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7554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简介:

本单元内容包括:

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估算。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2、 理解验算的意义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形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掌握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1、连续进位加法。

2、连续退位减法。

课时安排:

9课时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二周第4课时(学期第8课时)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情境图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约5分钟)

 1、创设情境

师出示两组算式让学生进行比赛。

(1、2组的学生口算A组内容;3、4组的学生口算B组内容)

第3、4组的学生在口算B组习题时,一定会遇到问题。

老师由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想一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A、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1、小组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1和“做一做”第1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

  

(1)算法展示

(2)错例展示。

  (3)学生自由质疑问?

  (4)小结计算方法。

  师:

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

用竖式怎样计算?

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约9分钟)

  1、“做一做”第2

  (说明:

教师对慢生辅导第1题时,其他学生完成第2题。

第2、3题反馈时让快生反馈,慢生倾听)

  3、想一想?

  你能计算出356+678等于多少吗?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约3分钟)

  师:

这节课学得开心吗?

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课件出示:

类群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树

哺乳类581110134

鸟类124498182

爬行类3762517

两栖类284307

问:

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完成做一做: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59+7383+3856+7468+5286+7758+94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加法

98+25=-------(种)

98

+25

 

由于学生有笔算的基础,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个别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连续进位时没有进位,或者进位时没加,导致出错。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三周第1课时(学期第9课时)

课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

教学目标

1、掌握估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

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

教学难点

同上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小黑板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

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

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

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估算

师:

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

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

两栖类284

师:

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问:

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

(700)

问:

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

为什么?

笔算

师:

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发展

师: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四、做一做

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同学们,你们看过《蓝猫淘气三千问》吗?

你最喜欢谁?

蓝猫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2、做一做:

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165+78409+394237+565549+867

3、完成练习五:

1题638+93697+235475+126532+407169+450986+114

2题加数64586934297926

加数28512467850383

3、完成3、4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例2376+284=()种

2376

+284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首先在估算部分花了很多时间,课堂上的语言还有待进一步锤炼,比如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对于学生的评价语等,在细节上完善了才能使整堂课更好。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三周第2课时(学期第10课时)

课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课型

练习课

教具

小黑板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

师:

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

(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师:

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1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

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师:

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一、课本第1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师:

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

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

问:

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

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七、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同学们,谁能说说计算三位数进位加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课本第20页5题:

419+506683+279365+461148+630

师:

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

2星期天的上午,小军要去寄信、买书、买东西,然后再回家。

小军可以怎样走?

走哪条路最近?

书店440米

邮局75米329米超市

218米510米125米

小军家410米学校

 

万以内进位加法练习课

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学生对于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的方法掌握的不好,但是学生算题的准确率不太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提高准确率。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三周第3课时(学期第11课时)

课题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

2、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3、 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教学重点

减法的计算法则。

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减法的计算法则。

连续退位减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口算卡片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

口算。

(用口算卡片出示)

80-7=   35-8=   63-4=   

竖式计算。

(学生板演)

54-21=  79-37=  65-24=

计算后提问:

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1、教学例题1

师:

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

请同学们看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

问:

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

我们走了多少千米?

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

地图上表有吗

师:

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减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距离了。

师:

请你们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

师:

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

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

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

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问:

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2、教学例题2

师:

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计算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你们看这样好不好,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好不好?

哪一想说说你们的方法?

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

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

(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共它意见的学生发言)

问:

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

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

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3、独立完成25页第1、4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说说你们去过哪些地方?

你们去的地方离你们家大约有多远?

大屏幕出示课件。

 

1、23页做一做

2、独立完成25页第1、2、3题

3、判断对错:

    

 

减法

美丽的云南例1517-348=()千米例2507

517-348

-348——————

——————

通过这一节课学习,我发现在今后的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每一节课都要尽量控制自己的讲授时间,多给学生交流、活动的时间。

第二在课堂中要及时调整学生在学习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细节问题。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三周第4课时(学期第12课时)

课题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卡片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旧知识

二;出示例3:

 500—185=

   

(1)这个算式中哪个数接近整十或整百?

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

(97看作100)

   

(2)想看作100后,是多减了,还是少减了?

多减了几?

多减了应怎样?

(师板书:

多减3要加3)

   (3)完整地把思考和计算过程说一遍。

        165-97=165-100+3=68

   (4)如果多减2,应怎样?

多减1呢?

