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780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试验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操作规程.docx

《试验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操作规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验操作规程.docx

试验操作规程

水泥试验操作规程

一、水泥试验条件

1、将水泥试样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

2、试验室温度17-25℃,相对温度大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一致。

3、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

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1、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

2、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为1:

2.5。

水灰比按同品种水泥固定:

水泥品种

项目

硅酸盐

水泥

普通水泥

矿渣水泥

粉煤灰

水泥

火山灰

水泥

水泥(g)

540

540

540

540

540

标准砂(g)

1350

1350

1350

1350

1350

拌和水(ml)

238

238

238

248

248

水灰比

0.44

0.44

0.44

0.46

0.46

3、搅拌时先将称好的水泥与标准砂倒入锅内,开动搅拌机。

拌和5s后徐徐加水,20-30s加完,自开动机器起搅拌180±5s停车。

将粘在叶片上的胶砂刮下,取下搅拌锅。

4、将试模及下料漏斗卡紧在振动台台面中心。

将搅拌好的全部胶砂均匀地装入下料漏斗中,开动振动台,胶砂通过漏斗流入试模的下料时间应控制在20-40s内,振动120±5s停车。

5、取下试模,用刮平刀轻轻刮去高出试模的胶砂并抹平,并在试体上编号,编号时应将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的龄期内。

6、试验前或更换水泥品种时,搅拌锅、叶片和下料漏斗等须抹擦干净。

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方法:

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方法为准。

2、水泥净浆的拌制:

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棉布擦过,将称好的500g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

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水,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

3、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拌合水量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用142.5ml水,水量准确至0.5ml。

四、凝结时间的测定:

(1)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在内侧稍稍涂上一层机油,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

(2)试件的制备: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制成标准稠度净浆后,立即一次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刮平,然后放入湿汽养护箱内。

记录开始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试件在湿汽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将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时指针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2-3mm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当下沉不超过1-0.5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贯入的位置至少要距圆模内壁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

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整个测定过程中要防止圆模受振。

五、安定性的测定:

(1)安定性的测定方法可以用饼法也可以用雷式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制成标准稠度净浆。

(2)试饼法:

将制好的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呈球形,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玻璃板上要稍稍涂上一层油),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动,做成直径70-80mm,中心厚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养护箱内养护24±2h。

(3)(4)沸煮:

调整好沸煮箱内水位,使之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没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保证能在30±5min内升至沸腾。

(5)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

当为饼法时,先检查试饼是否完整,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的水中篦板上,然后在30±5min内加热至沸腾,并恒沸3h±5min;当用雷氏法时,先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至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水中篦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之间互不交叉,然后在30±5min内加热至沸腾,并恒沸3h±5min。

(6)结果判别:

沸煮结束,即放掉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7)若为试饼,目测未发现裂缝,用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雷氏夹测定仪操作规程

一、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

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装满试模,装模时一只手轻轻扶持试模,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15次左右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刻将试模移至养护箱内养护24h±2h。

二、结果判别:

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标准稠度测定仪操作规程

1.标准稠度测定:

(1)当水泥拌和结束后,应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2)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28±2mm时为止。

(3)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下式(或仪器上对应标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P(%)。

P=33.4-0.185S

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

 

石子试验操作规程

一、对每组来样石子必须做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状和片状颗粒的含量、压碎指标值等试验。

二.石子试验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厂时间,每400m3或600t取样一组,试验前将试样搅拌均匀,按四分法缩分,然后在105±5℃温度下烘至恒重,冷却后备用。

各种试验最少取样数量见表

(一)。

三.筛分析

1.按颗粒要求,称取筛分析所需试样的最少重量,将试样按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号筛上筛余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时,应将该号筛余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累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量的总和与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四.含泥量

1.按颗粒要求称取试样最少重量,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取样一份装入容器中注入饮用水,并且用手在水中淘洗并倒入1.25mm及0.80mm的套筛,应避免大于0.80mm的颗粒丢失,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2.把容器中洗净的试样和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重量。

