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8035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节 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

第七节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

第七节电力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

一、电线路工程内容及

原材料及器材检验→杆塔定位→土石方开挖及混凝土基础施工→材料装卸、运输→排杆→底盘、拉线盘安装→电杆组对焊接一铁件组装→立杆及铁塔组立→放线、挂线→紧线一附件安装→线路参数测试一线路送电→工程竣工。

二、输电工程施工过程危害与影响因素评价及控制措施

(一)风险因素1

(1)活动与工序:

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2)风险识别与描述:

砸伤或碰伤,触电。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翻动材料和设备时砸伤或碰伤;电气试验时触电。

(6)主要原因:

误操作,安全措施不当。

(7)恶化因素及后果:

救急不及时,导致人员伤害。

(8)控制措施

①施工作业前由项目负责人负责进行健康、安全、环境书面交底;

②设备和瓷瓶做电气试验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置危险区并有人监护。

(二)风险因素2

(1)活动与工序:

杆塔定位。

(2)风险识别与描述:

线路复测、杆塔定位时因地形复杂发生人员摔伤、车辆事故。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车辆在复杂地形、无道路通行条件下行驶,或操作不当翻车;

②徒步行走在复杂地势处,失误摔伤或扭伤等。

(6)主要原因:

操作手主观失误

(7)恶化因素及后果:

急救措施不当,延误时间导致人员伤情加重

(8)控制措施

①调查了解地形地貌;

②对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交底,正确着装,采取防范措施;

③加强联络、监护,配备可靠的通信工具。

(三)风险因素3

(1)活动与工序:

土石方开挖及砼基础施工。

(2)风险识别与描述:

坍塌,机械设备倾覆及人员坠落坑中;油、气、水管道破裂泄漏,造成火灾和环境污染;电力、通讯中断等。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率:

少有。

(5)发生原因:

①复杂地质条件未作支护或支护不合格,未按设计坡比进行开挖;

②地下水位高未及时排水、弃土距离过近或机械设备重负等原因导致坍塌、危及人身安全:

③未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通道,发生人员坠落伤害;

④地下情况不明,盲目开挖,导致地下管道破裂、油气水泄漏,地下光缆、电缆、通讯线路破断。

(6)主要原因:

坡比度超标、弃土及设备距槽边过近、未采取支护,未探明地下设施盲目开挖。

(7)恶化因素及后果:

枪救不及时造成人员伤亡;火灾污染、大面停电通讯中断等可能造成具重大社会影响的继发性事故。

(8)控制措施:

①调查清楚地质情况,据此编制基槽开挖技术方案,对坡比度、排水弃土、设备安全距离、支护等技术要求作详细交底,必要时安排专人指挥,监督到位;

②施工前、探清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等线路情况,做好标识,开挖时专人指挥,小心避让。

如地下情况不明不得采用机械开挖;

③收工时必须清点人数,防止遗漏人员;

④发生险情应立即组织自救,向企业相关部门或领导汇报,并及时寻求援救。

(四)风险因素4

(1)活动与工序:

材料装卸、运输。

(2)风险识别与描述:

材料装卸、运输、吊装过程中,发生物体坠落、撞击导致人员伤害、材料受损。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起重过程指挥失误或操作手违章作业,捆绑不牢;

②钢丝绳、吊具超负荷破断;

③野蛮装卸或违章装卸;

④人力搬运超负荷或方法不当;

⑤人货混装,材料挤、砸伤人。

(6)主要原因:

违章作业。

(7)恶化因素及后果:

人员受伤或抢救不及时死亡。

(8)控制措施:

①合理安排材料装卸、运输的作业人员;

②严禁野蛮装卸或违章装卸;

③起重作业严格按“十不吊”作业原则进行;

④严禁人货混装;

⑤做到搬运物重量与人力相匹配,否则使用起重设备。

(五)风险因素5

(1)活动与工序:

排杆。

(2)风险识别与描述:

排杆作业指挥不当,碰伤或挤伤作业人员,损坏线杆。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少有。

(5)发生原因:

指挥不当、操作手或施工人员违章。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急救措施不当,造成人员受伤。

(7)控制措施:

①作业前进行安全教育,技术交底,严格操作规程;

②地形坡度较大时,应随时注意用木塞固定混凝土杆,或使用钢丝绳、角铁柱等工具,做好措施,可靠铺固杆身、防止滚动和滑动。

必要时派专人看守;

③现场作业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六)风险因素6

(1)活动与工序:

电杆组对焊接。

(2)风险识别与描述:

人员碰伤、灼伤。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作业人员组对不当,撬棍等碰伤人;

