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7377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氧化还原反.docx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氧化还原反

氧化还原反应

1.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

aHClO3=bO2↑+cCl2↑+dHClO4+eH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原产物只有Cl2

B.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l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5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3HClO3=2O2↑+C12↑+HClO4+H2O

C.由非金属性Cl>S,可推知酸性HClO3>H2SO4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0

2.用H2O2溶液处理含NaCN的废水的反应原理为:

NaCN+H2O2+H2O═NaHCO3+NH3,已知:

HCN酸性比H2CO3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B.该反应中H2O2作还原剂

C.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D.0.1mol•L﹣1NaCN溶液中含HCN和CN﹣总数目为0.1×6.02×1023

3.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体积相等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

7B.1:

5C.1:

9D.2:

9

4.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6:

5

C.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D.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5.事实上,许多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

2Na2O2+2SO3═2Na2SO4+O2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Na2O2+2N2O4═4NaNO3

B.Na2O2+2NO2═2NaNO2+O2

C.2Na2O2+2N2O3═4NaNO2+O2

D.2Na2O2+2Mn2O7═4Na2MnO4+O2

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漂白粉漂白织物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D.明矾净化水

7.不小心使皮肤粘上了高锰酸钾,形成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乙二酸)稀溶液洗涤,黑斑可迅速褪去,其离子方程式为:

MnO4-+H2C2O4+H+→CO2↑+Mn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H2C2O4

B.该离子方程式右侧横线上的产物是OH-

C.10mol二氧化碳生成时,电子转移5mol

D.通常用H2SO4溶液而不用盐酸酸化KMnO4溶液

8.溴是海水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地球上90%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称溴为“海洋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提取溴时,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苯与溴水反应生成溴苯

C.可以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

D.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一定会发生如下反应:

2Fe2++4Br﹣+3Cl2═2Fe3++2Br2+6Cl﹣

9.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Cl2

FeBr2

Cl﹣

KClO

浓盐酸

Cl2

KMnO4

H2O2

H2SO4

O2

Mn2+

A.第①组的反应,当Cl2与FeBr2物质的量之比≤1:

2时,只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B.第②组事实可以推测:

ClO﹣、Cl﹣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C.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KClO<Cl2

D.第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4﹣+3H2O2+6H+═2Mn2++4O2↑+6H2O

10.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AgB.FeI2C.SO2D.C

11.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2.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其中Cu、Fe均为+2价),其反应为:

2CuFeS2+O2

Cu2S+2FeS+SO2

关于此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FeS2中只有硫元素被氧化

B.每生成1molSO2,反应中转移6mol电子

C.该反应中有两种物质作氧化剂

D.CuFeS2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原子数之比为2∶1

13.向含有Mn2+的酸性溶液中滴加过二硫酸钾(K2S2O8)溶液,发生如下反应(未配平,不考虑滴加后溶液体积变化):

Mn2++S2O82-+H2O→MnO4-+SO4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

B.该反应中起氧化作用的是Mn2+

C.有1mol还原剂参加反应时,转移4mol电子

D.检验Mn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紫红色消失

14.含有N元素的化合物,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HNO3具有氧化性B.NH3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C.N2只具有还原性D.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5.已知以下反应可用于去除大气中的污染:

NO2+NH3+O2——N2+H2O(未配平)。

若NO2、NH3、O2三者恰好反应,则体积比可能是

A.2:

4:

1B.2:

1:

2C.l:

1:

1D,l;4:

3

16.金属铈(58Ce)常用于制作稀土磁性材料,可应用于制造玻璃、打火石、陶瓷和合金等。

已知:

Ce4++Fe2+=Ce3++Fe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电解熔融CeO2制取金属铈,铈在阳极生成

B.

