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4688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docx

900QTKD74116C说明书剖析

20130330-6

 

QTKD电液联动快关调节阀

 

产品使用说明书

 

上海江南造船阀门有限公司

江南阀门有限公司

目录

一、用途和主要性能规范、参数3

✧用途3

✧性能规范3

✧相关参数3

二、型号说明与执行标准4

✧型号说明4

✧执行标准4

三、结构特点及操作原理4

✧结构特点4

✧控制系统的操作原理5

四、主要零件材料7

五、主要外形尺寸和连接尺寸7

六、安装、维护及使用注意事项7

✧安装7

✧维护8

✧使用注意事项9

七、可能发生的故障和排除方法12

✧阀门部分12

✧液压系统12

✧溢流阀13

✧电磁接向阀14

✧液控单向阀及插装阀14

✧泵工作几分钟后系统仍达不到最低压力15

✧电气控制部分15

八、附件、易损件16

九、附图17

一、用途和主要性能规范

✧用途

QTKD系列自控快关调节阀门是集高温蒸汽流量调节和智能检测、快速关闭功能于一体,选用高温蝶阀配以液压传动装置与先进的液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集合而成。

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动作灵敏、性能可靠、密封性能好、采用高可靠系统、高智能诊断、维护简单、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以及外形美观等优点。

它安装于汽轮机中、低压联通管上能够自动调整供热抽汽流量,保证向用户提供符合要求的供热抽汽压力。

当系统出现故障需要关闭时,接到关闭指令能快速做出反应,迅速关闭阀门,并满足管道中蒸汽的最小流量要求,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主要性能规范

公称通径

DN(mm)

公称压力

PN

工作压力

(Bar)

试验压力(Bar)

适用介质

强度试验

密封试验

900

16

≤4

24

蒸汽

工作温度t(°C)

阀门启闭转角(°)

阀门快关状况

阀门快关时间(s)

阀门正常启闭时间(s)

-29~400

0-90

电磁阀失电快关

0.5

10-60

注:

*试验压力的数值如与技术协议的规定有差异时,按技术协议的规定执行。

✧相关参数(电液控制系统)

液压系统设计压力(MPa)

蓄能器充气压力(MPa)

液压油

系统清洁度

电机

电压(V)

控制

电压(V)

电机

功率(KW)

电控箱输入功率(KW)

12-16

6±0.2(氮气)

46#抗磨液压油

NAS1638-9级

AC380V/50Hz

DC24V

3

7

 

二、型号说明与执行标准

✧型号说明

✧执行标准

设计标准

连接法兰标准

结构长度标准

检验与试验标准

GB/T12238

JB/T8527

Q/JNF001

GB/T9113

GB/T12221

GB/T13927

三、结构特点及操作原理

✧结构特点

QTKD系列自控快关调节阀门是集高温蒸汽流量调节和智能检测、快速动作功能于一体,选用高温蝶阀配以传动装置与先进的液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集合而成。

新型结构的快关调节阀,由阀体、阀板、阀轴、衬套、执行装置、比例调节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等组成。

阀门采用蝶阀本体,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动作灵敏、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以及外形美观等优点。

在电气控制方面它既可与控制系统联接实现自动连锁控制,又可进行就地和远程的手动控制,能输出阀位信号与接受外来阀位信号,达到远程调节控制的目的。

在接到快关信号后,快关装置迅速关闭阀门;当无信号指令输入,阀门则保持原位;当输入4~20mA间某一信号时,阀门将打开或关闭到相应的开度。

在动力系统方面,QTKD型全液压快关调节阀采用蓄能器来储备液压能,快关时蓄能器释放液压能并通过油缸和齿轮传动机构迅速关闭阀门。

一般情况下QTKD型快速关闭阀被设计成通电快关型(也可按用户的具体要求设定其他快关类型),此阀为失电快关,其快速关闭时间全行程为≤0.5秒。

液压系统的设计压力为12-16MPa,蓄能器的充气压力为6±0.2MPa(气体为氮气)。

系统的清洁度要求为NSA1638-9级;油液过滤精度为5µ。

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16.5MPa,压力继电器(电接点压力表)的压力分别调整到上限与下限。

阀门在关闭至最后3°时设有液压缓冲装置,以减轻阀板对阀座的冲击。

注意:

