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8152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7·课标I卷)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

(2017·北京卷)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平均气温。

读图,回答下题。

8.该山地(  )

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2017·课标I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

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6分)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6分)

 

(2016·课标Ⅰ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

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2016·课标Ⅱ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

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6、7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B.降水量

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

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2016·课标Ⅲ卷)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0、11题。

10.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11.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

(2016·海南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19、20题。

19.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  )

A.东北坡B.西北坡

C.东南坡D.西南坡

20.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  )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2016·江苏卷)9.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

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

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①B.②C.③D.④

(2016·江苏卷)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

“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17、18题。

17.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

18.阿尔泰山南坡(  )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2016·浙江卷)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图1为某区域略图。

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            。

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

(2016·海南卷)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所示)。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2015·江苏卷)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

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2015·江苏卷)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

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16.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2015·浙江卷)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完成第2题。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  )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2015·安徽卷)23.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  )

A.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015·江苏卷)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7、8题。

7.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8.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安全防御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D.就地取材

(2015·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

据此,回答第1题。

1.太白山 (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015·广东卷)3.有文献表述:

“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2015·山东卷)图示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完成9、10题。

9.该山地可能是 (  )

A.秦岭B.南岭

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

10.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光照B.水分

C.海拔D.热量

(2015·天津卷)5.读图,结合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  )

A.水系的分布特征B.地形的东西差异

C.热带荒漠的分布D.矿产的分布特点

(2015·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14、15题。

14.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15.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2015·海南卷)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千米。

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

(2014·课标Ⅰ卷)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7~9题。

表1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木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

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木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

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木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2014·课标Ⅱ卷)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8题。

8.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2014·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完成5、6题。

5.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降雪量B.温度

C.光照D.地形

6.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  )

A.农田B.林地

C.城区D.乡村

(2014·广东卷)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2014·大纲卷)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4、5题。

4.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2013·广东卷)3.下图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 (  )

A.内蒙古自治区B.广东省

C.西藏自治区D.甘肃省

(2013·山东卷)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为 (  )

A.草原B.荒漠

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

(2013·海南卷)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8~10题。

8.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9.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

10.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  )

A.9月中旬B.10月上旬

C.10月下旬D.11月中旬

(2013·四川卷)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4.R河段 (  )

A.流量季节变化大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2013·安徽卷)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32、33题。

32.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  )

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

33.风化壳厚度 (  )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2013·江苏卷)5.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所示。

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

①温带草原带②热带雨林带③热带草原带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13·课标Ⅰ卷)6.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

(2013·课标Ⅱ卷)8.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013·课标Ⅱ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2013·北京卷)40.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读图,回答问题。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2013·上海卷)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52.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53.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54.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专题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7·课标I卷)

1照片拍摄于我国东部,时间为3月25日,而此时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由此可以推断,植被经过落叶,刚开始发芽,当地应为北方地区,因此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故B项正确。

 

2 同一条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按照统一标准栽种,规划一致,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属于管理问题,最可能是因为道路两侧隶属不同行政区,管理的方式不同,故D项正确。

 

3 影响植被分布范围的最主要因素是热量,故A项正确。

 

(2017·北京卷)

8.读图可知海拔3000米气温大于0°,A错;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减,B错;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所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C正确;喜马拉雅山脉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D错。

(2017·课标I卷)

37. 

(1)阳坡   2000-2300    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减弱。

 

(2)阴坡好于阳坡 阴坡气温低,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好; 

(3)温度高;湿度小 光照强,气温高,蒸发旺盛。

 

(4)随着海拔的升高,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随着海拔的升高,阴阳坡热量、降水,光照等自然因素差别变小;人类活动干扰变小; 

(2016·课标Ⅰ卷)

10.由图可知,磷高累积区位于海拔4000米左右,结合气温高低、生物生产量与土壤中磷含量的关系可知,该地区气温较低,且生物生产量较低,故自然带为高山草甸带。

选A

11.该山坡2000~3000米处,与磷高累积区相比气温较高,生物生产量较高,地表径流量较大。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该地区磷含量少,说明土壤含水量较低。

选C

(2016·课标Ⅱ卷)

6.在高山苔原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气的温度与海拔有关,A错;该带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湿度很大,降水量与海拔有关,B错;该地风力较大,坡度较大的地区,积雪厚度小;坡度较小的地区和洼地,积雪的厚度大,因此积雪的厚度与坡度有关,与海拔无关,C正确;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D错;

7.东北地区位于季风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

冬季,强烈的西北风使山地的西北坡成为迎风坡,受大风影响,产生冻害。

选D。

(2016·课标Ⅲ卷)

10.从图中可以看出果洛山属于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被地壳抬升最早到达终年积雪高度。

以此类推,雪宝顶次之,太白山终年积雪高度最后达到。

选B。

11.点苍山属于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点苍山没有现代冰川发育,说明现在气温偏高。

选B。

(2016·海南卷)

19.根据材料提示,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南坡昼夜温差大;西坡下午受到太阳辐射强,西坡的白天气温高一些,所以西南坡气温日较差大。

选D。

20.材料中“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说明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弱。

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最小;温带荒漠带和温带草原带,气温日较差最大;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日较差较大。

选C。

(2016·江苏卷)

9.太阳能安装方向朝阳,可以判断图中右侧为南方。

图中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树,夏季植被茂密,种植在住宅南侧可遮挡光照,冬季落叶,植被稀疏,可以使住宅光照充足。

常绿针叶树种植在住宅北侧,冬季不落叶,可以阻挡冬季风,起到防风保温作用,故③最合适。

选C。

(2016·江苏卷)

17.该地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材料中提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说明教授身后为山地针叶林,根据自然带垂直递变规律及“眼前簇簇花草”可判断为高山草甸带。

选B。

18.阿尔泰山南坡的森林大多为针叶林,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故A项错误,D项正确;该地区森林带之上存在草甸,B项错误;此时花草相映,故可判断为夏季,C项错误。

(2016·浙江卷)

36

(2)解析:

结合材料二中甲和丁地自然带分析,图中乙地处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为5250米,为山地高原气候,因此自然带为高山草甸带;丙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为2000米,为亚热带气候,因此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图中道路自南向北经过恒河平原、穿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青藏高原,因此海拔变化导致水热条件变化,加之山地南北坡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差异悬殊,因此导致沿线垂直地域分异和非地带性现象的形成。

答案:

高山草甸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

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

(2016·海南卷)

22.解析:

解决本题需理解落叶树和常绿树的区别,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常绿针叶的松柏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树冠更大且树叶茂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