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3380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8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docx

孕妇育儿超妈成长学院宝宝春季流感

宝妈育儿之——春季流感预防与养护

一、认识小儿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力强,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人群普遍易感。

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

流感的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本病具有自限性,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1、流感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流感病人及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健康带病毒者排病毒量少且短暂,故在传播疾病上起的作用不大。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咳嗽、打喷嚏、谈话时喷射出来的小雾粒传染最明显,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引起感染。

2、临床表现:

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多突然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度,可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咳嗽、流涕、鼻塞、咽痛,少数病儿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新生儿流感比较少见,但如果患有流感易合并肺炎,常有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症状。

二、小儿流感预防

流感是导致儿童就诊和住院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每年有10%-15%的儿童因流感感染而需要就诊,并且小于5岁儿童感染流感后并发重症疾病的风险较高。

所以,为避免流感对宝宝造成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好预防流感的工作。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

减少宝宝生活空间中的细菌、病毒,就需要经常开窗通风。

有些人认为窗户关闭能够减少灰尘进入室内,认为灰尘中含有很多致病的病毒和细菌,减少灰尘应该可以减少疾病发生。

其实并非如此,关闭窗户确实可以起到隔尘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户外灰尘较大、病菌种类多,但是每种病菌的密度比较低,不易引起人体发病。

如果门窗紧闭,加上室内干热,存留于室内的病菌虽然种类少,但可以迅速繁殖,致使密度增加。

病菌的密度增加就增加了人体感染的机会。

如果经常开窗通风,虽然能够让很多病菌进屋,但可以降低每种病菌的密度,反而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为了保持室内的空气质量,很多人喜欢用空气净化器,实则不然,除了恶劣天气雾霾天等,户外空气质量都要好于室内。

户外空气流通,虽然病菌种类多,但浓度很低,不会致病,反而能够刺激呼吸道抵抗疾病的能力,家中即便使用了空气净化器,但它毕竟不是杀菌剂。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

(1)滤芯定期更换。

在使用空气净化器的过程中,室内细菌和一些颗粒物会被过滤器一起阻挡,病菌可能以颗粒物为食物,在室内温热环境下迅速繁殖,如果过滤器老化或其中病菌密度达到一定数量后,很有可能播散到室内,这样非常容易致病。

如果家中使用了空气净化器,要注意滤芯一定要根据厂家说明定时更换,平常也要注意过滤网的清洗。

(2)每天仍需定时通风。

空气净化器一定程度上会使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但是人们生活在环境中,虽然现在环境污染很严重,也必须适应才行,除非恶劣天气,每天家中需要定时通风,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儿童在户外活动,可提高其呼吸道适应环境的能力。

只有适应了环境,呼吸道抗病能力才会增强,否则,遇到天气变化就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

2、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湿润。

空气干燥容易导致尘土飞扬,夹带着病菌的尘土被吸入呼吸道,引发呼吸道感染,还造成了一些病毒、细菌的繁殖。

当环境湿度低于35%时,流感病毒的存活时间超过24小时,环境湿度高于50%时,流感病毒的存活时间不超过10小时。

人体吸入干燥的空气会影响气道上皮纤毛的运动,即降低了气道抵抗力,又不容易排出气道内的病菌,容易造成呼吸道的感染。

在干燥季节,为了增加室内湿度,很多家庭都会使用加湿器。

加湿器可以增加呼吸道舒适感,还可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的话,也会成为室内空气的污染源。

很多家庭都给婴幼儿房间配备了加湿器,但家长却没有重视清洗加湿器,没有清理消毒的加湿器很容易产生霉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随着喷出来的气雾漫入空气里,然后进入孩子的呼吸道,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为避免加湿器带来的健康隐患,家长需要做到:

(1)每天清洗加湿器。

定时倒掉加湿器内残余的水,并用流动清水进行冲洗,这样就可以避免加湿器内部的霉菌生长。

(2)加湿器内应倒入纯净水。

冲洗加湿器可以用自来水,但使用时一定要用纯净水,自来水和矿泉水都不可以。

因为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会通过加湿器播散到空气中,落于家具等表面上,形成的白霜,吸入气道内不利于健康。

