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6343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氯气》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氯气》教学设计.docx

《《氯气》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气》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氯气》教学设计.docx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

基于建构注意理论的指导,本设计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为主,辅助以实验、幻灯片、讨论、归纳等手段,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将所得知识进行应用,学生在体验到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功感的同时,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氯元素是一种典型的化学性质活波的主族元素,也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化工生产中很重要的元素,了解氯元素的性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讨卤族元素的性质,从而与其他系列元素性质比较来归纳元素周期律,关于氯气的性质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

1、氯气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氯气与非金属(氢气)、金属(钠、铁、铜)、水、碱的反应和氯气和溴离子、碘离子在溶液中的置换],3、氯离子的检验。

在氯气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氯气与碱的反应,同时重点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了解不多,只学习了氧元素的性质,而在高一前一段内容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和一种非金属-硅的性质,基本可以运用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浅层的元素性质的内容,基于此情况预测,学生可以依据氯元素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可以推测出氯元素是一种活波的非金属元素,最常见的化合价是-1价。

设计合适的情境和问题,学生就可以分析、归纳出氯气的各种性质。

前期准备:

完成下列问题,并参照导学提纲预习本节内容。

1.实验室闻气体的气味,如何正确操作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必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如何判断?

在反应H2+CuO=Cu+H2O中,氧化剂,还原剂。

4.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画出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思考:

Cl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扮演什么角色?

为什么?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推测、实验探究、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与水、碱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次氯酸有漂白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科学推测、引导发现、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强化合作能力。

3.情感与态度:

在层层递进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归纳结论,新实验探究,归纳新结论,学生体会科学探究艰辛和喜悦的过程中,树立不畏艰难的科学探究精神,并同时加强环保意识,强化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展示氯气泄漏事件图片,配合事件科学处理的解说。

同时提出问题:

通过整个事件发生和处理过程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含氯化合物、造纸、印染及自来水消毒等工业。

为便于大量贮存、运输,氯气通常是以液态、高压充装在钢瓶、槽罐等容器中,若操作不当,则极有可能导致大量氯气泄漏。

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1 mg/L,当达到0.0125 g/L,吸入会立即死亡。

因此氯气一旦泄漏极易造成重灾。

20XX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氯气发生泄漏,15万名群众被疏散,事故一度使举国震惊,谈“氯”色变。

 

观看图片,

归纳:

氯气有毒,易液化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氯气的泄漏事件与科学处理的过程,逐步探究氯气的性质。

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与整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贮存液氯的钢瓶发生了泄漏,旁边的

工人首先看到一股浓浓的黄绿色气体

逸出,接着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然

后被毒倒了。

观看图片

归纳: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

消防官兵得到信息后,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至地势较高处等待救护车,同时将周围的群众往高处疏散。

归纳: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然后在周围50米处筑起了“水墙”以降低空气中氯气的浓度。

归纳:

氯气能溶于水

并将液氯钢瓶扔进了投放了大量烧碱的水坑内。

归纳:

氯气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请同学们在导纲上将氯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归纳,并与大家交流

[归纳并交流]: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能溶于水和碱液的气体

(并将归纳结果填写在导学提纲上)

通过学生的归纳与交流,增强学生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展示幻灯片]:

氯气物理性质归纳内容

将归纳内容与幻灯片进行对比整理

展示一瓶新制备的氯水并提出问题:

从老师展示的瓶装氯水,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归纳并交流]:

氯水呈现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存在氯分子

学生体验自己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

[提出问题]:

氯气溶于水后,Cl2和H2O有可能发生反应呢?

如果反应,产物是什么呢?

[铺垫问题]:

请同学们画出氯、氢、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氯、氢、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得到什么启示呢?

画出氯、氢、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氢、氧元素常见的稳定化合价分别为-1、+1、-2。

[进行科学推测]:

如果氯气和水反应,氯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1价,可能有HCl生成。

 

启发学生联想思维

[提出问题]:

如何验证你的推测呢?

