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4200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docx

K12学习陶艺校本活动教案

陶艺校本活动教案

  校本活动手册

  板桥

  陶艺兴趣小组

  心校

  中学

  目录

  1、学校校本活动计划

  2、学校校本活动安排表

  3、各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4、各兴趣小组活动安排表

  5、各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名单

  6、各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_____陶艺___组校本活动计划

  一、教学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美术教学中指出:

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电脑美术、陶艺等内容”。

  陶艺课是一门真正的寓教于乐的课程,既能满足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在娱乐中了解我们悠久的陶艺文化和千年流传的陶艺历史、工艺,从小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利用“泥巴”再现生活的热情。

我们学校开展陶艺课教学,就是要从生活中、游戏中,去满足孩子的快乐,让老师、学生都在活动中学习对陶的认识,对立体雕塑的理解,以及如何欣赏立体雕塑,同时推动陶艺的发展。

儿童玩陶,必须用手,这大概是培养孩子们动手实践能力的最佳方式。

陶艺造型的基本方法是手捏成形、泥条盘筑和泥板拼接,这些方法学起来不难,掌握后可肆意发挥,创造层出不穷的新招法。

让学生在操作中找到自我,发挥天性,真正提高自己的多方面素质。

并把它作为我们在今后的陶艺实验的方向标和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并结合我校的情况开展今后的教学和一系列活动。

17名学生。

有专用的陶艺教室,本学今年校本课程——陶艺安排在五年级,共期每周三上下午第二节课,每次一节。

  二、教学计划:

三、教学内容是:

1、用变化的泥条盘筑器皿。

2、学习泥板切割、粘合。

3、学习拉坯的方法。

4、给作品上色装饰。

5、用软陶制作动物或人物。

开展动漫主题彩塑,制作出各种动漫形象。

激发他们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成果展示:

1、每节课将每位学生的作品以照片的形式收集好、学期末将照片放进学生成长记录册。

  2、将有创意的作品,注意保留,并晾干。

3、本学期每位学生的作品可以保留1~2件,其余照片留存。

陶艺教师应看到学生作品的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点都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有了成就感,学生就会对这种活动更加感兴趣,就会更投入,就会提高得更快。

在快乐的参与中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更多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_________组活动安排表

  __20XX-20XX__学年第__二__学期  指导教师___刘阳_____

  陶艺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周次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教学内容软陶制作——卡通拖鞋软陶制作——卡通拖鞋动物世界动物世界手的语言茶具茶具风铃美味甜点美味甜点动漫世界动漫世界创意相框

  第十七周创意相框陶艺活动小组人员名单

  学年20XX--20XX  人数19人  指导教师刘阳姓名撒英龙张振华王苗丁双何静杨帅杨佳兴马超田丽马瑞蕊马乐潘佳儒张雪丁艳丁辉何斌张志浩马悦王瑞性别男男女女女男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男女男班级备注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五年级  姓名  性别  班级  备注  

  板桥中心学校本活动记录  辅导内容卡通拖鞋辅导时间第四-五周1、学习用画、贴和粘合等方法制作小拖鞋并主动探索将鞋面和鞋底粘贴的方法。

2、在装饰鞋面的时候,能用粘合理布局在长方形纸上。

3、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苦难能主动请求同伴和教师的帮助。

陶泥、剪刀、刻刀一、教师出示自制的拖鞋,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双什么样子的鞋子?

这双鞋子有什么特别的吗?

二、引导学生观察范例,讨论拖鞋的制作方法。

1、你能看出我这双拖鞋是怎么做的吗?

是用什么样的材料做的呢?

你们也想制作这样一双拖鞋吗?

2、引导学生讨论鞋底的制作方法。

拖鞋的鞋底是怎么做的?

怎么样做一双和自己脚大小合适的拖鞋?

剪鞋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活动过程3、引导幼儿讨论鞋底的制作方法。

拖鞋的鞋面是什么样的?

鞋面是怎么制作的呢?

鞋面和鞋底是怎么粘起来的呢?

