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3418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修改病句

1.为了帮助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南海中学九年级一班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爱心捐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按要求完成。

(1)九年级一班班委会向本班家长发出了一封邀请函,其中画横线的A,B两处,一处有语病,一处语言不得体,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为了响应海南省政府教育扶贫的号召,A.让更多的人强烈地加入到献爱心的活动中,帮助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放飞梦想,用实际行动创建和谐社会。

我们南海中学九年级一班拟于6月5日下午5:

00在本班教室举办一场爱心捐赠活动。

B.要求您必须参加!

南海中学

九年级一班班委会

6月1日

(2)九年级一班共45人,以下是该班同学和家长的捐赠情况统计表,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有误的一项是(   )

捐赠人

同学(45人)

家长(42人)

财物

文具(件)

书籍(本)

玩具(件)

现金(元)

日常用品(件)

书籍(本)

体育用品(件)

现金(元)

数量

208

382

123

450.5

66

78

35

3215

A.同学以捐物的形式为主,家长则以捐钱的形式为主。

B.同学和家长参与积极性高,捐赠的财物种类和数量多。

C.此次活动得到了本班同学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

D.家长捐赠的体育用品数量较之日常用品、书籍及现金少,说明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最不缺体育用品。

【答案】

(1)修改意见:

A将“强烈”改为“积极”“踊跃”或删去“强烈地”;B把“要求您必须参加!

”改为“诚邀您按时参加。

(2)D

【解析】【分析】

(1)A偏正词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应将“强烈”改为“积极”“踊跃”或删去“强烈地”;B把“要求您必须参加!

”改为“诚邀您按时参加。

”B“要求您必须参加”,语气太生硬,应该为委婉、得体的表达,如:

诚邀您按时参加。

(2)ABC正确。

D家长捐赠的体育用品数量较之日常用品、书籍及现金少,并不能说明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最不缺体育用品。

可能家长认为偏远地区的孩子更需要日常用品和书籍。

故答案为:

⑴修改意见:

A将“强烈”改为“积极”“踊跃”或删去“强烈地”;B把“要求您必须参加!

”改为“诚邀您按时参加。

⑵D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题意,重视结合标题理解内涵,再是要结合有关数字、关键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A这段时间,从业界到社会大众,一些围绕企业的“缺芯少魂”之痛深入思考。

现实警示我们,无论一家企业规模有多大,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就会掌握在别人手里。

B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一定得靠自力更生。

信息技术是目前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

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瓶颈制约。

C面对现实,我们既不可夜郎自大,而不能妄自菲薄。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说到底要靠我们自己奋发有为,加速打造“中国芯”,以自主创新重塑技术格局。

①画线句A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应该把“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②画线句B存在语意重复的语病,可以删去“________”或“________”。

③画线句C存在关联词语误用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一些;围绕;必须;一定;而;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句中“一些围绕企业的”存在语序不当的毛病,“一些”应该是修饰“企业”而不是“围绕”,所以应将“一些”和“围绕”调换。

B句中“必须”和“一定”重复,应该删去一个。

C句中关联词“既……而”搭配不当,应该为“既……也”。

故答案为:

【点评】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借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二要理题干,在裂解语义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

三要洗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

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3.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A)的斗士。

④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刀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B)。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划线的文字,使表达更简洁。

(2)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

(3)请另选一个你所熟悉的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

(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

【答案】

(1)(A)勇往直前(一往无前)|(B)肃然起敬

(2)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答“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

(3)【示例】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解析】【分析】

(1)勇往直前,意思是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一往无前,意思是一直往前,无所阻挡。

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肃然起敬,形容感动后产生的恭敬钦佩的心情和态度。

平时注意积累。

(2)划线处“看不见……声音”搭配不当,可改为“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

(3)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有一个……,他叫……,他在……等方面……,他在……。

”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如写我国的科学家、文学家等。

故答案为:

⑴(A)勇往直前(一往无前)|(B)肃然起敬

⑵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答“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

⑶【示例】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点评】⑴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注意结合划线的文字写出合适的成语。

⑵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⑶此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

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任选两处加以改正。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③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答案】①处,杂糅,删去“的过程”。

②处,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在“养成”前添加“能否”;或将“能否”删去。

③处,语序不当,把“从小”调到“培养”前。

【解析】【分析】首先要分析病名原原因。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然后修改。

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

   一天,有位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①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

旅行结束后,父亲问:

②“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么过日子了吧?

”儿子回答:

“我发现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③我们的花园里只有几盏灯,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

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么大!