②电焊工操作不当或未穿戴好劳保用品导致伤人伤己;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急救措施不当导致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7)控制措施:

①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安全、环境教育,作业时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②电焊工穿戴好劳保用品,严格遵循岗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③作业点周围5m内清除干净易燃、易爆物;

④可靠接地,电焊机导电裸露部分装设防护罩;

⑤电焊机倒换接头、移动工作地点或发生故障时必须切断电源。

(七)风险因素7

(1)活动与工序:

底盘、拉线盘安装。

(2)风险识别与描述:

底盘、拉线盘就位时指挥不当,碰伤人;下拉线盘时拉线棒反弹伤人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指挥不当,在起吊或落下底盘、拉线盘时,可能造成人员碰伤;

②下拉线盘时,作业人员没有按拉线棒反弹方相反方向作业,造成拉线棒反弹伤人。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急救措施不当或不及时导致人员伤亡。

(7)控制措施:

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安全、环境教育,作业时由专人指挥,统一协调

(八)风险因素8

(1)活动与工序:

铁件组装。

(2)风险识别与描述:

作业人员组装铁件时,由于违章作业操作失误,可能碰伤、压伤、挤伤作业人员。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指挥不当,操作失误。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急救措施不当或不及时导致人员受伤。

(7)控制措施:

①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安全、环境教育,作业时由专人指挥,统一协调;

②铁件组装前,认真检查倒链和倒链架,在作业过程中,倒链架要放置平稳,方可进行作业,防止倒链架倒塌碰伤、压伤、挤伤作业人员;

③组装时注意防止工具和铁件碰伤、压伤、挤伤作业人员。

(九)风险因素9

(1)活动与工序:

立杆及铁塔组立。

坏;铁塔组装时高空人员坠落及高空作业人员掉落物品,造成地面人员受伤害。

(2)风险识别与描述:

人工或机械立杆时,由于指挥失误,违章作业,索具损坏,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机械损。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指挥不当,操作失误,在人工或机械立杆时,可能造成机械损坏或作业人员伤亡;

②人工或机械立杆时选择吊点不当,或钢丝绳截面、长度选择不当引发事故;

③施工中,人工立杆的牵引和起吊钢丝绳保护不当,造索具损坏断裂,作业人员未离开危险区造成作业人员伤亡;

④机械立杆起重机械故障,钢丝绳及固定索具断裂,业人员在起重危险区内造成机械损坏或作业人员伤亡;

⑤吊车起吊过快、不平稳,作业人员不听指挥,造成杆塔损坏或钢丝绳断裂引发事故;

⑥登塔作业人员未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从铁塔坠落,造成人员伤害;

⑦寒冷天气电杆表面结冰霜,登塔打滑,造成人员伤害;

⑧传递工具、附件未按要求使用传递绳,抛扔工具、附件,造成人员伤害;

⑨地勤人员在危险区域内,高空作业人员掉落物品,造成人员伤害。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机械损坏或作业人员伤亡,抢救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导致伤亡加重

(7)控制措施:

①施工前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健康、安全、环境书面交底;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安全、环境教育(包括吊车司机),作业时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②吊车司机和立杆指挥负责人在施工前,认真检查设备和吊具、钢丝绳等,保证安全施工;

③指挥人员和吊车司机要全面熟悉和掌握立杆现场情况,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吊点和吊具、钢丝绳,指挥得当;

④起吊时速度应缓慢、均匀,杆头起离地面0.8m时应停止起吊,检查杆塔各部钢丝绳、吊具等各系统受力无异常后,收紧吊点处钢丝绳,再继续起吊。

参加立杆的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认真检查立杆作业各个安全环节,听从指挥;

⑤登塔前必须仔细检查保险带的质量和有效性,登高时要按规范穿不带后跟的劳保鞋,系保险带,检查塔下及周围环境是否符合登高工作的要求;

⑥作业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使用传递绳进行工具、材料的传递;

⑦地勤人员不得停留在危险区域内,并按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⑧一旦发生险情,指挥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全力自救、求援。

(十)风险因素10

(1)活动与工序:

放线、挂线。

(2)风险识别与描述:

①登杆未系安全带而坠落,造成人员伤害;

②登杆打滑,造成人员伤害;

③放线牵引钢丝绳伤人;

④放线时牵引太快,线盘刹车不好,或线盘边缘挂线将线盘拉翻造成导线损坏或伤人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挂线时登杆作业人员未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登杆落,造成人员伤害;

②寒冷天气电杆表面结冰霜,登杆打滑,造成人员伤害;

③放线牵引钢丝绳断裂伤人;

