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6737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docx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30分)

1、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B)

A、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

2、一切哲学都是(B)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D)

A、运动的绝对性B、发展的规律性

C、客观实在性D、本质的可知性

4、庄子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个命题表现的哲学思想是(D)

A、承认事物是变化的B、承认事物的变化是灵活多样的

C、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D、是辩证法的运动观

5、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

A、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片面强调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D、片面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

6、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是(A)

A、唯物论的观点B、唯心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7、某资本家工厂有不变资本200万元,可变资本4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该工厂的利润率为()

A、150%B、25%C、37%D、7%

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A)

A.商品输出B.技术输出C.资本输出D.劳务输出

9、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是指()

A、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

B、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受特定条件的限制

C、矛盾斗争性既受特定的条件制约又能打破这些条件限制

D、矛盾斗争性可以脱离矛盾同一性而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

10、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表明()

A、个别完全包含在一般之中B、个别先于一般而存在

C、没有一般就没有个别D、个别与一般的辩证统一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C)

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

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B)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俗语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混淆是非界限的相对主义观点B、混淆肯定和否定的区别的形而上学观点

C、割裂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D、承认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辩证法关系

15、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中,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A)

A、原因与结果B、必然性与偶然性C、可能性与现实性D、形式和内容

16、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C)

A、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D、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1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C)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18、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A、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关系

19、“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表明(C)

A、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B、它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C、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中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D、离开科学技术就没有生产力

20、经济基础是指()

A、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D、社会中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总和

21、社会形态是(D)

A、国体与政体的统一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2.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B)

A.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保持一致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D.商品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2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C )。

 

A.剩余价值 B.可变资本 C.资本积累 D.剩余劳动 

24、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的理论前提是(A)

A、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B、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

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5、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哲学基本问题B.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

C.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6、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2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C)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28、时间和空间是(D)

A.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B.人们经验规定的东西

C.人类感性的直观形式D.独立于物质的客观存在

29、错误思想归根结底来源于(B)

A.人们的错误思想B.人们的主观想象

C.客观的物质世界D.剥削阶级的偏见

30、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C)

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

31、庄子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个命题表现的哲学思想是()

A.承认事物是变化的B.是辩证法的运动观

C.承认事物的变化是灵活多样的D.是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

3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A)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二元论D.朴素唯物主义

32、“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A、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正确观点B、行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D、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33、系统的最基本的特征是(A)

A.整体性B.结构性C.层次性D.开放性

34、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35、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 B  )

A、商品价值的差额                       B、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C、个别价值的差额                       D、平均利润的差额

36、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的变化过程B.事物由旧质转化为新质

C.事物的量变过程D.事物的运动过程

37、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的最主要实现形式是(  D )

A、国营制B、承包制C、股份制D、股份制合同制

3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的(A)

A.发展过程及状态B.发展的总趋势

C.发展的内在动力D.发展的前进性运动

3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C)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C、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缓解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0、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

A、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B、资本运动的形式问题

C、资本积累的实质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41、下列俗语中表达必然性的有(B)

A.因祸得福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D.失败是成功之母

4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指(C)

A.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B.人类自身生产各种条件的总和

C.自然界各种要素的总和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43、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A.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关系

4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表明()

A.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B.它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C.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中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D.离开科学技术就没有生产力

45、在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述了人的本质的是(C)

A.人之初,性本善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

46、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D)

A.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

B.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C.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4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D)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48.时间和空间是(B)

A.物质的唯一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4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是(C)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50.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D)

A.运动性B.存在性C.可知性D.物质性

5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B)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世界普遍联系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52.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是(D)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53.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坏到好的转化D.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化

54.同质事物也是有区别的,把它们区别开来的依据是()

A.事物的度B.事物的属性

C.事物量的规定性D.事物的特殊矛盾

55.马克思主义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5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

客体是()A.观念本身B.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C.自然界的存在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57.真理就是(C)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B.对人们有用的理论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D.为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58.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承认不承认(C)

A.个人的历史作用B.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人的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59.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C)

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生产管理

60.社会形态是(D)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

C.国体和政体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61.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D)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结果B.产品分配不均的结果

C.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D.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

62.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之所以能起促进作用,在于(A)

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B.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63.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B)

A.哲学B.道德C.宗教D.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64.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B)

A.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B.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C.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D.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

64.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C)

A.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B.不受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

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按照人们共同拟定的计划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

6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C )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

66、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D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6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表明(  B )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68、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D )

A、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  B、经济收入的多少

C、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  D、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

69、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A  )

A、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B、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C、能保存资本价值            D、能转移资本价值

70、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 C  )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71、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 B  )

A、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B、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C、通过工业垄断实现的     D、通过银行垄断实现的

7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D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C、生产扩大与市场实现的矛盾 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73、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 D )

A、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     B、消除经济危机

C、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   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7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7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

76、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A)

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普遍联系规律

77、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它的含义是指(C)

A、全部的抛弃B、事物中的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D、纯粹的否定

78、实践的主体是(B)

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所有的人D、人的意识

79、“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80、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是(C)

A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81.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A)

A、实践B、正确的理论C、客观事物D、对人是否有用

8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83、上层建筑是指(D)

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4、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A)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8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准是(C)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86、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

87、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D)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88、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D)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89、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B)

A、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B、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具体劳动时间D、复杂劳动时间

90、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91.金融资本是由(C)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的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9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9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

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94、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

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

95、资本主义法治的核心是(B)

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

96、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9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进行阶级斗争

C、进行经济体制改革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98、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C)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99、“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00、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D)

A、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实行按劳分配D、实现共产主义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ABC)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ABD)

A.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B.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C.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D.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3、价值的特性有()

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

4、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6、感性认识包括的三种基本形式有()

A、感觉         B、判断          C、知觉         D、表象

7、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人的社会思想

8、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法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方法D、阶级分析方法

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D、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1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11、新生事物是 ( )

A、新出现的事物    B、形式新奇的事物    

C、有远大前途的事物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1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  ( )

A、客观需要决定的    B、实践特点决定的

C、主观需要决定的    D、真理本性决定的

13、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

A、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        B、经过两次转化达到对立面的统一

C、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 D、产生了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D、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15、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在于 ( )

A、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B、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它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  D、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环节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

A、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B、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C、贯穿于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D、包括了一切社会现象

17、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D、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8、资本主义企业使用的机器设备属于    ( )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1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