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案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6558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营管理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运营管理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运营管理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运营管理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运营管理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运营管理案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运营管理案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运营管理案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运营管理案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营管理案例.doc

《运营管理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营管理案例.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运营管理案例.doc

朗乡林业局医院的诊室布局

王心泉

摘要:

本案例描述了朗乡林业局医院的诊室布局问题 

关键词:

诊室,布局

案例正文

一、概况

朗乡林业局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地处东北,夏天是避暑登山盛地,冬天又是滑雪的好去处。

近年来到此旅游者逐年增多。

朗乡林业局医院是该旅游区的一个局级(二级甲等)医院。

最近,医院的杨院长参加了管理方面的短期培训,通过学习,他准备把“生产管理”课程中学习到的生产布局知识用于实际。

将医院门诊部各诊室位置重新布置.以方便病人,尽量减少他们就诊时在医院中行走的距离。

医院各诊室(部门)现在的平面布置如图l所示。

图1

对于更改原有的平面布置,杨院长考虑唯一的限制因素是,应保持挂号与初诊室在其原有的位置。

其余诊室(或部门)位置都可以变动,完全服从对整个系统布置有利的原则,确定它们的位置。

二、对原有诊室布置的分析

杨院长第一步工作是分析以往医院病人就诊记录,得出每天病人在各诊室(部门)间平均走动次数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现在病员平均每日在诊室间走动次数图,如图2(a)(b)所示。

图2病人在诊室间每日走动次数

三、诊室布置的改进方案

由诊室平面图2—3—1可见.诊室总面积TS为

TS=(40×10)+(40×10)=800m2

每间诊室的面积为100m2。

在考虑诊室重新布置时,杨院长查看了原建筑结构,了解到各诊室间的分隔墙均为承重墙,所以,各诊室面积大小难以改变。

在改进后,每个诊室面积仍保持为100m2。

新布置方案的目标是,要使病员进入医院后在就诊区总的走动距离最短。

杨院长将这一目标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

=

Lmin=

式中Lmin-----病员走动距离最短的布局;

Xij-----每日病员从i部门到j部门的移动次数;

Yij-----部门i到部门j的距离(以m计)

在本案例中,病员在部门i至部门j的移动距离Cij等同于在生产性企业物品在部门i,j之间的移动成本。

在本案例中,若一个诊室与另一诊室相邻,如挂号初诊与门诊—室相邻,它们之间的步行距离假设为10m;挂号初诊与化验B超室也考虑为相邻部门,距离也为10m。

不相邻部门中间相隔一诊室的,如挂号初诊与门诊二室或挂号初诊与手术后休息室,距离设为20m。

不相邻诊室且中间相隔二诊室的,如x光室与挂号初诊室,则距离为30m。

按照生产性企业移动成本计量方式,以上三种情况分别视为10成本单元,(10’)代表l0m距离;20成本单元,(20’)代表20m距离;30成本单元,(30’)代表30m距离。

现存布局的病员流图如图3所示。

根据病员流图,可以计算出平均每日病人走动的总距离。

总距离=(100×10’)+(100×20’)+(50×20’)+(20×10’)+(30×10’)

1to21to32to42to53to4

+(30×20’)+(20×30’)+(20×10’)+(20×10’)+(10×30’)

3to54to54to85to65to8

+(30×10’)

6to7

=1000+2000+1000+200+300+600+600+200+200+300+300

=6700

图3病员流图

改进现有布局,想以数学方式求出“最优解”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模拟方法取得满意方案。

杨院长对现有布局作了如下改动:

1.将门诊二室与化验B超室换位;

2.X光室与手术室换位。

得到新的平面布置,如图4所示。

图4新平面布置

改进方案实施后,病员流图如图5所示。

图5新病员流图

根据图5计算改进以后,病人平均每日在医院中走动的总距离:

总距离=(100×10’)+(100×10’)+(50×10’)+(20×10’)+(30×10’)

1to21to32to42to53to4

+(30×20’)+(20×10’)+(20×20’)+(20×10’)+(10×10’)

3to54to54to85to65to8

+(30×10’)

6to7

=1000+1000+500+200+300+600+200+400+200+100+300

=4800

杨院长建议的新方案比现有布局平均病人走动距离缩短了25%。

显然,新方案明显优于原有布局。

为了将建议方案向医院职工作以说明,杨院长拿出培训时的笔记,他想参照笔记中记录的“小型企业生产布局改进步骤”来说明他所进行的工作。

笔记本上记录的步骤如下:

1.根据现有布局,收集物流数据,绘制部门与部门之间零件流或物流矩阵(在本例中为病员走动次数矩阵,如图2)。

2.确定每个部门所需面积之大小,绘制如图1类似的平面布置图,标出各部门的面积。

3.绘制出各部门间零件流图或物流图(如例中图3的病员流图)。

4.利用物料搬运成本公式,计算现存布局的物料搬运成本。

公式为:

COST=

式中Xij——零件或物料在i和j部门间移动次数;

Cij——零件或物料在i和j部门间每次移动的成本。

(算法与案例中计算每日病员走动总距离相类似)

5.改进原有布局,提出新方案,画出改进后的部门间物流图,计算新布局的物料搬运成本(本案例中的每日病员走动总距离)。

6.根据每部门所需要面积之变化,位置的变化.重新绘制平面布置图。

安排时应考虑楼层负荷,电力系统情况以及布局的美观等因素。

杨院长认为,他的工作基本符合上述步骤要求,并根据记录的步骤,写了一份布局方案改进说明。

二、启发思考题

1.你是否有更好的布局改进方案?

请提出你的方案。

2.这种改进方法是否适合于部门很多、处理物流复杂的系统?

为什么?

新方案虽然比原方案缩短了28.3%,但在使用模拟法过程中并没有达到最优程度,也就是说有所改进,但不是最优。

经过对原方案进行更加深入的优化分析,得出最优方案如下(与杨院长方案相比,将门诊二室与门诊一室换位、手术后休息室与理疗室换位):

由上图可以得出平均每日全体病员走动距离(改进方案):

序号

病员流向

两诊室间距离(米)

走动次数

合计距离(米)

1

1→2

10

100

1000

2

1→3

10

100

1000

3

2→4

10

50

500

4

2→5

20

20

400

5

3→4

10

30

300

6

3→5

10

30

300

7

4→5

10

20

200

8

4→8

10

20

200

9

5→6

10

20

200

10

5→8

10

10

100

11

6→7

10

30

300

总计距离(米)

4500

再次优化后的方案比杨院长的方案缩短了4800-4500=300(米),降低了6.3%,方案更优;比原始方案缩短了6700-4500=2200(米),降低了32.8%。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