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7984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定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定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定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定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稿.docx

《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定稿.docx

定稿

我国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张伟玉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毕业论文

提交时间:

2010-5-15

内容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财富,同时又是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工具和手段。

经济全球化使知识产权不仅渗透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中,而且正在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贸易形式,这就是知识产权贸易。

本文章将在梳理知识产权壁垒理论的基础上,简要通过我国企业案例介绍我国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现况,从产权意识比较薄弱,人才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不到位等方面去论述分析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原因,并运用一些数据资料来说明。

从这几方面寻找解决遭受知识壁垒的方法,以及展望我国出口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出口企业;知识产权壁垒;展望;未来

 

目录

1中国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现狀……………………………….....1

2知识产权壁垒理论的介绍……………………………………………..2

3我国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原因…………………………………....2

3.1产权意识比较薄弱…………………………………………………………………2

3.2人才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不到位,妨碍了我国企业發展………………………3

3.3不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屡遭国外的打压……………4

3.4消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侵权之诉………………………………………………4

3.5缺乏资金,实力薄弱…………………………………………..…….………5

4我国面对知识产权壁垒的应对措施诉………………………………………..………5

4.1树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诉………………………………………………..…..…6

4.2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6

4.3深入了解研究国际规则及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及實踐…….……….7

5结论………………………….…………………………………………………………..8

参考文献………………………….……………………………………………..……9

 

1中国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现状

不久前,四川省知识产权局接到荷兰菲利浦公司的一纸状书:

诉成都的26家经销商对其产品侵权。

据了解是在四川成都出现了大概26家的走仿冒这条路,对此一些企业对此往往解释说:

“我们没有多少资金,不像跨国公司能拿出几十亿美元搞研发,只好走‘仿冒’这条路。

”但随着国外大公司在我国越来越多地得到专利保护,“仿冒”这条路再走下去就将是步入死胡同了。

虽然经过有关部门调解,事件得以平息,但这一群体涉外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还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入世在即,国外企业已经开始利用“知识产权壁垒”在我国抢滩圈地。

强化自己的知识产权意识对国内众多企业而言已是时不我待了!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取消关税保护而代之以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趋势,“知识产权壁垒”正在逐渐形成。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谁拥有更多的专利及专利申请,谁就取得了市场的主动权和未来的优先发展权。

 据了解,目前一些跨国大企业正在纷纷构建的“知识产权壁垒”已经对国内不少企业形成了包围态势。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00年度统计报告》显示,到去年底,国外企业累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逾17万件,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52%。

而像韩国三星、日本松下以及美国通用等大公司在我国申请的专利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其核心技术很多集中在我国重点企业和支柱产业上,这些企业通过大量申请专利,将高技术领域的一个个新技术圈进自己的“堡垒”。

与国外大公司的战略性专利“圈地”相比,国内一些企业的弱势已经十分明显。

除非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跨过这一技术层次,从更高、更新的层次去寻找和开拓技术上的“新大陆”,否则这些很多国内企业就只能在他们所圈的技术领地之间,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进行自己的技术创新,国内的技术创新空间将变得十分窘迫。

2知识产权壁垒理论的介绍

知识产权壁垒又称为知识产权保护壁垒,或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它是指一国采取的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的措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构成贸易壁垒,从而阻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当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应用到跨国生产经营当中时,一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就与进出口贸易联系起来了,于是成为各国重要的贸易政策之一;当知识产权固有的垄断性超出了合理的范畴,扭曲了正常的国际贸易时,就成为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从企业的角度看,知识产权壁垒是指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凭借其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超出知识产权法所授予的独占权或有限的垄断权的范围,不公平或不合理地行使知识产权所实行的“不公平贸易”。

3我国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原因

3.1产权意识比较薄弱

目前,我国高技术领域的大部分知识产权仍然为跨国公司所垄断。

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就能够看出我们与知识产权强国的差距。

我国出口DVD大约一台40美元,可是要交专利使用费21美元;我国的药品90%仍离不开国外的专利;我国的数控机床70%都是国外专利;我国汽车90%都是合资企业或者是国外品牌。

上世纪80~90年代期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谈判,最终发达国家达成于其有利的协议,纷纷要求发展中国家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又进一步推出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并把它作为维持其世界经济霸国的支柱。

他们利用知识产权这样的武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打压。

在世界最大的电子展览国——德国,最近几年就屡屡发生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在展会上查抄东亚电子企业的事件。