是同素异形体

C.铈能溶于HI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e+4H+=Ce4++2H2

D.铈的原子核外有58个电子

17.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

3B.5:

4C.1:

1D.3:

5

18.24mL浓度为0.05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能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2B.+3C.+4D.+5

19.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方程式中H为+1价,O为﹣2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失电子

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1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20.下列反应中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Fe+CuSO4=Cu+FeSO4B.2Na+Cl2

2NaCl

C.NaCl+AgNO3=AgCl↓+NaNO3D.2KClO3

2KCl+3O2↑

21.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SO2→SB.SO32﹣→SO2C.I﹣→I2D.HCO3﹣→CO32﹣

22.,在下列反应中,水仅作还原剂的是(  )

A.Na2O+H2O═2NaOHB.2F2+2H2O═4HF+O2

C.Cl2+H2O═HCl+HClOD.2H2O

2H2↑+O2↑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熔融状态下或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

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得电子的物质被还原,是还原剂

24.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2HCl═H2+FeCl2B.2FeCl2+Cl2═2FeCl3

C.CaO+H2O═Ca(OH)2D.2Fe(OH)3═Fe2O3+3H2O

25.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

1

C.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D.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为5:

1

26.工业上制取KClO3通常用无隔膜电解槽电解热的NaCl溶液,得到的NaClO3溶液与KC1进行复分解反应,再将反应液冷却到35℃以下时,可得到粗KClO3产品.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无隔膜电解槽中生成NaClO3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NaClO3溶液与KC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为  .

A.该反应生成了难溶物质B.该反应生成了难电离物质

C.KClO3溶解度较小D.NaClO3氧化性强于KClO3

(3)上述过程中,得到的粗KClO3产品中含有少量的NaCl,将粗产品经过溶解、  、  、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纯净的成品.

(4)固体KClO3可与浓盐酸发生反应8KClO3+24HCl=8KCl+9Cl2↑+6ClO2↑+12H2O试分析:

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为  ,如有lmolKClO3被还原,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如有1molHC1被氧化,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27.铈、铬、钛、镍虽不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金属元素,但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

(1)二氧化铈(CeO2)在平板电视显示屏中有着重要应用。

CeO2在稀硫酸和H2O2的作用下可生成Ce3+,CeO2在该反应中作____剂。

(2)自然界Cr主要以+3价和+6价存在。

+6价的Cr能引起细胞的突变,可以用亚硫酸钠将其还原为+3价的铬。

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____Cr2O72-+___SO32-+___=___Cr3++___SO42-+_______H2O

(3)钛(Ti)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金属”,工业上在550℃时用钠与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得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NiSO4·x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镀镍、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

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滤液I中加入FeS是为了除去Cu2+、Zn2+等杂质,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对滤液Ⅱ先加H2O2再调pH,调pH的目的是_______。

③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Na2CO3过滤后,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

④为测定NiSO4·xH2O晶体中x的值,称取26.3g晶体加热至完全失去结晶水,剩余固体15.5g,则x的值等于____。

28.学习化学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第一组

Na2CO3

H2SO4

NaHCO3

CaO

CO2

第二组

NaOH

HCl

NaCl

Na2O

SO3

第三组

NaOH

CH3COOH

CaF2

Al2O3

SO2

找出上述三组分类中的错误,错误物质的化学式为。

(2)下列2个反应,按要求填写相关量。

①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每消耗lmolNa2O2生成gO2;

②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杂质,要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可向滤液中加入X溶液,X可以是(填代号)

A.NaOHB.AgNO3C.HClD.Na2SO4

(3)配平下面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C+K2Cr2O7+H2SO4=K2SO4+CO2↑+Cr2(SO4)3+H2O

①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填选项编号).

A.氧化性B.氧化性和酸性C.酸性D.还原性和酸性

②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0.8mol,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L。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50

1

3

12

反应后质量(g)

X

26

3

30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Q物质的作用为。

29.溴酸钾具有毒性,是一种常用的分析试剂和氧化剂,实验室中制备过程如下:

已知反应②是复分解反应,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现向含6molKI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KBrO3溶液,整个过程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所加KBr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b点时,KI反应完全,转移的电子数为  .

②b→c过程中,仅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则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③d点时,n(KBrO3)为  .

