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7381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4页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4页
亲,该文档总共1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docx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申请报告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参考目录

第一章概述

附件:

1.综合图表

2.估算表

3.平纵面缩图

第一章概述

1.1任务依据和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改造工程

执行单位:

项目业主:

西双版纳州交通局

工可编制单位:

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

1.1.1项目背景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本项目是勐海县的一条重要经济干线,也是西双版纳州交通路网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路东至勐遮镇,接国道G214线K3066+500处;南经边防巡逻公路至国家级口岸打洛,接省道S320线;西至南览河渡口通道接缅甸;北经西马公路连通勐满。

此路段是一条重要经济干线,也是勐海县重要边贸通道之一。

项目所在地位于勐海县西部,连接勐遮镇、西定乡。

东邻勐海县勐海乡,南接勐冈、勐混乡及打洛镇,西与缅甸接壤,北与勐满镇毗邻。

勐遮镇、西定乡分别距勐海县城48公里、56公里,距州府景洪84公里、102公里,辖区总面积为972.49平方千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十八,是本项目沿线两个乡以傣族、哈尼、布朗族等为主体民族的民族聚居边疆民族山区乡。

沿主线经勐遮、曼根、曼央龙、下曼来(曼勐养)、曼来、章朗、曼佤、曼迈、曼皮9个村委会。

沿西定联络线经曼来、西定(团结)2个村委会。

2006年末,沿线两个乡镇总户数为20410户,85085人。

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87.4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1%。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全线总里程83.468公里。

其中主线起于县道XK08勐巴线(K0+922)勐遮大街尾处,止点为西满边境通道南览河桥,长76.468公里;西定联络线起于上曼来,止点为西定(小龙山),长7.00公里。

原公路(巴达公路)于60~80年代逐年修建改造,老四级公路技术标准。

其中K0+000~K9+960段于1998年经过路面沥青表处,路基宽6.5米,路面宽5.7米,两侧路缘石2×0.4米,最大纵坡7%,最小圆曲线半径30米,无基层,公路承载能力低;K9+960~K76+468段及西定联络线K0+000~K7+000段为简易砂石路面,无底基层、基层,公路承载力低,该段路局部越岭路段弯急坡陡,路基宽6.5米,路面宽3.5米,最大纵坡9.5%,最小圆曲线半径15米,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四级公路标准。

原公路(巴达公路)的修建对开发边疆山区,促进各民族社会经济、边境贸易的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对富民兴州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经多年养护和局部改善,各项技术指标仍然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迅猛发展,交通流量逐年增长,原有老路的路基、路面承载力过低,损坏严重,坑凹不平,排水设施不完善,通过能力小,存在抗灾能力弱,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人民群众出行需要,制约了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依据国家兴边富民“三农”政策、新农村建设、地方公路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尽快提高本段公路的技术指标,改善其通行能力,以适应地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

所以提高该段公路的路面等级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造十分必要的。

1.1.2任务依据

受西双版纳州交通局的委托,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承担了“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接受任务后,即组成调查组深入项目实地进行实地勘察,在西双版纳州交通局、勐海县交通局及沿线乡镇的协助下,充分了解项目提出的背景,对现有道路的路线走向、主要控制点、路基路面状况进行实地勘察、调查、核实,并与州、县(市)局领导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一道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共同研究,取得了一致意见,同时收集了地形、地质、水文、经济、交通等方面资料。

并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交通规划和交通量增长等多方面因素,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和研究。

参考交通部《水运、公路建设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交运[2005]1829号);

2、《云南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01-2020年)》;

3、《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交通厅关于上报云南省2006-2010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建设计划的请示》(云发改交运[2005]994号);

4、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372号《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5、交通部令2006年第三号《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办法及估算指标等;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2006年);

8、《下曼来至西满乡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9、西双版纳州交通局、勐海县交通局提供的相关资料。

10、其他国家规定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施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和技术规范。

1.2研究内容

1.2.1研究具体内容

根据委托书、合同及部颁有关编制办法、规程、规范,结合本项目的现状、自然地理、水文地质、道路病害、地震、材料价格、民族宗教习俗等情况,本报告的研究范围及内容如下:

(1)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评价;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社会经济及交通量发展预测;

(4)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5)建设方案和工程概况;

(6)建设环境和条件;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经济及社会效益评价;

(9)建议安排和实施方案;

(10)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

(11)风险分析;

(12)问题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社会效益分析、施工可能性及公路等级等方面进行全面比选论证,以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为政府投资审批部门对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1.2.2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全线83.468Km的线路平、纵、横调查。

(2)全线83.468Km的路基调查。

(3)搜集相关的资料、初拟路面结构方案。

(4)桥涵调查:

小桥3座,涵洞148道。

(5)料场调查:

石场4处,砂场1处。

(6)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1.3研究的主要结论

1.3.1建设理由

(1)符合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兴滇富民、三农政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它的改造完成将极大改善与周边地区的交往,带动项目区各项经济发展,使勐遮乡、西定哈尼族乡地区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与开发,活跃市场经济,保护生态,促进区域开发和社会稳定,对项目区乃至勐海县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勐遮至西满公路是西双版纳州交通网络的组成部分,东邻勐海县勐海乡、勐混乡接国道214线,南接勐冈乡、打洛镇,西与缅甸接壤,北与勐满镇毗邻。

因此,本段公路是西双版纳州的主要经济交通干线。

提高本段公路路面等级,不仅能改善本地区交通环境,也是完善我省西南片区公路网建设的需要。

(3)开发资源、发展多种产业,促进区内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

勐海县有着地里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

东邻州府国家级口岸景洪、西通国家级口岸打洛,具有对外贸易、边境贸易、国内外旅游业和进口锰矿石的优势,辐射面广、发展潜力大。

勐海县物产丰富,被国家列为粮食生产基地县、茶叶出口基地县、糖料生产基地县等产业区。

因此,本段公路的改建,对沿线资源进一步开发,发展多种产业,以及促进对外边贸、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4)改变现有走廊内现有公路不适应性的需要。

勐遮至西满公路(原巴达公路)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相当现行四级公路标准,但通行能力低。

当年的公路建设由于国家财政困难,因此主要是以通为目的,公路走向都是顺地形、山势而建,无路面底基层、基层,平面线型较差,最大纵坡大于9%。

随着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原有公路已严重不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同时对西双版纳州与滇西南片区的相互往来以及交通运输都有较大影响。

因此,本段公路急需加以改建。

本项目

老挝

老挝

缅甸

格朗和

项目影响区行政区划图

(5)路面改造对沿线的生态环境起积极作用。

1.3.2交通量预测结果

表1-3-1主线总交通量预测值(p.c.u/d)

特征年

客车

货车

合计

趋势型

诱增型

趋势型

诱增型

增长率(%)

交通量

诱增率(%)

交通量

增长率(%)

交通量

诱增率(%)

交通量

2006年(基年)

5.2

3

5

6.2

725

5

728

2009年(建成年)

3

0

868

43

914

5.6

7.2

2016年(设计末年)

5

0

1400

70

1475

5.8

6.6

2018年(预测末年)

6

0

1599

80

1685

项目建成后,使用期末2018年交通量为1685辆/昼夜(折算为标准小客车)。

表1-3-2西定联络线总交通量预测值(p.c.u/d)

特征年

客车

货车

合计

趋势型

诱增型

趋势型

诱增型

增长率(%)

交通量

诱增率(%)

交通量

增长率(%)

交通量

诱增率(%)

交通量

2006年(基年)

5.2

3

5

6.2

435

5

438

2009年(建成年)

3

0

521

26

550

5.6

7.2

2016年(设计末年)

5

0

840

42

887

5.8

6.6

2018年(预测末年)

6

0

960

48

1014

项目建成后,使用期末2018年交通量为1014辆/昼夜(折算为标准小客车)。

1.3.3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改造里程全长83.468公里,根据交通量预测及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按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和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372号附件《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经过路面比选,本项目原则上按四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

达不到四级路标准的局部困难路段,为避免扰动已稳定的边坡,破坏植被,发生林耕地占用、拆迁、防护及土石方工程费用,控制工程投资,适当降低平纵指标,增加公路安全保障设施,保证行车安全。

全线主要工程数量:

路基土石方107.445千立方米,排水及防护工程17.51827千立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411.202Km2,涵洞1122.10m/153道。

表1-3-3主要技术指标表

指标名称

单位

改造指标值

备注

公路等级

四级

线路长度

Km

83.468

设计速度

Km/h

20

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

m

15

最大纵坡

%

9.5

停车视距

m

20

路基宽度

m

6.5

沿用原有路基

路面宽度

m

4.5

K0+000~K9+960段为5.7米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桥面宽度

m

与路基同宽

表1-3-4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线路长度

Km

83.468

路基土石方工程

km3

107.445

计价方,含病害处治

其中:

土方

km3

73.903

石方

km3

33.542

排水与防护工程

km3

17.51827

含病害处治圬工

路面工程

km2

411.202

沥青混凝土路面

小桥

m/座

32.83/2

现浇板桥

涵洞

153

利用原有涵洞148道,新增153道(含拆除重建)

其中: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20

圆管涵

131

石拱涵

2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11

安全设施

km

2.043

钢筋混凝土护栏

1.3.4推荐方案路线及主要控制点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K0+000)起于县道XK08勐巴线勐遮大街尾(K0+922),主线沿线经勐遮、曼根、下曼来、上曼来、贺松、巴达、西满至边境渡口通道南览河桥止(K76+468)。

