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923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x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修改病句

1.下面这段文字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4月15日起,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②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歌曲。

③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

【答案】①介词不当,“在”改为“从”,或删去“在”;②搭配不当,“进入”改为“作为”;③词序不当,“广泛”移至“传唱”前,或删去“广泛”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查。

要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先找出有语病的句子,再把它改正过来。

本题有三处错误:

①介词不当,“在”改为“从”,或删去“在”;②搭配不当,“进入”改为“作为”;③词序不当,“广泛”移至“传唱”前,或删去“广泛”。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在学校组织的“阅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主题活动中,小文同学写了一段读书心得,其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①这学期我读了不少诗歌、小说、散文和文学作品,《繁心·春水》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小王子》让我明白了爱就是责任,《我与地坛》让我理解了生命的意义……②为了避免以后自己不懈怠,我已制订好新的读书计划。

【答案】①把“和文学作品”刪去。

②把“避免”或者“不”删去。

【解析】【分析】①语义重复,诗歌、小说、散文都属于文学作品,因此应删去“和文学作品”。

②不合逻辑,应把“避免”或者“不”删去。

故答案为:

①把“和文学作品”刪去。

②把“避免”或者“不”删去。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其次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修改病句的关键是掌握好语法知识,所以平时要对语法知识多研究。

3.某中学初三年级以“名胜古迹中的对联”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九年级(4)班准备出一本《名胜古迹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

下面是一则征文启事,请你根据要求修改。

征文启事

九年级(4)班准备出版一本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对联内容要章显名胜特色。

稿件交到九年级(4)班班委会,截止日期10月20日。

请同学们务必投稿。

九年级(4)班班委会

①启事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②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

③征文启事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

(3)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

①下面是故宫中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将其抄写在下面。

上联:

________;

下联:

________。

②很多古诗文都与名胜古迹有关,请写出下列诗文涉及的名胜古迹。

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________

B.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________

【答案】

(1)示例:

品味名胜对联,传承民族文化

(2)章显;彰显;将“务必”改为“积极”;在落款“九年级(4)班班委会下方补上日期,如“2019年10月10日”

(3)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岳阳楼;黄鹤楼

【解析】【分析】

(1)宣传标语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名胜古迹中的对联”的活动主题。

宣传语中最好有“名胜”“对联”这样的关键性词语。

(2)①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彰”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再如“彰显”:

指昭著的事实;显赫。

注意据义定形。

②“请同学们务必投稿”用词不当,“务必”有命令语气,应改为“请同学们积极投稿”即可。

③落款部分缺少日期。

在“九年级(4)班班委会”正下方补写日期即可。

日期一定在“截止日期10月20日”之前的一段时间。

如“2019年10月10日”等。

(3)①首先要认准书法文字的字形。

辨别上下联:

注意上下联最后一字仄起平收,还有古人写字由右到左的写字习惯。

抄写汉字,要做到:

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②写出诗文涉及的名胜古迹。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一联是湖南岳阳楼的对联,咏的是范仲淹,所以写的岳阳楼。

“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一联由“黄鹤飞去”即可判断出写的是黄鹤楼。

故答案为:

⑴示例:

品味名胜对联,传承民族文化

⑵章显;彰显;将“务必”改为“积极”;在落款“九年级(4)班班委会下方补上日期,如“2019年10月10日”

⑶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岳阳楼;黄鹤楼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宣传标语是在宣传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达到某种宣传目的。

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达到宣传鼓动目的,标语口号往往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因而要求语言简洁凝练,显明易记,易于传播,带有感染力和鼓动性。

⑵本题考查修改应用文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并经常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修改应用文应从格式、标点、语言等方面进行辨析和修改。

⑶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

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也应该力求进入并感受意境。

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

有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乙】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

①【甲】处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________”与“________”调换位置。

②【乙】处画线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

【答案】进入;感受;智慧;的境地

【解析】【分析】【甲】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应该是先“感受”再“进入”,因此应把这两个词语颠倒一下语序。

【乙】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境地”。

故答案为:

进入;感受;智慧;的境地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5.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饭后百步走”适合平时活动较少、长时间伏案工作、形体较胖。

②但是“饭后”不是刚吃完饭就立即马上出去散步,而是在饭后20至30分钟之后再开始,有助于减少脂肪堆积和胃酸分泌。

③“饭后不要走”,主要针对患有胃下垂或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体质较差、体弱多病,步行锻炼最好在晚餐后两小时,④以有没有气急、气短、身体微出汗为最大限度。

所以,饭后走不走应该因人而异,活动量也要因人而异。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

(2)第②处成分赘余,应去掉________。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4)第④处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去掉。

【答案】

(1)较胖;的人

(2)立即(或马上)