30.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

已知:

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酸(沸点:

13℃).

(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

      .

(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BO2+      SiO2+      Na+      H2﹣﹣﹣﹣      NaBH4+      Na2SiO3

(3)第②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第③步分离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

(4)NaBH4与水反应生成NaBO2,且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消耗1molNaBH4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试卷答案

1.C

2.C

3.A

4.B

5.A

6.A

7.D

8.C

9.A

10.B

11.C

12.D

13.A

14.C

15.A

16.D

17.A

18.B

19.C

20.A

21.C

22.A

23.A

24.B

25.C

26.

(1)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2)C;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Cl2、ClO2,2NA,NA.

【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分析】

(1)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水,结合原子守恒和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

(2)利用物质溶解度的不同析出晶体;

(3)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氯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溶质晶体;

(4)标注元素化合价变化,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做还原剂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被还原,结合电子转移总数和氧化还原反应定量关系计算得到.

【解答】解:

(1)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水,结合原子守恒和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为: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故答案为: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2)利用物质溶解度的不同析出晶体,NaClO3溶液与KC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KClO3溶解度较小,

故答案为:

KClO3溶解度较小;

(3)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氯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得到溶质晶体,

故答案为: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标注元素化合价变化,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做还原剂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被还原,8KClO3+24HCl=8KCl+9Cl2↑+6ClO2↑+12H2O,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5价变化为+4价和0价,﹣1价氯元素变化为0价,电子转移总数为16e﹣,还原产物为Cl2、ClO2,氧化产物为Cl2,结合电子转移总数和氧化还原反应定量关系计算得到,8molKClO3被还原电子转移16mol,如有lmolKClO3被还原,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如有1molHC1被氧化,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故答案为:

Cl2、ClO2,2NA,NA.

 

27.

(1)氧化剂;

(2)1;3;8H+;2;3;4;(3)TiCl4+4Na═Ti+4NaCl;(4)①FeS(aq)+Cu2+(aq)=Fe2+(aq)+CuS(aq);②对滤液Ⅱ调pH的目的是除去Fe3+;③增大NiSO4浓度,有利于蒸发结晶;④6。

试题分析:

(1)CeO2中Ce的化合价显+4价,在硫酸和过氧化氢的作用下转化成Ce3+,化合价降低,因此CeO2作氧化剂;

(2)Cr2O72-中Cr显+6价,反应中转变成了Cr3+,化合价降低了3价,整体降低了6价,SO32-中S由+4价→+6价,化合价升高了2价,最小公倍数为6,即Cr2O72-的系数为1,SO32-、SO42-的系数为3,Cr3+的系数为2,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数相同以及原子个数守恒,推出此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Cr2O72-+3SO32-+8H+=2Cr3+2SO42-+4H2O;(3)利用金属钠金属性强于Ti,因此把Ti置换出来,4Na+TiCl4

4NaCl+Ti;(4)①利用反应向着更难溶的方向进行,加FeS除去Cu2+、Zn2+离子,发生的反应是FeS+Cu2+=CuS+Fe2+;②调节pH的作用:

除去Fe3+;③目的是:

增大NiSO4的浓度,有利于蒸发结晶;④NiSO4·xH2O=NiSO4+xH2O,采取差量法解决,x=155×(26.3-15.5)/(15.5×18)=6。

28.

(1)Na2CO3;Al2O3;

(2)①16;

②D;

(3)3;2;8;2;3;2;8;

①C;

②4.48;

(4)分解;催化剂。

试题分析:

(1)第一组中碳酸钠属于盐,第二组中物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第三组中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故答案为:

Na2CO3;Al2O3;

(2)①根据2Na2O2+2H2O=4NaOH+O2每消耗lmolNa2O2生成0.5molO2,质量为16g;故答案为:

16;

②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杂质,要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可向滤液中加入Na2SO4溶液,故答案为:

D;

(3)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配平得:

3C+2K2Cr2O7+8H2SO4=2K2SO4+3CO2+2Cr2(SO4)3+8H2O,故答案为:

3;2;8;2;3;2;8;

①H2SO4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变化,只起到酸的作用,故选C;

②上述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2,若反应中转移电子0.8mol,则产生的气体为0.2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故答案为:

4.48;

(4)N、P两种物质的质量均增加,M的质量须减小,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Q的质量不变,说明Q是催化剂,故答案为:

分解;催化剂。

29.