对此,近日前来参加“知识产权国际论坛”的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专家就为中国企业“支招儿”,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应进行战略性管理,增强主动性与防御性。

针对中国企业在国内及国外所面对的诸多知识产权问题,美国飞翰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宁玲称,中国企业在进行战略性知识产权管理时,需以更严密主动的方式创造、扩大和使用知识产权资产,使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从“被动”走向“主动”。

“更进一步,企业还可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实施进攻性策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效用。

”王宁玲说,如果在国外发现有企业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中国企业可主动对其提起起诉。

3.2人才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不到位,妨碍了我国企业发展。

国外企业一般设有知识产权部门,并且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而我国不少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没有设置相关部门,也没有专门的人才。

目前,企业间甚至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谁占有的人才多,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中国企业将会越来越多遭遇国际企业的竞争,特别是在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限制会更加严重情况下,中国企业如果还不加强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重视,那么中国企业将会因为失掉“知识产权人才”而失掉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市场。

这是导致我国出口企业处于被欺负的局面。

必须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管理。

3.3不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屡遭国外的打压

面对知识产权诉讼,我国企业往往缺乏应对的诉讼和应急机制。

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虽然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尚不足以对各国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但悲观的情绪已经蔓延开来。

有专家预测,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提振本国经济,可能采取措施限制进口,转而扩大出口。

海关数据已经显示,2009年以来我国对欧美市场的出口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而未来,知识产权、碳排放和环保条件很可能取代贸易救济和关税等,成为发达国家阻碍进口的新的贸易壁垒。

中国企业要想平安度过这次全球性的危机,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战略性知识产权管理(特别是针对高新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

这样不仅能保护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还有助于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品牌价值和形象。

3.4消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侵权之诉

我国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要保留传统观念,以消极对待知识产权纠纷的态度,没有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侵权之诉。

有不少中国企业,自身并没有侵权行为,但由于害怕诉讼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常常放弃应诉的机会,白白失去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而有过侵权行为的企业,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消极应诉而支付超过正常水平的侵权费用;同时,我国企业界还没有注重商会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一个组织有效、协调一致、参与广泛的企业联盟,这样将不利于增强寻求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面支持的力量。

3.5缺乏资金,实力薄弱

据近年的调查,发现侵权大多数是实力薄弱,缺乏资金的企业。

他们接触的不少典型案例都涉及到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和我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冲突,比如某些制药企业仿冒生产国外大公司产品的事件屡屡发生。

一些企业对此往往解释说:

“我们没有多少资金,不像跨国公司能拿出几十亿美元搞研发,只好走‘仿冒’这条路。

”但随着国外大公司在我国越来越多地得到专利保护,“仿冒”这条路再走下去就将是步入死胡同了。

最近,对西部一些企业的调查中发现,有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产权壁垒”这一新问题。

重庆力帆集团在生产摩托车新产品的过程中,为了绕开外国企业在我国市场上设置的重重“知识产权壁垒”,除了加大对产品研发力度之外,还根据市场上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关产业的数据库,时刻跟踪和查询国内外企业研究、开发和专利的新动态,从而了解竞争对手不断变化的新动向。

去年,重庆力帆集团成功地自主开发了系列电喷摩托车并在国内和产品出口国申请了专利,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当年就创汇5200万美元。

凭着这几年来相继获得的70多项专利,力帆集团发动机产销量已经跃居全国第一位。

 4我国面对知识产权壁垒的应对措施

4.1树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利用知识产权的主战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公司针对我国提出的5年计划大量申请专利,在我国很多产业的未来发展领域设置了专利陷阱,封杀了我国企业自主开发技术,控制了这些产业的发展。

对此,我国企业及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及民族工业受到的危机与挑战,真正树立起知识产权意识。

既重视外国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实施专利权部署战略。

我国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迫切需要,知识产权战略是指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充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并遏制竞争对手,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而进行的整体性筹划和采取的一系列的策略与手段。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保护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和手段。

就我国企业而言,许多企业由于忽视技术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方面的运用,许多产品技术含量低、原材料消耗大、效益低。

这种状况只有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进步运行机制、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策略性运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缺陷,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必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研究国外知识产权的发展态势和竞争态势,客观分析我国各领域知识产权竞争的优劣,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如食品、电子电器、通讯等)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工作。

4.2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壁垒困境,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结果。

