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制冷和空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8037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3 制冷和空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 制冷和空调.docx

《3 制冷和空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制冷和空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 制冷和空调.docx

3制冷和空调

第四章船舶制冷装置

第四章船舶制冷装置

第一节食品冷库冷藏条件

1409下列各库中对通风要求较高的是。

A.鱼库B.肉库C.菜库D.干货库

提示:

菜库中的蔬菜水果有呼吸作用。

1410库内气体成分会影响食品保存时间的是库。

A.鱼B.肉C.蛋、奶D.菜、果

提示:

适当提高CO2浓度,降低O2浓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减缓成熟,但呼吸作用太弱又会加快腐烂。

1412长航线船舶鱼、肉库库温以为宜。

A.0℃以下B.-8~-10℃

C.-10~-12℃D.-18~-20℃

1415臭氧的杀菌消毒作用的原理是因其。

A.毒性大

B.有强碱性

C.有强酸性

D.易分解出现有强氧化作用的单原子O

1417臭氧发生器靠产生臭氧。

A.化学反应不着B.高压气瓶

C.高压放电D.雷电作用

第二节压缩制冷的原理和工况

1419完成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元件是。

A.压缩器、冷却器、干燥器、蒸发器

B.压缩机、冷却器、节流元件、回热器

C.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压缩机

D.冷凝器、蒸发器、回热器、压缩机

1421在Igp-h图中,制冷循环的蒸发过程是液体的气化过程。

A.高温低压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

1422蒸发器内绝大部分制冷齐处于状态。

A.过冷B.过热

C.湿蒸气D.饮和液体

1423采用回热循环,可提高。

A.单位重量制冷量B.单位功耗

C.单位冷凝排热量D.单位容积制冷量

1424实际制冷循环的压缩过程是。

A.等熵过程B.可逆过程

C.多变过程D.绝热过程

1428压缩制冷装置中冷剂由高压变为低压是以元件为分界点。

A.电磁阀B.回热器C.膨胀阀D.背压阀

1433工作正常时氟利昂冷剂在压缩机吸气管中吸热流动。

A.压力和干度逐渐升高B.压力和过热度逐渐升高

C.压力降低,干度增加D.压力降低,过热度增加

提示:

制冷剂在吸气管中是处于开口系统,吸热后温度增加而压力并不增加,反而因流阻而略有下降。

1453不会使压缩制冷循环冷凝温度增高的是。

A.冷却水流量减少B.空气进入系统

C.制冷装置工作时间长D.冷凝器换热面脏污

提示:

凡使冷凝速度下降或使排气质量流量升高的都会使冷凝压力升高,冷凝温度也相应升高。

1456会使压缩制冷装置蒸发压力提高的是。

A.蒸发器风机转速降低B.蒸发器结霜加重

C.冷库库温降低D.压缩机皮带传动打滑

提示:

凡使蒸发器蒸发量增大和压缩机抽气质量流量减小的即会使蒸发压力增大。

1460以下说法错的是:

其它温度条件不变,制冷压缩机的高,压缩后排气温度就低。

A.吸气温度B.吸气过热度

C.转速D.排气压力

1462决定制冷压缩机工况的温度条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

A.压缩机吸气和排气B.蒸发和冷凝

C.压缩机吸气和膨胀阀前过冷D.冷库和冷却介质

1463压缩机工作时一般压力比大于3,若机器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随着蒸发温度降低,制冷压缩机的轴功率通常是。

A.增大B.不变C.降低D.先降后增

提示:

制冷压缩机压力比在3左右时轴功率最大,当压力比大于3时随蒸发温度减小则压缩机吸入压力也随之减小,轴功率因吸气质量流量减小而减小。

1470当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冷凝温度提高,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

A.增大B.不变

C.降低D.在压力比为3左右出现最大值

提示:

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升高则膨胀阀压降增大,闪气量增加,阀后冷剂干度增加,单位质量制冷量减小,而且压缩机流量也因输气系数下降而减小。