教师小结:

拖鞋的鞋面可以是大块的,也可是两条线条交叉的,取鞋面的两边,然后用软泥粘在鞋底上。

4、引导幼儿讨论拖鞋的装饰方法。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拖鞋装饰的更好看呢?

彩色的卡纸贴在鞋子上要注意什么?

  三、学生运用操作材料制作小拖鞋。

在制作拖鞋时遇到困难要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你是怎么样将鞋面和鞋底粘在一起的?

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是怎么样解决的?

你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

活动目标活动准备

  板桥中心学校本活动记录辅导内容动物世界辅导时间第六-七周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用橡皮泥抓住动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欢的动物,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陶泥、牙签、刻刀、水粉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1、几位头戴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

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

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教师展示有关动物的图片。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

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活动过程2、教师出示用陶泥制作的动物,学生观察。

三、表现  1、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

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

3、复习旧知识:

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创作体验:

展示作业要求:

用陶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

  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

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板桥中心学校本活动记录辅导内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手的语言辅导时间第八周1.仔细观察手的外形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

2.根据手的外形大胆想象,并制作。

陶泥、牙签、刻刀一、开始部分请幼儿猜谜将活动导入。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两课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二、基本部分1.看看、说说自己的手师:

伸出自己的手,仔细观察自己的手,说说自己的手的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

如:

10个手指、手掌、手背,以及各手指的名称。

活动过程2.游戏\小手变变变\组织幼儿做\手指游戏\和\小手变变变\,引导幼儿用手做出各种造型,并启发他们想一想象什么,要求想的越多越好,并且与别人的不一样。

3.学习绘画组织幼儿进行\手的联想画\图片欣赏。

指导幼儿用勾线笔沿手的边缘描画。

引导幼儿在此基础上想象、添画。

适当做一些示范。

指导个别幼儿进行绘画。

4.欣赏作品,交流感受。

师:

小朋友们画得都不错,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请画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小朋友自己介绍作品。

鼓励模仿老师

  作品的小朋友。

帮助画的有所欠缺的幼儿学习应该怎么画。

欣赏每个小朋友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师:

今天,小朋友们的小手画得都不错,希望你们以后要爱护小手,让我们的小手更加的健康灵巧!

板桥中心学校本活动记录

  辅导内容  茶具辅导时间第九、十周1、使学生初步掌握陶杯制作的基本技能制作陶杯活动目标2、培养学生按程序操作,认真、仔细、耐心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美化生活的意识制作陶杯活动准备紫沙泥、橡皮泥一:

课件欣赏作品,激发兴趣1:

欣赏精美茶具,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兴趣,制作陶杯2:

欣赏学生的陶艺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制作陶杯二:

新授活动过程1:

观察陶杯,分析制作陶杯的基本结构2:

设计陶杯,画草图3:

示范陶杯的坯体制作过程用报纸把酒瓶裹紧用泥压出比瓶底直径大2——3厘米的底板做杯底制作泥板,根据杯体的高矮确定泥板的宽度,把泥板卷在瓶体外粘接泥板接口和底板抽出瓶子,根据需要通过挤压、拉伸适当改变杯体外形

  粘接把手或其他部件装饰整理三:

学生练习,老师指导四:

课堂小结,作品收集,展览,学生下位参观五:

课后记板桥中心学校本活动记录

  辅导内容  风铃辅导时间第十一周1.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特点及作用。

活动目标2.学习用剪贴的方法制作一个小风铃,体会制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陶泥、牙签、刻刀一、请学生闭上眼睛,听一听风铃的声音,并展示风铃实物。

教师提问:

活动过程3.展示学生制作的小纸杯,“可用来做什么呢怎么做”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结论。

二、各组介绍自己的纸风铃1.风铃是哪些部分组成的2.寻找共同特征──用绳子串起来。

  三、观看陶艺风铃制作视频  讨论怎样制作风铃四、学生动手实践五、展示其他同学的风铃,欣赏他们的创意板桥中心学校本活动记录辅导内容美味甜点辅导时间第十二、三周1.通过让幼儿感知糕点的种类和形状,了解糕点的特征。

活动目标2.通过捏、搓、卷等各种方式学会糕点的制作方法。

3.实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活动准备陶泥、牙签、刻刀一、以开糕点店导入,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老师:

小朋友,你们喜欢吃糕点吗?

