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4715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58 大小:54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8页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8页
亲,该文档总共1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1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

都英新世纪广场施工组织设计

“都英·新世纪广场”二标段工程(1#楼A栋、B栋)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的依据

1.1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目标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以下几项编制:

四川省商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资料

隆昌县都英•新世纪广场二标段工程施工合同

国家和地方现行的相关施工技术规程、规范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41-200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194-199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建筑地面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焊接质量保证一般原则》GB/T12467.1~4-1998

《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1991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内江市隆昌县黄土坡,建筑主要功能为商业和车库,工程由1#楼A栋(3F/20.5m)、1#楼B栋(3F/17.8m)及地下室(-1F)组成,总建筑面积约为46188平方米,其中主商业26220㎡,独立商业5604㎡,地下商业14364㎡(最终以房管局测定的建筑面积为准),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框剪结构。

建筑防火类别及耐火等级:

为一类商业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主要结构材料:

基础垫层C15

独立基础、梁、板C30

地下室侧壁、防水板、集水坑、电梯坑C30(P6)

柱C30—C40

剪力墙C40

构造柱、过梁、圈梁C20

目前场地的市政配套设施已完善,施工用电和道路已到位,场内地势平担、交通便利,但现场极为狭窄,地下车库施工完毕前无施工场地。

2.2主要工程范围(详见隆昌县都英•新世纪广场二标段工程(1#楼A栋、B栋施工合同约定的施工范围)

第三章组织目标及机构人员框图

3.1施工组织目标

3.1.1施工工期目标:

按照合同约定,确保225天,详见附图二。

3.1.2工程质量目标:

必须达到国家及行业的质量验收标准合格,同时必须经甲方验收达到每户验收合格。

3.1.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实现人身伤害事故零,杜绝重大交通、火灾、设备事故零。

3.1.4综合效益目标:

实现精细化管理,文明施工,做精品工程,树公司形象。

3.2组织措施

3.2.1设置组织机构的目的

我公司将全力组织、全面保证实现项目总目标,圆满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组织机构按国家建设工程管理体系对口设置,采用项目法组织施工,严格执行国家建设工程有关文件及管理制度。

3.2.2组织机构体系

 

项目经理

责任工长

技术负责人

安全质量组

施工技术组

物资机动组

合同预算组

财务组

防水施工队

水电施工队

装饰施工队

结构施工队

安装施工队

各专业施工班组

项目负责人

 

3.2.3组织结构及相关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

职务

姓名

职称

主要职能

项目经理

闻聪

工程师

工程负责

技术负责人

陆树军

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责任工长

王建彬

工程师

现场生产主管

现场工长

阳建勇

技术员

现场施工、质量

测量工长

陈胜

测量员

测量放线

质量员

陈铭

质量员

质量控制

施工员

张兴荣

施工员

施工管理

安全员

邓勇

安全员

安全管理

资料员

唐雪莲

资料员

资料管理

杂工班长

林前友

施工员

施工管理

材料员

黄莉

施工员

材料管理

材料员

林森

材料员

材料管理

财务

陈建萍

资料员

财务管理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本工程场地极为狭窄,生活大临场地布置在1#楼A栋围挡以外;钢筋堆放、加工及周转材料堆放等在地下室施工时布置在1#楼A栋A1区,待其它区域施工完毕后再行搬迁,所有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再搬迁至1#楼AB栋之间,以备地上主体施工。

施工总平面布置参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图一);其中临时设施及临时用地,临时设施布置及临时用地表如下:

临时设施布置及临时用地表

用途

面积(m2)

位置

需用时间

办公、会议室(标准板房)、生活大临

250

施工现场内

工程施工期

备品备件库(标准板房)