(1)6MgO+Br2+5Cl2=Mg(BrO3)2+5MgCl2;

(2)Mg(BrO3)2+2KCl=MgCl2↓+2KBrO3;

(3)①6NA(或3.612×1024);

②1:

5;

③7.2mol.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专题】实验设计题;卤族元素.

【分析】液氯、液溴和氧化镁反应生成Mg(BrO3)2、MgCl2,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氯化钾可得到KBrO3,发生Mg(BrO3)2+2KCl=MgCl2↓+2KBrO3,氯化镁结晶析出,滤液中KBrO3经蒸发、结晶可得到KBrO3,以此解答

(1);

(3)①b点时,KI反应完全,由图象可知参加反应的KI为6mol,KBrO3为1mol,发生反应为6I﹣+BrO3﹣=Br﹣+3I2,氧化产物为碘,还原产物KBr,结合Br元素化合价比较计算注意电子数目;

②b→c过程中,仅有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应是BrO3﹣与Br﹣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BrO3﹣+5Br﹣+6H+=3Br2+3H2O;

③d点时,发生2BrO3﹣+I2=2IO3﹣+Br2,总反应为5I﹣+6H++6BrO3﹣=5IO3﹣+3Br2+3H2O.

【解答】解:

液氯、液溴和氧化镁反应生成Mg(BrO3)2、MgCl2,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氯化钾可得到KBrO3,发生Mg(BrO3)2+2KCl=MgCl2↓+2KBrO3,氯化镁结晶析出,滤液中KBrO3经蒸发、结晶可得到KBrO3,

(1)液氯、液溴和氧化镁反应生成Mg(BrO3)2、MgCl2,反应的方程式为6MgO+Br2+5Cl2=Mg(BrO3)2+5MgCl2,故答案为:

6MgO+Br2+5Cl2=Mg(BrO3)2+5MgCl2;

(2)在滤液中加入氯化钾可得到KBrO3,发生Mg(BrO3)2+2KCl=MgCl2↓+2KBrO3,氯化镁结晶析出,故答案为:

Mg(BrO3)2+2KCl=MgCl2↓+2KBrO3;

(3)①由图象可知,在B点时6molKI完全反应氧化产物为3molI2,KBrO3为1mol,反应中KI被氧化,KBrO3被还原,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6I﹣+BrO3﹣+6H+=3I2+Br﹣+3H2O,还原产物为Br﹣,由I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电子为6NA=3.612×1024,

故答案为:

6NA(或3.612×1024);

②b→c过程中,仅有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应是BrO3﹣与Br﹣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O3﹣+5Br﹣+6H+=3Br2+3H2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5,故答案为:

1:

5;

③发生的反应依次有:

6I﹣+6H++BrO3﹣=Br﹣+3I2+3H2O,BrO3﹣+5Br﹣+6H+=3Br2+3H2O,2BrO3﹣+I2=2IO3﹣+Br2,总反应为5I﹣+6H++6BrO3﹣=5IO3﹣+3Br2+3H2O,

由方程式可知6molKI完全反应,需要的物质的量为KBrO3,6mol×

=7.2mol,

故答案为:

7.2mol.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答题时注意把握图象的曲线变化特点,难度中等.

30.

1.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

2.1;2;4;2;1;2

3.烧杯、漏斗、玻璃棒;蒸馏

4.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4NA

考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

NaBO2、SiO2、Na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4、Na2SiO3,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NaBH4可溶于异丙酸,根据③知,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酸,NaBH4溶解于异丙酸、Na2SiO3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