当执行快关指令后,只有执行手动慢关之后才能执行自动调节。

✧控制系统的操作原理

注意:

在现场确认DCS各接点正确后,将控制箱内的A-、B-、Mo短接,零线接零。

本电控箱控制设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转换开关,自动控制通过来源于汽轮机的4~20mA模拟闭环控制,手动控制方式(数字控制),经DCS确认指令传到CPU的手动控制接口,使手控确认开关合上。

手动控制

正常关阀:

按下电控箱控制面板上的手动慢开按钮,比例调节阀YH1的a电磁铁得电,压力油通过该比例调节阀的P口和B口进入油缸关阀腔,开阀腔油通过该比例调节阀的A口和T口回到油箱,阀门慢开,当一直按下手动慢关按扭时,阀门一直在慢关动作,若松开按扭则阀门立即停止工作,阀门停在原地不动。

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调节阀门的开度,开到目标开度停止即可;在关到位时,接近开关SQ1动作,关到位指示灯亮。

关阀动作终止,系统进入通电待命状态。

正常开阀:

按下电控箱控制面板上的手动慢开按钮,比例调节阀YH1的b电磁铁得电,压力油通过该比例调节阀的P口和A口进入油缸开阀腔,关阀腔油通过该比例调节阀的B口和T口回到油箱,当一直按着手动慢开按扭时,阀门一直在慢开,若松开按扭则阀门立即停止动作。

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调节阀门的开度;在开到位时(全开),行程开关SQ2动作,全开位置指示灯亮,开阀动作终止,系统进入通电待命状态。

快速关阀:

在任何位置下,只要按下电控箱控制面板上的快速关闭或应急快关按钮,系统中的电磁阀(电气原理图中的YH2)失电,使主油路的插装阀打开,油从油缸经插装阀快速排油回油箱。

自动控制

指DCS发出4~20mA信号时,阀门随信号线性变化,4mA为全关位置,20mA为全开位置。

在阀门快关时,DCS断开4~20mA的输入信号。

油路故障:

当油泵启动20分钟后,油压仍低于最低设定值时,油路故障指示灯闪亮报警。

当油泵电机因长时间运行或缺相运行等故障时,热继电器动作切断油泵电机电源,同时电机过载指示灯闪亮报警。

另外还有滤油器堵塞时发信器发出报警信号以及油位过低时液位继电器发出的报警信号。

操作人员如发现以上任何一个报警信号都应及时对快关阀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并将所发现的故障解决掉,以确保阀门动作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安全性。

在电控箱的控制面板上设有信号指示灯,用来显示不同的功能状态,这些功能分别为全关位置、全开位置、快关、油压低、油路故障、传感器故障、开阀失败、输入信号故障,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这些信号通过接线端子和电缆与DCS控制信号以及无源接点信号一起送往总控制室,以实现远程显示和控制。

✧液压工作原理及图解

(详见液压系统图)

(1)阀门正常开启与关闭:

仅当电磁阀8通电,压力油P经电磁阀至插装阀控制腔,插装阀闭合,此时可进行阀门的开关动作;当比例阀接受开阀信号,比例阀内部进油通路接通,压力油经比例阀,进入油缸开启腔,油缸另一腔油回油箱。

此时活塞工作,阀门开启;当比例阀接受关阀信号,压力油经比例阀,进入油缸关闭腔,油缸另一腔油回油箱。

此时活塞工作,阀门关闭。

(2)快速关闭:

在任何位置下,只要按下电控箱控制面板上的快速关闭或应急快关按钮,系统中的电磁阀8(电气原理图中的YH2)失电,使主油路的插装阀打开,油从油缸经插装阀快速排油回油箱

(3)调节功能:

电磁阀8得电,压力油P经电磁阀至插装阀控制腔,插装阀闭合;比例阀接受阀位指令信号,进油(回油)通路或通或断,以实现阀位调节控制功能。

四、主要零件材料

零件名称

材料

零件名称

材料

阀体

WCB

阀底盖

Q235A

蝶板

WCB

齿轮箱

WCB

阀杆

2Cr13

齿轮

45

填料压盖

Q235A

活塞

QT450-10

填料

石墨盘根

活塞杆

2Cr13

油缸盖

Q235A

五、主要外形尺寸和连接尺寸

详见附图

六、安装、维护及使用注意事项

✧安装

1、安装前应核对产品标牌上的参数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并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了解其结构、工作原理和其他有关事项。

