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7728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营养师知识掌握.docx

营养师知识掌握

1、医学基础

1、消化管包括?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2、人体除口腔腺外主要的消化腺包括?

肝和胰

3、人体口腔内三对主要唾液腺是?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4、唾液的作用?

可以湿润和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并易吞咽;还可以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冲淡,中和进入口腔中的有害物质,对口腔起清洁和保护作用。

5、胃的机械性消化主要有3种形式包括?

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

6、胃排空顺序?

水→糖类→蛋白质→脂肪

7、混合物在胃内的排空时间通常需要多少时间?

4—6小时

8、胃酸的作用?

可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还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原,并为其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

9、食物在小肠内一般停留的时间为?

3—8小时

10、小肠内机械性消化包括?

小肠的运动功能是靠肠壁的两层平滑肌完成的。

肠壁的外层是纵行肌,内层是环形肌。

11、小肠内的消化性消化主要包括?

12、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吸收水和电解质,参与机体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吸收由结肠内微生物产生的维生素B和K。

●完成对食物残渣的加工,形成并暂时贮存粪便。

13、食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小肠

14、小肠的吸收方式包括?

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及胞饮等。

2、基础营养学知识

1、能量的单位包括?

焦耳(joule,J)、千焦耳(kilojoule,kJ)、卡(calorie,cal)、千卡(kilocalorie,kcal)

2、1Kcal=4.184KJ1KJ=0.239Kcal

3、人体能量的产生主要营养素包括?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4、生理热价

1g蛋白质产生能量为4kcal

1g脂肪产生能量为9kcal

1g碳水化合物产生的能量为4kcal

5、人体能量消耗包括?

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热效应(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生长发育、其它

6、解释什么是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BM):

是指维持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各器官进行最基本的生理机能所消耗的能量。

(清晨、离前晚餐12-14小时、静卧半上小时、放松、清醒、安静、18-25°C)

7、什么是食物热效应?

食物的热效应(thermiceffectoffood,TEF):

指因摄入食物引起的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

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能量。

不同的产能营养素其食物热效应不等

8、能量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合理比例分别为?

●动物性食物以脂肪和蛋白质为主

●植物性食物如粮食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主

●油料作物含丰富的脂肪(大豆含有大量油脂与优质蛋白质)

●水果蔬菜一般含能较少(坚果类例外,如花生、核桃等可含有大量油脂,从而具有很高的热能)

3、蛋白质

1、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0种。

其中必须氨基酸有9种。

2、必须氨基酸有多少种,分别是?

共有八种,即色氨基、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

注意:

婴儿期组氨酸也是必需的

记忆方法:

(笨蛋来宿舍晾一组鞋)

3、什么是限制氨基酸?

食物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叫限制氨基酸;最低的叫第一限制氨基酸。

4、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包括?

●构成和修复作用

●调节功能

●维持和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及血浆胶体渗透压

●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及遗传信的传递

●供给能量

5、蛋白质的利用率是指?

食物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

6、蛋白质的生物价(BV)=储存氮/吸收氮X100

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原则包括?

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作用。

●食物生物学种属越远越好;

●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

●食用时间越近越好。

8、食物中优质蛋白来源主要包括?

请问谷类属于优质蛋白吗?

(不是)

动物蛋白质中鱼、肉、蛋、奶的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均衡,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

4、脂类

1、脂类包括?

脂肪和类肪

2、脂肪主要为甘油三脂(食物95%;人体99%)

类肪主要包括磷脂【卵磷脂(磷酸甘油脂)、神经鞘磷脂】,固醇类【胆固醇(动物)、胆固醇酯、植物固醇(植物)】

3、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贮存和供给能量

●机体组织和生物膜的构成成分

●维持体温和保护作用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AEDK)

●其它(胞腹感 在烹调中可以增加食欲 内分泌功能:

瘦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雌激素)

4、如何区别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

短链:

4—6碳

中链:

6-12碳

长链:

12碳以上

5、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导致血栓形成,癌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干扰必须脂肪酸代谢,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健康

6、必须脂肪酸包括?

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ω-6系列中的亚油酸和ω-3系列中的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两种脂肪酸。

7、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包括?

●合成活性物质的原料

●合成磷脂与胆固醇酯化的原料

●参与生物膜的利用和代谢

必需脂肪酸缺乏

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损伤(出现皮疹等)以及肾脏、肝脏、神经和视觉方面的多种疾病。

此外对心血管疾病、炎症、肿瘤等多方面也有影响。

8、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来源主要包括?