3.以两次试样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应重新取样试验。

五.泥块含量

1.按颗粒要求称取试样最少重量,筛去5mm以下颗粒称重,将试样放在容器中,加入饮用水,浸泡24h后,把水放出,用手碾压泥块,然后把试样放在2.5mm筛上摇动淘洗,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2.将试样取出置于温度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3.以两次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

1.将来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按颗粒要求称取针、片状试验试样最少重量,按表

(二)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

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

粒径大于40mm可用长尺鉴定针状颗粒。

2.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片状颗粒的总重。

3.针、片状颗粒含量的计算值即为评定值。

七.压碎指标值

1.试样在室内风干筛去10mm以下和20mm以上的颗粒,再去掉针、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份3kg的试样3份备用。

2.置圆筒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两次将试样装入筒内,每装完一层后,在底盘下放一根10mm钢筋,用手按住筒颠击地面25下。

两层颠实后表面距盘底为100mm左右。

3.将装好的料放到试验机上在160-300s内均匀加荷到200KN,稳定5S。

结束后称试样重量(m0‰),用2.5mm筛筛除细粒,再称重量(m1)。

4.压碎指标值试验评定,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测定值。

附:

(一)石子各种试验最少取样数量(kg)‰

粒径

试验项目

10.0

16.0

20.0

25.0

31.5

40.0

筛分析

2.0

3.2

4.0

5.0

6.3

8.2

含泥量

2.0

2.0

6.0

6.0

10.0

10.0

泥块含量

2.0

2.0

6.0

6.0

10.0

10.0

针片状

0.3

1.0

2.0

3.0

5.0

10.0

(二)针、片状试验的粒级划分及其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

粒级(mm)

5-10

10-16

16-20

20-25

25-31.5

31.5-40

片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孔宽(mm)

3

5.2

7.2

9

11.3

14.3

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孔宽(mm)

18

31.2

43.2

54

67.8

85.8

砂试验操作规程

一、对每组来样,砂的必试项目有:

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

需要时,可做表现密度、紧密密度等项试验。

二、砂试验应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厂时间,每400m3或600t取样一组。

在试验前,将试样搅拌均匀,按四分法缩分,然后在105±5℃温度下烘干至恒量,冷却后备用。

三、筛分析:

1.将来样通过10mm筛,并计算出筛余百分率。

2.称取试样500g,装入套筛,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取出套筛,再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总量的0.1%为止,并逐筛进行称量。

3.试样在各号筛上的余量,当超过M=-----时,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筛余量,各筛与筛底总和与筛分之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1%,如两次试验所得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样试验。

四、含泥量

1.称取烘干试样400g两份,置于容器中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然后倒入1.25mm及0.80mm的套筛上进行冲洗,滤去小于0.80mm的颗粒,在试验中应避免砂粒丢失、重复上述过程,直到筒内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2.将水洗后的试样置于温度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称取试样重量。

3.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五、泥块含量

1.将试样冷却至室温后用1.25mm筛进行筛分,取筛上的砂400g分为两份备用。

称取200g,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放在0.63mm筛上,用水淘洗,清澈为止。

2.保留下来的试样,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冷却后称重。

3.取两次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附:

(一)

10.0

16.0

20.0

25.0

31.5

40.0

筛分析

2.0

3.2

4.0

5.0

6.3

8.2

含泥量

2.0

2.0

6.0

6.0

10.0

10.0

泥块含量

2.0

2.0

6.0

6.0

10.0

10.0

针片状

0.3

1.0

2.0

3.0

5.0

10.0

砼抗渗试验操作规程

一、试件养护期不少于28天,不超过90天,试验前一天取出,将表面凉干,清理干净,然后在其侧面涂一层熔化的密封材料。

二、用加压装置将试件压入预热的套模内,稍冷却后,即可解除压力,连同试件套装在抗渗仪上。

三、试验从水压为0.1MPa开始,以后每隔8小时,增加水压0.1MPa,并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的渗水情况。