2、安装前应检查阀门内腔和密封面,不允许有污垢附着;连接管道内须清除干净,不得有异物存在;同时检查各部位有无损坏现象,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3、吊装时应轻起轻落,切不可撞击进油缸、液压站、蓄能器、电控箱、传动装置等;在运输过程中应将蓄能器的气压放空,以免运输中由于温度变化而使气压升高。

4、安装时应使阀门保持关闭状态,以免异物进入密封面。

5、用户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建议将排放油口连接

6、阀门可以安装在水平或垂直管道上油箱向上,具体安装位置按用户确认的图纸规定,必要时可对油箱部分加支撑;当阀门与液压站分体安装时,QY20液压站接油管长度不得超过2m,QY32液压站接油管长度不得超过3m,QY50液压站接管长度不的超过5m。

✧维护

1、本阀长期存放时,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不应露天存放,以防损坏和腐蚀;加工面上应涂防锈油,液压系统和电控箱应有防尘措施,油箱内的液压应全部放掉,以免变质。

2、阀门安装后和使用中,应按使用单位要求定期检查阀门运行情况和进行清洁保养工作。

✧使用注意事项

●系统调试的注意事项

1、系统调试的准备工作;

(1)、首先检查各接头是否拧紧,电气接线是否正确、可靠。

(2)、向油箱加油至最高油位。

(因产品出厂时油箱内无油)。

(3)、向蓄能器充氮气至规定的压力,并检查是否有泄漏(因产品出厂时蓄能器内无压力)。

(4)、打开蓄能器出口处的球阀7和油路系统的泄压阀16(参见液压系统图)。

2、系统调试:

(1)、合上电控箱内的空气开关,油泵电机启动,使其在空负荷下运行3~5分钟后若无异常,即可开始系统调试。

(2)、将溢流阀3调至全开位置,关闭泄压阀16,然后将溢流阀的压力逐渐调高,直到系统规定压力为止,锁紧螺母。

(3)、将电接点压力表的油压上限和下限指针调至系统规定的压力值,这些调试在产品出厂时已做好,若无变更用户不必重新调整。

(4)、逐渐关闭泄压阀16,系统油压开始升高至油压上限,油泵电机停转,控制系统进入待命状态。

(5)、阀门的就地控制和远程控制方式需要通过电控箱上的转换开关转换才能生效,如需在远程控制室控制阀门,则应将转换开关转至远程控制方式。

●液压油的注意事项

液压油的品质及清洁直接关系到油泵和电磁阀的正常工作与寿命,以及液压站的性能。

1、本阀门液压系统使用46#抗磨液压油,寒冷地区可选用20#低温液压油,(注:

低温液压油也可四季通用),液压油每季度抽样检查一次,检查其清洁度和润滑性,如不符合要求或发现污染(杂质、沉淀、水分、金属、粉末、酸碱等)应立即处理或更换,并彻底清洗油箱。

如果用户要求使用其他液压油,须在订货时加以说明。

2、换油时的要求:

1)切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混用,更换的新油或补加的油必须符合本系统规定使用的油牌号,并通过化验,符合规定的指标。

2)换油时必须将将油箱、蓄能器、油缸、胶管等里面的旧油全部放完,并且冲洗合格。

3)新油过滤后再注入油箱内,过滤精度不低于5µ。

加油时注意油桶、油箱口、油管口等其他工具的清洁。

4)油箱的油位:

在蓄能器,油缸充满油后,油位高度不得低于油标指示器的最下线。

并应经常检查,如发现油位下降、不正常或过低时,应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正常油位。

5)定期清洗滤油器,并检查有无破损,对已坏的滤油器(或滤芯)应及时更换。

3、拆卸修理注意事项:

1)拆卸时,应注意场地清洁,零件不能直接置于地面。

2)清洗液压站及液压缸零件时,应在干净的柴油或煤油中进行,安装时不能用棉纱檫拭。

3)拆卸电机油泵连接时,注意不要用锤打击电机、油泵轴。

4)拆装时,应注意不能错装或漏装密封件,对已损坏的密封件应予以更换。

●润滑的注意事项

1、凡机械运动部位,每一月注一次润滑油。

2、活塞杆如长时间伸出时,应经常搽油,以防潮湿而锈蚀。

3、为做到液压设备的合理使用,操作人员还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不准任意调整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及互锁装置,或任意移动各限位撞块的位置。