(3)不推荐在加湿器水中加药。

加湿器多以超声为动力,药物结构容易遭到破坏,而且使用的药物也没法定量。

(4)注意开窗通风。

使用加湿器,要注意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清爽,维持适宜的居住环境。

(5)加湿器停止使用后晾干保存。

加湿器使用完后,一定要净空其中的水分,并置于空气流通处吹干,以免保存期间霉菌生长。

3、避开高危环境。

流感爆发季,少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少去患儿集中的地方,宝宝有小病,及时在家采取预防干预措施达到少去医院的目的,但是遇到家庭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不要让流感患者接触宝宝。

家里、亲朋好友有人患流感时,要带宝宝规避。

尤其是父母或者看护人患流感时,难免会传染给宝宝,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虽然戴口罩可以减少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在空气中播散,但不会阻绝病毒在空气中随着尘埃漂浮,宝宝仍可能把病毒吸入体内。

另外,病人处理鼻涕的手如果没有及时清洗干净,也会携带致病菌。

4、降低宝宝身边亲人携带病菌的机会。

成年人抵抗疾病能力相对较强,很多时候接触到病菌也不会发病,宝宝的免疫尚未发育成熟,很容易遭到致病菌的侵袭。

成人的口鼻咽内的病菌会对家中婴儿造成一定的威胁,家长在与宝宝近距离接触的时候,通过呼吸就将成人口鼻咽内的病菌直接传给宝宝,这也是为什么婴儿躲在家里也会患上流感的原因。

所以,家长在洗手、换完衣服后还要用淡盐水漱口和清理鼻咽部及清洗鼻腔,之后再与宝宝亲密接触。

5、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由于流感病毒不断的发生变异,需要动态监测流感病毒的变异,选育新的流行株用于疫苗株的制备和更新,提高疫苗的保护效果,疫苗的保护效果与接种对象的年龄,疫苗株与流行株是否匹配有关。

接种疫苗以后,通常在2周内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可以在体内持续1年,由于抗体水平随着时间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株因优势株不同而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季的疫苗,才能达到最佳免疫保护的效果。

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托幼和学龄儿童不仅流感发病率高,而且是社区流感传播的主要传播者,因此儿童是接种流感疫苗的重点优先人群。

关于流感疫苗您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1)接种流感疫苗后还有可能患有流行性感冒。

流感疫苗的保护率为80%左右,因此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宝宝,在流感流行期间,仍需要注意预防感染。

(2)接种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普通感冒。

有些家长会说我家宝宝接种了流感疫苗怎么还得感冒?

是因为流感疫苗只对流感有预防作用,普通感冒是流感以外的其他病毒引起的,所以流感疫苗不会对普通感冒有预防作用,宝宝接种了流感疫苗照样会得感冒。

(3)接种时间:

接种流感疫苗的时间最好在疫苗初上市时,也就是9月底或10月初。

6、避免忽冷忽热。

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调节中枢都尚未发育完善,对体温的调节功能比较差,不能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迅速发生相应的变化。

出汗的时候毛细血管和汗毛孔都处在开放的状态,当收到冷风刺激的时候,汗毛突然关闭以减少散热,但开放的毛细血管没能及时收缩,血流的速度仍然很快。

或者相反,汗毛孔没有及时关闭,仍然持续开放,向外散热,而毛细血管却遇冷收缩,血流减慢,进一步使原本不协调的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中枢失衡,宝宝皮肤抵御病毒和细菌侵袭的力量下降,致使宝宝感冒,甚至发生肺炎、气管炎等。

所以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

(1)宝宝出汗时,不要到风口处凉快,不要让宝宝快速喝冷饮、吃冰淇淋,应该让宝宝多喝温水,这样不但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对胃肠道和肺部的保护也是有益的。