四、当6个试块有3个端面呈有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当时的水压。

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则停止试验,重新密封。

五、按S=10H-1进行计算并评定。

若按委托等级(S)评定:

应试压至S+1时水压(6个试件均无透水现象),方可评定为〉S。

 

粉煤灰试验操作规程

一、细度

1、称取试样50g,精确至0.1g,倒入0.045m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2、接通电源,定时3min,开始筛析,并观察负压小于2000Pa时应停机,清理吸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3、停机后,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重,准确至0.1%。

二、烧失量

准确称取约1g试样,置于已灼烧恒重的瓷坩锅中,将盖斜置于坩锅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000℃灼烧15-20min,取出坩锅,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三、需水量比

1、试验样品:

90g粉煤灰,210g硅酸盐水泥,750g标准砂。

对比样品:

300g硅酸盐水泥,750g标准砂。

2、按GB2419-81进行,分别测定试验样品的流动度达到125mm-135mm时的需水量W1(ml)和对比样品达到同一流动度时的需水量W2(ml)。

含气量试验操作规程

一、用湿布把容器和盖的内表面擦净,装满混凝土在震动台上振实。

二、振实完毕后立即刮平,表面如有凹陷应予填平,用抹刀抹平,使表面光滑。

在正对操作阀孔的混凝土表面贴一小片塑料薄膜,擦净法兰盘,放好密封圈,加盖拧紧螺栓。

三、关闭操作阀,打开进气阀,用气筒打气,并用操作阀调整气室压力为0.1Mpa,然后关紧所有阀门。

打开操作阀,使气室内的压缩空气进入容器,待压力计指针稳定后,测读表值并记录。

四、打开排气阀,解除压力,然后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对已装入容器的试样再一次测读表值。

以两次测值平均值,按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关系曲线查出相应的含气量值。

如两次测值相差大于0.2%,则应进行第三次测定。

 

贯入阻力仪操作规程

一、用5mm筛出混凝土拌合物中砂浆,拌匀后装入容器,震2至3秒,置于20±2℃室温条件下。

二、根据混凝土掺外加1剂的类型(早强、缓凝等)确定初次测试贯入阻力的时间。

测试时,清除试样表面的泌水,先用断面为1cm2的贯入度试针,将试针的承压面与砂浆表面接触,在10秒内缓慢而均匀地垂直压入砂浆内部2.5cm深度,记录所需的压力和时间。

三、贯入阻力值达3.5Mpa以后,换用断面为0.2cm2的贯入度试针,每次测试隔半小时或1小时,直到贯入阻力值达到28Mpa时,记录下所需时间。

每次压下试针应避开前面的贯入孔。

四、贯入阻力值达3.5Mpa时所需时间为初凝时间,贯入阻力值达28Mpa时所需时间为终凝时间。

 

