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7580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复习习题1

章末综合检测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进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补充“燃料”。

按照这种说法,你认为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

A.淀粉       B.水

C.脂肪D.蛋白质

答案:

B

点拨:

水不能向人体提供能量。

2.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A.2Ag2O

4Ag+O2↑

B.4Al+3MnO2

2Al2O3+3Mn

C.2MgO

2Mg+O2↑

D.CuO+CO

Cu+CO2

答案:

C

点拨:

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选择的冶炼方法不同,当确定了冶炼方法后,还要选择合适的反应物。

如镁的冶炼应用电解法,由于MgO熔点很高,耗能太大,故应选择熔点低的MgCl2进行电解。

3.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  )

A.海水

Mg(OH)2

Mg

B.海水

MgCl2溶液―→MgCl2晶体

Mg

C.海水

Mg(OH)2

MgO

Mg

D.海水

Mg(OH)2

MgCl2溶液―→MgCl2晶体(熔融)

Mg

答案:

D

点拨:

海水提取镁的主要过程是加沉淀剂使海水中的Mg2+以Mg(OH)2的形式沉淀出来,再制成无水MgCl2,电解MgCl2得金属镁。

4.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增加B.溶液的质量不变

C.溶剂的质量减少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

C

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C.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因为它测的是混合液的温度

D.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仍是混合物

答案:

C

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石油的裂化 ④铝热反应 ⑤由乙烯制取聚乙烯 ⑥氧气转变为臭氧

⑦乙烯催熟果实 ⑧苯遇溴水 ⑨海水蒸馏法制取淡水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⑦

C.①⑧⑨D.①②⑥⑨

答案:

C

7.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最近,某企业利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让煤变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及氢气总含量≥90%),把煤“吃干榨尽”。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但没有物理变化 ③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

④该技术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C

8.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C

CO

CO2

Na2CO3

B.Cu

Cu(NO3)2溶液

Cu(OH)2

C.Fe

Fe2O3

Fe2(SO4)3溶液

D.CaO

Ca(OH)2溶液

NaOH溶液

答案:

D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的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答案:

A

点拨:

消毒用的酒精不是无水乙醇,B错;绿色食品指无污染的食品,C错;CO2不是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指数,D错。

10.下列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学燃料

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限制使用电动车

答案:

B

点拨:

改善空气质量,主要是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答案:

D

点拨:

石油主要成分是C和H,裂解无法得到氯乙烯,A错;油脂水解得到的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错;CH4中没有碳碳单键,C错。

12.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等质量的金属锂能释放出更多的电子,故常用来制高能量电池,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下列能冶炼出金属锂的方法是(  )

A.电解法B.热还原法

C.热分解法D.铅热法

答案:

A

点拨:

工业上制取Na和Mg都是电解对应的金属氯化物,所以活泼性在它们之间的Li也可以电解对应的金属氯化物。

13.在熔化状态下,Na跟KCl存在可逆反应Na+KCl

NaCl+K,通过调整温度,可利用金属Na来制取K。

物质

K

Na

KCl

NaCl

熔点/℃

63.6

97.8

770

801

沸点/℃

774

883

1500

1413

根据上表的熔点和沸点,确定由Na与KCl反应制取钾的合适温度为(  )

A.770℃B.801℃

C.850℃D.770℃~801℃

答案:

C

点拨:

温度控制在801℃<T<883℃内。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其主要组成元素均为碳、氢,二者都是混合物

B.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原理相同,都是化学变化

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其主要用途就是再经蒸馏得到高品质燃油

答案:

C

点拨:

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A错误;煤的干馏包含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石油的分馏仅是一个物理变化。

B错误;煤焦油的主要用途是提取化工原料苯及酚、萘等,而不是得到燃油。

15.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答案:

A

点拨:

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发生如下反应:

CaCO3

CaO+CO2↑,CaO+SO2

CaSO3及

2CaSO3+O2===2CaSO4。

故可减少废气中SO2的含量,A正确;空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低于10-5%时可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振奋的感觉,但高于此值时则会对人体产生伤害,B不正确;只有雨水的pH<5.6时,才称为酸雨,C不正确;含磷的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赤潮、水华等现象,D不正确。

16.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要求的是(  )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铁和浓HNO3为原料生产硝酸铁

D.用碳来还原氧化铁

答案:

A

点拨:

原子经济是指反应物的所有原子全部被利用,没有副产物。

17.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化学。

不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化。

下列实验或实验过程遵循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

A.用过量的氯气进行性质实验

B.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

C.用溴水代替碘水进行萃取实验

D.用铜粉代替铜丝进行Cu和浓HNO3的反应

答案:

B

点拨:

选项A,氯气有毒,倡导进行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选项B,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提高了原子的利用率;选项C,溴水易挥发,溴蒸气有毒,做萃取实验时用碘水代替溴水能减少对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选项D,用铜丝进行Cu和浓HNO3的反应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来减少氮氧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所以新教材中采用铜丝和浓HNO3进行实验。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活泼金属如铝可作还原剂法的还原剂

B.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来冶炼金属钠

C.可用焦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

D.回收旧金属可以重新制成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

答案:

AD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冶炼方法。

铝可以作还原剂冶炼一些高熔点的金属,如2Al+Fe2O3

2Fe+Al2O3,A项对;电解NaCl溶液不能得到金属钠,金属钠应该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制取,B项错;铝是活泼金属,很难用还原剂把它还原出来,C项错;D项对。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6分)

19.(2012·经典习题选萃)(6分)

(1)氧化银是黑色固体,其含银量相当高,从废氧化银中冶炼银,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X-的性质时,常生成AgX沉淀,如果将AgX(AgCl、AgBr、AgI)等丢弃,则十分可惜。

试设计实验方案,从AgX中回收白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有不法职业人员从实验室中带出AgNO3,到银匠店铺灼烧制取白银。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该气体对人体十分有害,其主要成分是______

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

(1)热分解法 2Ag2O

4Ag+O2↑

(2)过滤,从废液中回收AgX;将AgX置于坩埚中加热(在通风橱中进行),冷却,可得白银

(3)2AgNO3

2Ag+2NO2↑+O2↑ NO2

20.(2012·试题调研)(8分)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和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

8CuFeS2+21O2

8Cu+4FeO+2Fe2O3+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

(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

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

(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

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

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________。

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O 

(2)b、c

(3)a.Al3++4OH-===AlO

+2H2O

b.稀硫酸、KMnO4溶液 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

点拨:

(1)分析方程式中各元素化合价可知:

,氧元素、铜元素在反应中被还原。

(2)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不能排入空气中,浓硫酸不能吸收二氧化硫,也不能消耗二氧化硫,可以“变废为宝”制硫酸,也可以用纯碱吸收制亚硫酸钠。

(3)Al3+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而Fe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将Al3+除去。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4OH-===AlO

+2H2O。

若要证明炉渣中含有FeO需要首先将其溶解,生成可溶性的亚铁盐,结合试剂分析可知,将该溶液加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亚铁离子具有强还原性。

因此,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选用的试剂是稀硫酸和高锰酸钾溶液。

21.(6分)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学生就这个课题展开了讨论。

已知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如下:

(1)关于加入试剂①作沉淀剂,同学们提出了不同方法。

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

方法

是否正确

简述理由

方法1:

直接往海水中加入沉淀剂

不正确

(一)

方法2:

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再加入沉淀剂

(二)

(三)

你认为最合理的其他方法是:

     (四)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框图中加入的试剂①应该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的试剂②是________(填“化学式”);工业上由无水MgCl2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一)海水中镁离子浓度小,沉淀剂的用量大,不经济 

(二)不正确 (三)能源消耗大,不经济

(四)向太阳光蒸发浓缩后的海水中,加入沉淀剂(合理均可)

(2)Ca(OH)2 HCl

MgCl2(熔融)