西定联络线起于上曼来(K0+000=主线K18+992)、西定(团结)、大寨、老马地、小龙山止(K7+000)。

全线总长83.468公里。

本项目均沿用老线路基进行路面改造,路线无比较方案。

主要控制点:

主线起点勐遮、下曼来、上曼来、贺松、巴达、西满、边境南览河桥;西定联络线起点上曼来、西定(团结)、大寨、老马地、小龙山。

本项目

西满

XK08

老挝

老挝

缅甸

西双版纳州公路网现状图

1.3.5工程环境影响

1、设计施工阶段

1)项目的改建不会改变沿线土壤的理化性质。

但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公路改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临时性占地对沿线地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采取做好临时性占地的补偿工作、及时对临时用地进行整治、恢复等积极措施后可使影响减轻。

临时性占地虽然不会对当地农业产生明显影响,但对局部地区来讲,仍会给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会造成影响。

因此,一定要处理好临时占地的整治恢复工作,避免因占用土地导致社会不稳定或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制定并执行好施工组织计划,包括保护环境在内的施工技术措施,按设计指定的地点取料弃土,堆放好各类施工设备和材料,严禁乱取、乱弃、乱堆、乱放,确保水源安全。

3)公路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沥青烟的污染,通过合理选择拌合场站位置、避开环境敏感点、定时洒水、遮盖等措施,可保证影响居民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受较大影响。

4)施工营地附近的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均经必要处理后,不会对河流水质产生明显影响。

5)项目的路线方案是沿用老线加铺路面,得到当地政府和沿线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基本不会发生土地征用、林地占用、拆迁等事宜,土石方工程量很小。

工程对沿线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2、运营阶段

1)由于本工程运营后交通量相对较小,车辆行驶速度较低,运营期各特征年车辆噪声对公路沿线噪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能基本满足声环境质量相关标准的要求。

公路运营中、远期,可根据对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确定是否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公路运营期汽车尾气对环境敏感点和农作物基本无明显影响。

3)公路运营期路面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不大,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小。

4)项目沿线农业灌溉设施,通过设置涵洞等设施与之衔接,以及对占用或损坏的灌溉设施修建替代设施后,不会对沿线农田排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的建设,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区域交通运输状况,促进地区间交流等方面将有巨大的作用。

项目建设的同时将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诸如沿线部分植被受到破坏,区域内环境质量在一定时期内有所下降等,但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项目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会得到减轻以致消除。

3、公路建设项目可能对生态平衡自然景观、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1)路线方案的对策

本项目线路布设时,本着利用老路、加铺路面的原则,结合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特征,合理确定路线的平面线位,对地形较复杂的路段,在满足运营要求的条件下,适当降低了路线的平纵指标;对已稳定的原有边坡,改建是不予扰动,尽量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另外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原有的绿地、水域和地形的原貌,保护好自然环境。

路基设计方面,因为是沿用老线路基,针对局部路段低路基、边坡失稳、软基等情况,采用适当的工程防护及处理措施,避免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2)借方和弃方及水土保持对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弃方,因此做好弃土场设计对该项目的实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沿岸线的弃方,选择有利地形进行弃置,并在弃土场设置拦砂坝、排水等工程防护设施,并做成护道,以避免水土流失。

在项目设计中尽量减少了弃土场的数量;为此适当增加了土石方运距。

集中弃土,弃方按指定地点堆放,以免造成环境灾害而对公路产生不利影响,且堆弃形状应有利于排水,不致坍塌流失,弃土堆应堆放规则,并再其下方或顺山沟设置工程防护设施如干砌挡墙、拦砂坝等圬工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少破坏天然地表和森林植被,以免造成水土流失或形成潜在的地质病害。

3)绿化恢复植被对策

绿化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改善道路的景观,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净化空气,改善大气环境;降低交通噪声;加固斜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路基稳定。

因此搞好公路的绿化,使之成为一个“生态绿化带”是至关重要的。

4、在路线布置、路基、路面、桥梁、排水、料场布设、废方处理等中应考虑的环保措施

在施工图阶段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环保措施为:

路线布设时,以沿用老线为线路的布设基本要求,产生很少的路基土石方工程。

在路面设计中,结合具体情况设置各种必要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

集中布置料场,严禁乱采乱弃。

完善对各类水源的堵、截、排、导等措施,避免因道路建设对各类水源处置不当,造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间减少废油、污水、废渣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生活垃圾、废渣应集中堆放、填埋。

完善道路排水体系,避免引发路基病害及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后期养护时着重解决边沟、涵洞的及时疏浚,在沿线平缓地带适当设置土、石料堆放场地及取料场。

严禁在边坡上随意挖取,避免破坏边坡稳定,诱发新的水土流失。

1)境保护应遵循的设计依据、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本项目环保应遵循的设计指导思想是:

认真收集基础资料,在外业勘察过程中根据地形条件适当降低部分技术标准尽量避免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出现,利用原用老路基避免土石方开挖以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

设计的原则是:

针对现场情况,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与生物防护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加以治理。

2)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布设位置、类型、功能及其方案比选情况

工程防治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而设置浆砌拦砂坝及排水沟;生物防治措施:

植草绿化。

1.3.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估算按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1号《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交公发〔1992〕65号《公路工程概算定额》、交公路发〔1996〕612号《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以及云南省交通厅云交基建(1997)373号《云南省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交公发〔2005〕230号《关于完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有关内容的通知》及勘察、调查整理的工程数量进行编制。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路线全长83.468公里。

估算投资:

8823.1057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5.7064万元。

表1-3-5人工及主要材料用量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人工

工日

260384

原木

m3

71

锯材

m3

145

水泥

t

16961

钢筋

t

54

石油沥青

t

4207

碎(砾)石

m3

295470

砂、砂砾

m3

87967

片石(块石)

m3

37367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为勐海县的重要经济干线,鉴于勐遮乡、西定乡为我省边境山区乡,西双版纳州为欠发达地区,勐海县的财力有限,请求安排100%的建设资金。

1.3.7工期安排

本项目预计2008年09月开工,2009年09月建成,施工工期12个月。

1.3.8经济评价结果

经过计算,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2.1084%,投资回收期18.4年(含建设期),累计经济净现值为2169.13万元,效益费用比为1.6248。

因此本项目从经济方面来看是可行的。

从社会效益方面来看,能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改变沿线居民的经济现状,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

本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显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当地政府及人民群众的愿望迫切,社会矛盾较小,项目实施的社会环境良好。

因此,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1.3.9节能评价

改建项目累计燃油节约总量如下:

2016年:

11969千升

2024年:

34585千升

2030年:

59619千升

改造项目的实施,使路况得以改善,车辆得以在较为经济的速度范围内行驶,从而使耗油量得以降低,改造项目节约资源效果显著。

1.3.10招标方案

本项目建设的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需进行招标。

招标组织形式可委托招标或者自行招标。

招标方式应采取公开招标;拟采用邀请招标的,应对采用邀请招标的理由作出说明。

1.4问题与建议

1)本项目是沿用老线路基进行路面施工,对周围环境,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干扰和影响,特别会对车流、人流较多的村镇带来不便。

施工期间一定要加强管理,加大保通力度,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2)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在工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工程勘察工作,落实各项工程措施,保证实施效果,有效控制投资。

第二章现有公路技术状况

2.1本项目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适应程度分析

2.1.1现有公路概况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K0+000)起于县道XK08勐巴线(K0+922)勐遮大街街尾,主线沿线经勐遮、曼根、下曼来、上曼来、贺松、巴达、西满至边境渡口通道南览河桥止(K76+468);西定联络线起于上曼来(K0+000=主线K18+992)、西定(团结)、大寨、老马地、小龙山止(K7+000),全长83.468公里。

老公路于60~80年代逐年修建改造,老四级公路技术标准。

其中K0+000~K9+960段于1998年经过路面沥青表处,面层薄(2cm沥青碎石),无基层,公路承载能力低;K9+960~K76+468段及西定联络线K0+000~K7+000段为简易砂石路面,无底基层、基层,公路承载力低。

该路线技术指标:

K0+000~K9+960段路基宽6.5米,沥青表处路面宽5.7米,两侧路缘石2×0.4米,最大纵坡7%,最小平曲线半径30米。

K9+960~K76+468段及西定联络线K0+000~K7+000段路基宽6.5米,砂石路面宽3.5米,最大纵坡9.5%,最小平曲线半径15米。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由于修建时受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原路段排水设施不完善,防护工程、安全设施不足,路基水毁严重,且因雨季长,雨量多,地质多为风化石及砂壤土,加之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增长较快,且养护条件较差,公路已出现坑槽、沉陷,造成天晴黄沙满天、下雨泥泞难行的状况。

全线无安保工程设施,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和环境保护,给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扩大对外开放、振兴当地经济,满足西双版纳社会经济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勐遮镇至西定乡农村公路将承担更多的运输重担。

但这条公路的现状,已无法与当前的发展要求相协调,远不能满足物资运输的要求,已经制约了沿线的经济发展。

2.1.2公路平面线形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路线平面顺畅,视距较好,平曲线半径都能满足四级公路技术标准。

最小平曲线半径15米;圆曲线半径≤30米的平曲线共211处,长6257.495米,占路线里程的8.4%。

全线半径≤30米的部分圆曲线半径现状调查见下表:

表2-1全线半径≤30米的部分圆曲线半径现状调查表

里程桩号

圆曲线半径(m)

里程桩号

圆曲线半径(m)

K10+304.68

25

K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