1474当压缩机的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冷凝温度的降低,制冷系数

A.增大B.不变

C.减小D.先增大,在冷凝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反而减小

1476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膨胀阀前制冷剂过冷度的增大,制冷压缩机制冷量。

A.增大B.不变

C.减小D.先增大,在冷过度大到一定程度后反而减小

提示:

冷凝压力不变时过冷度提高好膨胀阀前冷剂温度降低,则通过膨胀阀后的闪气量减少,干度降低,单位质量制冷量增大,而压缩机质量流量不变。

1480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膨胀阀前制冷剂过冷度的减小,制冷系数。

A.增大B.不变

C.减小D.先增大,在冷过度大到一定程度后反而减大

1485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吸气过热度增大,制冷系数

A.增大B.不变

C.减小D.随冷剂种类不同而变

提示:

吸气过热度增大,则单位制冷量增大,但单位压缩功也增大,二者哪方面影响大要视冷剂种类而定。

1486压缩制冷装置在吸排压力相同的状态下启动后,随着两者压差增大,轴功率。

A.不断增加B.不断下降C.先降后增D.先增后降

提示:

启动时压力比为1,随后逐渐增大,到压力比增至3左右时达最大值。

1492制冷装置蒸发器结霜加重不会引起压缩机。

A.吸气压力降低B.轴功率减小

C.吸气过热度增加D.排气量减小

提示:

蒸发器结霜加重则换热差,出口冷剂过热度下降,热力膨胀阀会自动关小。

1494冷库新装进一批冷货,制冷装置是不会增高的。

A.制冷剂流是B.吸气和排气压力

C.制冷量和轴功率D.供液过冷度

提示:

冷库新装进冷货则蒸发器换热加强,蒸发量增大,故蒸发压力升高。

1500压缩式制冷装置中“在害过热”发生在中。

A.蒸发器B.压缩机C.回热器D.吸气管

提示:

制冷剂在吸气管中吸热并不能使制冷量增加,反而因比容增大而使压缩机吸气的质量流量减小,制冷量和制冷系数都减小,还会使排气温度升高,但因质量流量减小的影响超过了单位质量压缩功增加的影响,轴功率是减小的。

1506同一台制冷压缩机用于伙食冷库和用于空调制冷,其制冷量。

A.相近B.前者较大C.后者较大D.B、C都有可能

提示:

制冷压缩机用于空调时蒸发温度高得多,吸气比容小,质量流量大,故制冷量大,虽然冷凝温度(压力)较高会使制冷量减小,但影响不如前者。

1509采用膨胀阀的压缩机制冷循环理论制冷系数可由求出。

A.单位压缩功/单位制冷量B.与A相反

C.单位压缩功/单位排热量D.与C相反

1511制冷装置单位轴功率制冷量Ke=4,每消耗1度电制冷量为。

A.1kWhB.3kWhC.4kWhD.5kWh

提示:

Ke=QO/Pe(制冷量/轴功率)。

1524制冷装置中吸气管是指从通压缩机的管路。

1529船用制冷装置需要隔热的管路是。

A.排气管B.吸气管

C.液管D.A+B+C

第三节制冷剂和冷冻机油

1531R22制冷剂的分子式是。

A.CHCIF2B.CCL2F2C.CH2FCF3D.NH3

1532R12制冷剂的分子式是。

A.CHCIF2B.CCL2F2C.CH2FCF3D.NH3

1536在同样蒸发压力下,R12、R22、R134a作制冷剂时蒸发温度高低的次序是

A.TR12>TR134A>TR22

B.与A相反

C.TR134A>TR12>TR22

D.与C相反

1548下列制冷剂中完全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是。

A.R22B.R134aC.R717D.A+B

1551R22制冷剂对材料有侵蚀作用。

A.铜合金B.镀锌金属C.氯丁橡胶D.天然橡胶

1552下列制冷剂中在空气中浓度达到一定范围可燃爆的是。

A.R12B.R22C.R134aD.R717

1556下列制冷剂中对铜及一般铜合金有腐蚀性的是。

A.R12B.R22C.R134aD.R717

1563新采用R134a为制冷剂主要是因为它。

A.价廉B.制冷系数高

C.单位制冷量大D.不破坏臭氧层

提示:

R134a的臭氧消耗潜能值为0。

1571氟里昂溶入滑油中,会使其。

A.粘度增大B.粘度减小

C.凝固点变高D.与C相反

1575下列关于冷冻机油的说法中错的是。

A.有时可用来控制卸载机构动作

B.因制冷剂不同而应选不同的牌号

C.因用于食品冷闸或是空调装置而选不同的牌号

D.难免会有一部分在工作中进入蒸发器

提示:

空调装置蒸发温度比冷库制冷装置高,为简化管理,没必要另选冷冻机油牌号。

1576制冷压缩机选用的冷冻机油粘度过小,制冷压缩机会。

A.机械效率降低B.输气系数降低]

C.排气温度升高D.A+B

1582使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实际排气量下降的最常见原因是。

A.气缸冷却不良B.余隙容积增大

C.气阀和活塞环漏气量增加D.吸入滤网脏污

提示:

漏泄是对输气系数影响最大的常见原因。

1585压缩机采用双阀座截止阀是为了

A.加强阀气密性B.减小阀流动阻力

C.可启闭多用通道D.提高阀使用寿

1589有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缸盖下有较粗的弹簧,其作用是。

A.防止排气压力过高B.防液击造成机损

C.A+BD.减震

1592制冷压缩机铝活塞与钢活塞销之间是。

A.动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A或B

提示:

工作时温度升高,但活塞热膨胀会比钢活塞销大。

1593制冷压缩机一般采用轴封。

A.软填料B.机械C.皮碗D.A或B或C

提示:

采用机械轴封可靠、寿命长而助功率消耗低。

1595判断制冷压缩机工作中滑油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应观察。

A.滑油泵排出压力

B.滑油泵吸入压力

C.油泵排压与压缩吸入压力之差

D.压穷乡僻壤机排出压力与油泵排出压力之差

提示:

润滑系统是从曲轴箱吸油又回到曲轴箱,后者压力与压缩机吸入压力相同。

1597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最常用的能量调节方法是。

A.顶开排气阀片B.顶开吸气阀片

C.调节旁通回气阀D.关小排气截止阀

1598当制冷压缩机输气系数降低时,其。

A.排压升高吸压降低B.排压、吸压降低

C.排压、吸压升高D.吸压升高排压降低

1599有油压顶杆启阀式调节机构的制冷压缩机在情况会卸载。

A.滑油压力太高B.排气压力太高

C.吸气压力太高D.滑油压力太低

提示:

油压顶杆启阀式能量调节机构以滑油压力为动力,油压太低则无力实现加载。

1602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通常是以为信号(被调参数)。

A.排气压力B.吸气压力C.滑油压力D.蒸发温度

1604带油压顶杆卸载装置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顶杆伸出一半,导致吸气阀片敲击有可能是因为。

A.油压太高B.油压不足

C.A、B都不可能D.A或B

1608制冷压缩机启动时发生“奔油”是因为。

A.滑油中溶解的水分逸出B.滑油中溶解的冷剂逸出

C.油位太高D.油温太高

1612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机构在时卸载。

A.排气压力过高B.排气温度过高

C.电机电流过大D.吸气压力过低

提示:

制冷装置大我以吸气压力为能量调节机构动作的信号。

1616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通常是以为信号(被调参数)。

A.排气压力B.吸气压力C.滑油压力D.蒸发温度

1617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的最常用方式是。

A.改变转速B.改变活塞行程

C.顶开吸入阀D.顶开排出阀

提示:

顶开响应及阀使吸气回流,易于实现且运行功耗小。

1619制冷装置冷凝器的排热量近似等于是。

A.制冷量B.制冷量+压缩机轴功率

C.制冷量+压缩机指示功率D.制冷量+压缩摩擦功率

指示:

指示功率是压缩制冷所耗功率,大多转变成热量进入制冷剂,在冷凝器中被排走。

1623压缩制冷装置中冷凝器的容量偏小不会导致。

A.排气压力降低B.冷凝温度升高

C.排气温度升高D.制冷量降低

提示:

冷凝器容量小则冷凝速度慢,冷凝压力会升高。

1632制冷系统中滑油分离器通常设在。

A.压缩机吸入口B.压缩机排出口

C.回到吸气管D.贮液器出口

1639制冷装置中贮液器的液位在正常工作时以保持为宜。

A.1/2~2/3B.80%左右

C.1/3~1/2D.能见到即可

1640制冷装置贮液器顶部的平衡管与相通。

A.压缩机排出管B.压缩机吸入管

C.压缩机曲轴箱D.冷凝器顶部

1641制冷装置贮液器和冷凝器顶部的连接管的作用是。

A.作压力试验时用B.抽空系统时用

C.放空气时用D.便于冷剂流入贮液器

提示:

平衡管的作用是使冷凝器与贮液器压力相等,便于液态冷剂靠重力从前者流入后者。

1642制冷系统的应急泄放阀最好应设在至舷外的管路上。

A.压缩机排气口B.冷凝器顶部

C.贮液器顶部D.贮液器底部液管

提示:

紧急情况下泄放液体比泄放气体快。

1644制冷系统干燥器通常设在。

A.压缩机吸气管上B.压缩机排气管上

C.贮液器和回热器之间管路上D.回热器后液管上

提示:

干燥器通常设在液管中回热器之前。

1645用硅胶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对水的。

A.化学反应B.吸附作用C.拦截作用D.乳化作用

提示:

硅胶是多孔物质,其孔隙比水分子大而比冷剂分子小。

1647制冷装置运行时干燥—过滤器后面管路发凉结露,表明。

A.系统冷剂不足B.该元件堵塞

C.系统中水分太多D.冷剂流量太大

提示:

过滤器堵塞的流阻大,其后面冷剂压力低,会闪气而进入湿蒸气区,蒸发湿度可能低大气露点。

1649硅胶吸足水分后要再生应将其。

A.放太阳下晒干B.放真空容哭中让水分蒸发

C.加热至140-160℃D.加热至200℃以上

1652制冷装置回热器是使中的制冷剂相互换热。

A.吸气管和排气管B.蒸发器和排气管

C.液管和排气管D.液管和吸气管

第六节制冷装置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元件

1657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波纹管上方作用着。

A.蒸发器进口压力B.蒸发器出口压力

C.温包内饱和压力D.冷凝压力

1658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波纹管上方作用着。

A.蒸发器进口压力B.蒸发器出口压力

C.温包内饱和压力D.冷凝压力

1661外平衡式热膨阀的平衡管结霜表明。

A.蒸发温度太低

B.蒸发器冷剂出口冷剂过热度太低

C.膨胀阀冷剂流量太大

D.膨胀阀波纹管顶杆填料漏泄

提示:

平衡管结霜表明有液态冷剂流过。

1665热力膨胀阀调节杆处填料损坏,会导致制冷剂

A.蒸发器出口过热度降低B.蒸发压力升高

C.泄漏量增大D.蒸发器结霜严重

1670下列情况可引起热力膨胀阀关小的是。

①冷剂不足;②结霜加厚;③冷风机转速下降;④库温下降;⑤库温上升;⑥冷凝压力下降。

A.③④B.①③④C.④⑥D.②③④

提示:

与上题相反

1684制冷装置供液电磁阀应装在紧靠的管路上。

A.膨胀阀前B.膨胀阀后C.背压阀前D.背压阀后

1698制冷装置中控制库温的是。

A.热力膨胀阀B.背压阀

C.温度继电器D.B+C

提示:

温度继电器感受库温控制该库蒸发器的供液电磁阀启闭,也可直接控制压缩机起停。

1700可用来控制压缩机间断工作的自动化元件是。

A.压差继电器B.温度继电器

C.低压继电器D.B+C

提示:

多数制冷装置以低压继电器根据吸入压力来控制压缩机起停;也有少数制冷装置内温度继电器(单机多库时用并联控制)直接控制压缩机的起停。

1701制冷装置中低压继电器以压力为信号控制压缩机起停。

A.排气B.吸气

C.滑油D.库内感温包

1702制冷装置高压继电器断电压力一般可调为。

A.装置设计压力B.略低于A

C.冷剂在46℃时饱和压力D.按C再适当加安全余量

1722在单机多库制冷装置中用于控制高温库温度的元件是。

A.热力膨胀阀B.蒸发压力调节阀

C.温度继电器D.低压继电器

1724制冷装置设背压阀可以。

A.提高制冷系数B.控制高温库库温

C.使高温库蒸发温度合适D.A+C

提示:

设蒸发压力调节阀可使高温库保持较高蒸发温度,但压缩机吸气压力被被节流降低,相当于进气节流,单位压缩功增加,制冷系数会减小。

第七节冷库及制冷装置的操作管理

1738冷库外层壁面局部露说明。

A.该处隔热层太薄B.该处防潮层

C.该处隔热性降低D.天气太潮湿

提示:

局部结露说明该处壁温降至空气露点以下。

1739冷库隔热结构中必须有连续的防潮层,主要是为防止空气中水蒸气渗入而

A.使金属锈蚀B.使库内温度太大

C.凝露使隔热材料浸水D.制冷装置冰塞

提示:

水蒸气渗入隔热层会因温度降低而结露,导致隔热性能下降和隔热材料浸坏。

1745我国规定R22船用制冷装置气密试验压力为。

A.1.03MPaB.1.72MPaC.2.00MPaD.46℃时冷剂饱和气压

提示:

气密试验压力为制冷装置设计压力。

1746氟利昂制冷装置做气密试验时可向系统内先充入0.07~0.10MPa氟利昂,目的是。

A.除水B.初步试漏

C.便于用皂液查漏D.便于检漏灯查漏

提示:

如能用检漏灯查漏比用皂液法快捷灵敏。

1749气密试验后将冷系统抽空的目的是。

A.清除残留试验用气B.除水干燥

C.试验压缩机性能D.A+B

提示:

抽空尽可能不用压缩机进行。

1762用卤素灯查到含氯氟利昂漏泄时火焰会变成色。

A.蓝B.绿C.橙黄D.红

1764卤素检漏灯不适用的制冷剂是。

①R12;②R22;③R134a;④R717。

A.③B.④C.③④D.全适用

提示:

适用含氯的氟里昂。

1765卤素检漏灯在空气中有5%~10%含氯氟利昂时,火焰变色是因为氟利昂

A.在高温下燃烧B.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

C.分解放出氯与铜发生反应D.与丙烷等燃产发生反应

1767关于制冷装置检漏,下列说法错的是。

A.皂液法不适合低温库内检漏

B.卤素灯不适合R134a检漏

C.任何制冷剂从缝隙处漏泄,都会留下油迹

D.卤素检漏灯用完后不宜将调节阀关太紧

提示:

溶油性冷剂从缝隙处漏出,冷剂挥发后会留下油迹;皂液低温后会冻结。

1770制冷压缩机下列情况中必须停车加油的是。

①油泵吸入端有三通阀;②曲轴箱有加油螺塞;③曲轴箱有带阀加油接头。

A.②B.③C.②③D.①③

1772制冷装置中空气主要聚集在中。

A.压缩机曲轴箱B.吸气管

C.排气管至冷凝器D.贮液器

提示:

空气比氟利昂轻。

1780定时电融霜装置中可设融霜保护继电器,在超过调节定值时停止融霜。

A.融霜时间B.空冷器壁温

C.空冷器内压力D.B、C两种都有

提示:

霜融完后,热量不再被霜吸收作为融解热,空冷器温度和管内冷剂压力都会升高。

1805制冷压缩机过电流保护性停车不会是引起。

A.轴承或活塞环太紧B.起停频繁

C.电压太低D.系统“冰塞”

提示:

冰塞时节发压力降低,轴功率减小。

1806制冷系统滑油分离器自动回油阀关闭不严可能造成。

A.压缩机起停频繁B.压缩机运行时间过长

C.曲轴箱大量跑油D.A或B

提示:

低压停车时滑油分离器回油针阀关不严会使排气短时间内漏回吸气侧。

1809会造成制冷压缩机起停频繁的是。

A.制冷剂含水多B.系统混入空气

C.低压继电器幅差太大D.滑油分离器回油阀堵

1816会造成制冷压缩机吸气管和缸头结霜是。

A.蒸发温度太低

B.冷却水温度太低

C.膨胀阀温包破裂

D.肉库膨胀阀温包错放菜库回气管上

提示:

这种情况是吸气过热度不够,即供给蒸发器的冷剂量不多。

第五章船舶空调装置

第一节船舶空调的要求和分类

1832使人能感觉空气干燥与否的空气参数是。

A.含湿量B.相对湿度C.水蒸气分压力D.露点

1834由湿球温度可以知道空气的。

A.含湿量B.相对湿度C.水蒸气分压力D.焓值

提示:

测空气的湿球温度时,湿纱布的水分蒸发使湿球周围空气饱和,生成的蒸汽的汽化潜热取自周围空气,使湿球温度比干燥温度降低,即湿球周围干空气的焓值降低,但水蒸气焓值增多,湿空气总焓值不变。

1836我国的船舶空调舱室设计标准是冬季室温为。

A.18~20℃B.19~22℃C.24~28℃D.27~29℃

1837我国的船舶空调舱室设计标准是夏季室温为。

A.18~20℃B.19~22℃C.24~28℃D.27~29℃

1839我国船舶空调舱室设计标准规定,夏季室内湿度应保持为。

A.30%~40%B.40%~60%C.50%~60%D.60%~70%

1840空调舱室人活动区的风速应是m/s为宜。

A.接近0B.0.15~0.20C.不小于0.35D.都行

1841空调舱室新风供给量约每人。

A.2.4B.20~30m3/hC.30~50m3/hD.大于50m3/h

1851空调舱室的湿热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加入舱室的热量。

A.舱壁渗入B.太阳辐射

C.A+BD.能引起室温升高的

提示:

显热负荷除前二项外还包括人体热和设备热。

1855集中式空调装置采用回风的主要目的是。

A.节省能量消耗B.改善室内空气温、湿度条件

C.改善舱内空气洁净度D.减少外介病菌传入机会

提示:

回风的温度、湿度条件比舱外空气好,可减小加热、加湿(冬)或冷却、降温(夏)的负荷。

1856集中式船舶空调装置常允许采用一部分回风是因为。

A.乘员对空气新鲜程度要求不高

B.为满足乘员对空气湿度的严格要求

C.节约能量是首要的要求

D.按热平衡求出的送负量超过新鲜空中气的需求量

提示:

按热理衡要求算出的送风量远大于新鲜空气的需要量(30~50立方米/人·小时),故空调送风不必全用新风。

第二节船舶空设设备和管理

1877空调装置加湿器多放在。

A.加热器前B.加热器后C.挡水板前D.冷却器前

提示:

加湿器放在加热器后加湿易于被空气吸收,还可防止进风温度太低时加湿管冻结,但应防止加湿过量。

1879中央空调器中在冬季工况不起作用设备是。

A.滤器B.加湿器C.挡水板D.空气加热器

1880高速空调系统的风机布置多用压出式,并非是利于。

A.提高空调制冷装置制冷量B.降低降温工况送风温度

C.提高空调制冷装置制冷系数D.空气均匀流过换热器

提示:

风机每产生1kPa(100mmH2O)风压约使风温升高1℃,压出式可使冷却器(即制冷装置蒸发器)中冷剂蒸发温度较高。

1881低速空调系统风机布置多采用吸入式,以利于。

A.提高空调制冷装置制冷量B.降低降温工况送风温度

C.提高空调制冷装置制冷系数D.空气均匀流过换热器

提示:

风机后的气流不均匀程度比风机前大。

1882中央空调器风机出口风道截面积突然增大,有利于。

A.增大风量B.减小流动阻力

C.消减高频噪音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