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5398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0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衣服用的棉花、羊毛、蚕丝等属于合成纤维

B.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并保护水资源

C.粉刷墙壁用的乳胶漆的主要原料﹣﹣乳液是乳浊液

D.氢氧燃料电池可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制衣服用的棉花、羊毛、蚕丝等属于天然纤维,选项说法错误;

B、水是生命之源,且地球上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分布不均匀,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并保护水资源,选项说法正确;

C、粉刷墙壁用的乳胶漆的主要原料﹣﹣乳液是乳浊液,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燃料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氢氧燃料电池可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B.红磷转化为白磷

C.活性炭净水D.葡萄酿酒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

A、钢铁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红磷转化为白磷,白磷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净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葡萄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夹持蒸发皿

C.

量筒体积读数D.

O2验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表面的水迅速沸腾,混和着浓硫酸向外飞溅液滴;故A操作错误;

B、夹持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故B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刻度,故C操作错误;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D操作正确;

故选D。

4.运用分类法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类别/选项

混合物

单质

氧化物

A

黄铜

C60

Na2O2

Cu2(OH)2CO3

明矾

B

过磷酸钙

Hg

干冰

KOH

纯碱

C

空气

Fe3O4

Ca(OH)2

碳铵

D

福尔马林

Ne

SiO2

NH3•H2O

HBr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详解】

A、黄铜是合金,属于混合物;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Na2O2是由钠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Cu2(OH)2CO3属于盐,不属于碱;明矾属于盐。

故A错误;

B、过磷酸钙由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组成,属于混合物;Hg是由汞元素组成的单质;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钾由氢氧根离子和钾离子构成,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

故B正确;

C、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煤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单质;四氧化三铁由氧元素和铁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钙由氢氧根离子和钙离子构成,属于碱。

碳铵是碳酸氢铵的俗称,属于盐。

故C错误;

D、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Ne由氖元素组成,属于单质;SiO2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NH3•H2O由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HBr是由氢离子和溴离子构成,属于酸,不属于盐。

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C.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SO3+2NaOH═Na2SO4+H2O

D.赤铁矿溶于盐酸:

Fe2O3+2HCl═FeCl3+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详解】

A、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A选项错误;

B、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故B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C选项正确;

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6.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带电的原子是离子

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C.实验室中常将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D.纤维素作为六大基本营养素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离子,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室中常将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增大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选项说法正确;

D、人体摄入的纤维素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的作用,但是不能被人体吸收,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A

Cu(NO3)2溶液

AgNO3

加过量铁粉,过滤

B

氨气

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干燥

C

KCl固体

KClO3

加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D

NH4HCO3固体

NaCl

加热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u(NO3)2溶液和AgNO3均能与过量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氨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H4HCO3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8.如图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

FeCl3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

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

D.

等质量的铁、锌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过程中氯化铁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减小,氯化铁质量分数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过程中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铁、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56份的铁置换出2份的氢气,65份的锌置换出2份的氢气,故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待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

C。

9.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

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

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

D.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某一点若恰好落在溶解度曲线上,则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在溶解度曲线下方是不饱和溶液。

在溶解度曲线的上方是饱和溶液而且有部分溶质无法继续被溶解。

通过图示可知,阴影均在A、C溶解度曲线的上方,则说明阴影区域表示A、C的饱和状态,并且有溶质未被溶解。

A错误;

B、通过图示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提纯应该选择降温结晶的方法。

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提纯应该选择蒸发结晶的方法。

则为了除去B中的杂质A,则应该选择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物质B,从而除去杂质A。

B错误;

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后,则降温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但是由于题干没有描述溶液的质量,则不能比较温度变化时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

C错误;

D、t1℃时,A的溶解度为20g,则说明在t1℃时,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20g。

则200g的水最多能溶解A物质40g。

则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g,溶液的质量为:

40g+200g=240g,则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D正确。

故选D。

10.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造成思维迟钝,影响生长发育。

因此,人们常通过摄入海产品或食用加碘盐来补充碘元素,以保证人体健康。

利用海带提取碘单质(I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①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3种

B.由于淀粉有遇碘(I2)变蓝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淀粉检验加入H2O2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一”中是否有单质碘生成

C.在上述过程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在蒸馏操作中,蒸馏烧瓶内加入沸石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液体的暴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操作①是海带灰变为含碘离子的溶液,该过程为过滤,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水杯,故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含碘离子的水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后,溶液一中含有碘单质,则可利用过淀粉检验溶液一中是否含有碘单质,故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上述过程中碘离子的化合价为﹣1,碘单质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发生变化,故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蒸馏烧瓶内加入沸石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合液体加热时暴沸,故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C。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1.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约为_____。

(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_____色火焰。

(3)画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4)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_____。

(5)日常生活中肥皂水遇_____(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答案】2:

1淡蓝

保护气硬水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并且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约为2:

1。

故答案为:

2:

1;

(2)硫在空气里燃烧,放出热量、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答案为:

淡蓝;

(3)铝是第13号元素,则铝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13。

铝原子丢失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则铝离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4)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食品的保护气。

故答案为:

保护气;

(5)由于硬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较多,日常生活中常使用肥皂水进行鉴别。

肥皂水遇硬水产生较多的浮渣,遇软水产生较多的泡沫。

故答案为:

硬水。

1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预防病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还要做好消毒工作。

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医用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消毒。