④放线人员站的位置错误;

⑤放线牵引作业时指挥不当或指挥失控,放线工具或设备有缺陷。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急救措施不当会导致作业人员重残或死亡。

(7)控制措施:

①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安全、环境教育必须仔细检查脚扣、保险带的质量和有效性;登高时要按规范穿脚扣,系保险带,检查杆下面和杆子的环境是否符合登高工作的要求;

②清除放线走廊的障碍物(包括穿、跨越电力线停电,搭跨越架等);

③对使用的钢丝绳及其他用具在放线前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④放线应统一指挥,线盘应架设平稳。

导线应由盘的下方引出。

放线人员不得站在线盘的前面。

当放到线盘上的最后几圈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导线突然蹦出;

⑤保障指挥和牵引设备之间的通信畅通,牵引设备处设专人通信联络和指挥操作手;

⑥在挂线时,导线下方不得有人站立或行走;

⑦紧线应缓慢,并检查导线是否有挂住的地方,防止导线受力后突然弹起;严禁跨越正在收紧的导线;

⑧切割导线前,应将切割处的两侧扎紧并固定好,防止导线割断后散开或弹起;

⑨发生事故应及时抢救,并报上级部门。

(十一)风险因素11

(1)活动与工序:

紧线。

(2)风险识别与描述:

由于电杆表面结冰霜或违章登杆作业使作业人员发生滑落或坠落;紧线时导线向上弹出伤及地面或杆上人员;牵引导线的连接器或滑轮脱落,使作业人员发生坠落、碰伤;跨越公路和铁路时,车辆挂线引起拉倒杆塔、损坏导线事故;紧线时导线断裂或倒杆,伤及地面或杆上人员。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登杆作业人员未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登杆坠落,造成人员伤害;

②寒冷天气电杆表面结冰霜,登杆打滑,造成人员伤害;

③紧线时拉力过大,超过设计弛度规定,发生导线断裂或拉倒电杆或导线弹起,造成人员伤害;

④放线滑轮不符合要求,导线接头不能通过,绳扣未按要求打结,接器未按要求连接或与导线不匹配,导致电杆、导线和横担损坏、人员伤害;

⑤紧线时导线被地面植物挂住并向上弹出,或紧线时导线牵引速过快,导线向上弹起伤及地面或杆上人员;

⑥交通指挥失误,导致车辆挂住导线;

⑦承力杆拉线未安装完毕,或临时拉线未按施工组设要求制作安装,导致紧线时倒杆。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急救措施不当,导致材料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7)控制措施:

①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安全、环境教育,必须仔细检查脚扣、保险带的质量和有效性,登高时要按规范穿脚扣,系保险带,检查杆下面和杆子的环境要符合登高工作的要求;

②放线时使用符合要求的放线滑轮,按要求打结绳扣,使用正确的连接器,按要求进行连接,做到与导线匹配;

③在有接头过滑轮的杆塔处、跨越架、人畜较多处和跨越房屋河塘、棵露岩石处,派专人监护,道路两侧需派专人持交通指挥牌拦截车辆;

④紧线时,根据当时气温严格按弛度表要求缓慢、匀速进行速度不能过快,弧垂观测人员须严密监视导、地线弧垂情况,并及时报告给指挥及全线施工人员,防止弧垂超标而发生杆塔倒落、机械损害、导线断裂、地拔出等严重事故;

⑤导、地线被树枝等障碍物挂、卡住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线弯外侧用工具进行处理,不得用手直接推拉;情况异常时及时通知指挥,处理后方能继续牵引;

⑥发生事故应及时抢救,并报上级部门。

(十二)风险因素12

(1)活动与工序:

附件安装。

(2)风险识别与描述:

①由于违章作业或未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人员伤害;

②高空坠落;高空作业人员掉落物品,造成地面人员伤害;触电。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登杆作业人员未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登杆坠落,造成人员伤害;

②寒冷天气电杆表面结冰霜,登杆打滑,造成人员伤害;

③传递工具、附件未按要求使用传递绳,抛扔工具、附件,造成人员伤害;

④地勤人员在危险区域内,高空作业人员掉落物品,造成人员伤害;

⑤由于新线路与带电线路平行架设,或刮风引起静电,使杆上人员触电坠落;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急救措施不当,人身伤亡。

(7)控制措施:

①进行技术交底;必须仔细检查脚扣、保险带的质量和有效性,登高时要按规范穿脚扣,系保险带,检查杆下及周围环境要符合登高工作的要求;

②作业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使用传递绳进行工具、附件的传递;