2)在设备运行中监视工况:

a.压力:

系统压力是否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b.噪音、振动、有无异常;

c.漏油:

全系统有无漏油;

d.电压:

是否保持在额定电压的+5%~-15%范围内。

3)当液压系统或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不准擅自乱动,应立即通知维修部门分析原因并排除。

4)对各种橡胶密封件、蓄能器内的橡胶皮囊应定期更换,时间一般在三年左右为宜,使设备长期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压力继电器或电接点压力表的注意事项

1、压力继电器或压力表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干燥和洁净,并妥善维护。

一般每隔半年检验一次为宜,对于在正常运行中触点不经常切换,使用条件又较好时(如负荷变化缓慢,温度变化不大以及无外界振动影响等),则可酌情延长检验期。

2、压力继电器或压力表经长期使用后,如发现微动开关动作失灵(影响工作可靠性),传动机构磨损或连接导线老化等,应及时予以检修或更换。

●蓄能器的注意事项

蓄能器是阀门快关能量的直接来源。

亦是一种高压容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3、蓄能器应充装氮气而不得充装氧气、压缩空气或其他易燃气体,以免引起爆炸。

对于已充入压力油的蓄能器,必须放空蓄能器内的压力油方可进行充气或拆卸。

2、充气工具的使用

充气工具是蓄能器进行充气、补气、测压、修正气压的专用工具,其结构如图所示。

1)充气和补气方法:

充气和补气前应先是切断电机电源,

打开排油截止阀7,(参见液压系统图),排掉蓄能器中的压力油,然后按以下步骤充气和补气:

a.把蓄能器上的封帽取下,将充气

工具的手轮左旋使气阀顶杆退到头,将放气

塞旋紧;

b.把充气工具胶管的大头端拧到氮气瓶上,将充气工具的气阀顶杆处螺帽拧到蓄能,将所有接街头螺帽紧固后方可开始充气和补气。

c.先把氮气瓶的气阀松开,使氮气瓶的气体放出,然后缓慢右旋充气工具手轮,把气阀顶杆伸出慢慢顶开蓄能器皮囊的充气阀,使氮气瓶的气体充入蓄能器中,同时注意观察充气工具的压力表,压力表超过充气压力值(6±0.2MPa),左旋手轮使气阀顶杆退到头,蓄能器充气阀自然关闭。

d.关闭氮气瓶的气阀,松开放气塞释放胶管汇中残留的氮气,然后再旋紧放气塞,右旋手轮顶开蓄能器充气阀,观察充气工具压力表显示的充气压力值;

e.如果发现充气压力值不合适,压力过低时,可以重复步骤c继续充气;压力过高时,可以再把手轮右旋顶开蓄能器充气阀,然后慢慢松开放气塞,缓慢释放气体,直至压力表值合适后旋紧放气塞,左旋手轮使气阀顶杆退出;

f.最后关闭氮气瓶的气阀,松开放气塞释放胶管中残留的氮气,即完成充气和补气工作。

2)测压及压力修正方法:

按充气和补气方法的a、b、c步骤,旋动充气工具上的手柄,打开蓄能器上的充气阀,压力表反映的数值即是氮气压力。

3)检查漏气的方法

蓄能器充氮气后,开始每周检查胶囊气压一次;一个月后,每月检查一次;半年后,半年检查一次;以年后,每年检查一次。

定期检查可以保持最佳使用条件,及早发现泄漏及时修复使用。

检查方法如下:

a.分别打开和关闭蓄能器下面截止阀,使蓄能器内的压力油流回油箱,同时注意压力表,使压力表指针先是慢慢下降,达到某压力值后急速降到零,指针移动的速度发生变化的数值,就是氮气压力。

也可以在蓄能器内无压力油时启动油泵,油压突然上升的压力值就是氮气压力。

b.用充气工具直接检查氮气压力,当蓄能器在系统不能工作时,应检查是否由于气阀泄漏引起,松开蓄能器上端保护螺帽,在充气口位置涂抹肥皂水或滴液压油,若有气泡冒出,则泄漏严重,应进行修理并补充氮气;若皮囊内没有氮气,气阀处冒油,应拆卸检查皮囊是否破损,若破损则更换;若蓄能器向外漏油,应旋紧连接部分,若仍然漏油,应拆卸并更换有关零件。