宝宝出汗时不能忙着脱衣服,而是把汗擦干,可以解开衣扣,等汗消了以后再脱去外衣。

(2)加减衣服原则:

宝宝需要穿多厚的衣服,需要根据气候、室内环境来确定。

不会走路的宝宝,穿的衣服应该和大人安静状态下感觉舒适、不冷不热时所穿的衣服一样多。

如果宝宝已经会走路、会跑了,就要比成人少一件。

给宝宝穿衣服以宝宝不出汗、手脚不发凉为标准。

好多家长怕孩子冻着,给孩子穿的衣服比较厚,等到孩子热的出汗的时候再脱下来,很容易使宝宝感冒。

7、能够增强抵抗力的饮食:

(1)多吃含锌食物。

缺锌时,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

海产品、瘦肉、花生米、豆类等食品都富含锌。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如番茄、菜花、青椒、猕猴桃、西瓜、葡萄、柑橘、草莓等。

维生素C在加热过程中会大量丢失,所以烹饪的时候要注意保护。

(3)多喝水对预防流感和咽炎有良好的效果。

有些家庭为了让宝宝多喝些水,从小就让宝宝喝果汁,适当喝些果汁固然对宝宝身体健康有好处,但绝不能让它影响甚至代替正常的饮水。

若进餐前让宝宝喝果汁,就会影响食欲,尤其是在夏天,果汁摄入量一般以每天低于300毫升为宜。

  家长应鼓励给孩子多饮白开水,因为白开水容易透过机体细胞膜,有利于新陈代谢,保持免疫功能,提高宝宝抗病能力。

白开水中可适量加些水果汁,但不宜过多,更不可用水果汁代替白开水。

三、小儿流感护理

大部分流感具有自限性,应着重一般护理和并发症防治。

无并发症的患者通常居家隔

离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强调一般护理,患儿宜卧床休息,饮食要清淡,多喝水。

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

高热、烦躁不安、头痛等应给予对症处理,可用物理降温处理,体温超过38.5℃时,需要服用退烧药,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1、宝宝咳嗽护理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它不属于一种疾病。

咳嗽是人体自身保护机制之一,当呼吸道受到病菌、过敏原、异物等刺激时,为了排除这些刺激,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患有流感的宝宝咳嗽的目的是排除进入呼吸道的流感病毒或呼吸道产生的分泌物,因此,如果单纯止咳的话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流感病毒在体内停留更长时间,造成更严重的不良后果。

什么时候需要止咳呢?

如果宝宝咳嗽剧烈,引起呕吐,使原本就受损的呼吸道发生水肿,甚至有点状出血,这时止咳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服用稀释痰液、消炎、祛痰的止咳药是必要的。

但是,止咳药主要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

宝宝咳嗽,对因治疗,对症治疗都是必要的,但正确的家庭护理更是必不可少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室内温度保持在18-24度左右,室内湿度保持在45-50%,最好让室内保持相对恒温、恒湿状态。

(2)给宝宝吃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食物,禁吃刺激性和辛辣的食物,不要给宝宝吃过甜或过咸的食物。

选择有止咳清痰作用的食物,如白梨冰糖水、煎过的大枣泡水等。

(3)多给宝宝喝水。

可以稀释痰液,使痰液容易咳出,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前给宝宝喝水,可以减轻宝宝睡眠时和早晨起床后的咳嗽。