”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

儿子接着说:

④“感谢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

【答案】①词语误用。

将“认识”改为“见识”“了解”;②语序不当。

“这回”应放到句子的前面;③关联词搭配不当。

“才”改为“却”;④成分残缺。

在“感谢”后加上“父亲”(加上“他”“他们”“生活”均可)。

【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①词语误用。

将“认识”改为“见识”“了解”;②语序不当。

“这回”应放到句子的前面;③关联词搭配不当。

“才”改为“却”;④成分残缺。

在“感谢”后加上“父亲”(加上“他”“他们”“生活”均可)。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句子的病因。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6.指出下面病句的毛病并修改。

①中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②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③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④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答案】①“分享”与“苦恼”搭配不当,应改为“分担”;

②“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不当,应将“都”改为“不”;

③“生活水平”与“增强”搭配不当,应将“增强”改为“提高”;

④“鲜艳”与“地方色彩”搭配不当,应改为“浓郁”。

【解析】【分析】本题是病句修改的考查。

首先要明白病句的类型有哪些,然后结合句子“诊断”出具体有什么语病,在此基础上来进行修改。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找出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先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本题是对搭配不当类型的考查。

【点评】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在结构(搭配、多余残缺、语序、杂糅)、语意(歧义、自相矛盾、指代不明、不合逻辑)上的常见语病类型。

7.下封贺信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滨江医院传染科全体同志:

      欣闻你科被市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称号,我校全体师生谨致热烈祝贺。

      几个月来,你们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坚持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一线,英雄无畏,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对其他病的关怀也无微不至,取得了令全市人民瞩目的成就。

我校全体师生决心以你们为榜样,认真工作和学习,以优异成绩报答党和人民。

    祝

取得更大胜利!

陵江中学

2003年6月10日

①漏落的一处是:

________

②格式不当的一处是:

________

③重复累赘的一处是:

________

④用词不当的一处是:

________

⑤游离中心的一处是:

________

【答案】应在第一行正中写上“贺信”二字;称呼应顶格书写;“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应删去“互相支持”;“成就”应改为“成绩”;应删去“对其他病人的关怀也无微不至”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应用文的形式和内容的考查。

贺信是书信的一种。

所以这里就是按书信的格式要求来就行了。

另外就是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有重复累赘的错误,比如“互相支持”和前面的“团结协作”是重复的,就去掉;也有用词不当的错误,比如这里的“成就”场合不当。

可改成“成绩”。

还有句子与表达主题无关。

比如“对其他病人的关怀也无微不至”,应去掉。

【点评】本题是对应用文的考查。

内容涉及较多,有形式上的错误,也有语法上的错误。

所以做此类题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

8.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

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

   ①换用号:

②增补号:

③删除号:

   ④复原号:

△△△⑤调位号:

⑥留空号:

鉴于近些年来春节晚会收视率每年都自欺欺人的达到百分之九十六点五以上,为了进一步阻止收视率在观众心目中的负增长,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保持春节晚会在央视的地位,让央视最有名气,现在网上人气最旺的主持人韩乔生同志冒天下之大不违,临危上任,力挽狂澜,成为今年中央台春节晚会新一任的首席主持人。

【答案】①“签于”改“鉴于”。

②“为了进一步阻止收视率在观众心目中的负增长”改为“为了进一步阻止收视率的负增长”。

③“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与“保持春节晚会在央视的地位”对调。

④“违”改“韪”。

⑤“临危上任”改“临危受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句子的病因。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9.语言运用——修改病句。

①遵义的夏天是美丽的城市。

②在这次长征故事进校园主题活动中,让我们了解到更多革命先烈的事迹。

【答案】①将“遵义”与“夏天”互换位置,或把“城市”改为“季节”。

②删掉“在……中”一句中的“在”和“中”,或删掉“让”。

【解析】【分析】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

此题①主宾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此题②主语残缺。

 

10.为更好地了解民风民俗,传承传统文化,班级组织了“寻访端午习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观点论辩】现在,很多青少年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不感兴趣,却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请就这一情况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要求:

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2)【材料探究】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时至今日,人们仍在讨论该如何保护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根据提示修改下列材料。

【甲】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的原因,与目前的社会环境有关。

在丰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方面,【乙】民间机构和媒体应通过举办各类活动,精心制作节目,让大家都来观看传统文化习俗。

还有学者认为,在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中融入端午元素,会产生多种积极影响:

既能向大量外国游客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又能让国内游客在各地都感受到端午文化习俗的魅力。