今天我们去参观一家叫“甜甜圈”的糕点店,请小朋友们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糕点?

它们都是什么形状?

你最爱吃哪种糕点?

今天糕点店的客人可多了,糕点店的师傅都来不及做了,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活动过程二、老师介绍几种糕点的制作方法,引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老师:

这个饼干你会做吗?

这个面包你会做吗?

饼干的制作,用橡皮泥搓圆、压扁,并用吸管在表面按出花纹。

面包的制作,把橡皮泥搓成椭圆或圆形,把红豆粘在上面制作成面包。

  老师:

这个生日蛋糕你不会做吧?

三、让幼儿自己选择橡皮泥制作自己喜欢吃的糕点,并启发幼儿联想不同形状的糕点,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

  孩子完成糕点的制作,提示孩子多动脑筋,做出与众不同的糕点。

四、展示评价老师:

糕点店的师傅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制作的糕点真好看,太谢谢你们啦。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糕点的种类和形状,教师可以推荐几个与众不同的糕点,引导幼儿欣赏。

板桥中心学校本活动记录

  辅导内容动漫世界辅导时间第十四、五周1、使学生了解漫画与动画的一些特点。

活动目标2、指导学生收集漫画与动画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3、鼓励学生根据一些漫画或动画内容,鼓励学生创作一幅漫画或动漫。

欣赏课一、谈话导入。

1、讨论:

卡通画和漫画的区别2.读画:

  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三个和尚、渔童等卡通形象基本土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

唐老鸭、米老鼠、爱丽丝、棒球小子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活动过程3.简介:

  卡通一词是缘于英文:

cartoon的音译。

我们中国也称“美术片”。

动画片,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豪华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能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

动画片,有短片,长片和系列片多种,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在世界影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电视领域中更受重视,为少年儿童和成年观众所喜闻乐见。

4.卡通是怎么制作、拍摄的5.卡通形象与漫画形象的艺术特点:

活动准备

  

(1)造型简洁,形象夸张,色彩鲜艳。

(2)拟人化,活泼可爱。

(3)变化丰富,引人入胜。

4.讲解课本上中国卡通形象和漫画形象。

激发学生兴趣,也可让学生讲解自己喜欢的卡通故事。

5.放一段优秀动画片,激发学生兴趣。

四.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加以纠正,归纳,复述,巩固记忆。

板桥中心学校本活动记录

  辅导内容创艺相框辅导时间第十六、七周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活动目标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活动准备陶泥、牙签、刻刀一、导入新课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

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揭示课题。

学生欣赏、感受。

分析研究。

活动过程二、自主研究小组研究:

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实践操作作业:

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

  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学生制作。

五、汇报展示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展示评价。

六、课后拓展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陶艺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板桥中心学校刘阳

  陶艺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陶艺既有美术学科的共性,又有着区别于其他美术门类的独特性。

任何一件陶艺作品都是材料质地、工艺手段、艺术表现形式三者的统一,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实践的综合体现。

陶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具备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陶艺课的目的,并不是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要通过亲手制作陶艺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陶艺课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的空间,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理想”通过艺术实践转变为现实。

例如,在教授“手捏成型”这种陶艺技巧时,教师除传授简单的制作技法外,更重要是要培养学生对制作材料和过程的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陶艺造型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活动。

比如,可以启发学生对事先做好的小陶碗自地添加装饰或变形图案,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绘制了自己喜欢的小乌龟、大蘑菇等形象,使呆板、生硬的陶碗焕发出生动活泼的艺术气息。

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练习了制陶技巧,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陶艺教育能使学生发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天地,这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开辟了空间。

陶艺教育能营造一种轻松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还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

陶艺教育内涵丰富,涉及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以及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

当代学生较为薄弱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是人们所

  共知的,他们很少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无法体会成功的乐趣,对于事物的好奇感明显不够强烈。