(4)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治疗

咳嗽不错的选择,宝宝容易接受,效果

很好。

但治疗的话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进行。

呼吸道局部雾化疗法属于局部治疗,

不仅治疗咳嗽效果好,而且是直接作用于

呼吸道,对全身的影响较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家中使用。

2、宝宝发热护理

一般儿童体温在36-37度,如果宝宝腋下体温超过37.5度,就可以认为宝宝发热了。

发热是一种防御机制,病毒钻进细胞后,迅速的以几何形式的繁殖,机体会有相应的对抗反应,体温调节中枢把温度调高,以破坏病毒复制。

病毒复制的过程中,温度起决定作用,当体温在36度时,最适宜病毒复制,38度以上生产力遭到破坏,病毒复制破坏,甚至停止。

所以发烧后家长不能着急就给宝宝用退烧药,温度降低了,又会使病毒大量复制,治疗越积极,病程越长,合并症也来了,肺炎,鼻炎、鼻窦炎等。

但不是说宝宝发烧就不管了,高热可以损害机体,有可能发生高热惊厥。

惊厥俗称抽筋、抽风、惊风,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一种紧急状况。

幼儿发生高热惊厥的概率,要比婴儿和学龄前儿童高。

惊厥常发生于6个月以后儿童,多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体温骤升达39-40度。

惊厥停止后,神志恢复正常,一般不留脑部损害。

通常情况下,宝宝在发热24小时之内最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宝宝发热超过24小时后,就不太容易发生高热惊厥了,除非宝宝体温特别高,所以,及时发现宝宝发热是很重要的。

宝宝发热时,千万不要给宝宝加衣服,更不能用被子捂,或提高室内温度,这是导致宝宝高热惊厥的常见原因。

如果宝宝发生高热惊厥,家长需要做的事:

(1)让宝宝侧卧,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呕吐物吸入,解开衣领、裤带,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牙刷柄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头被咬伤。

(2)积极的降低体温

(3)及时送往医院

宝宝发烧后,家长一定不要忘了物理降温,物理降温的作用并不比药物降温作用小。

物理降温有两大形式:

冷降温和温降温。

通过冰贴及冰袋,导致局部皮肤降温为冷降温,不过退热效果有限,虽可感到皮肤变凉,但体内温度未必降低。

温降温是在提高环境温度的前提下,用温毛巾、洗温水澡等致皮肤血管扩张,有利于体内热量散出。

主要的方法有:

(1)给宝宝少穿衣,不能用棉被包起来。

只穿一件内衣,夏天只穿小肚兜就可以了,以防宝宝腹部受凉。

有些妈妈在宝宝发烧后,不但不减衣服,还添加衣服,这样让宝宝的体温不但不降,反而会升高。

所以,宝宝发烧时,千万不要捂着。

(2)给宝宝洗温水浴。

(3)尽量喂宝宝多喝水。

多喝水,多排尿,有利于降温。

如果宝宝不爱喝水,可以用滴管往宝宝嘴角边一滴一滴滴入宝宝口中,一定要频繁喂水,不能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宝宝发烧后,家长应该积极采取一些物理降温的措施,但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服用退烧药来进行治疗。

(1)体温超过38.5度(腋下)

(2)发热给宝宝带来极度不适(哭闹、头疼)

(3)父母双方或一方幼时有高热惊厥史

(4)宝宝曾发生过高热惊厥

(5)宝宝有可诱发惊厥的神经系统疾病史

物理降温或吃完退烧药后,体温降下来了不意味着病治好了,也不意味着体温不会再升上来,还需要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家长需要定时测量体温,最好每小时测量一次,一旦发现体温复升,应该再次采取降温措施。

如果宝宝有高热惊厥史,要密切监测体温,把体温控制在曾经发生热惊厥的体温以下。

患流感病儿应该多卧床休息、多饮水,高热时采用降温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家长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仔细观察,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就该送医院了。

1、注意孩子身上有无皮疹,眼神是否发呆,全身皮肤有无出血点等,因为有些传染病早期症状和感冒差不多。

如孩子感冒症状渐重或迟迟不能恢复,出现咳嗽、气促、发热反复等,就要考虑是否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

2、是否有并发症:

如中耳炎,高热不退、耳朵痛、烦躁、搔抓耳朵;

鼻窦炎:

流涕超过十天没有改善迹象,且黄绿色浓稠鼻涕伴咳嗽,严重鼻塞、头痛;

肺炎:

高热不退且咳嗽加剧、呼吸急促、食欲减退,有时伴喘息。

脑膜炎:

颈部僵硬、剧烈头痛、呕吐,持续高热,甚至抽搐、意识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