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6437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

教学课题:

十几减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学难点:

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

学情分析: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人修订

一、复习: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9+4=9+8=9+6=9+2=

9+9=9+5=9+3=9+7=

学生开火车口算

二、学习新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

谁来说说在公园里都有些什么?

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主题图。

2、整体观察图中你都能看到什么,说说他们都在做什么?

3、先看套圈、踢球、赏鱼、买风车最后看买气球。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买气球,你能发现那些信息?

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4、列出算式:

15-9=

5、观察所列出的算式,和以往学习的十几减几有什么不同?

揭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

6、

(1)15-9用手中的学具(小棒)摆一摆怎样计算?

(2)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

(重点讲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

(3)学生汇报,教师把各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方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在小组中说一说为什么?

(4)算法优化:

在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中我们通常选择“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方法。

(5)你还知道那些十几减九的算式吗?

(6)教师板书算式,指名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学生欣赏主题图

 

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

 

观察列出的算式,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

 

借助学具摆一摆

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

全班汇报

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三、练习:

1、做一做第1题,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破十法”)

2、做一做第2题,圈一圈、算一算

3、练习二第1题(练习“想加算减”)

4、自由练习:

做一做第3题口算

 

独立完成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课二完成第11页的第2题------------第12题

教学目标: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多张

学情分析: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人修订

一、基本练习

1、   听算 (视算)

13-9  17-9  12-9  15-9  18-9  14-9

1)、集体订正

2)、评讲:

谁能说一说:

18-9=?

你是怎么想的?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

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2、看图写算式  (课件出示)

◎◎◎◎   ◎◎◎

◎◎◎◎◎  ◎◎◎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板书:

9+6=1515-6=9

6+9=1515-9=6

二、提高练习、解决问题

3、算一算

第11页第5题,口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集体订正。

交流算法

4、小游戏:

11页第2题送信,集体参与个别汇报。

5、算法选择:

11页第3题,你认为那种办法较快。

要求:

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6、加减混合运算12页第7题:

回顾计算顺序,动手试算。

(学困生将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记录在算式下面,再进行第二部计算)

7、第6题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信息和问题,再列式计算。

你能根据这个加法算式列减法算是吗?

17-9=817-8=9说说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分别表示的意义。

8、完成第8题和9题。

三、思考练习

思考题目中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的含义,通过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将信息和问题表演出来,得出答案。

 

学生视算

说说是怎样算的

 

同桌交流各自的算法

 

看图列式

一图四式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

十几减8、7、6(第13页 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8、7、6”的算理,学会“十几减8、7、6”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8、7、6”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8、7、6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8、7、6的题目。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具准备:

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人修订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电脑出示口算:

12=10+()=8+()15=10+()=8+()    13-9=    16-9=   18-9=  15-9=

交流算法:

“破十法”、“想加算减”

二、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减”

1、出示买风车主题图: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买气球,你能发现那些信息?

问题?

一共有12个风车,我们买了8个。

还剩几个?

2、列出算式:

12—8=

3、将你的想法用学具摆出来或画出来?

“破十法”和“想加算减”。

全班交流

4、小结:

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我们需要掌握上述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三、加强比较,感悟方法的本质和计算的规律

1、做一做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16-8=15-8=

主要是针对“破十法”的巩固。

2、做一做第2题,算一算(思考那种方法会比较简便)

8+5=8+3=8+6=

13-8=11—8=14-8=

对“想加算减”的巩固。

3、做一做第3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观察算式,让学生体会到:

如果用“破十法”计算,这些题在计算中有共同的一步,都是先算10-8=2,十几减8,就再算2加几。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三第1、2题,集体订正。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观察课件

 

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问题,列式解答

 

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各抒己见

 

独立计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

十几减8、7、6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14页 例3)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数据的观察,直接说出“破十法”的思考过程。

3、感受“想加算减”的方便、快捷。

教学重点: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直接说出“破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人修订

一、结合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1、根据下图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二、借助算式,交流计算方法

1、出示主题图例3:

金鱼图。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池塘里的金鱼,你能发现那些信息?

问题?

有13条金鱼,黑的有7条。

红的有几条?

有13条金鱼,红的有6条。

黑的有几条?

2、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获得不同的信息,从而所提的问题也就不同。

3、列出算式,交流计算方法

13-7=13-6=

交流“破十法”:

你能听懂同学的想法吗?

将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13—7=13—6=

想:

10—7=3想:

10—6=4

3+3=64+3=7

三、感受“想加算减”的价值

4、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写出你的算式,让大家猜猜你是怎么想的?

13—7=6

6+7=13

13—6=7想加算减

5、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利用的同一个加法算式,让学生感受到“想加算减”的简捷。

四、巩固练习

1、结合图形完成做一做第1题

2、通过算式直观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3、从直观到抽象,加强对“想加算减”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初步感受“想加算减”的简便

 

独立完成

 

在四人小组中先互相说一说再

列式

 

做游戏,找座位

 

独立完成,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此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课完成练习三的第题1、2,第4—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人修订

一、基础练习,熟悉计算方法

1、找座位:

出示第一题,将算式贴在正确的答案下面。

个别同学汇报计算的方法,集体订正

2、移动8,从卡片上的数里减去它。

进一步巩固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二、综合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1、出示第4题,(十几减9、8、7、6的口算综合练习)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分析错题错因。

2、出示第5题,在里填上><或者=。

指导学生先算出算式的得数,将得数记在心里,再用得数与另一个数进行比较。

(学困生可以将得数写在算式的下面,再进行比较)

3、出示第6题连线题巩固退位减法左边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接起来。

右边部分是将得数相等的算式连起来,既训练计算能力,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得数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初步渗透“=”不仅表示结果还表示关系。