拆卸蓄能器前必须泄去压力油,如要解除皮囊时,必须使用充气工具放掉皮囊中的氮气,否则不得拆卸触出。

3、蓄能器氮氧气瓶中要求的压力为6±0.2MPa,具体调整方法及步骤如下:

打开蓄能器开关阀7和系统卸压截止阀16,泄掉系统中的油压,待系统及蓄能器中的油压泄完,再关上开关阀7和卸压截止阀16,最后才可以调整氮气瓶压力,一般调整到6MPa。

七、可能发生的故障和排除方法

✧阀门部分:

故障现象

原因

排除方法

密封面泄漏

⒈密封面间夹杂污垢、泥沙或其它异物

⒈清洗密封面

⒉密封面或密封圈磨损或损坏

⒉修整或更换

⒊密封面接触过盈量太大或紧定螺钉松动

⒊均匀拧紧螺钉

⒋蝶板关闭不到位或关过头

⒋调整密封面限位螺栓位置

阀轴两端支承泄漏

⒈填料压盖螺栓松动

⒈拧紧填料压盖螺栓

⒉填料失效

⒉更换填料

⒊压盖、底盖未拧紧

⒊拧紧压盖、底盖螺栓

⒋填料或O型密封圈磨损或损坏

⒋修整或更换填料及O型密封圈

✧液压系统

故障现象

原因

排除方法

系统无压力

⒈油泵旋转方向不正确

⒈更正旋转方向

⒉吸油管堵塞、过滤器堵塞

⒉清洗疏通管道、更换滤油器或滤芯。

⒊连接处泄漏混入空气

⒊紧固连接螺钉,消除泄漏,防止空气混入

⒋油液粘度太大或油液温升太高

⒋正确选用油液,控制温升

⒌油泵损坏

⒌更换油泵

⒍溢流阀压力调得太低或失效

⒍调整溢流阀或修理、更换

油泵噪音太大,系统振动;油中有气泡,严重时油为乳白色及系统无压力

⒈油位低

⒈加油增高油位

⒉吸油管堵塞

⒉疏通吸油管

⒊吸油管密封处漏气或油液中有气泡

⒊拧紧吸油接头或更换密封;回油管应在油面以下

⒋泵与联轴器不同心

⒋调整同心

⒌吸空引起,严重时管道松动

⒌检查油管有无漏气,吸油管口和泵进油口是否堵塞,找到原因后消除

⒍泵架或电机固定螺栓不紧

⒍拧紧各紧固螺栓

⒎柱塞和滑靴的铆合松动或油泵内部零件损坏

⒎修理或更换油泵

保压性能降低,油泵电机启动频繁

液压阀内密封面有杂物

开机多次冲去杂物

✧溢流阀

故障现象

原因

排除方法

溢流阀调压失灵

⒈弹簧弯曲或太软

⒈交换弹簧

⒉锥阀与阀座接触不良

⒉如锥阀是新的、可卸下调整螺帽,将导杆推几下,使其接触良好;或换锥阀

⒊油不清洁,阻尼孔堵塞

⒊清洗、疏通阻尼孔,更换清洁油液

噪声及振动、油中有气泡

⒈弹簧变形不复原

⒈检查并更换弹簧

⒉锥阀磨损

⒉换锥阀

⒊螺帽松动

⒊排除空气

⒋和其他阀共振

⒋略微改变阀的额定压力值

⒌油位低吸空,油泵与吸油管连接处不密封

⒌检查吸油管是否漏气,油位过低则加油

泄漏严重

⒈锥阀或钢球与阀座的接触不良

⒈锥阀或钢球磨损时更换新的锥阀或钢球

⒉密封破坏

⒉检查更换密封

⒊安装螺钉没拧紧

⒊拧紧安装螺钉

✧电磁换向阀

故障现象

原因

排除方法

电磁阀不换向

1.电磁铁线圈烧坏或电磁铁推力不足

1.检查、修理、更换

⒉阀芯卡死

⒉拆开清洗赃物,去毛刺

⒊阀体变形

⒊调节阀体安装螺钉使压紧力均匀,或修研阀孔

⒋电气线路故障

⒋消除故障

⒌中间位置的对中弹簧折断

⒌更换弹簧

换向阀作用时有响声

⒈滑阀卡住或摩擦力过大

⒈修研或调配滑阀

⒉电磁铁不能压到底

⒉校正电磁铁高度

⒊电磁铁铁芯接触面接触不良

⒊消除污物,修正电磁铁铁芯

电磁阀提升换向阀不封油

⒈阀芯卡住

⒈拆开清洗赃物,去毛刺

⒉阀体变形

⒉调节阀体安装螺钉使压紧力均匀,或修研阀孔

✧液控单向阀及插装阀