而这一工作需由政府部门牵头,投入才会更有保障,文化精髓才不易被误解或歪曲,因而更容易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①【甲】处画线句子句式杂糅,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习俗联想】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

②避恶遍插茱萸枝

③几处笙歌留朗月

④角粽投江祭诗魂

元宵节:

上联:

________

下联:

紫气丹光拥玉台

端午节:

上联:

龙舟竞技怀屈子

下联:

________

中秋节:

上联:

________

下联:

万家箫管乐中秋

重阳节:

上联:

延年畅饮菊花酒

下联:

________

【答案】

(1)我们应当重视传统文化。

理由:

①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充分展示了民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②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③有利于亲情、乡情、民族情感的培养;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⑤有利于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

(2)删掉“的原因”;观看;关注

(3)①;④;③;②

【解析】【分析】

(1)本题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题虽然没有固定的答案,但也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观点要明确,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要围绕“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等阐述理由;③语言要连贯、准确。

(2)【甲】主谓搭配不当,应将“的原因”删掉。

【乙】动宾搭配不当,可将“观看”改为“关注”。

(3)① 元夜即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灯节 ;②“插茱萸”是重阳节习俗;③“朗月”写的是中秋节,因为中秋节有赏月习俗,④“吃粽子”是端午节习俗。

故答案为:

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夜,又称上元节、灯节

故答案为:

⑴我们应当重视传统文化。

理由:

①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充分展示了民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②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③有利于亲情、乡情、民族情感的培养;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⑤有利于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

⑵删掉“的原因”;观看;关注

⑶①;④;③;②

【点评】⑴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注意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让人信服,语言准确、连贯。

⑵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语法角度、语感角度等。

语法角度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运用补法、删法和换法进行合理修改即可。

⑶本题考查对节日习俗的积累,属于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

当然也可从对联的角度进行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读一本好书,好似在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神圣美好、不容亵(dú)      。

正襟危坐,心无旁(wù),让思绪飞入富丽堂皇的知识殿堂;让心灵汲取成长的养料;让灵魂倾听圣者的箴言。

人生如书,断章取义破绽百出,附庸风雅徒有其表,言不及义遭人厌弃。

杜绝妄想、摒弃浪荡,谨记成功的秘(jué):

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通过阅读,将让成功的喜悦走进你的世界!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亵(dú)________

②心无旁(wù)________

③秘(jué)________

(2)给语段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汲________(A.jí  B.jī)    ②箴________(A.zhēn  B.jiǎn)

(3)下列对语段中画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丽堂皇”在句中是“华丽雄伟”的意思。

B.“杜绝”在句中是“遏制、彻底制止”的意思。

C.言不及义:

没有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D.断章取义:

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4)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是病句,请作修改。

【答案】

(1)渎;骛;诀

(2)A;A

(3)C

(4)去掉“通过”或去掉“让”,把“将”移到“走进”前。

【解析】【分析】

(1)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与书写。

亵渎:

冒犯,不恭敬。

“渎”不要写成“读”,“心无旁骛”的“骛”不要写成“鹜”,“秘诀”的“诀”不要写成“决”。

(2)考查对汉字字音的辨析。

汲:

jí,是指从井里打水,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

箴:

上下结构,部首为竹,读作zhēn。

(3)C.言不及义:

形容说话内容无聊或说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指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不合语境。

故选C。

(4)“通过阅读,将让成功的喜悦走进你的世界!

”缺主语,去掉“通过”或“让”。

词语顺序颠倒,把“将”移到“走进”前。

故答案为:

⑴渎;骛;诀;⑵A;A;⑶ C;

⑷去掉“通过”或去掉“让”,把“将”移到“走进”前。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⑵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⑷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1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这就是美丽的圆明园!

大得辽阔无垠,美得宛如人间仙境。

有林深叶茂、花团锦簇________的花园;有插入云xiāo________、蔚为壮观的欧洲建筑;有雕梁画栋、诗情画意的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甲)(A.热闹   B.吵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乙)(A.幻想   B.空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根据划线的汉字写出拼音。

①花团锦簇________

②云xiāo________

(2)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只填序号)

①(甲)________(热闹,吵闹)

②(乙)________(幻想,空想)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修改句:

________

【答案】

(1)cù;霄

(2)A;A

(3)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是(也是、还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解析】【分析】⑴花团锦簇: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云霄:

极高的天空。

注意字音与书写。

⑵热闹:

指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场景。

吵闹:

喧哗,喧嚷;争吵。

“吵闹”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应该用“热闹”,故选A。

幻想:

虚而不实的思想;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