4、第7题用表格的形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让学生利用表中的数据进行减法练习。

5、用减法解决问题:

第8题题目中只给出了一个条件和问题,另一个条件需要学生自己从图中获取,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6、第10题的情境图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并收集信息,让学生体会收集的信息不同,提出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也不同。

个别同学汇报计算的方法,集体订正

说说计算方法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分析错题错因。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理解图意

化静为动,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用数学 (P17例4)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人修订

一、自主选题,探究算法

1、例412—5=11—4=

12—4=11—3=

12—3=11—2=

由学生任选一道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破十法”,“想加算减”二选其一进行计算。

2、交流思考过程,培养推理能力。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

如:

12—4,想“4+8=12,所以12—4=8”。

10—4=66+2=8

3、帮助学生优化计算方法

组织学生对两种办法进行比较,让喜欢“想加算减”的学生体会到选择“破十法”等其他方法也是可以的。

4、将剩下的其他题目完成在书上。

独立计算

 

全班汇报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及计算方法。

 

先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再汇报

二、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加减法对照,让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想加算减”法进行计算。

2、思考题

练习20以内退位减法,感受差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对所学的减法算式进行简单的整理。

三、全课总结

 

独立完成

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四完成第18-19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人修订

一、基础练习

1、用好直观素材,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练习题1,将“?

”变换到不同的位置,让学生根据位置的变化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再说说三个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练习题第2题,先说得数在写算式。

引导学生思考:

“减数增加了,减数算式的数量怎么减少了吗?

12-213-313-3还是退位减法吗?

3、完成练习题3

4、提供第4题的情境,组织学生记录“捉小鸡“的过程,逐一写出相应的算式:

12-1=1112-2=1012-3=912-4=8……观察算式中的变量与不变量,感受初步的函数思想。

5、第5题的练习,口算,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6、第6题连线题,培养学生计算退位减法的能力。

7、第7题加减混合运算,强调运算顺序。

听算

说说计算方法

二、提高练习

1、第8题下面每组算式卡片的得数相同,你能填出被遮住的数吗?

1)让学生理解题意,举例说明得数相同是什么意思

2)观察每组中的3个算式,寻找“突破口”确定每组中算式的得数。

3)自主尝试,填出所缺的数,并交流各自的方法(学生可能有凑数的或利用加、减法之间关系)

4)小结:

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填数会比较简单。

2、第9题学生1)自主观察,收集信息。

体会观察角度的不同收集的信息也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不同。

2)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

3、第10题我要选差是5的两棵菜。

小兔可以选哪两种白菜?

让学生知道:

盲目凑数慢且容易遗漏,可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思考。

如先想12-?

=5,再想13-?

=5……这样既巩固了第8题的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游戏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

(一)

教学要求: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口算卡片数张

学情分析: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人修订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14-615-716-913-7

评讲:

说一说13-7等于几?

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11-911-811-711-611-511-411-311-2

12-912-812-712-612-512-412-3

13-913-813-713-613-513-4

14-914-814-714-614-5

15-915-815-715-6

16-916-816-7

17-917-8

18-9

仔细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一共有多少个?

2、小组活动:

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这个表有那些规律?

学生可能找到横、竖、斜等各种规律。

3、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启发:

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

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

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

(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

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

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

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

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

试一试。

看书第24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P24:

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学生听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观察此减法表

从中发现规律

 

小组合作交流

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各有什么规律

 

独立完成

加强口算训练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单元整理和复习

(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人修订

一、听算

15-813-512-615-79+8

11-714-614-816-718-9

讲评:

14-8=?

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电脑出示P24:

4

(1)问: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你能列出算式吗?

试一试

(3)等于几?

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P25:

6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

5

1):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

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听算

讲评

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三)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人修订

一、在○里填上“〉”、“〈”或“=”。

5+6○813-6○612+2○15

15-7○616-8○811-2○7

12-6○15-410+5○13-717-9○18-10

二、提高练习

1、第8题:

这是一道计算题。

(1)明确要求: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

(4)有错的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2、第9题:

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看图,同位两个互相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问题列算式解答。

(3)订正答案。

4、第11题:

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看图,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2)列算式解答,指名板演订正。

学生独立进行填空

讲评

 

学生进行口算比赛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提数学问题,独立列式解答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

解决问题20页例5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2、使学生熟练掌握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熟练掌握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

学情分析: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人修订

一、根据问题情境抽象数学问题,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1、出示情境图,组织学生说说图意,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想一想:

要求“还有几人没来”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些信息?

3、帮助学生用“画一画“或者”摆一摆“,理解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有效信息。

4、让学生将要解决的问题完整的说出来。

二、自主探究

5、借助画图、操作来分析数量关系。

明确两个条件后,让学生再次通过操作或画图,分析两个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并理解要解决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5、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6、解答正确吗?

引导学生用加法进行检验。

7、回顾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些条件是多余的,要试试进行筛选。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做一做”

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1、获取筛选信息:

母鸡有几只,要那些信息?

2、分析数量关系(用画图的办法)

3、独立计算,集体汇报

4、回顾那些信息是多余的

5、用加法进行检验

说说图意,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想一想

 

学生用“画一画“或者”摆一摆“,理解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通过操作或画图,分析两个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并理解要解决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做一做”

独立计算,集体汇报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

解决问题比多少例6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2、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熟练掌握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

学情分析: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人修订

一、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1、用摆小棒的方法复习“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为学习新知作准备。

2、师生互动“摆一摆”复习比多少。

二、自主探究,比多少,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认识。

一)示主题图,发现数学信息。

小华套中7个,小雪套中了12个。

3、提出数学问题: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