故障现象

原因

排除方法

单向阀启闭失灵,有卡阻现象

⒈单向阀阀芯与阀座之间间隙过大产生泄漏

更换阀座和弹簧

⒉阀座碎裂,弹簧变形

液控单向阀失灵

⒈控制油压过低

检查控制油路是否泄漏、或控制油口堵塞

⒉阀芯与阀座卡住

拆洗检修或更换液控单向阀

油液不逆流

⒈控制压力过低

⒈提高控制压力使之达到要求值

⒉控制油管路漏油严重

⒉消除漏点

⒊单向阀或插装阀卡死

拆开清洗

逆方向不密封有泄漏

1.单向阀或插装阀在全开位置上卡死

1.拆开清洗、修配

2.单向阀或插装阀锥面与阀座锥面接触不均匀

2.拆开检修或更换

✧泵工作几分钟后系统仍达不到最低压力

故障现象

原因

排除方法

液压系统故障报警

1.蓄能器皮囊损坏(此时油箱液位比正常低很多)

1.更换蓄能器或换皮囊

2.溢流阀卡死

2.清洗溢流阀

3.泵损坏

3.更换泵

4.液位低

4.补油

5.电机动力电源有问题

5.检查动力电源线路、开关等

6.泵出口管路上漏油

6.更换泵出口管路密封或胶管

压力表显示值已到压而有故障信号

压力开关损坏

检查或更换压力开关

✧电气控制部分

故障现象

原因

排除方法

执行器工作压力达不到设定值而电机自动停机,或热继电器动作

1.整定值过低

1.将整定值调整到电机的额定电流值

2.电机超载

2.检查泵及连轴节是否有故障

按开门按键阀门不动作

刚进行了快关,未超过10秒钟

等待10秒钟再按开门按键

阀门动作不正常

1.接近开关松动,没有对正位置指针

1.调整并拧紧接近开关

2.接近开关损坏

2.更换接近开关

3.工作压力低

3.检查前两项故障现象

手动不能调节

1.比例阀反馈信号B16、B14、Z22

没有接好或接错

2.系统油压低

3.快关或快开的按钮压下没有解

4.手控确认没有确认

1.仔细检查线路

2.检查油压系统和压力开关

3.解除按钮锁

4.闭合确认键

手动能调节自动不能调节

1.角位移传感器松动或故障

2.输入无信号或信号线接反

1.检查角位移是否有松动校正并拧紧或更换角位移传感器

2.检查信号或更换信号线

阀板抖动厉害

1.输入信号漂移

2.控制油压过低或压力表有故障

1.输入和输出信号共零

2.检查系统油压、检查压力表触点是否粘合不能断开

其它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请查阅有关手册或与生产厂商联系。

八、附件、易损件

✧附件

序号

名称

数量

材料

备注

1

充气工具

CQJ型

✧易损件

QTKD4014+QY50

序号

名称

数量/台

材料

备注

1

“O”型圈d50×3.55

4

氟橡胶

GB/T3452.1

2

“O”型圈d128×5.3

2

氟橡胶

GB/T3452.1

3

“O”型圈d80×3.55

2

氟橡胶

GB/T3452.1

4

“O”型密封圈d47.5×3.55

12

氟橡胶

GB/T3452.1

5

“O”型圈d150×3.55

6

氟橡胶

GB/T3452.1

6

“O”型圈d65×3.55

2

氟橡胶

GB/T3452.1

7

“O”型密封圈d208×3.55

1

氟橡胶

GB/T3452.1

8

“O”型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