在陶艺教学中,学生的创作过程刚好能够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

陶艺创作活动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去体验、探究和反思,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让学生捏制某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初步的尝试后,他们会发现自己的作品并不是现实中动物的那种形象。

此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仔细观察和了解所制作动物的典型特征,然后再让其加以修改。

这样,学生所学到的不仅只是单一的形体塑造能力,而更重要的是训练并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陶艺教育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并上升为理论,以确定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陶艺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人类通过身体的器官感知生活中的一切,并从中得到乐趣。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杯、碗、碟等餐具,大多都是陶瓷。

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可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利用普通的生活用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重要和知识的广博。

在课后,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品味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让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这将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在陶瓷艺术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体系、长处和特色。

在小学阶段实施陶艺教育,不仅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要求,而且更是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

  共知的,他们很少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无法体会成功的乐趣,对于事物的好奇感明显不够强烈。

在陶艺教学中,学生的创作过程刚好能够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

陶艺创作活动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去体验、探究和反思,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让学生捏制某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初步的尝试后,他们会发现自己的作品并不是现实中动物的那种形象。

此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仔细观察和了解所制作动物的典型特征,然后再让其加以修改。

这样,学生所学到的不仅只是单一的形体塑造能力,而更重要的是训练并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陶艺教育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并上升为理论,以确定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陶艺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人类通过身体的器官感知生活中的一切,并从中得到乐趣。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杯、碗、碟等餐具,大多都是陶瓷。

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可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利用普通的生活用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重要和知识的广博。

在课后,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品味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让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这将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在陶瓷艺术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体系、长处和特色。

在小学阶段实施陶艺教育,不仅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要求,而且更是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

  校本活动手册

  板桥

  陶艺兴趣小组

  心校

  中学

  目录

  1、学校校本活动计划

  2、学校校本活动安排表

  3、各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4、各兴趣小组活动安排表

  5、各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名单

  6、各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_____陶艺___组校本活动计划

  一、教学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美术教学中指出:

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电脑美术、陶艺等内容”。

  陶艺课是一门真正的寓教于乐的课程,既能满足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在娱乐中了解我们悠久的陶艺文化和千年流传的陶艺历史、工艺,从小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利用“泥巴”再现生活的热情。

我们学校开展陶艺课教学,就是要从生活中、游戏中,去满足孩子的快乐,让老师、学生都在活动中学习对陶的认识,对立体雕塑的理解,以及如何欣赏立体雕塑,同时推动陶艺的发展。

儿童玩陶,必须用手,这大概是培养孩子们动手实践能力的最佳方式。

陶艺造型的基本方法是手捏成形、泥条盘筑和泥板拼接,这些方法学起来不难,掌握后可肆意发挥,创造层出不穷的新招法。

让学生在操作中找到自我,发挥天性,真正提高自己的多方面素质。

并把它作为我们在今后的陶艺实验的方向标和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并结合我校的情况开展今后的教学和一系列活动。

17名学生。

有专用的陶艺教室,本学今年校本课程——陶艺安排在五年级,共期每周三上下午第二节课,每次一节。

  二、教学计划:

三、教学内容是:

1、用变化的泥条盘筑器皿。

2、学习泥板切割、粘合。

3、学习拉坯的方法。

4、给作品上色装饰。

5、用软陶制作动物或人物。

开展动漫主题彩塑,制作出各种动漫形象。

激发他们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成果展示:

1、每节课将每位学生的作品以照片的形式收集好、学期末将照片放进学生成长记录册。

  2、将有创意的作品,注意保留,并晾干。

3、本学期每位学生的作品可以保留1~2件,其余照片留存。

陶艺教师应看到学生作品的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点都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有了成就感,学生就会对这种活动更加感兴趣,就会更投入,就会提高得更快。

在快乐的参与中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更多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_________组活动安排表

  __20XX-20XX__学年第__二__学期  指导教师___刘阳_____

  陶艺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周次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教学内容软陶制作——卡通拖鞋软陶制作——卡通拖鞋动物世界动物世界手的语言茶具茶具风铃美味甜点美味甜点动漫世界动漫世界创意相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