多不饱和脂肪酸:

以亚油酸为主,亚油酸含量较高的有豆油(51.7%)、玉米油(56.4%)。

单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其含量较高是有茶油(78.8%)、橄榄油(83%)、花生油(40.4%)。

5、碳水化合物

1、单糖的含义,包括?

不能水解的糖叫单糖。

单糖有3-7个碳原子。

包括:

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糖醇。

2、双糖的含义,包括?

双糖是两个单糖脱水缩合糖苷健连结。

包括:

蔗糖、乳糖、麦芽糖。

3、低聚糖的含义,包括?

3—9个分子的单糖聚合物称低聚糖。

包括:

麦芽低聚糖、杂低聚糖。

4、多糖的含义,包括?

每分子能水解10个以上单糖分子的糖类称为多糖。

包括:

淀粉、糖原、非淀粉、其他糖原。

5、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供给能量;

●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糖脂糖蛋白蛋白多糖等)

●解毒和保护肝脏;

●节约蛋白质;

●抗生酮作用。

6、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AL:

55%-65%。

●淀粉:

粮谷类(60%~80)、薯类(15%~29%);

●单、双糖:

糖果、甜食、水果等;

●活性成份的多糖:

中草药、天然保健品

7、解释糖异生?

氨基酸、乳酸、甘油等非碳水化合物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肝脏是进行糖异生的主要器官。

作用:

有利于维持饥饿时的血糖水平

有利于氨基酸的分解和代谢

防止乳酸积聚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

8、什么叫糖原?

9、无氧情况下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可以转换成2个分子的ATP,有氧情况下一分子葡萄糖经有氧氧化能生成36—38分子ATP。

6、矿物质

1、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区分,分别包括?

常量元素:

占人体重量的0.01%以上或每天膳食中摄入量大于100mg/d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人体常量元素包括—7种

钙、磷、镁、钠、钾、氯、硫

微量元素:

占人体重量的0.01%以下或每天膳食中摄入量小于100mg/d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包括——8种

铁、碘、锌、硒、铜、钴、铬、钼

人体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5种

锰、硅、镍、硼、钒

有潜在毒性,但低剂量时对人体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

氟、铅、汞、铝、砷、锡、锂、镉

2、以表格形式分别说明钙、磷、镁、钾、钠、碌、硫、铁、碘、锌、铜、硒、铬、钴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动植物各三种),缺乏表现?

钙的性质与体内分布:

含量最高,约占体重的2.0%,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1%存在其它组织或体液中的钙称为混溶钙池,人体可通过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来调节钙的吸收、排出及储存。

钙的生理功能:

●构成骨骼和牙齿

●维持神经和肌肉活动

●参与凝血过程

●维持血管正常通透性(缓解过敏)

●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性

●其它(参与激素分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等)

钙的吸收:

吸收部位小肠(十二指肠最强)主动转运为主,吸收率20~60%,钙的吸收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需要维生素D。

镁:

镁在人体必需常量元素中含量最少,60~65%在骨骼牙齿中,27%在软组织中,6~7%在其他细胞。

各种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镁,因此人体一般不会发生镁缺乏。

吸收部位:

空肠、回肠,吸收方式:

主动吸收、被动吸收,吸收率:

一般为30%,排出:

粪、尿。

镁的生理功能:

●是多种酶的激活剂

●骨骼生长

●神经兴奋的维持

●心血管保护因子

中国成人镁推荐值AI:

350mg/d,UL:

700mg/d

镁的膳食来源:

植物性食物、粗粮、干豆、坚果、肉类、海产品

钠生理功能:

调节水分,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加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缺乏症:

食欲不振,恶心,倦怠,头痛,眩晕,心率加快,肌肉无力或痉挛,严重缺钠可导致呼吸衰竭,虚脱。

供给量:

2200mg/d

膳食来源:

食盐,咸味调味品,腌制食品。

钾的生理功能:

维持心肌功能,参与新陈代谢,维持渗透压,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功能,降压。

缺乏症:

倦怠,肌肉无力,心率失常。

供给量:

2g/d

膳食来源:

植物性食物,水果。

氯生理功能: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细胞外液的主要阴离子,参与维持酸碱平衡,激活唾液淀粉酶。

缺乏症:

食欲不振。

供给量:

2800mg/d

膳食来源:

食盐,咸味调味品,腌制食品。

磷:

成人体内含磷约占体重的1%左右,85%的磷与钙结合存在于骨、牙中,10%与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结合参与构成软组织,其余部分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种含磷化合物中,一切动植物食物都含有磷,因此人体一般不会缺磷。

磷的代谢:

●部位:

小肠

●吸收:

主动吸收、被动吸收,

●维生素D促进磷吸收

●钙、锶、铝等阳离子减少磷吸收

●甲状旁腺素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磷的生理功能: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原料

●细胞构成成分

●储存能量

●活化代谢物质

●组成辅酶的成分

●调节酸碱平衡

供给量:

成人磷的AI为1000mg/d,钙磷比例维持在1:

1~1.5:

1之间比较好。

膳食来源:

瘦肉、禽、蛋、鱼、坚果、海带、紫菜、油料种子、豆类等。

铁是:

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中含量最多的一种,60kg体重约含2.4g。

分功能性铁和贮存铁。

功能性铁:

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占60%~75%;3%在肌红蛋白,1%在含铁酶类(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中。

贮存铁:

占25%~30%,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于肝脾与骨髓中。

铁的功能:

辅酶或酶的辅基、氧的运输、免疫的功能、脑的功能。

膳食铁分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食物中只有动物肉类含血红素铁,其吸收率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的2~3倍。

非血红素铁必须以二价形式才能吸收。

铁通过运铁蛋白进行吸收和转运。

铁的吸收率随人体生理状态而改变:

正常成人为5~15%,缺铁者可达50%。

每日推荐摄入量:

成年男子15mg,成年女子20mg,孕妇和乳母25mg,

UL50mg。

膳食来源:

动物血和肝、红肉、鱼、禽、贝类、干豆、黑木耳。

锌的生化作用:

●参与酶分子的结构

●稳定生物膜的作用

●对基因表达的作用

●味觉素的组成成分

供给量:

RNI成人男15mg/d、女性11.5mg/d;UL成人男为45mg/d,女性37mg/

膳食来源:

牡蛎、鲱鱼、肉类、肝脏、蛋类。

碘:

成人体内含碘15-20mg,其中:

70~80%在甲状腺中,其它分布在肌肉、皮肤、骨骼。

碘的生理作用(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机体基础代谢,促进幼小机体生长发育

●促进脂类代谢

●促进多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供给量:

成年人150µg,孕妇、乳母200µg,婴儿、儿童按年龄不同从50~120µg。

膳食来源:

海产品,紫菜,鲜海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蛰,龙虾等。

其他食品的含碘量取决于土壤和水中的碘量。

硒是: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重要组成成分,GSH-Px在体内特异地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过氧化物的反应,如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脂酰自由基,从而保护生物膜免受损害,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硒与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在体内可与重金属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物而解毒。

保护心血管,维护心肌的健康。

促进生长,保护视觉器,抗肿瘤。

生理功能:

●抗氧化 GSH

●促进生长、保护视觉、抗肿瘤

●保护心血管和心肌

●解毒

●增强免疫力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硒参考摄入量:

成人50ug,孕妇50ug,乳母60ug。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400ug。

膳食来源:

动物性食品肝、肾、肉类及海产品是硒的良好来源。

植物中大蒜含硒较丰富。

铜的生理功能:

●促进结缔组织的合成,骨骼、血管壁的健全

●维护造血功能

●维护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结构功能

●促进黑色素合成

●清除超氧负离子(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

供给量:

AI2.0mg/dUL3.0mg/d

膳食来源:

海产品、坚果、全谷物、种子、豆类、牛乳含铜量很低,人乳高于牛乳,但随着哺乳期延长含量逐渐降低。

铬的生理功能:

促进胰岛素的作用,因而影响糖、脂、蛋白质的代谢,铬是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的成分。

供给量:

成人AI为50μg/d,UL为500μg/d

膳食来源:

肉类、海产品、谷物、豆类、坚果类、黑木耳、紫菜。

氟的生理功能:

参与骨骼和牙齿的形成,抗龋齿。

供给量:

我国成年人适宜摄入量定为1.5mg,UL3.0mg

膳食来源:

含氟的饮用水或氟化的饮用水,水中最适氟含量为1ppm。

锰的生理功能:

●促进氨的代谢解毒

●促进糖脂正常代谢

●促进粘多糖合成和骨骼生长

中国营养学会制订每日锰的AI成人为3.5mg/d,UL为10mg/d。

膳食来源:

黑木耳、黄花菜、核桃、糙米、米糠、麦芽、麦麸、核桃、海参、鱿鱼、茶叶、花生、干豆、莴苣、土豆、甘蓝。

钼的功能:

人体当中,肝、肾、皮肤含量高,构成辅酶,促进嘌呤形成尿酸等,钼很少缺乏。

供给量:

AI 60μg

膳食来源:

谷类、豆类、乳类及动物肝、肾含量较高。

钴:

肝肾骨骼含量较高,参与构成维生素B12,促进红细胞成熟,影响甲状腺功能。

膳食来源:

肉类、海产品、绿叶菜中含量丰富。

镍:

皮肤和结缔组织当中,促进红细胞生成,参与构成胰岛素酶,少见缺乏。

7、维生素

1、脂溶性维生素包括?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

脂溶性维生素(4种):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水溶性维生素(9种):

B族维生素(8种),维生素C

2、以表格形式分别说明维C、维A、维E、维D、维K、维生素B1、B2、B6、B12,烟酸、叶酸的生理功能,缺乏表现和食物来源(动植物各三种)

维生素A:

维生素A原(provitaminA):

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β-隐黄素

1μg视黄醇当量(RE)=1μgVA=1μg视黄醇

1μgβ-胡萝卜素=0.167μg视黄醇当量(RE)

1μg其它维生素A原=0.084μg视黄醇当量(RE)

1000IU维生素A=300μg视黄醇

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μgRE)=视黄醇(μg)+β-胡萝卜素(μg)×0.167+其它维生素A原(μg)×0.084。

生理功能:

●眼睛:

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维持正常视觉。

视杆细胞内视紫红质合成。

●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跟VA有关)

●合成糖蛋白,维持上皮细胞结构完整。

●促进生长发育。

(孕妇的VA缺乏会造成死胎)

●抑制肿瘤生长。

●促进铁的吸收。

缺乏症:

机体能储备一年所需的VA,出现明显症状需要约两年。

a.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症

b.干眼病(症)=眼角化过度、干燥、儿童、毕脱氏斑(Bitot’sspots)、角膜软化、变性、失明。

c.皮肤改变(大腿和上臂、指甲、头发)

d.生长发育迟缓

供给量:

我国成人维生素ARNI,

男性:

800μgRE;女性700μgRE。

UL值:

成年人为3000μg/d,孕妇2400μg/d,儿童2000μg/d。

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

动物肝脏、鱼肝油、全奶、奶油、禽蛋等

植物性食物:

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A补充剂。

维生素D:

生理功能:

是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对钙磷代谢的最重要调节因子之一,以维生素D2及维生素D3最为常见。

●调节血钙平衡,促进骨的钙化和骨骼钙的动员

●促进小肠钙和磷的吸收转运

●促进肾小管对钙 磷的重吸收

缺乏症:

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手足痉挛症

供给量:

成年人每日5µg,孕妇(中后期)、乳母、儿童与青少年及老人均为10µg.UL为20μg/d,1IU维生素D3=0.025µg

食物来源:

海水鱼(如沙丁鱼)、肝、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制剂

晒太阳、紫外线灯预防性照射。

维生素E:

VE是一系列具有α-生育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中以α-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高。

生理功能:

●抗氧化作用,保护生物膜。

(SOD GSH)

●与动物的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关。

预防流产。

●维护机体正常免疫功能。

●抗肿瘤。

VE阻断亚硝胺的形成。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减少脑梗和心梗的危险。

●保护红细胞。

延长红细胞寿命,抗衰老。

●降低胆固醇水平。

缺乏症:

长期缺乏者血浆中VitE浓度可降低,红细胞膜受损,红细胞寿命缩短,早产儿出现溶血性贫血,给予VitE治疗可望好转。

人体正常情况下很少发生VE缺乏症。

使癌/动脉粥样硬化/白内障等患病机率增加。

供给量:

儿童为3~10mg,其他人均为14mg.UL800mg-TE/d

食物来源:

广泛存在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脂中.

谷物有胚芽,许多绿色植物、肉、奶油、奶、蛋等都是VE的良好或较好来源。

维生素K:

自然界已经发现的有两种,存在于绿色植物中的为VK1,肠道细菌合成的VK2,人工合成的为VK3.三种VK都易为碱及光所破坏.

缺乏:

低凝血酶原血症 临床表现 出血不止

重要来源:

细菌在消化道的合成、肝、绿叶蔬菜,卷心菜类蔬菜、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