50

施工现场内

工程施工期

钢筋加工场

400

施工现场内

主体结构施工期

周转材料堆放区

400

施工现场内

主体结构施工期

装饰及安装备料区

500

施工现场内

建筑施工期

合计

1600

第五章施工准备

5.1施工临时设施场地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划出施工占地范围和大临布置位置。

本工程三面已形成围墙,另外一侧与一标段相邻,不在我方施工范围内,但也需由业主协商安排封闭,以形成我单位的全封闭施工区域。

5.2施工用电准备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得知:

都英新世纪广场建设工程临电工程用电总功率为544.1KVA,线路总电流为1088.2A,由场地东北侧围墙外总配电箱指定接点引出的主电缆沿围墙架空敷设至各分配电箱内,施工现场内线路均采用绝缘电缆。

现场设置4台(1#、2#、3#、4#)分配电箱。

由于地下室施工期间,受场地限制,钢筋、木工加工房等临时设置将随进度搬迁移位,主体上部结构施工时统一再将其搬迁至AB栋之间。

从配电室引出至3#塔吊和钢筋加工现场,设置1#配电箱。

1#配电箱供给3#塔吊、钢筋对焊机、钢筋弯曲机、电渣压力焊机、钢筋切割机等钢筋加工机械用电。

由配电室引出至大临办公区设置2#配电箱,2#配电箱供给2#塔吊、一台砼固定输送泵使用及大临办公区域用电。

由1#配电箱引出至1#塔吊附近设置3#配电箱,3#配电箱供给1#塔吊、钢筋对焊机、钢筋弯曲机、电渣压力焊机、钢筋切割机等钢筋加工机械用电。

由2#配电箱引出至2#塔吊附近设置4#配电箱,4#配电箱供给插入式振动机、砼平机振动棒及2#塔吊。

5.2.1用电量计算

根据临时用电总用电量计算公式计算总用电量:

P总=1.1(K1∑Pc+K2∑Pa+K3∑Pb)

式中:

P总——总配电箱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Pc——全部施工用电设备额定用量之和(K1取0.6)

∑Pa——室内照明设备用电额定用量之和(K2取0.8)

∑Pb——室外照明设备用电额定用量之和(K3取1)

根据上表计算:

∑Pc=777.7kW

∑Pa=10kVA

∑Pb=20kVA

总用电量为:

P总=1.1(0.6×777.7+0.8×10+1×20)

=544.1(kW)

5.2.2变压器的容量计算

本工程甲方指定电源接点处已经配置有变压器,我单位可以直接接电使用,故本次临时用电方案不考虑变压器的设置。

5.2.3供电线路的选择

5.2.4总电流计算(按照允许电流选择)

I线=K·P/(

式中:

I线——电流值(A);

U线——电压(V);

cosφ——功率因数0.75。

P、K意义同前

或I总=2P=2*544.1=1088.2(A)

5.2.4.11#配电箱干线电流计算:

1#配电箱干线线路供给:

3#塔吊、钢筋对焊机、钢筋弯曲机、电渣压力焊机、钢筋切割机

P1=1.1*152*0.75=125KW

I1=2P1=125*2=250(A)

5.2.4.22#配电箱干线电流计算:

2#配电箱干线线路供给:

2#塔吊、一台砼固定输送泵使用及大临办公区域用电

P2=1.1(0.75×115+0.8×10+1×20)=125kW

I2=2P2=125*2=250(A)

5.2.4.33#配电箱干线电流计算:

(地上主体施工时钢筋加工机具接3#配电箱,地下室施工时3#配电箱处不接钢筋加工机具)

3#配电箱供给1#塔吊、钢筋对焊机、钢筋弯曲机、电渣压力焊机、钢筋切割机:

P3=1.1*152*0.75=125KW

I3=2P3=125*2=250(A)

5.2.4.44#配电箱干线电流计算:

4#配电箱供给插入式振动机、砼平机振动棒及2#塔吊:

P4=1.1*86.7*0.75=71.53KW

I4=2P4=71.53*2=143.06(A)