   师板书:

多减2要加2

           多减1要加1

   (5)想:

165-100+1=165-(  )

   (6)小结:

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概括出减法简便计算规律:

多减几要加几(师板书)

(三)看书质疑

   完成第38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填空:

   例:

+89看作(加90减1)

       +198看作(          )

       -97看作(           )

       +299看作(          )

       -299看作(          )

  2、判断下列简便算法是否正确:

      a:

126+68=126+70-2

      b:

98+67=67+100-2

      c:

253-99=253-100-1

      d:

142-89=142-100-11

   3、想一想、填一填

      276+(   )=276+200-3 

      435-(   )=435-300+2

     (  )+267=267+100-3

      534-(   )=534-300+2

   

 4、比一比,谁找的简便算法最多

      197+98          98+299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16页买家具:

桌子椅子床柜子

488元165元728元975元

(1)刘男家买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花了多少钱?

爸爸付给售货员7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李娜家买了一个衣柜,妈妈付给售货员1000元,应找回多少钱?

(3)买一套桌椅比一张床少用多少钱?

(4)买了一个衣柜和一套桌椅共用多少钱?

(5)请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怎样计算500-185?

 

整个教学过程还比较顺利,但是,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并不很理想。

总有少数学生漏点退位点,也有个别学生即使点上了退位点,在计算时也忽略了它的存在,再就是把减法算成加法。

课时教案

课时

进度

第四周第1课时(学期第13课时)

课题

加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验算的重要性;学会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

验算加法,以及利用原式,把每位上的数从下到上再加一遍的验算方法;能

正确地进行验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以及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3.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以及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卡片,小黑板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1.复习

(1)口算。

7+84+60+836+4043+18

(2)把前边例3中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再加,结果怎样,算算看。

让全体同学动手用竖式笔算,请一名学生到前边板演。

订正后,请大家共同观察:

与例3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是否别的加法习题也存在这种现象?

全体演算,846+231=______,3612+5829=_____(可以分组,一半同学按

顺序完成,另一半同学调换加法的位置再加。

)订正后,请同学再观察,和

刚才的发现一样吗?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习题都存在这一现象呢?

由同学们按组自己出题,自己验证,最后总结出结论:

调换加法的位置和不变。

这在数学上叫做验算。

这个规律有什么用途?

(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

2.新课

(1)出示例135+48=

请全班同学动手笔算

如果两个竖式的结果不同,会有几种可能?

(计算错了;验算时算错了;还可能抄错了数等。

计算时怎样才能做到既对又快?

②还有别的验算方法吗?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607+329=328+4837=

订正后,说说你是怎样验算的?

3、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课件出示

 

1、做一做:

教科书第27页:

计算并验算:

746+219637+268

2、变式题:

、练习七:

2题:

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在正确的计算结果下面打

小组讨论,每道错题错的原因在哪里?

应该怎样改正。

3、拓展题:

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

加法验算

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183(元)

135

+48

———

学生对于加法的验算方法已经掌握了,但是用的不熟练,个别学生算的不好:

如,刘吉、毛艺婷掌握的不好,需要进行个别辅导,以加强准确率。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四周第2课时(学期第14课时)

课题

减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

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

谁愿

  师:

同学们,调查得真多,(挂图)昨天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

板书:

200-183=17(元)师:

小明说什么?

  师:

小精灵也说:

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

减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

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师: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②做一做:

教科书第28页。

  三、全课小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课件出示例题图。

从图中看懂什么了?

你怎样列算式。

 

1。

教科书第30页5:

(单位:

千克)

总数量卖出还剩

苹果250145

梨21298

香蕉10588

橘子200105

2.完成8、9题

实践活动:

回家把昨天你调查到的情况,用验算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

 

减法的验算应找给妈妈多少钱?

200-183=

200

—183

——————

 

在学习验算的方法时,由于学生有了加法的验算方法做为基础,因此,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小组成员把讨论出的几种方法记录下来,然后自愿到黑板去板书验算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学生掌握了不同的验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验算。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四周第3课时(学期第15课时)

课题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难点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卡片,小黑板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1;口算;42+2751+1826+34

73+1552+1925+15

 

2;笔算;说说笔算加法和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82+269274+138245+155

374—189207—168500—326

(1);分组讨论;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小结;

3;笔算下列各题,看看谁的计算最准确。

347+259128+387

462—287300—175

462—288

4;出示情境图

5;

(1)练习八第1题

(2)练习八第1题

(3)练习七第8题

6;小结;

 

7;巩固练习;

(1)同步训练册

(2)优化练习册

 

这节课我们进行第一单元的内容的整理复习

 

①课件出示

书架上层有126车,中层157车,下层95车,你能提出问题吗?

(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