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7129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24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7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7页
亲,该文档总共1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docx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125题文言翻译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125题--文言翻译

1.【2018福建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6分)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

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

此妙处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

【注】董源:

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②巨然:

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

③祖述:

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

④粲:

鲜明。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2分)

(2)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2分)

【答案】8.(4分)

(1)(伯牙)每次弹奏曲子,钟子期就能说尽它的旨趣(情趣)。

(2)近看画几乎不像任何事物的形象。

【解析】翻译时,注意重点词语“每”“辄”“穷”“之”“类”“物象”“的翻译。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

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018甘肃省白银市】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桃花源记》,完成16-19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7.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3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答案】17.(3分)(他们的祖先)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

【解析】注意重点词语“率”“妻子”“绝境”的翻译。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绝境’”这两组词的古义和今义是:

妻子,古:

妻与子;今:

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

与世隔绝的地方;今:

没有退路的处境。

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

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2018甘肃省兰州市】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5题。

(8分)

齐侯陈①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对曰:

“君若以德绥②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③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左传·齐恒公伐楚盟屈完》

[注]①陈:

列阵,布阵。

②绥:

安抚。

③方城:

山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答案】13.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

【解析】注意重点词语“以”“御”“之”的翻译。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刃:

杀)。

(2)名词活用为使动:

有“使……成为……”的意思,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名词活用为意动:

有“把----当作---”的意思,如:

“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4)名词活用做状语:

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

b>表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

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

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

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

(2)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活用做名词:

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四美具,二难并”。

②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怎么样。

)④形容词使动用法: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使――明显);

(3)动词的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使-----来)②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则其至又加少焉”、“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全文翻译:

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

齐桓公说:

“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

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

”屈完回答说:

“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呢?

您如果要用武力的话,楚国将以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什么用!

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订立了盟约。

 

4.【2018甘肃省天水市】

(二)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第16-19题。

(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8.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答案】

(1)不仅贤德的人有这种天性,人人都有。

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共2分)

(2)对于优厚的俸禄(高位厚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的优厚俸禄(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共2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和句子整体句意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句子原文的整体意思,并对重点实词、虚词有准确的把握。

翻译时,这些重点词义必须体现准确,整体句意可以意译。

5.【2018广东省广州市】

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2)①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②(如果)没有了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解析】翻译时,注意“吾谁与归”的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式。

【分析】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

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

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6.【2018广东省】

(一)《送东阳马生序》(10分)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7.

(1)(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2)(我)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行走。

【解析】翻译时,注意“尝”“叩”“箧”“屣”的意思。

文言文翻译方法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

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7.【2018广东省深圳市】

三、本大题共3篇文段,共3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

(9分)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

“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8.翻译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通过这些)方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的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翻译。

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特别是词类活用、通假字。

注意关键字的翻译:

“所以”翻译为通过或用这些方法;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曾,同“增”,增加。

能,才干。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2)(孙叔敖)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能力的人与普通人不同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的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翻译。

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

“以”,把;“为”,作为;“者”,……的人;“异乎”,与……不同。

8.【2018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二)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6.把第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2)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三)田猎之获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

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论》)

【注释】州里:

乡里。

惟:

思,考虑。

疾;奋力,用力。

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8.不只是打猎,各种事情都是如此。

9.【2018广西桂林市】

四、古诗文阅读(18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12分)

【甲】《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①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④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

①刻露:

鲜明地显露。

②本:

根据。

③上:

皇上。

④刺史:

即作者。

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分)

(1)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语句通顺1分,“…者…也”,判断句标志,0.5分;“以”,用0.5分)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2分)

(2)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2分)。

(语句通顺1分,“之”,助词不译,0.5分:

 “其”,这里,0.5分)

10.【2018广西贺州市】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一)文言文阅读(13分,10——12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甲】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①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志:

记。

②扶风,歧山:

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

③占:

占卜。

④有年:

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

⑤乙卯:

古代用干支纪日。

乙卯:

农历四月初二。

甲子:

农历四月十一日。

丁卯:

农历四月十四日。

⑥忭:

高兴,快乐。

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答案】13.

(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2)官吏相与庆于庭

【答案】

(2)官吏们共同在厅堂庆贺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解答时注意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1)句中“乐”,乐趣;“得”,动词,可译为“领会”;“寓”动词,寄托。

(2)句中“相与”,共同;“于”,介词,在;“于庭”,状语后置。

所以两句翻译为:

(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2)官吏们共同在厅堂庆贺。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是山东卷高考必考内容。

与往年相比,题型没有变化,仍是从所给文本中选取两个或三个句子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考向明确。

所选句子涉及到的重点实词、虚词、固定句式,皆是应掌握的重点内容。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找出关键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等方法进行翻译。

一般来说,对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代是单音节词语现代是双音节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删”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删”,对省略的内容要补出。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文从字顺。

【白话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

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

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

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

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