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6438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 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docx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03多彩的消费解析版doc

1.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当前可支配收入: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2)未来收入预期:

对未来收入预期非常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3)社会收入差距: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2.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的不同:

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的不同: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拓展提升】正确认识贷款消费

(1)从消费对象看,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宗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2)从消费群体看,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3)从注意的问题看,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因贷款消费而影响未来生活。

(4)从意义角度看,合理的贷款消费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1.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的表现

特点

评价

从众消费心理

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

优点:

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弊端:

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消费心理

标新立异

优点:

展示个性,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弊端:

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

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消费心理

夸耀性盲目性

弊端:

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

不健康的心理,不应提倡

求实消费心理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优点:

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态度:

大力提倡

【特别提醒】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

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要求

注意点

意义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①经济承受能力是动态的,并不否定贷款消费②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③与勤俭节约是一致的

①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滞后性,是一种理性消费

②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①要避免盲目跟风②要避免情绪化消费③物质消费、精神消费要协调

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②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5R

①主旨:

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②核心:

可持续性消费③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致的

①有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②有利于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绿色环保产品③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戒奢从俭

①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②崇尚节俭并不是抑制消费

①是国家自立自强和个人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精神财富②有利于个人优良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

高频考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例1、(2015·安徽高考)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高频考点二、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例2、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有(  )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变式探究】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

而要发挥消费的重要“引擎”作用,就必须做到:

让群众“能”消费;让群众“敢”消费;让群众“愿”消费。

根据材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提倡适度消费 ②健全社保体系 ③改善消费环境 ④增加商品供应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就需要健全社保体系,消除后顾之忧。

同时,也要改善消费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消费,②③正确;①④与材料主旨不符。

高频考点三、消费类型

例3、(2014·新课标全国Ⅰ)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变式探究】“选商品,点鼠标,然后坐等快递送上门”的网络消费方式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

从交易方式看,这种消费方式一般属于(  )

A.发展资料消费B.租赁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D.钱货两清消费

【答案】D

【解析】虽然是网络消费,但是仍然符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故应选D项。

高频考点四、区分四种消费心理

例4、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  )

推销良机

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

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

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

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

【答案】D

【变式探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据此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下列企业的经营战略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应正确的是(  )

A.企业高薪聘请影视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人——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B.企业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私人定制模式——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C.企业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产品——利用消费者的求实心理

D.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新产品的质量——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

【答案】C

【解析】A是从众心理,B是求异心理,C相比D来说更是求实心理,故选C。

高频考点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例5、(2015·浙江高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

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

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答案】C

【变式探究】随着出境游的增多,中国游客在海外一掷千金的时候,似乎买来的仅仅是第一,并没有买来更多的尊重。

在认可中国人消费能力的时候,西方媒体评论称,不少消费者可能只是买到了商品,而不是买到了“品位”。

而马桶盖、电饭煲、电动牙刷这类产品的扎堆抢购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尊重”和“品位”的提升,需要消费者(  )

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B.树立创新和品牌意识

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进行理性精明的投资

【答案】C

【解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提升“尊重”和“品位”无关,B的行为主体是生产者,D的行为主体是投资者,故排除。

1.(2016·高考全国Ⅲ卷文综政治·13)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

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D

【解析】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特点是讲究实惠,根据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

结合材料,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因此判断出试客的购买行为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故本题答案选D。

(2015年高考安徽文综政治1)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

不考虑其他因素。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一般情况下,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价格下跌,人们会增加对它的需求,据此可以判断题肢①正确,题肢②错误;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消费越多,故题肢④正确,题肢③错误。

故答案选B。

(2015年高考上海政治17)2014年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

出国旅游趋势热的根本原因是人们()

A.受从众心理影响B.追求生活质量C.收入水平提高D.闲暇时间增加

【答案】C

(2015年高考浙江政治24)“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的商品。

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

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D.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

【答案】C

【解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为了获得购物券而购买许多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并不是求异心理而引发的消费,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是为了获得购物券而购买商品,并不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不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时候,应该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题中行为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故入选。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目事例并没有涉及消费超出了自己的收入水平,故排除。

(2015年高考安徽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观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8分)

【答案】

(1)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以往跟风式的消费现象逐渐转变,体现了消费者转变观念,避免盲目盲从、理性消费。

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领,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一中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可以结合材料从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树立正确消费观、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

(2014高考安徽卷3)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

不考虑其他因素,图2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2014高考江苏卷5)“霾单”是淘宝网公布的2013年度消费关键词之一。

截至2013年11月30日,全国“淘友”花了8.7亿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上。

