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36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

《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场砂场管理制度.docx

石场砂场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企业为保证安全生产,明确义务,责任到人:

1、企业负责人负责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保证安全经费的投入,协调各下属部门责任人的工作。

2、企业安全员负责监督管理本企业的安全生产事宜,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3、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本生产区的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正常进行。

4、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保证本班组安全生产。

5、电工负责本企业的用电安全责任,保证企业的用电安全。

6、特种作业人员对自己担负的作业工作负安全生产责任,保证特种作业的安全。

7、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对自己操作的各项设备负安全生产责任,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安全运转。

8、职工在生产工作中,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保证自己在工作中遵章守纪,不出现安全生产事故。

 

二、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现场安全遵循以下规定:

1、按照有关规定,清理生产现场,对特殊部位、危险岗位、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警戒线。

2、生产管理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技术规定、制度安排生产,杜绝违章指挥。

3、班组长依据生产要求,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制度,安排本班组生产,保证安全。

4、职工要严格按照工作规程,安全制度工作,杜绝违规冒险作业,拒绝违章指挥。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技术规定,安全完成各项工作。

6、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岗位要求,穿着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服饰,佩戴使用各种安全防护器械。

7、生产管理人员、班组长要加强现场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纠正违规冒险作业。

8、企业安全员对生产现场随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整改事故隐患,纠正处罚违规人员。

 

三、现场安全检查制度

为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企业实行每天现场安全检查制度,检查分班前、班中、班后3次:

1、检查当班安全责任人是否按职责要求在生产现场监督指挥。

2、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

3、检查现场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正确佩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检查现场工作中的机械、电器设备运转是否安全,安全装置是否齐全。

5、检查工作场地、操作面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要求。

6、检查工作现场周围、上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7、检查落实已经要求整改的隐患是否已进行整改,整改是否完全彻底,符合要求。

8、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要立即停产,划定警戒区,撤出工作人员,并向上级报告。

 

四、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例会是安全生产的信息窗口,企业职工要努力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思想观念:

1、班组当班开工时,班组长根据现场情况,向本班组职工说明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注意事项。

2、班组本班日完工时,本班职工应共同对本班日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向下班提供注意事项。

3、班组每周组织一次全班组职工总结会,总结本周安全生产工作经验教训,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4、企业每月召开一次全体职工例会,总结本月安全生产工作经验教训,培训安全生产法规常识。

5、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后,企业及时召开现场会,总结分析成因,制定预防改进措施。

6、企业半年召开一次全体职工总结会。

总结半年安全生产工作,表扬先进安全生产工作人员。

7、企业年末召开一次全体职工总结会,总结本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学习国家有关法规,按照企业责任制兑现奖惩。

对下年安全工作做出计划安排。

 

五、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奖惩制度,保证生产经营安全正常运行:

1、企业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对违规、冒险作业实行现场处罚制度。

2、企业职工生产中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等保护用品,否则现场进行处罚。

3、对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忠于职守,成绩显著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给予表扬和经济奖励。

4、对为安全生产工作做出特殊贡献的职工和人员,企业根据贡献大小给予特殊奖励。

5、对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管理不到位、工作不落实、防范管理不严、措施不硬,使企业存在事故隐患的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

6、企业遵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先考核,后兑现奖励的原则。

7、对违章指挥,诱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责任人,报有关部门进行惩处。

 

六、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为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增强生产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正常进行:

1、企业负责人、安全员必须经过安全考核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2、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技能培训,并经过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书,方可上岗。

3、企业积极派送职工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技术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4、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生产教育、技术技能培训、考核制度,强化职工劳动安全教育。

5、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四十学时,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6、每月班组定期开展一次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活动。

7、每季度企业定期进行一次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安全生产技术知识。

8、企业半年对职工进行一次劳动安全生产技术技能考核,考核不合格不能继续上岗。

 

七、设备设施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设备设施、危险物品安全遵循以下管理原则:

l、严把质量关,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器材、防护用品。

2、机械、电源、动力设备由专人安装、操作使用、维修管理。

3、特种机械、电力设备必须由取得相应操作资格的人员操作。

4、机电使用维修人员对机电设备及防护装置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证使用安全。

5、易燃、易爆物品和爆破材料的储存、运输、销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6、易燃、易爆物品,爆破器材由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使用,严格执行领退制度。

7、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购置、建盖符合储存危险化学物品,爆破材料的设备和仓库。

8、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购置、配齐防盗消防设备器材,落实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八、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保护企业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1、企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技术规定和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2、企业不以货币形式或其他物品替代应配备职工的劳动防护用品。

3、企业保证购置足够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配发职工使用。

4、生产作业时职工必须按照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和防护性能,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购置劳动防护用品,必须进行检查验收,确保达到防护功能。

6、劳动保护用品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由专人进行登记管理。

7、及时更换、报废已失去防护功能的破损、陈旧劳动保护用品。

8、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九、事故隐患报告监控整改制度

企业安全事故隐患处理原则:

1、发现事故隐患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向企业负责人和安全员报告,组织应急处理。

2、企业负责人、安全员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要立即到现场核实,属重大隐患应准确向上级报告。

3、事故隐患发生后,要安排专人对隐患进行现场监控,监控责任人要定时报告情况。

4、发生重大事故隐患,现场人员要立即撤出现场,并设置安全警戒线、警示标志,杜绝无关人员进场。

5、发现事故隐患后,现场人员要迅速采取措施,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办法,防止事故发生。

6、处理整改事故隐患,必须严密组织,制定稳妥的处置方案,确保安全。

7、对疑难事故隐患,及时请相关技术人员协商,遵循科学安全处置原则,降低处置风险。

8、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处置或生产。

 

十、安全事故报告抢救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遵循下列抢救程序:

1、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员。

2、企业负责人接到安全事故报告后,要立即核实,准确上报企业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

3、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起动企业应急救援预案,抢救伤员。

4、救援安全事故,必须严密组织,安全第一,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5、救援安全事故,必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的原则。

6、应急抢救过程中,救援人员要尽可能保护好事故现场和有关物证。

7、以人为本,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和家属善后工作。

8、有关人员必须如实反映情况,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9、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故意迟延不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一、组织机构和应急准备

1、企业成立安全生产管理组和事故应急救援组。

2、根据生产情况,准备好事故应急救援物资设备。

3、企业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培训教育职工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援和紧急避险知识。

二、重大安全隐患,安全事故报告

1、重大隐患、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班组长或生产负责人。

2、现场负责人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安全员。

3、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立即现场核实情况,及时准确向上级报告。

三、事故救援和现场保护

l、事故发生后,企业工作立刻全部转为救援工作。

2、事故救援遵循安全第一,先伤员后财物的原则。

3、现场救援时,最大限度保护好事故现场和物证。

四、人、财、物保障

1、事故发生后,现场所有人员即时转为救援人员。

2、现场设备、物资、运输工具即为救援工作服务。

3、立即起用企业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防止事故扩大和拖延伤员救治时间。

五、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

l、重大隐患,事故发生后,在现场的安全管理、事故应急救援组排位最前的人员,为现场抢险救援负责人,承担统一指挥的职责。

2、现场所有人员、物资、设备、车辆、服从现场救援负责人的统一指挥和调动。

3、上级救援人员到达后,现场所有人员按序听从上级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动。

六、事故调查、善后工作

1、事故救援结束后,企业尽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和家属善后工作。

2、事故现场必须经过上级事故调查人员勘验后,企业方可恢复生产。

3、事故有关人员按序接受上级事故调查人员的问讯,实事求实的说明事故原因。

七、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安全就是效益,企业所有职工必须人人事事保安全,严格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