5.2.4.5配电主、干线截面及设备负荷线选择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得知:

都英新世纪广场建设工程临电工程用电总功率为544.1kw,线路总电流为1088.2A。

主、干线截面根据计算结果,查表选用:

本工地电源进线采取两个回路,即业主配电室至1#和2#配电箱,选用BVV(3×185+2×95)电缆配置。

1#配电箱至3#配电箱电源线选用单股BVV(3×120+2×90)电缆。

2#配电箱至4#配电箱电源线选用单股BVV(3×90+2×70)电缆。

照明配电箱由3#、4#分配电箱接出,选用35mm2BX型铜芯橡皮线。

分配电箱至各开关箱选用BVV(3×35+2×16)电缆。

查表选择相应的电气开关电流值,低压柜总开关选择自动万能断路器,分回路全部选择HR5-100/30隔离开关及DZ20LE型和DZ15LE型的漏电保护器,以确保工程施工用电安全性。

5.2.4.6设备负荷线选择

均选用耐气候型橡皮绝缘电缆,线径大小根据设备容量定。

如施工场地较潮湿,则必须选用防水型橡皮绝缘电缆。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得知:

都英新世纪广场建设工程临电工程用电总功率为544.1kw,线路总电流为1088.2A。

主、干线截面根据计算结果,查表选用:

本工地电源进线采取两个回路,即业主配电室至1#和2#配电箱,选用BVV(3×185+2×95)电缆配置。

1#配电箱至3#配电箱电源线选用单股BVV(3×120+2×90)电缆。

2#配电箱至4#配电箱电源线选用单股BVV(3×90+2×70)电缆。

照明配电箱由3#、4#分配电箱接出,选用35mm2BX型铜芯橡皮线。

分配电箱至各开关箱选用BVV(3×35+2×16)电缆。

查表选择相应的电气开关电流值,低压柜总开关选择自动万能断路器,分回路全部选择HR5-100/30隔离开关及DZ20LE型和DZ15LE型的漏电保护器,以确保工程施工用电安全性。

详见临时用电专项方案。

5.3施工用水准备

整个工程施工用水包括生活用水,现场拌和、冲洗和养生用水及消防用水。

由于施工现场取水点水量较小,难以满足施工全部用水需求,经甲方同意后拟采取现场打井取水方式,具体地点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取水井旁设置一蓄水池,蓄水方量8m3,用Φ50球阀和Φ50的水管分别接一路生活用水管和生产用水管道,用于施工区域的施工生产及生活用水。

布置的原则是在保证正常供水的情况下,管道铺设越短越好,同时还应考虑到,在工程进展期中各段管网应具备有移置的可能性。

主楼消防水结合永久消防管网布置。

5.3.1工程用水量计算:

5.3.2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q1──施工工程用水量(L/s);

K1──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05;

Q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取值如下表;

N1──施工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T1──年(季)度有效工作日(d),取90天;

b──每天工作班数(班),取1;

K2──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50。

工程施工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

序号用水名称用水定额N1工程量Q1单位

1浇注混泥土全部用水2400.03600.0M3

2混凝土自然养护2400.03600.0M3

3模板浇水湿润156.012000.0M3

4砌筑工程全部用水量250.012000.0M3

5抹灰工程全部用水量30.060000.0M3

6搅拌砂浆156.0600.0M3

经过计算得到q1=1.05×14307000.00×1.500/(90×1×8×3600)=8.69L/S。

5.3.3机械用水量计算:

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公式:

其中q2──施工机械用水量(L/s);

K1──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05;

Q2──同一种机械台数(台),取值如下表;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匀系数,取2.00。

施工机械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序号机械名称单位耗水量N1(L)机械台数Q2换算系数

1汽车台·昼夜700.0600.333

2对焊机-冷拨机台·h300.038.000

3木工场台·台班20.051.000

经过计算得到q2=1.05×22086.00×2.00/(8×3600)=1.61L/S。

5.3.4生活用水量计算:

施工工地用水量计算公式:

其中q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L/s);

P1──施工现场高峰期生活人数,取700人;

N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K4──施工工地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30;

b──每天工作班数(班),取1。

施工工地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

序号用水名称单位耗水量N1(L)

1施工现场生活用水L/人20.0

----------------------------------------------------

经过计算得到q3=700.00×20.00×1.30/(1×8×3600)=0.63L/S。

5.3.5生活区用水量计算: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

其中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P2──生活区居住人数,取700人;

N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K5──生活区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2.00;

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

序号用水名称单位耗水量N1(L)

1生活区全部生活用水L/人80.0

----------------------------------------------------

经过计算得到q4=700.00×80.00×2.00/(24×3600)=1.30L/S。

5.3.6消防用水量计算:

根据消防范围确定消防用水量q5=10.00L/S。

5.3.7施工工地总用水量计算:

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可按以下组合公式计算:

在此计算中得:

Q=q5+(q1+q2+q3+q4)/2=(8.69+1.61+0.63+1.30)=12.23L/S;

最后计算出的总用水量,还应增加10%,以补偿不可避免的水管漏水损失。

最后Q还应增加10%,得出Q=12.23+1.22=13.45L/S

5.3.8供水管径计算:

工地临时网路需用管径,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

d──配水管直径(m);

Q──施工工地用水量(L/S);

V──管网中水流速度(m/s),取V=1.00(m/s);

供水管径由计算公式:

d=[4×13.45/(3.14×1×1000)]0.5=0.160m=160mm

得临时网路需用内径为160mm的供水管。

5.4技术准备

业主提供蓝图四套,在开工前3天组织设计单位及我方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熟悉和会审图纸,调查和分析研究有关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现场施工人员及参与组织施工的各类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已有图纸和资料,熟悉有关技术文件要求,组织讨论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根据工程各部的不同特点,详细编出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

落实和完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工程材料和施工用料计划。

编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操作、使用和人员培训计划。

每个具体项目施工前,相关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

5.5物资准备

5.5.1设备机具的准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现场环境条件,我公司现有设备机具完全能满足工程需要,拟投入的设备机具见附表四,并根据网络安排编制了进场计划。

5.5.2周转材料的准备

该工程周转材料使用量大,我公司在对已有的周转材料清理、修复,同时准备购置或租赁补充一定数量的周转材料以保证本工程的使用。

5.5.3材料的准备

本工程所需的物质基本为本地采购,如本地无法满足时才在外地采购,采购周期约为15~35天。

我公司将根据设计图纸及时编制出本工程的钢材需求计划。

根据施工网络的要求明确各类材料的进货时间,以便于提前准备。

5.6劳动力准备

根据网络计划和工作量的大小,编制了本工程劳动力的安排计划,结合劳动力计划,提前做倒班作业安排,随时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到位,确保工程施工的劳动力资源,在此同时,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合理配置特殊工种、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师,并做好劳动力保证预案。

5.7现场准备

水准点与座标控制点交验要求:

甲方负责开工前5天邀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参加,并书面向乙方移交施工现场的坐标、高程控制点。

由于基坑土方施工及边坡支护由业主委托另一家单位施工,场地移交时应由业主方提供开挖完毕的基坑底标高,区域边界等详细资料,并由我方测量人员实测验收。

由业主开工前7天内提供地下管线资料,若我方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地下管线,立即告知业主,经业主同意后才可施工。

第六章施工部署

6.1施工顺序安排

本工程拟将1#楼A栋按后浇带划分为四个分区,A3区及B栋,A1、A2区、A4区从地下室基础开始至主体竣工分段流水进行。

工程施工顺序(水电安装跟随主体穿叉施工,砌砖抹灰从A3区及B栋一层完工后陆续开始):