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C2H4O,环氧乙烷由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环氧乙烷分子中的电子总数为_____个,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2)生活中我们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

医用酒精中乙醇的_____分数为75%(填“质量”或“体积”)。

(3)如图是酒精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①已知: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

n倍,该反应中“

”和“

”的质量比是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

②酒精易挥发且易燃,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_____。

【答案】324得到体积6n:

(6+3n)避免接触火源

【解析】

【分析】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1)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C2H4O,环氧乙烷由碳、氢、氧共三种元素组成,1个碳原子中含有6个电子、1个氢原子中含有1个电子、1个氧原子中含有8个电子,所以一个环氧乙烷分子中的电子总数为

个,氧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2)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

(3)①化学方程式为

,设“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x,则:

该反应中“

”(O2)和“

”(H2O)的质量比是

②酒精易挥发且易燃,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火源,以防发生爆燃。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

13.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

(2)用装置A分解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内的固体应为_____(填化学式)。

(3)实验室利用C装置制备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_____(填“能”或“不能”)利用D装置制备和收集满H2。

(5)装置E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答案】分液漏斗KMnO4CaCO3+2HCl=CaCl2+H2O+CO2↑不能与氧气接触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图可知仪器①是分液漏斗;

(2)用装置A分解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试管内的固体应为高锰酸钾,其化学式为KMnO4;

(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4)D装置无法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出,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能利用D装置制备和收集满H2;

(5)装置E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14.在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Cl2的制备

(1)根据实验室制备Cl2的反应原理,图一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2)为获得纯净的氯气,可利用装置D除去Cl2中混有的_____;装置E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若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现象是_____。

(3)图二的装置用于收集Cl2,则气体应从图三中的_____(填“a”或“b”)进入。

(4)多余的Cl2通入NaOH溶液中进行尾气吸收,请配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NaOH+_____Cl2═_____NaCl+_____NaClO+_____H2O

Ⅱ.Cl2的性质及用途

(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用活动性强的金属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同理非金属单质间也存在相似的规律。

已知,非金属单质活动性强弱关系如下:

Cl2>I2>S.试写出将Cl2通入Na2S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Cl2可用于生产“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和盐酸。

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②喷洒“84”消毒液后,室内充满刺激性气味,主要体现分子的性质是_____。

A分子可再分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

③工业上常用氢气和氯气反应制盐酸,在实验室我们测定稀盐酸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测定的操作是_____。

【答案】C氯化氢气体除去水蒸气白纸变黑a21111

+1BpH试纸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确定溶液的pH

【解析】

【分析】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取气体的装置;

(2)根据氯气中混有的杂质、杂质去除方法以及浓硫酸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来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5)根据题干信息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6)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分子的性质以及测定溶液pH的方法来分析。

【详解】

(1)在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该反应属于固液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C来制取。

故填:

C。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所以可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再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除去水蒸气,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若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现象是白纸变黑。

故填:

氯化氢气体;除去水蒸气;白纸变黑。

(3)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图三装置收集氯气时,氯气从长管进入。

故填:

a。

(4)观察可知,反应后有两个钠原子,所以反应物NaOH前面添加化学计量数2,其他物质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即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2;1;1;1;1。

(5)由题干信息可知,将Cl2通入Na2S溶液中反应生成硫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6)①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0,则x=+1价。

故填:

+1。

②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的,所以喷洒“84”消毒液后,室内充满刺激性气味。

故填:

B。

③测定溶液pH的简单方法是用pH试纸测定;测定操作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确定溶液的pH。

故填:

pH试纸;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确定溶液的pH。

评卷人

得分

四、流程题

15.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图:

(1)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_____。

(2)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若硫酸厂产生的废气未经处理就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形成酸兩,我们把pH<___的降雨称为酸雨。

(4)炉渣Fe2O3可回收冶炼成铁,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常见方法_____(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5.6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黄铁矿粉碎会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故填: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2)根据沸腾炉中硫化亚铁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3)pH<5.6的雨水称之为酸雨,故填:

5.6。

(4)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故填:

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

评卷人

得分

五、推断题

16.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B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D物质俗称苏打,E是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为最轻气体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A与B反应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若I为紫红色固体单质,通过对反应②的分析。

体现出G物质具有_____性。

【答案】CaO放出

置换反应还原

【解析】

【分析】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D物质俗称苏打,D是碳酸钠,E是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碳酸钙,G为最轻气体单质,G是氢气;B和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B是水,C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C是氢氧化钙,水和A反应生成氢氧化钙,A是氧化钙,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F可能是盐酸,J是氯化钙,氢气和H反应生成I和水,H是可能氧化铜,I是铜。

代入框图,推理成立。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是氧化钙,故A的化学式为CaO,A与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该反应放出热量;

(2)反应①是水和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若I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反应②的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氢气得到氧气,在氢气为还原剂,故通过对反应②的分析,体现出G物质具有还原性。

评卷人

得分

六、科学探究题

17.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Fe3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资料卡片)BaCl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论)

(1)甲同学根据固体的描述确定样品中肯定没有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

(初步探究)

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交流讨论)

(2)同学们认为:

无色溶液M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无色溶液M加入酚酞试液后变红色,说明溶液M显碱性,需对溶液M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

使溶液M显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是氢氧化钠;猜想二:

是碳酸钠;猜想三:

(3)请将猜想三补充完整:

_____。

(探究与结论)

(4)乙同学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