与一年前相比,购买口罩的人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人多了131%。

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满足消费需求——生产防霾产品——促进经济发展

B.市场消费低迷——生产防霾产品——扩大国内需求

C.空气污染严重——购买防霾产品——浪费社会资源

D.追求绿色消费——购买防霾产品——提高生活质量

【答案】C

【解析】“霾单”是指由于雾霾,人们购买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而进行的消费,因此“霾单”是由于空气污染严重造成的,购买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因此答案C正确;A不符合题意;题意和市场消费低迷无关,因此B不符合题意;D明显不符合题意。

(2014高考大纲卷25)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0-10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

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7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

A.商品消费支出占比增加B.服装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增加D.家电维修支出占比增加

【答案】C

(2014高考江苏卷6)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

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答案】C

【解析】A说法错误,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而不是社会保障,因此A项排除;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B和题意无关;题中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但并不能说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D不符合题意;社会保障使人们的收入预期增加,致使人们的消费增加,因此答案C正确。

(2014高考课标卷I13)图5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C

1.目前我国已进入到大众消费的新时代。

与过去消费结构相比,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

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B.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C.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D.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落实

【答案】A

【解析】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故选A。

2.我国近三年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农村居民纯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乡收入比

金额

实际增长

金额

实际增长

2013年

8896元

9.3%

26955元

7.0%

3.03∶1

2014年

9892元

9.2%

28844元

6.8%

2.92∶1

2015年上半年

5554元

8.3%

15699元

6.7%

2.83∶1

根据图表可以判断,我国近几年(  )

①城乡居民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②城乡居民支付能力不断提高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得到提高 ④城乡居民消费预期不断增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收入增加,食品支出额应该增加,①错误;消费预期不仅与收入有关,还受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故④材料不体现。

3.近期,国务院要求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引导和促进居民扩大消费需求。

这样要求的主要原因是(  )

①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决定作用 ④消费制约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扩大消费需求的原因是消费的作用,故选B。

③本身表述错误。

我国网购呈现飞速发展之势。

据此回答4~5题。

4.据《全国县域地区网购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县域地区平均每人网购花费甚至超过一、二线城市的人均花费。

中国约61%的网购消费取代了线下零售,约39%的网购消费是如果没有网络零售就不会产生的新增消费。

据此可以推断(  )

①电子商务发展能激活我国消费市场 ②消费者总是期望尽量减少消费成本 ③网购消费是人们从众心理引发的 ④农村消费者比城市消费者更加理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5.据某网络购物趋势报告分析,2015年我国网购呈现全民健康消费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居家环境健康的关注,我国空气净化、净水、环保家电等相关企业将蓬勃发展。

由此可见(  )

A.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B.新的消费热点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消费者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消费对生产的作用,只有B符合题意。

6.下表是两种电子商务模式B2C(BusinessToCustomer)和O2O(OnlineToOffline)的比较。

B2C

是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网上零售商店,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再通过物流公司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O2O

是在线上购买或预订商品、服务,再到线下消费,可使消费者获得比线下直接消费更便宜的价格

从表中可见(  )

A.B2C满足了人们的从众心理,O2O满足了人们的求实心理

B.B2C减少了商品的流通环节,O2O避免了商家的欺诈现象

C.B2C使商家扩大了消费群体,O2O改善了居民的消费结构

D.B2C较适合家居服装等商品,O2O较适合餐饮娱乐等产品

【答案】D

【解析】材料看不出人们的消费心理,排除A。

O2O不一定能避免商家的欺诈现象,排除B。

两种模式都有利于使商家扩大消费群体,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排除C。

7.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约占世界奢侈品购买总数的35%。

国内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

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

对此,我们应当(  )

①克服盲目消费,坚持理性消费 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③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答案】D

【解析】“买贵不买贱”的消费属于盲目消费。

洋品牌消费是攀比心理引起的消费,①③正确。

材料未体现求异心理,排除②。

④中“逐步减少消费”的说法错误。

8.时下,在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酷抠族”。

“酷抠族”是指拥有较高学历、较高收入的人群,他们精打细算,摒弃奢侈消费;他们关注打折信息、购买特价商品、打包吃剩饭菜、与人拼车出行……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满足感。

“酷抠族”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  )

①适度消费的理念和主张 ②超前消费的理念和主张 ③抑制消费的理念和主张 ④节俭消费的理念和主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酷抠族”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满足感,既不超前,又不抑制,故选B。

9.2015年某地城乡居民支出情况

项目

人均消费总支出

人均食品消费支出

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

人均储蓄

城镇

20065.2元

7323.8元

4845.1元

约占总收入25%

农村

11008.1元

4316.8元

2758.5元

约占总收入25%

从图表可以推断出该地城乡居民(  )

①重视享受资料消费 ②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③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④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某地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比重较高,④不符合题意。

①在图表中没有体现。

10.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

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

①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②消费者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 ③消费者要重复使用、多次利用任何餐具 ④餐饮企业要以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A

【解析】③错误;④错误,企业的根本目标是盈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