(3)患有胃下垂或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体质较差、体弱多病

(4)有

【解析】【分析】①句成分残缺,缺少与"适合"搭配的词语,在"较胖‘后边加上"的人";②句"立即"与"马上"是同义词,去掉其中-一个;③句"患有胃下垂或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与”体质较差、体弱多病"顺序颠倒,调换位置即可。

④句"有没有"使用错误,去掉“有"。

故答案为:

⑴较胖;的人

⑵立即(或马上)

⑶患有胃下垂或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体质较差、体弱多病

⑷有

【点评】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6.下面语句有两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多部门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满足阅读需要,繁荣文学创作”的活动,并且制定了工作万法。

                                                                                                                         

【答案】多部门联合制定了“满足阅读需要,繁荣文学创作”的工作方案,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点评】修改病句不仅要求发现问题,更要求作出相应的修改.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尤其是在选择题时,不能满足于找出病因,而且要进行修改,多加练习。

7.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节制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②节制不是束缚、遏制个性。

③相反,________懂节制、能节制,________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

④“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横线上。

(3)请提取第④句的主干,并写在横线上。

【答案】

(1)节制不是遏制、束缚个性。

 

(2)只有(或唯有,才有)

 

(3)“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境界。

【解析】【分析】

(1)语序不当,应该是先“遏制”再“束缚”。

(2)阅读③句可知,句中表示条件关系,所以可以用“只有…才”,或“唯有…才”。

(3)阅读④可知主语是“随心所欲,不逾矩”,谓语是“是”,宾语是“境界”。

【点评】做好本题要仔细阅读题干,根据病句类型加以修改,平时对常出现的病句类型进行整理积累。

做好本题,要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特别平时要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8.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②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等危害社会。

③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答案】①句属于动宾搭配不当,“满足”不能与“水平”搭配,把“水平”改为“需求”或“需要”。

②句中,成分残缺,应补出“存在”的宾语。

在“危害社会”后面加“的问题”或“的现象”。

【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①句属于动宾搭配不当,“满足”不能与“水平”搭配,把“水平”改为“需求”或“需要”。

②句中,成分残缺,应补出“存在”的宾语。

在“危害社会”后面加“的问题”或“的现象”。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句子的病因。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9.方明为了参加学校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诵读红色经典活动,托亚玲的妈妈在县图书馆借本长篇小说《红岩》。

下面是他发给亚玲妈妈的短信,阅读后完成后面题目。

王阿姨,我是亚玲的好朋友方明。

①虽然没有与您见过面,但您的名字我早已耳熟能详。

我现在有一件事情要麻烦您:

②最近,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歌颂革命先烈的课外书。

③我很想读一读《红岩》这部小说,详细体察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可我们学校图书室和同学都无此书。

不知你们图书馆有没有这本书。

如果有,请亚玲同学带给我;④如果没有,必须及时告诉我。

多谢您的帮助。

第①句中“耳熟能详”这一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

第②句成分残缺,应改为________。

第③句搭配不当,应改为________。

第④句不得体的词语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答案】熟悉;最近,学校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歌颂革命先烈的课外书;我很想读一读《红岩》这部小说,详细了解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必须;“麻烦”或“烦劳”

【解析】【分析】①用词不当;“耳熟能详”的意思是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不合语境。

②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加“学校”。

③搭配不当,“体察”是亲身体验经历,不合语境,改为“了解”,④用“必须”语气生硬,应注意语气要委婉。

故答案为:

熟悉;最近,学校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歌颂革命先烈的课外书;我很想读一读《红岩》这部小说,详细了解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必须;“麻烦”或“烦劳”

【点评】本题考查了成语误用、病句修改和语言得体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0.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福州地铁1号线全线采用标准化、统一化的设计手法,设置了5座主题车站。

每座主题车站均有艺术展示墙,墙面分别选用镇海雄风、屏山古韵、闽都春韵等进行装饰,充分体现了福州地铁福满闽都、有福之州的线路文化特征。

【答案】墙面分别选用镇海雄风、屏山古韵、闽都春韵等艺术品进行装饰。

【解析】【分析】成分残缺,“选用”缺少宾语中心语,在“闽都春韵等”后加上“艺术作品”。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句子比较长时,要分析句子的结构,从而判断其存在的问题。

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在中国历史的苍穹中,大唐是极为璀璨的一颗明星。

她         ,         ,         。

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举行一场名为“大唐风华”的博物展,参观者(甲)(络绎不绝连绵不断)。

此次展览的展品既有镂刻精巧的法门寺地宫珍宝,也有展现唐代风俗的壁上丹青,还有呈现胡风汉俗的三彩陶俑和多元共存的宗教文物……每一件展品无不(乙)(惟妙惟肖巧妙绝伦)。

   回望大唐,我们发现,那里不仅有催马战犹酣的潇洒英姿,持戈卫社稷的壮怀激烈,从业不倦dài的踏实勤勉;也有长安集市多喧xiāo的市井画面,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昂扬气象,汇集四方奇风异俗的博大胸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唐风华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是那种乐观向上、自信开放的时代精神,那种勇立潮头、敢于创造的奋进精神,那种融汇天下、择善而从的包容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文化基因的突出特征。

