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75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0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我们使用过的工具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剪刀

剪纸、线、布等

开瓶器

开瓶盖

螺丝刀

拧螺丝钉等

筷子

夹饭菜

老虎钳

起钉子或夹断钉子和铁丝

镊子

夹取细小的物品

羊角锤

订钉子,起钉子

剥线钳

剥电线的外皮

2.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3.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的类型:

杠杆、轮轴、滑轮、斜面……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注意:

支点可以在任意位置,比如边上,中间

2.★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在左图中杠杆尺的右边哪个位置上挂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

(写出所有挂法。

 

3.杠杆能否省力,看: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省力杠杆: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

省力费距离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等

费力杠杆:

费力省距离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等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天平、订书机、跷跷板等

2.

 

3、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

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

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

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

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

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2.在轮轴的轮上用力带动轴转动时(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时(费力)。

3.轮轴机械:

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等

★4.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平衡?

()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

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2.生活中的滑轮:

①定滑轮:

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

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

起重机、升降衣架。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

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3.斜面机械:

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梯、斧刃、盘山公路…

4.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

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5.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为了:

降低斜面的坡度,使汽车上山更省力。

6.实验:

斜面能省力吗?

我的猜想:

斜面能省力。

研究的材料:

斜面、弹簧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实验方法: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小车所用拉力,并记录;

(2)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沿斜面拉动小车所用的力,并记录;

(3)比较直接提升小车和沿斜面拉动小车所用力的大小。

7.实验:

斜面坡度大小与省力的关系

我的猜想:

斜面坡度小,省力多;斜面坡度大,省力少。

研究材料:

坡度不同的两个斜面、弹簧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改变的条件:

斜面坡度的大小

不改变的条件:

玩具小车的轻重、斜面的光滑程度

实验方法: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在较小的斜面坡度上拉动小车所用力的大小,并记录;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在较大的斜面坡度上拉动小车所用力的大小,并记录;

(3)比较在两个斜面坡度上拉动滚轮所用力的大小。

第八课自行车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的特点:

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是依靠(人的力量)前进的,(链条)与两个(齿轮)的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2.大小齿轮:

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杠杆:

刹车、车铃按钮(还属于轮轴)、后架上的弹簧夹

轮轴:

车把、车轮和车轴、脚蹬、小齿轮和后车轮、脚踏板和大齿轮

斜面:

螺丝钉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第一课抵抗弯曲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材料)、(横梁的长短)、(横梁的宽度)、(横梁的厚度)等因素有关。

3、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

(增加纸梁的宽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强)。

4、实验:

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

我的猜想:

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

纸梁厚,抗弯曲能力强;纸梁薄,抗弯曲能力弱。

改变的条件:

纸梁的厚度

不变的条件:

纸梁的宽度、放垫圈的位置、书本的距离

实验材料:

厚度不同的纸梁、垫圈、书本、记录纸

实验过程:

(1)把薄的纸梁放在两堆书上,在纸梁的中间摆放垫圈,记录承载的垫圈数。

(2)把厚的纸梁放在两堆书上,在纸梁的中间摆放垫圈,记录承载的垫圈数。

(3)比较厚度不同的纸梁承载的垫圈数。

5、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

(增加纸梁的厚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6、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7、横梁的放法:

横梁一般都是(立着)放的,这样更能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改变薄板形材料形状的目的:

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的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抗弯曲能力)的。

3、增加薄板形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有: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形状)三种。

其中最能增加材料抗弯曲能力的是(改变形状)。

4、瓦楞纸由多层纸黏合而成,中间的纸被折成了波浪形,增加了纸的厚度,从而提高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的特点:

拱形承载重物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古代的城门、桥梁造成拱形,是为了:

(更加牢固)。

第四课找拱形

1、圆顶形的特点:

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2、球形的特点: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3、承载压力从大到小的是:

球形、圆顶形、拱形。

4、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一足弓,它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5、生物中的拱形:

人的头骨、肋骨、足弓、龟壳、蛋壳、贝壳、植物的杆、茎

第五课做框架

1、框架结构:

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中的斜杠,起着(推或拉)的作用,从而不易变形。

2、框架结构中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和四边形。

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3、框架结构稳固的原因:

框架结构中,斜杠使长方形的框架变成(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使框架更牢固。

第六课建高塔

1、建造高大的铁塔不但要做到结实不变形还要保持直立不倒。

2、高大的铁塔会受到重力、风的阻力、压力等各种力的作用。

3、框架结构的铁塔不容易倒塌的原因是: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采用了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既牢固,抗风能力又好)。

4、可以用“扇风”的方法检验“高塔”的抗风能力。

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1、拱桥的类型:

上承式拱桥、中承式拱桥、下承式拱桥

上承式拱桥特点:

桥面在拱上方,桥下空间高,便于船通行。

下承式拱桥的特点:

桥面在拱下方的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

减少了桥墩的负担。

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2、钢索桥分为悬索桥和斜拉桥。

钢索桥主要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

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撑钢缆的主要构件。

这种桥的特点是跨度很大。

3、我知道的钢索桥:

江阴大桥,夷陵长江大桥,美国跨海峡大桥。

4、钢索桥的桥塔建那么高是为了:

减少钢缆的拉力。

5、桥的分类:

桥根据建造桥的材料分,有石桥、木桥、钢铁桥、混泥土桥等;根据桥梁的结构分,有拱桥、钢索桥、平桥、浮桥等。

10.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

1、许多植物的茎、动物的的骨头、生活中的钢管都是空心的,是因为:

同样多的材料,空心的管状比实心的棒状粗得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能力都相同。

2、用纸造桥要考虑:

①造桥的要求;②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③选择形状和结构。

第三单元《能量》

第一课电和磁

1、第一个发现电磁现象的科学家是:

丹麦的(奥斯特),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而且指南针的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2、做通电导线短路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实验时,要注意:

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3、线圈立着放,指南针靠近线圈中心时,偏转的角度最大。

4、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通电线圈能使指南针方向发生偏转。

第二课电磁铁

1、电磁铁:

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的特点是:

接通电流,产生(磁性);

切断电流,(磁性)消失。

我们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数量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3、电磁铁与普通磁铁:

相同点:

都有南北极;都有磁性,能吸引铁类物质。

不同点:

磁铁的磁性不易消失,电磁铁断电后磁性容易消失;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4、为了研究铁钉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可以用指南针来检验。

(同种磁极相互排斥,异种磁极相互吸引。

左图钉尖是()极,右图钉尖是()极。

为什么两个电磁铁的钉尖南北极不同?

6、实验: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吗?

设置对比实验,一组线圈顺时针缠绕,一组线圈逆时针缠绕,用指南针判断电磁铁南北极有无变化

7、实验: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吗?

设置对比实验,改变电池正负极连接方向,用指南针判断电磁铁南北极有无变化

8、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或改变电流的方向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

(一)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小即串联电池的节数)、(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关。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关系的实验。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

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条件)

 改变线圈圈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线圈绕10圈

 2.线圈绕20圈

 3.线圈绕30圈

实验需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

电池数量,铁芯粗细,导线长短,导线粗细、缠绕方向等。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

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

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

(二)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大小关系的研究计划。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电流大,磁力大;电流小,磁力小。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铁芯粗细有关。

铁芯粗,磁力大;铁芯细,磁力小。

4、制作一个强磁力的电磁铁,方法有:

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大电流、增粗铁芯。

效果最好的是(增加线圈的圈数)。

 

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1、电动机:

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们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原理相同: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2、电动机中换向器的的作用是:

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3、小电动机的组成:

小电动机由(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组成。

外壳中有(磁铁),转子中有(线圈)、(铁芯)和(换向器),后盖中有(电刷)。

4、改变转子转动快慢的方法:

①改变电流大小即串联电池的节数。

电流大,转子转动快;电流小,转子转动慢。

②改变磁铁的数量。

磁铁多,转子转动快;磁铁少,转子转动慢。

③改变磁铁离转子的远近。

磁铁离转子远,转子转动慢;磁铁离转子近,转子转动快。

5、改变转子转动方向的方法:

改变磁铁南北极位置或改变电池正负极连接方向。

 

第六课电能和能量

1、电能:

电具有的能量,叫(电能)。

2、能量有(电能)、(热能)、(声能)、(光能)等不同的形式。

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3、用电器:

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形式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灯

电能

光、热

电视机

光、声、热

电冰箱

机械能

洗衣机

机械能

取暖器

热、光

电风扇

动能

第七课电能从哪里来

1、各种各样的电池:

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

2、电动机和发电机:

(电动机)把电转化成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发电机)能够把磁转换成电。

所以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它(发电机)

3、用手转动小电动机,线圈中的指南针会发生偏转,说明:

导线中有电流,小电动机发出电来了。

4、通过发电机,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电能

光电池

太阳能

风力发电站

风能

水力发电站

机械能

火力发电站

化学能

第八课能量与太阳

1、煤的成因:

煤是几亿年前的(植物)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长期受(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的。

2、石油、天然气的成因:

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的(低等生物)被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3、不可再生能源: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存储的亿万年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4、可再生能源:

我们今天大力开发的新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沼气)、(地热)、(核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

单元四: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1、物种数量: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命名的动物种类超过了(300万)种,植物种类超过了(38万)种。

2、寻找、记录动植物时:

①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

最好带上放大镜。

②我们还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

③保护动植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④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询问老师、同学或者画下来、拍成照片,及时记录。

第二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1、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时,可以:

给生物编号,写号码。

2、珍惜动物的分布区域:

藏羚羊:

西藏、青海、新疆扬子鳄:

浙江、江西、安徽、江苏

大熊猫:

四川、陕西、甘肃白鳍豚:

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珙桐:

贵州、四川、云南亚洲象:

云南等地

3、我国珍稀植物名称与它们的美誉

 

第三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我们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

2、科学家分类植物的方法:

科学家主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如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2、植物的种类:

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种类约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3、开花植物:

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被分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不开花的植物:

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不能自己制造养料。

4、举例:

开花的植物:

月季、凤仙花、桃花、水仙、玫瑰蕨类:

金钱蕨、铁线蕨

藻类:

海带、紫菜、海藻苔藓类:

葫芦藓、地钱、青苔

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1、科学家分类动物的办法:

(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动物的种类:

在动物中,已发现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昆虫)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3、脊椎动物分类:

①鸟类(身体上长羽毛)如鸽子、麻雀、大雁、老鹰、燕子

②哺乳动物(直接接生小动物,用乳汁喂养小动物)如人、鲸鱼、蝙蝠、海豚

③鱼类(终生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如鲤鱼、黄鱼、泥鳅、带鱼、金鱼

④爬行类(肚皮贴地爬行)扬子鳄、乌龟、蛇、壁虎

⑤两栖类(像青蛙这样幼年时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年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的动物叫两栖动物。

4、无脊椎动物

昆虫类(身体上有三对足)蚂蚁、蝗虫、蜜蜂、蚊子、蝉

第五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1、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世界上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第六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1、生物的形态结构:

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仙人掌将叶退化成尖刺是为了(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香蕉长着又宽又长的叶子是为了(有利于体内水分的蒸发),调节自身温度。

2、猫的爪长有厚厚的肉垫是为了(减少行走时发出的声音)

鸟的爪长成钩状是为了(便于抓住树干和捕食),

鸭的蹼脚是为了(便于游泳时划水),

苍耳的钩刺是为了(便于钩住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

莲子的外壳是为了(便于在水中漂流)

在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是为了(便于随风飘散传播种子)。

第七课谁选择了他们

1、生物与气温的关系:

生物学家发现,同一种生物,越冷的地方,个体就(越大),身体越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2、地球从出现简单生命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主要原因。

人类对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家猪是由(野猪)驯化来的;

家鸭是由(野鸭)驯化而来的;

(水稻)和(稗子)杂交形成杂交水稻;

金鱼是由(鲫鱼)培育而来的,以上这些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长颈鹿)、(北极熊)、(北极狐)、(青蛙)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八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生物的多样性:

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2、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3、《生物多样性条约》:

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世界已经有(180)多个国家是《生物多样性条约》的缔约国。

4、已经灭绝的生物:

拟斑马、袋狼、卡罗莱纳鹦哥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