因此,企业应重视自身的技术创新,认识到在世界市场全球化的条件下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推动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的合作,以联合开发、联合投入、联合保护等形式来实现对知识产权的共享。

企业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国家也应选择战略性产业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开发。

因此,必须加强整合行业的力量,成立行业联盟,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产品以应对国外的知识产权壁垒。

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中国EVD(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技术在2005年2月被国家确定为行业推荐标准,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申请国际标准。

就在EVD成为国家推荐标准一周之后,DVD专利费的传统受惠大户6C联盟已经宣布将专利费从15美元降到14美元。

目前,我国已经和正在制定的标准还有WAPI(WirelessLocalAreaNetAuthenticationandPrivacy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中国3G标准TD-SCDMA(由大唐主持)、手机电池新国家标准(由澳柯玛主持)等。

同时还可以运用“万国专利”创新,广泛运用国际技术专利信息成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专利创新。

如小天鹅公司“万国专利”技术信息库对企业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信息库由1300多项中国专利、527项欧洲专利、398项日本专利和428项美国专利等4000多项专利信息组成。

从而更好地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国外市场相结合,实施专利技术创新本土化,使技术创新更符合当地的消费者。

如联想集团先后在我国香港地区和美国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研发中心。

4.3深入了解研究国际规则及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及实践。

我国是WTO成员,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应注意WTO,TRIPS对知识产权的规定,同时对主要贸易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实践也应有所了解,掌握其主要法律规定、立法趋势及法院的判例,才能更大限度地避免撞入知识产权壁垒。

如对知识产权权利穷竭原则,要把握当前主要贸易国所采取的原则。

如果对象国采用地域性原则,企业在进行外贸活动时,应特别注意知识产权问题。

引进专利技术的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对专利产品平行进口问题作出明确而细致的规定,合同中应明确许可的性质,如是独占许可,应在合同中规定,将来如有第二方擅自进口专利产品,应由技术供方负责与侵权第三方进行交涉,同时应注意在合同规定的地域内生产、销售合同产品,如需向区域外存在平行专利的第三国出口,应经过进口国专利权人的同意,才能将产品出口到该国。

从事进口业务的外贸经营者,应注意进口的货物是否侵犯本国专利权人的权利。

如进口产品在国内存在有效的专利权,应在取得本国专利权人的许可后,方可从事该产品的进口。

对某些外国企业运用事实标准中包含的知识产权设置壁垒,垄断市场的行为,国内企业可联合起来进行抵制,或将其诉诸法院解决,必要时可申请国家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机制对外国技术壁垒进行调查。

对一些国家运用国内法案以知识产权为借口对外国产品进行打击报复行为,可采取反报复措施,或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

此外,我国应加强对TRIPS规则的研究,取消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出口检查制度。

TRIPS协议规定对出口货物可以进行知识产权检查,而对进口货物进行知识产权检查是TRIPS规定的最低标准。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科技整体水平落后,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处于不利地位。

我国只需达到TRIPS协议规定的最低标准,做到既遵循该标准,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国家利益。

为此我国应将主要精力限定在进口审查上,出口检查可以取消,这样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又符合TRIPS协议规定的最低标准,有利于提高海关行政效率,防止外国不法商人借此阻止我国产品出口。

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申请专利的成本,特别是有关我国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方面的专利。

5结论

面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加强,我们只有将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积极申请专利、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等措施,才能让我国企业免受切肤之痛,并让知识产权这把双刃剑为中国自身所用。

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教育与宣传,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增强我国科技、经济竞争能力,更好地参与并在国际竞争中胜出。

同时,我们要认清发达国家倡导的所谓“贸易自由化”,透彻地认识发达国家通过非关税壁垒中更加隐蔽,更具有报复性和更为霸道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手段来保护他们的国家利益。

这样,我们才能制定相应对策措施,运用适当政策手段同他们作合理斗争,以达到维护我们自身的国家利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叶京生,董巧新.知识产权与世界贸易.北京:

信会计出版社,1999. 

曲如晓.中国成为贸易强国的战略路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9:

20-21.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中知识产权壁垒的原因及对策探讨,2000.4:

15-17.

孙智.发表国际IP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及对策./139288/8455623.html,2008.

郭亚莉.TRIPS协议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1:

13-15.

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2001.

质检总局,国标委.关于发布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的公告,2006.6.

郑成思.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与WTO的差距.法制日报,2000.1.

国家科委.关于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1998〕099号.

李俊雄.国家知识产权局2000年度统计报告.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