[归纳并交流]:

氯化氢在水溶液里电离为H+、Cl-,检验H+、Cl-是否存在即可验证推论,向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等多种方法可以验证H+的存在,滴加硝酸银溶液,验证Cl-的存在。

学生体会:

科学实验不是盲目进行的,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探究实验1]:

向新制的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

[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

石蕊试液呈现红色,说明溶液呈现酸性,即溶液中有大量的氢离子。

学生体验:

自己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感受:

质疑——推测——探究——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过程。

[探究实验2]:

向新制的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大量的氯离子

[提出问题]:

从上述探究实验中,你得到什么结论?

[归纳]:

氯气与水反应,生产的产物之一为氯化氢

[提出问题]:

氯气和水反应,除生成氯化氢外,还有另外的产物吗?

你如何判断?

把你的想法与大家交流。

[铺垫问题]:

若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有化合价变化吗?

[归纳]:

Cl2HCl,氯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产物为HCl,由反应物的组成元素和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规则,可知另一产物符合:

含有氧元素、含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启发学生联想推测,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

[讲述]:

这种含有氧元素、含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对我们来说是个新朋友,名称为次氯酸,化学式为:

HClO

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H2O=HCl+HClO

(并将归纳结果填写在导学提纲上)

[提出问题]:

氯气和水反应后所得产物都是酸,若向石蕊试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和较大量氯水比较,现象会有什么区别?

[分析交流]:

氯气和水反应后所得产物是酸,若向石蕊试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和较大量氯水比较,加入量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石蕊试液的颜色应该越红。

[实验探究3]:

比较向石蕊试液中滴加不同量的氯水

[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

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越滴加氯水,颜色越浅,说明氯水中存在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提出问题]:

氯水中存在哪些物质?

什么物质具有漂白性?

如何验证?

[分析归纳]:

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四种物质,其中H2O、HCl没有漂白性,Cl2和HClO最少有一种物质具有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中不含有HClO,可以通过干燥的氯气与湿润的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进行比较。

 

体验科学是严谨的,不畏艰难的探索过程。

[探究实验4]:

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

[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

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退色而湿润的有色布条退色了,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是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次氯酸。

(归纳结论填写导学提纲)

[提出问题]:

次氯酸不仅有漂白性,还可以杀菌、消毒,自来水普遍使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所以我们要直接饮用、养鱼都不合适,可是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的自来水就可以用来养鱼了,请推测原因可能是为什么?

如何验证你的推论?

[思考、分析进行科学推测]:

可能的原因:

1.日晒的过程中氯气挥发,浓度降低,毒性降低。

2.日晒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化学反应,导致次氯酸发生反应,浓度降低。

 

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会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探究实验5]:

次氯酸见光分解

[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推测]:

在光照的条件下,氯水中产生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依据所存在的元素和实验现象进行推测,该气体为氧气。

依据元素守恒和氧化还原理论归纳:

2HClO=2HCl+O2

(归纳结果填写导学提纲)

[提出问题]:

氯气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原因是什么?

[分析、书写方程式并与大家交流]:

氯气和水反应的产物是两种酸,都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所以氯气在碱液中溶解度大。

依据氯气和水反应的产物来推测氯气和碱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与大家交流。

(分析结果填写导学提纲)

 

通过分析、归纳,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

[整理收获],[板书]: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二.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次氯酸有漂白性,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

三.氯气与碱反应

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通过本节学习,有哪些收获呢?

(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观点等),并与大家交流。

养成善于将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归纳整理的良好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

P87:

1-46-10

[板书设计]: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二.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次氯酸有漂白性,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

三.氯气与碱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掌握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和氯气与水、碱液的反应,了解了次氯酸的漂白性,通过分析、推测、实验、归纳的体验,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和实验验证,逐步地体会到了科学是严谨的,不畏艰难的探索过程。

但在课后调查中发现,对于这种研究性的学习,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升的速度较快,开放性还可以再有所提升,而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暂时尚不适应,感到茫然没有思路,但在适当的铺垫问题引导下,就可以收到应有的收获。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来做问题铺设,使学生能够更开放一些。

另外,课上的开放程度应该可以再放开一些,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更多的问题提出,自己分析、自己归纳,并动手实践,作为一名教师,由于受旧观念的束缚,不由自主地担心学生能推测正确吗?

能找到更好的验证方法吗?

能归纳完整所收获的知识吗?