③地勤人员不得停留在危险区域内,并按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④如线路上有静电,线路需就近做临时接地,附件安装完毕后要及时拆除自装临时接地线;

⑤发生事故应及时抢救,并报上级部门。

(十三)风险因素13

(1)活动与工序:

线路参数测试。

(2)风险识别与描述:

触电。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或误操作,致使作业人员触电;

②做线路参数测试时,杆上或尾端有人工作接触导线而触电。

(6)恶化因素及后果:

人员伤亡。

(7)控制措施:

①确认线路杆上无人工作,并已拆除所有接地线;

②测试从线路两侧同时进行,一侧加试验电压,另一侧配合。

起、终端通信联畅通后可并始测试;

③每测完一项,应断开电源,合上接地开关,进行本侧改线、同时通知对侧改线。

只有当对侧改线完毕,并得到对侧允许后,方可进行下一项目测试。

④试验完,两侧测试人员应清扫、整理现场、仔细检查、接地短路线、不得有物件遗留

⑤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十四)风险因素14

(1)活动与工序线路送电。

(2)风险识别与描述:

由于误操作或送电线路未清理十净、发生触电或闪络放电,造成人员害。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监护人未按要求进行监护,使操作人员误操作,触电,造成人员伤害;

②送电前,未对线路进行清理或清理不干净,闪络放电;

③线路临时接地线未拆除发生线路对地或相间短路。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急救措施不当,导致人身伤亡、设备事故。

(7)控制措施:

①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安全、环境教育、监护人员和操作人员熟知操作程序、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操作票进行操作;

②操作过程中,监护人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监护,避免误操作;

③送电前,对线路进行检查,及时清理;

④按操作规程和操作票进行操作,先测试线路绝缘电阻、再送电;

⑤发生事故应及时抢救,并报上级部门。

(十五)风险因素15

(1)活动与工序:

电气设备装卸、运输。

(2)风险识别与描述:

运输、装卸过程中,电器设备坠落、翻倒、撞击导致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运输机械起重设备故障

②操作手和装卸工操作不当、违章作业

③起吊、捆扎不规范

④违章运输

(6)主要原因:

违章操作

(7)恶化因素及后果:

抢救措施不当,导致人员伤亡

(8)控制措施

①操作手必须按规程要求作业,认真检查保养设备及吊具;

②指挥者和操作人员要协调统;

③困扎牢固、规范运输;

④发生事故时,及时抢救,并报告上级部门。

(十六)风险因素16

(1)活动与工序:

电气设备安装(包括各种互感器等电器安装,瓷套(棒)的安装、避雷器安装,电抗器安装,电容器安装)。

(2)风险识别与描述:

设备吊装操作指挥不当,财物损失,起重作业区无关人员出入,机械未按时进行保养导致人员伤害。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起重设备保养不当,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抢救不当,导致人员伤亡。

(7)控制措施

①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安全、环境教育,对作业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符合作业要求;

②设备,吊具使用前认真检查和保养,操作手、指挥要配合好,吊车范围以外要有明显警示牌;严禁在吊车起吊范围内有无关人员出入;

③瓷套(棒)电器安装时,吊装用的索套应安全可靠;瓷质电器应使用具有柔性护套的专用索具,钢丝绳或尼龙绳不得挤压瓷件;安装时若有交又作业,应自上而下进行(设备就位后螺检未固定前,吊车吊索不得松开;

④避雷器安装时,严禁在避雷器上攀登或进行作业;组装或引线连接应搭设牢固的作业平台或梯子;

⑤电抗器安装时,所有的支持绝缘子应均匀分布,防止电抗器重心偏移而倒塌:

上下重叠安装,未完全固定时,吊绳不得松开而失去保护。

⑥电容器安装前,必须经过放电才能安装

⑦如发生事故时,及时抢救,并报告上级部门

(十七)风险因素17

(1)活动与工序:

变压器安装。

(2)风险识别与描述:

吊装变压器本体和附件过程中,碰伤、挤伤作业人员;瓷套管安装不符合要求,挤压或碰坏瓷套管;变压器补漏时引发火灾或爆炸。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或吊装方案不正确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坏。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急救措施不当,人员伤亡。

(7)控制措施

①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安全、环境教育,明确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大型变压器安装就位前,编制详细的健康、安全、环境计划方案,对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作业前培训

②起重作业由专业起重工进行,按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吊装;附件就位时,身体和手不能放在附件与本体安装部位之间。

③起吊时钢丝绳不得挤压瓷套管,否则应采取其他措施;

④套管吊装设专人指挥,套管接插引线及进入安装位置,应缓慢插入,防止绝缘筒碰撞法兰口:

套管未完全固定,不得松开吊钩和吊索;

⑤对已充油的变压器的微小渗漏允许补焊,但应有安全技术措施并办理三级动火票,同时还应遵循下列规定;

a.变压器顶部应有开启的孔洞

h.焊接部位必须距油面以下15cm

c.严禁气焊,采用电焊时,应采用断续焊接,并有焊接工艺评定

d.焊点周围油污应清理干净;

e.应有妥善的安全防火措施,并向全体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f.如发生事故时,及时抢救,并报告上级部门

(十八)风险因素18

(1)活动与工序:

高、低压盘柜、控制与保护屏安装

(2)风险识别与措述:

进盘、拼盘作业协调失误,工具使用不当,使盘、柜倾倒、挤压或掉进基础坑时,导致人员受伤,设备损坏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工具不规范,使用不当,协调失误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急救措施不当,人员伤亡

(7)控制措施

①)作业时,指挥协调要统一,工具要合适,操作要得当

②盘屏柜撬动或人力抬运作业时,统一指挥,抬运通道要保持畅通,狭窄处应防止挤伤

③盘屏柜底加垫时不得将手伸入盘屏柜底,盘屏柜并列安装时防止靠盘屏柜时挤伤手

④盘屏柜就位后,马上固定防止倾倒

⑤如发生事故时,及时抢救,并报告上级部门

(十九)风险因素19

(1)活动与工序:

SF6断路器、组合电器安装,抽真空、充注SF6气体。

(2)风险识别与描述:

违章吊装作业、违章操作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起吊作业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②组装组合电器时,未按要求设立支撑或支撑不牢固,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③抽真空和充SF6气体时,真空泵未接地,转动部分无保护罩,造成人员伤害;

④抽真空和充SF6气体时,通、排风不好,造成人员室息;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措施不当,人员伤亡

(7)控制措施

①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安全、环境教育,对作业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使其符合作业要求

②起重作业的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起重作业按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吊装,并遵守有关起重安

全操作规程。

③组合电器每一间隔的若干气室,其支持钢架必须固定在基础或预埋槽钢上;分部安装气室或分节安装母线筒组装过程中的临时支撑应牢固,并设防冲撞的标志

④抽真空和充SF6气体时,真空泵必须接地良好,并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真空泵转动部分应装设保护:

真空泵运行时,不得将工具、材料等物品放在机器上;充气时应开启通风装置,充气作业人员应戴好防护口罩和手套。

⑤抽和充SF6气体时,应将配电室下部排风扇开启,或将门打开排风,防止SF6气体泄漏时人员室息

⑥如果发生事故,及时组织抢救,并报上级部门

(二十)风险因素20

(1)活动与工序:

断路器安装(不同介质)

(2)风险识别与描述:

搬运吊装、调整断路器发生倾倒、挤压、坠落、瓷件碎裂等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搬运、吊装断路器时,不符合规范或操作规程要求,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②调整断路器时,断路器意外脱扣,操动机构压力释放,导致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③攀登套管绝缘子,导致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6)恶化因素及后果:

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措施不当,导致人员伤亡。

(7)控制措施

①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安全、环境教育,对作业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使其符合作业要求。

②搬运,吊装断路器时,控制断路器、自动空气开关、传动装置以及有返回弹簧或自动释放的开关,在合闸位置和未镇好时,严禁搬运和吊装:

带有操动机构的断路器或单个操动机构,必须释放压力及处在断开位置后,方可搬运和吊装

③断路器安装时,吊装用的索套应安全可靠;瓷套管应有保护,钢丝绳或尼龙绳不得挤压瓷件:

安装时若有叉作业,应自上而下进行;设备就位后螺栓未固定前,吊车吊索不得松开

④调整断路器时,作业人员必须避开断路器可动部分的动作空间,防止断路器意外脱扣伤人;具有压力或储能性质的操动机构,必须先释放压力或能量后,方可进行作业;放松或拉紧断路器的返回弹簧及自动释放机构弹簧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不得快速释放;凡可慢分慢合的断路器,初次动作不得快分快合;作业人员应与被试断路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或设置防护隔离设施。

⑤调整断路器或安装引线、连接线时,应搭设脚手架,严禁攀登套管绝缘子。

⑥如果发生事故,及时组织抢救,并报上级部门。

(二十一)风险因素21

(1)活动与工序:

隔离开关安装。

(2)风险识别与描述:

搬运吊装、调整隔离开关发生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3)危险评估:

属Ⅲ类危险。

(4)发生频率:

很少有。

(5)发生原因

①搬运吊装隔离开关时,刀刃转动,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②调整隔离开关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