大唐风华不仅在过去对民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镂刻lòu   衣冠guān

B.镂刻lòu   衣冠guàn

C.镂刻lóu   衣冠guān

D.镂刻lóu   衣冠guàn

(2)根据语意,在(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B.络绎不绝   巧妙绝伦

C.连绵不断   惟妙惟肖

D.连绵不断   巧妙绝伦

(3)根据语意,在首段横线处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同时以旺盛的吸引力融汇了外来文化的新鲜养分

②以强大的凝聚力继承了中国商周秦汉文化的优良传统

③以惊人的创造力成就了影响广泛、绵延至今的盛唐文化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②③

(4)根据语意,对尾段画线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效果

B.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作用

(5)怀素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家,代表作有《自叙帖》,局部图如下。

对此作品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多中锋用笔,线条圆劲有力。

B.整篇横无行、纵无列,不讲章法。

C.字形大小参差错落,上下字一气贯通。

D.点画间或字与字之间多牵丝连带,潇洒飘逸。

(6)根据注音,用规范的正楷书写汉字。

①倦dài________

②喧xiāo________

【答案】

(1)A

(2)B

(3)A

(4)B

(5)B

(6)怠;嚣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

“镂刻”的意思是“雕刻”,“镂”读作lòu;“衣冠”的意思是“衣服和礼帽”,“冠”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一声。

故选A。

(2)甲处“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

语段表现的是参观的人多,所以应使用“络绎不绝”。

乙处“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语段表现的是展品的无法相比,所以应使用“巧妙绝伦”。

故选B。

(3)根据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只有先继承,再吸收外来文化,然后才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三个句子应是②①③。

故选:

A。

(4)本阅读语段原句,其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发挥”什么没有写出来。

所给的两个修改句,A句中的“发挥”与“效果”搭配不当。

故选B。

(5)观察所给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其中的B项分析有误,整篇作品虽然横无行,但是纵有列,是讲究章法的。

故选B。

(6)根据平时的积累,“倦怠”的意思是“疲乏,懈怠”,“怠”的偏旁不要写错;“喧嚣”形容“声音杂乱,不清静”,注意“嚣”的字形。

故答案为:

⑴ A;⑵ B;⑶A;⑷B;⑸B;

⑹怠;嚣。

【点评】⑴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⑵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的积累,要养成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对课文中出现的字,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

⑶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

根据语段内容或是平时对课文注释的积累即可解答;

⑷解答此题,可结常见病句的类型,通过读句子,理解句意,辨析作答;

⑸本题考查了对书法的辨识。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⑹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12.指出下面句子的语病并加以改正。

①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②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③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④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答案】①感情色彩不当。

“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③主谓搭配不当。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④动宾搭配不当。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①感情色彩不当。

“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③主谓搭配不当。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④动宾搭配不当。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句子的病因。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13.学习完《变色龙》后,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某同学写了一副对联的横批和上联用来评价奥楚蔑洛夫,请你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补写出下联。

横批:

媚上欺下

上联:

面对权贵趋炎附势尽显奴才脸

下联:

________

(2)请从“杨志、孔乙己、韩麦尔先生、奥楚蔑洛夫”中挑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一段心得,不超过60字。

示例: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跑,我从中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艰苦。

(3)“变色龙”比喻像奥楚蔑洛夫这样“多变”的人。

请说出下列称呼分别比喻什么样的人。

①铁公鸡:

________。

②笑面虎:

________。

③地头蛇:

________。

(4)某同学为了解作家契诃夫,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时产生了一些错误,请你帮助修改。

【甲】90年代是契诃夫创作达到高峰的时期,创作了不少杰作。

【乙】除了契诃夫自己主动研究现实外,由于九十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使他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他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更加深入。

在著名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丙】他编造了一个恐惧一切新事物、顽固地维护旧制度的典型人物别里科夫的形象。

契诃夫相信旧制度一定会灭亡,新的生活必然会到来。

在剧本《樱桃园》里,他喊出了“新生活万岁!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在“________”前加“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缺少主语的语病,应将“________”去掉。

③【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

(1)看到百姓专横跋扈露出虎狼相

(2)示例一:

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宝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示例二:

孔乙己,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摇晃着脑袋在酒馆里数着茴香豆喝酒,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迂腐读书人的自命清高。

示例三:

韩麦尔先生,一个教学四十年的老教师,穿上平日轻易不穿的礼服严肃认真地上最后一课,我从中读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感。

示例四:

奥楚蔑洛夫,一个沙皇政权下的警官,兴师动众处理街头小事,变化无常,我从中读出了沙皇政府腐朽黑暗的统治。

(3)比喻极度吝啬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