而导致仍然会出现教师说的多,即铺垫过多,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在理念上还需进一步调整,努力缩短自己与新课程的距离。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教学设计

广东省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陈倩珊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总结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发现、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氯气及其用途的学习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化学。

 ★培养学生对立统一规律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

氯气与水,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

 

三、课时安排:

二节课

 

四、教学方法

实验自主探究为主,演示及讲授为辅。

 

五、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观察、分析讨论、实验探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两个信息——氯气中毒,氯气杀菌消毒,那么氯气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气体呢?

使得它具有这种对立的特性呢?

它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种物质的性质来解决我们的疑问。

思考。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一分为二的看待氯气,引起学生对氯气的好奇,激发对新知识的兴趣。

板书: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点明主题

多媒体投影: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一天,两军交战正酣,一方军队正在逆风向山上进攻,突然眼前呈现出黄绿色

(1),随之而来的是士兵们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2)并觉得胸闷恶心,指挥官被这种情况惊呆了,吩咐士兵各自躲避,一些士兵深呼吸想减缓胸闷,但再也没有站起来,有的士兵向低洼地带(3)躲避,晕倒后再也没有醒来,有的士兵喷水但也无济于事(4)指挥官看到这种情形想与其全军覆没不如和敌人拚了,于是,命令士兵逆风进攻,怪事出现了,当士兵们冲过敌人前沿阵地时,原来的症状缓解了,精神一振,扩大战果,攻下了这个山峰,打扫战场时发现敌人的阵地前摆放着许多装着黄绿色液体的钢瓶(5),正是从这会发出的气体夺取了战友的生命(6),并发现在橄榄油附近的士兵中毒症状轻一些,经研究此物质为氯气.

自主阅读,分析讨论,总结归纳

根据标注,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讨论,得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互相讨论。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总结,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板书:

1、氯气的物理性质。

(1)黄绿色气体

(2)有刺激性气味

(3)比空气密度大

(4)在水中溶解度小(1:

2)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5)易液化,沸点高 (6)有毒

记录,理解。

教师为辅,起到引导补充作用。

性质决定用途,性质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它的化学性质,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同学们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一下氯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猜想:

氯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得到电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养成由结构分析性质的学习方法。

置疑:

那么氯气能否与金属、非金属反应呢?

想象

引出新知识点的教学。

演示实验:

钠与氯气反应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氯气能与金属反应。

用最直观的方式给与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在教学的开始很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提出新的疑问:

那么氯气能否与铁、铜反应,产物是什么?

根据氯气与钠反应,我们知道金属是失电子,氯气是得电子,而由于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那么,它们的产物会有什么特点呢?

模拟氯气与铁与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讨论原因。

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动手,加深对氯的强氧化性的理解和记忆,开发学生的思维连贯性。

板书:

2、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点燃)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Cu+Cl2=CuCl2

记录,领悟。

 

 

那么,氯气与非金属反应又会是怎样的呢?

视频播放:

氯气与氢气反应

观看

有效的安排课程时间。

根据你们看到的现象,它跟以上的实验,和以往的燃烧反应有什么异同点呢?

讨论,回答问题:

反应都是剧烈燃烧,没有氧气参与。

由类比得出结论,充分利用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燃烧由狭义到广义的推广,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领悟,掌握。

板书:

(2)与非金属反应(点燃)

H2+Cl2=2HCl

记录,理解。

 

我们从氯气的物理性质解决了我们刚上课时关于氯气中毒的疑惑,那么氯气杀菌消毒呢?

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以氯气用于饮水杀毒为例,来研究一下,大家思考一下,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为指导,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假设:

氯水中可能含有HCl、Cl2、Cl-···

设计实验。

学生自己假设,设计,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总结归纳:

【实验探究一】A、闻氯水味道

B、滴加AgNO3溶液 C、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动手实验,小组讨论,讲述实验现象,与他们的假设联系起来。

学生自己动手,由实验中的现象直接验证他们的猜想,发现问题,满足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好奇心。

由实验可以知道,氯水中含有氯气和氯离子,那么,紫色石蕊试液有什么变化,它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疑问:

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变红证明含有酸,那么褪色是为什么呢?

学生置疑,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会不会是氯气使石蕊试液褪色呢?