B栋及A3区基础、防水板、剪力墙→A1、A2区基础、防水板、剪力墙→A4区基础、防水板、剪力墙→B栋及A3区地下室柱、顶板→A1、A2区地下室柱、顶板→A4区地下室柱、顶板→B栋及A3区一层→A1、A2区一层→A4区一层→B栋及A3区二层→A1、A2区二层→A4区二层→B栋及A3区三层→A1、A2区三层→A4区三层

6.2现场垂直运输

现场混凝土垂直运输:

地下室垫层、基础、防水板、剪力墙条形基础等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车(俗称天泵或臂架泵),地下室顶板及上部各楼层采用地泵输送。

钢筋、模板、脚手架垂直运输采用塔吊,施工人员上下从楼内楼梯进入;塔吊的布置及基础处理详见第八章主要施工措施8.1及塔吊安拆专项施工方案。

6.3混凝土拌制

本工程除圈梁、构造柱、压顶及其它零星混凝土外均使用商品混凝土。

6.4钢筋加工

由于场地狭窄,钢筋加工在地下车库A栋A4区设置,待其余区域施工完毕后搬迁至A3或A1区。

地下车库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钢筋加工及堆放在场地内进行,对于设计承载能力不满足钢筋运输、堆放、加工要求的,采用底部加固支撑的方式,详见第八章主要施工措施8.6。

第七章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技术方案

7.1测量工程

做为本工程的一个施工重点,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交接将会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我公司将以标准的设备、规范的操作来完成本工程的测量工作。

7.1.1控制测量的技术依据

本次测量控制点的布设应在建设方提供的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要求业主现场交点和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作为我们这次控制测量的原始依据。

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工程测量规范》,作为这次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根据设计的工艺要求布设控制网络。

7.1.2测量前的准备

工具的准备

实施测量前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单位对工程所要使用的全站仪(托普)及全套设备、J2经纬仪、S3水准仪等设备进行检校,使其满足精度要求,消除设备误差。

技术准备

施工前所有参与本次工程的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以便在施测中心中有底。

施测前,熟悉建(构)筑物四周地形情况和通视情况,制定施测方案,并根据施测方案了解控制点布设的大概位置,根据地形条件选择可行的控制作业方法。

7.1.3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控制点及加密点的布设

在布设首级控制点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施工工艺要求,拟定方格网点的坐标,采用精确放样—→控制网连测—→严密平差计算—→点位改正—→控制网连测—→严密平差计算—→点位改正重复作业的方法,直到达到精度要求为止,并采用砼桩造标,并埋设保存。

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用全站仪或者J2经纬仪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方格网的加密,加密时各主要控制轴线(偏轴线)应布设成为一条网线,布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可保存、可长期利用两个方面出发进行布设,避免出现布设容易使用难的情况。

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拟采用S3水准仪对高程控制点进行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路线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方法,确保精度要求的实现。

成果计算

对控制点的平面坐标观测及水准控制测量所得到的原始观测-数据,运用控制测量的专用软件进行控制网坐标严密平差计算和高程严密平差计算,确保计算成果的准确度与精确度。

精度标准

角度观测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及精度标准应符合下表要求:

方格

等级

经纬仪型号

测角中误差(″)

测微器两次读数差(″)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两倍照准差变动(″)

各测回方向较差(″)

Ⅰ级

DJ1

5

≤1

≤6

≤9

≤6

DJ2

5

≤3

≤8

≤13

≤9

当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边长时,应对仪器进行检测,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测回数应符合下表要求:

方格网等级

仪器等级

总测回数

Ⅰ级

Ⅰ、Ⅱ等级

7.1.4施工放样

在控制方格网测量工作完成之后,则可以进行施工放样的工作,施工放样的仪器主要用J2经纬仪、S3水准仪进行。

在施工放样过程中,要采取边放样边检测边求误差,并采取合理的误差处理方法,在非主要控制轴线上进行误差处理,避免出现误差累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