直辖,其他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行省拥有军、政、财大权,但行政权力是受到中央的节制,省的最高长官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

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3)影响:

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我国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初步基础;是我国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

(五)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商周时期:

“世卿世禄”制(以称“世官制”)

2.战国至秦朝:

军功爵制。

代表:

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3.两汉:

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4.魏晋南北朝:

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5.隋唐:

科举制。

①概况: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②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为出身低微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6.明清:

八股取士。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既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考点5: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1)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①背景:

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引起政局动荡;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都严加控制。

②废除:

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后,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③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皇帝政务负担繁重。

(2)明成祖创立内阁制度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太祖仍亲自主持政务。

②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后来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实际上掌握了宰相的权力。

(3)监察制度:

中央:

都察院(监察御史);地方:

按察使司,负责司法监察。

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进行监察。

(4)文化专制:

八股取士。

2.清朝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1)皇太极:

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

南书房(皇权得到扩大)

(3)雍正:

军机处(皇权到达顶峰)

①目的:

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起因:

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

③演变:

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核心。

④职能:

跪奏笔录,上传下达(皇帝政令的传达部门)

⑤影响:

简化了行政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文化专制:

八股取士、文字狱。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2)消极影响:

绝对的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以致近代中国无力抵御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如: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近代科技的落后,也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结束:

191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代议制共和制。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史

考点1:

农业(农具、耕作技术、水利工程、灌溉工具、小农经济、土地制度)

1.农具:

早期农具——耒耜、石器、青铜器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春秋时期:

开始使用铁犁牛耕;战国时期开始广泛推广

西汉代:

赵过(耦犁),犁壁;东汉:

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时期:

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2、耕作技术——春秋战国:

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西汉:

赵过推行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

耕耙(耱)技术,《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农书,绿肥和轮作早欧洲1000多年

3、耕作制度:

——西汉:

一年一熟为主

宋朝以后:

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魏晋时开发江南;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南宋,江浙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完成南移。

②南移的原因:

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与技术,南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

)。

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有的地方一年三熟制。

明清时期:

明清:

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面积扩大。

4、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

春秋(芍陂);战国都江堰、(郑国渠);汉漕渠、白渠、龙首渠(坎儿井);隋唐大运河(商业发展)

(2)灌溉工具:

曹魏翻车;唐筒车;宋高转筒车山地灌溉

5、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特点:

组织形式: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

生产目的:

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生产技术:

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业精耕细作作出了贡献

作用:

a.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b.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c.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d.局限:

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抵抗灾害能力弱;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阻碍近代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6、土地制度: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代表:

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①演变:

商代出现,西周盛行,春秋后瓦解。

②实质:

名义上国有,实为贵族所有。

③瓦解原因:

A.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

B.战争使劳动力减少。

C.各国税制改革,立法确立土地私有制,代表:

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④瓦解影响:

封建剥削方式产生。

封建土地私有制:

土地兼并:

a.概况:

进入汉代后,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两极分化严重;到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土地买卖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b.危害:

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c.统治者对策:

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以确保政府收入和社会稳定;典型:

均田制。

7、土地经营方式:

①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

至明清,一直占主导

②租佃制经营:

战国产生,宋代仅次于自耕农,明清时期普及全国,占主导。

▲租佃式经营普及的意义:

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减弱,农民有选择雇主和支配产品的自主权,甚至与市场发生联系,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和商品经济的稳步发展。

 

考点2:

手工业的发展(冶金、制瓷、纺织、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1.手工业发展概况

▲冶金业

(1)青铜时代:

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商周时期技艺成熟,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2)冶铁业:

①冶铁技术的进步:

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东汉:

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16世纪前领先世界);南北朝:

灌钢法(古代最先进)。

②燃料:

煤(汉代开始,北宋普遍)→焦炭(南宋末年开始,明代流行)。

▲纺织业

(1)丝织业:

上古时代发明养蚕缫丝(世界最早)——西周后工艺发展——汉代由于丝绸之路远销欧洲,获“丝国”之称——唐:

缂丝技艺——明清:

进入鼎盛时期,并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棉纺织业:

宋代:

出现——元代:

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衣被天下”)——明代后期: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陶瓷业

(1)制陶:

新石器时代出现,唐代的唐三彩享誉中外。

(2)制瓷(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商代:

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东汉晚期:

成熟,青瓷——南北朝:

白瓷——唐:

制瓷业成为独立工业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珍贵;瓷器成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宋: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瓷都——元:

进入彩瓷生产期,以青花、釉里红为代表——明:

斗彩、五彩瓷——清:

粉彩、珐琅彩。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1)历史悠久,技术长期领先,产品远销欧亚非。

(2)地域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技术先进,且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

(3)经营方式:

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家庭手工业:

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对稳定小农经济有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市场发育。

▲官营手工业:

夏商周时期推行“工商食官”政策;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后期不断萎缩。

特点:

规模大、分工细、组织严密、管理完善、主要生产军用品和皇室、贵族消费品,代表手工业最高成就;产品不流通,对工匠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激化矛盾。

▲私营手工业:

不断发展,明中后期逐渐占主导地位,某些部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产品在市场流通。

(4)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为农业文明经济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

考点3:

商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1)原始社会末期:

偶尔以物易物。

(2)商朝:

出现职业商人(“商人”的由来)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商业活动为官府所控制。

(4)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出现,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官营商业和私营商业构成中国古代商业的两种主要经营形态;各国铸造货币,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城市繁荣,出现大都会(临溜,邯郸)。

(5)秦朝:

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了商业发展。

(6)西汉: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畅通,中外贸易发达;商业中心:

长安、洛阳,出现专供贸易的“市”,官府有专职官员管理。

(7)魏晋南北朝:

社会动荡,货币作用减弱,以物易物成为主要交换手段,有关商税成为东晋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8)隋唐:

商业蓬勃发展,南北经济交往和对外贸易发达。

①原因:

政治统一;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政府重视,政策开明。

②表现:

a.城市繁荣:

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

b.市场发展:

市坊分开;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c.金融货币:

出现了“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

d.对外贸易:

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频繁,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外贸。

(9)宋元时期:

进入新的高峰期。

①宋代表现:

a.打破市坊界限和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出现街市、夜市和晓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城郭和乡村可置市,集镇兴盛,出现草市;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b.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四川益州)。

c.交换品种速增,城市中出现不同类型的集市。

d.商税越来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e.重视边境贸易(榷场)和海外贸易,沿海港口城市兴盛,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等繁盛一时,“蕃客”云集。

②元代表现:

a.纸币广泛流通。

b.漕运、海运发达,遍设驿站。

c.大都是政治、文化、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10)明清时期:

出现新特点。

表现:

①商业市镇的兴起,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苏州等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②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贵金属货币白银广泛使用。

③农产品商品化加强,破产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也成为商品。

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⑤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早,与农业、手工业相辅相成,各时期发展不平衡。

(2)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

(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城市中有市,乡村中有草市,且有夜市和晓市等。

(4)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商人群体活跃,形成地域性商帮。

(5)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

(6)商业领域官营和专卖制度长期存在。

(7)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8)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理解: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关系:

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农业为手工业提供原料,农业生产工具革新为手工业提供市场,农业手工业技术提高和产品商品化趋势为商业发展奠定基础,商业繁荣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

考点4: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产生的基本条件: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出现雇佣关系。

(2)产生概况:

①时间、地点、部门:

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江南地区,纺织部门。

②标志:

手工工场的出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3)主要特征:

微弱、稀疏,发展非常缓慢;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发展水平低,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就全国而言,不占主导地位;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①经济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