学生思考

 

【实验探究二】

A、一张干燥和一张湿润的红纸分别投入两瓶干燥氯气中。

B、 取一张红纸,湿润一半投入一瓶干燥氯气中。

动手实验,注意观察实验,将现象进行对比。

让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使石蕊褪色的不是氯气,那么自然想到应该还有一种新物质的存在,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到最高点。

启发学生,正面解答学生的疑惑,引出HClO。

指导学生完成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讨论,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也加深学生的印象。

板书:

(3)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学生记录

 

【实验探究三】将氯水放置在阳光下晒一会儿,再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动手实验,观察现象。

了解HClO的性质。

提问:

通过以上实验,那么氯水中含有哪些成分呢?

学生回答

总结上面的内容,系统整理学生的思绪。

情景迁移,让学生在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基础上,思考氯气与碱反应的产物。

学生疑惑

让学生用另一种思维模式掌握了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同时满足了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要求。

 

进一步提示,让学生在产物的基础上进行考虑,

Cl2 + H2O=HCl + HClO

                +      +

 NaOH   NaOH

↓      ↓

Cl2+2NaOH=   ?

      ?

学生讨论,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以此类推,学习氯气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模拟化学反应方程式

巩固以上的学习方法,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方法。

板书:

(4)与碱反应

Cl2+2NaOH=NaCl+H2O+NaClO

Cl2+2Ca(OH)2=CaCl2+H2O+Ca(ClO)2

学生记录。

 

氯气与碱反应的产物就是我们常用的漂白粉、漂白液,可见氯气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那么氯气还有那些用途呢?

学生思考,讨论

引出氯气的用途,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课后作业:

课后阅读,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发现生活中氯气的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课后研究安排。

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了解,从而加深印象,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归纳总结,多媒体投影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习题。

巩固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     教学反思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

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对实验现象的好奇心,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难点的教学更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教学当中由于内容的紧凑性,在时间把握上应该更注重,在探究实验中要充分“想学生之所想”,做好充分的准备。

氯气的教学设计

四川开江中学 谭述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能力培养目标:

观察能力及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探索兴趣。

尊重科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

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

(二)重点、难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培养通过现象,挖掘本质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四)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

集气瓶(Cl2)、有色纸条、试管(×6)、试管架、试管刷、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

氯气、氯水、AgNO3溶液、镁条、蒸馏水、稀HNO3、紫色石蕊试液。

(五)教材分析:

氯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氯的化和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对氯气性质、用途和制法的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

由于高中阶段对氯气的性质、用途等介绍、应用较多,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形成正确观点、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等有重要作用。

在内容安排上,第一课时:

氯气的性质和用途尽可能结合起来讲,使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为紧密。

第二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可以把以前所学的知识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

最好采用边讲边实验,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发展。

(六)学法分析

本节内容多、实验多采用边讲边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基础差别大,不易过多拓宽氯气化学性质的知识。

应从实验多这一特点出发,强化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面的发展。

 

(七)、教学设计过程:

多媒体: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雷战役中使用了用氯气制造的毒气弹(180吨液态氯气)。

一阵黄绿色的云雾飘过后,英法联军人人感到胸闷气短,40分钟后约有1.5万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

造成英法联军5000多名士兵中毒死亡,战场周围的大量野生动物也因为中毒相继死去。

但是,群兽中唯独野猪安然无恙。

于是,专家迅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当野猪嗅到强烈刺激的气味后,就习惯地用嘴巴用力拱地,被拱后颗粒疏松的泥土,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野猪巧妙地利用大自然赐予的防毒工具,在这场化学战中幸免于难。

于是,科学家们不久后就仿照猪嘴的外形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并一直沿用至今。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和手段

[引入]:

从以上实例可以得知氯气是有剧毒的气体,那么毒性机理是什么呢?

只有明白了这个问题,才能找到防毒的方法与途径,化害为利,造福人类。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氯气。

 

【讲述】氯气虽有毒,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实验是没有危险的。

 

 

 

[展示]:

出示一瓶氯气,瓶后衬一张白纸。

(1)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颜色和状态。

(2)请一名学生上来闻氯气的气味,并强调闻味的方法。

 

 

【投影】思考氯气是否溶于水?

 

 

【设问】通过以上观察,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板书】1.物理性质:

氯气通常状况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而且溶于水,1体积水溶2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