Mg+Cl2↑

22.(8分)根据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G的结构简式:

A______,E________,G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④的反应类型:

①________,④________。

答案:

(3)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点拨:

根据框图中D、F的分子式知,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Cl;F分子是饱和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逆推得C的结构简式为CH2ClCH2Cl,B为氯气。

由C、F的结构简式可以判断,反应④为取代反应。

D发生加聚反应生成E,E为聚氯乙烯。

F与G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缩聚反应,据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可知G为:

HOOCCH2CH2CH2CH2COOH。

23.(2012·经典习题选萃)(6分)居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

现代人在“煤烟型”“光化学烟雾”污染后,正在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毒物质主要有甲醛、苯、氨、氡四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苯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2)提出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一条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甲醛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化学滴定法等。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采用化学滴定法对教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进行测定,如果你参与该研究课题,你采集甲醛样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碘量法是化学滴定法之一。

碘量法原理为在碱性介质(NaOH)中,碘转化为次碘酸钠和碘化钠,次碘酸钠将溶液中游离的甲醛氧化为甲酸钠;经适当酸化后,剩余的次碘酸钠与碘化钠又生成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①I2+2OH-===IO-+I-+H2O、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I2+2S2O

===S4O

+2I-。

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定的数据除总碘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平面正六边形

(2)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种建材或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其他积极的合理建设)

(3)用注射器收集空气或在教室内较长时间放置一盆清水(以吸收甲醛)

(4)HCHO+IO-+OH-===HCOO-+I-+H2O

IO-+I-+2H+===I2+H2O

空气的体积(或教室的体积)、硫代硫酸钠的用量

点拨:

此题以室内空气污染为载体,考查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3)用注射器收集是采集气体样品的常用方法,也可以利用甲醛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在室内放置一盆清水以吸收甲醛。

24.(6分)

(1)同乙烯类似,丙烯(CH3CHCH2)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下列有机物,合成时用了3种单体。

这3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C原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写)

答案:

(1)

(2)CH2CH2 CH3CHCH2

CH3CHCHCH3

点拨:

弯箭头法。

用弯箭头将键转移,即在箭尾处去掉一单键,在箭头处形成一单键。

(1)求高聚物,可三步完成:

①并列写出多个单体:

②用弯箭头将键转移(虚线处形成一新键):

③找出最小的重复片断(波纹线上所示),加方括号便得答案:

(2)求单体,可一步完成:

25.(6分)金属铜能被FeCl3的浓溶液腐蚀,其化学方程式是:

Cu+2FeCl3===CuCl2+2FeCl2。

现将有铜的印刷线路板浸入120mLFeCl3的溶液中,有9.6g铜被腐蚀掉。

取出印刷线路板,向溶液中加入8.4g铁粉,经充分反应,溶液中还存在4.8g不溶物。

(设溶液体积不变,且不考虑金属离子水解)。

(1)根据9.6g铜被腐蚀,最后溶液中还有4.8g不溶物,说明溶液中肯定还有_____,所以4.8g固体不可能有____,即4.8g是_______。

(2)9.6g铜被腐蚀生成________molFe2+。

(3)最后溶液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c(Cu2+)=______,c(Fe2+)=________。

答案:

①Cu2+ Fe Cu

②0.3 ③0.625mol/L 5mol/L

点拨:

②设生成Fe2+物质的量为x。

Cu+2Fe3+===Cu2++2Fe2+

64g       2mol

9.6g       x

所以x=0.3mol。

③由加入8.4gFe,反应后有4.8g不溶物,说明8.4gFe恰好与Cu2+和剩余Fe3+发生反应,设与Fe3+反应的Fe物质的量为y,与Cu2+反应的Fe物质的量为z。

2Fe3++Fe===3Fe2+

2y   y   3y

Cu2++Fe===Fe2++Cu

z  z   z   z

解得

c(Fe2+)=

=5mol/L

c(Cu2+)=

=0.625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