混凝土抗渗试验仪操作规程

一、试验前一天将试块从养护室取出晾干。

二、将试模加热到40℃左右,并将封闭用的蜡加热到完全溶化,然后将试块圆周在溶化的蜡中滚动一周,将沾蜡的试块用千斤顶顶入试模内。

三、将蓄水灌灌满水,试模底盘内也充满水,这时将六个通向试模截门关上。

四、将装封好试块的试模,可靠的装固在仪器上。

五、启动前先将电接点压力表的两限压指针转到0.1Mpa的位置上,从而使电气控制系统试验水压在此范围内。

六、打泵(启动)时,首先把放气螺丝拧开没有气泡时为止,再拧紧即可,关闭0号截门,直到0号截门水流成线后再打开1至6号截门。

七、试验时,水压从0.1Mpa开始,以后每隔8小时增加0.1Mpa,并随时注意观察六个试体上端面的情况。

八、当六个试体中有三个试体端面呈有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当时的水压。

九、减速箱内应注入一定量的黄油,并根据情况进行加油,水泵的活塞及两导柱每8小时加注机油润滑一次。

2000D型压力机操作规程

一、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贮油罐内的油是否加满,油管接头有否松动,以防漏油。

二、根据试件要求更换需要的弹簧,在小吨位时使用小弹簧,以使读数准确。

三、转动手轮,调节螺杆至适当位置。

四、旋紧回油阀。

五、开动油泵调节送油阀浮起活塞,校正指针零点(可转动滚花螺母,调节弦线,使指针恰与刻度盘零线重合)。

六、控制送油阀,按需要的速度加荷(初次试车应注意放去油泵内的空气,如滤油器阻塞,亦可能使油泵打不出油或跳动)。

七、如继续加压主动指针开始回退,指针读数不再增加时则表示试件已压至极限强度,将回油阀徐徐退出,油缸内的油放回至贮油罐内。

八、从动指针所指读数即为该试件的极限强度记录下读数值,试毕将从动指针拨回至零点。

九、半年更换油液一次。

NYL-300型压力机操作规程

一、根据试件选用量程范围,挂好铊并对准刻线。

二、调整缓冲阀使之与量程范围相适应。

三、打开总开关再接电源。

四、开动油缸电动机,拧开送油阀,使活塞上升一段,然后调指针对零后停止油泵电动机。

五、启动加载速度指示器电机,并迅速调到适当的位置,此时指示盘保持一定的速度旋转。

六、放好试件。

七、启动油泵电机,迅速将送油阀手柄调到相应位置,应保持试件加荷时指针与指示盘同步旋转,直到试件被压碎关闭送油阀,并停止油泵电机和加载速度指示器电机。

八、记录试验数值。

九、打开回油阀,然后拨回从动针。

十、关闭加载速度指示器旋钮。

十一、清除被压碎的试件。

十二、使用时如发现油液混浊时,即予更换,同时对油箱进行一次清洗。

电热恒温干燥箱操作规程

一、打开电源开关,把温度调节旋钮定在所需温度上。

二、放入试品,接上电源开启电器开关,红灯亮,指示箱内开始升温,当温度达到控制温度时,红灯熄灭,指示箱内已经恒温。

三、在试品搁板放置试品时,切勿过密与超载,以免影响热气对流。

四、工作完毕后,切断电源,以备安全。

 

电热压力锅操作规程

一、加水至容器内刻线处。

二、打开电源使容器内水温升至沸腾。

三、打开器盖,放入成型试模,并旋紧螺栓,螺栓要对面平均旋转,使器盖与器身密闭而不漏气。

四、1.5小时后关掉电源,打开安全阀,待器内蒸汽放尽,立即开启器盖,将试品取出脱模、编号、试压。

五、注意不能损伤保护器盖及器身胶圈接合面,以免漏气。

六、加热器上以及器内水垢应经常清除,以免损坏电热器。

七、加热时,器身必须可靠接地,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水泥砼标准养护箱操作规程

一、校正满量程,将“测”“满”转换开关拨到“满”处,然后调节“校满”电位器,使表针与满量程线重合。

二、测温。

将“测”“满”转换开关拨到“测”处,此时,指针表所指温度值即为被测温度值,仪器正常工作时,应将“测”“满”转换开关拨到“测”处。

三、将水箱加水至超过电热管5公分,把控制器的控温仪调至18℃刻度线上,再把控制冷冻机的控温仪调至22℃的刻线上,打开电源开关,调温系统开始工作,当箱内温度达到20±2℃时,放入试块进行养护。

 

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

一、胶砂搅拌时先将称好的水泥与标准砂倒入搅拌锅内,开动搅拌机,拌和5秒钟后徐徐加水,20-30秒加完,自开动机器起搅拌180±5秒钟停车,将粘在叶片上的胶砂刮下,取下搅拌锅。

二、应保持工作场地的清洁,每次试验完毕应彻底清除搅拌叶及搅拌锅内外残余胶砂,清扫干净。

三、蜗轮箱、轴承每使用一年后将机械彻底清洗一次,更换所有润滑剂。

四、经常注意机器运转情况,不应有严重噪音,更不应有金属撞击声,如发现异常立即停用。

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五、经常检查搅拌叶与搅拌锅之间的间隙,超出规定范围应立即调整。

六、保持电气有良好的绝缘。

电动抗折机操作规程

一、在使用中要经常注意杠杆平衡,检查平衡铊是否松动并紧固好。

二、检查上下卡具是否在一中心线上,支承圆柱是否干净、转动自由,有无磨损、下卡具是否运动自由。

三、在将试块放入抗折夹具时,要将水泥块挡板放正,并调整夹具使杠杆有一个在试体折断时接近平衡状态的仰角。

四、按启动电钮,游铊从“0”开始移动,加荷一定数值时试体折断,主尺一端定位触杆压开微动开关,电机停转,游铊停止,记下数值。

 

震击式标准振筛机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拧出上螺塞,加足润滑油至螺孔面。

二、将扭紧栓左旋上提,然后右旋固定,置套筛于筛托盘上,再将扭紧栓下压右旋,使之紧固。

三、定时工作。

将旋钮扭转至定时位置,需要中途停机时,应切断电源开关,让定时钟自转至停止位置,不可强行扭回。

四、使用定时器时要注意:

(一)转动旋钮时,不应过快过猛,以免损坏零件。

(二)如需要设定的时间小于10分钟,应先使旋钮转过10分钟的位置,再拧回到所需的定时位置。

(三)必须注意防潮、防腐蚀,使用二年左右需清洗加油一次。

五、定期保养。

每隔3-6个月更换淀子油一次,使用时注意避免盖板上的7根导杆变形。

负压筛试验操作规程

一、称取试样,倒入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二、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开到3min,开始筛析。

三、观察负压表,负压大于2000Pa时,表示工作正常;若负压小于2000Pa,则应停机,清理吸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四、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皮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五、3min后气流筛自动停止工作,停机后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称量。

六、试验完毕,将方孔筛及筛座清理干净。

 

架盘天平操作规程

一、使用天平时,应放在平面工作台上。

二、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点上,指针须对准标头中间的红线,遇见偏左或偏右即将平衡螺母旋动调节,以指针对准红线为止,方能开始使用。

三、右盘放置砝码,左盘放置称量物品,物品及砝码应放在物盘的中央位置。

四、在衡量时,须随时注意游码勿使移动,以免造成衡量之物不准。

五、天平及砝码等应随时用软刷拂抹清洁,并保持干燥。

六、加减砝码时应使用摄子,不能直接用手接触。

七、为保证称量的准确性,一般应在一年内检查一次,以防失准。

 

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一、使用前,天平应处于水平状态、零位状态,并且转换开关向上,开天平时灯亮。

二、“半开”状态下减码称量。

(一)开天平,校正零点。

转动零调手钮使标尺“00”刻线,位于投影屏夹线正中。

(二)关天平,放被称物。

(三)“半开”天平,向后转动停动手钮,投影屏出现“+10-15”标尺刻线。

(四)减码同时观察投影屏,转大手轮,减10-90克砝码。

减到某一数值,投影屏出现“00”以下标尺刻线,将减码数值退回前一位,再转中手轮,减1--9克砝码和后转小手轮,减0.1至0.9克砝码,要求同上。

三、关天平。

四、开天平,停动手钮向前。

五、横梁摆动停稳后,旋转微读手钮,确定不足标尺1分度部分所表示的质量值。

六、读取称量结果并记录。

七、关天平。

八、操作停动手钮、减码手轮应缓慢均匀,不可用力过大。

九、称量室及称量盘应洁净无污物。

十、被称物应轻取轻放,并置于称盘中部。

十一、在称量读数时要关好两侧门。

 

钢筋锈蚀仪操作规程

一、本仪器存放应保持干燥、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