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8346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docx

虎林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1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目标:

1。

从兴趣游戏入手,启发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3.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4。

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5.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将大胆自由的想象应用于习作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做到想象合理有新意,不人云亦云。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写作纸。

学生:

在白纸上印上自己的指印。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两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头发可以钓鱼、当晾衣绳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2、小真和“我”大胆想象都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登上“奇思妙想号",在想象的世界里进行闯关大比拼,你们想参加吗?

(分组,规则)要想闯关成功,不但要想得……,还要说得……,那我们就出发吧!

【设计意图:

用学生喜欢的闯关游戏进行教学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闯关游戏,大显身手

第一关:

指印变变变

1.指印也能做画,不信你来看。

(出示图片)你们发现这些有趣的图案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是啊,看似普通的指印,加上我们的奇思妙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2.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出示游戏规则: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为指印来个大变身。

看看哪位同学想得奇,画得有趣,将为你们组赢得一颗奇思妙想星,时间三分钟。

3.学生想象创作。

4.学生展示,(不但想象奇特,画得也挺有趣有趣)老师想送给大家一组表示顺序的关联词语。

用上这组关联词,能帮助你清晰地说出给指印变身的过程。

评出奇思妙想星。

【设计意图:

借助关联词语,能帮助学生语言表达更清楚,更明白。

第二关:

接龙编故事

1.夏天,尤其是到了午后,你会有什么感觉?

是啊,正是小瞌睡虫找到了你们,才让你们昏昏欲睡.瞌睡虫的朋友可多了,如果瞌睡虫找到他的朋友会闹出不少笑话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

一天瞌睡虫找到了他的朋友“红绿灯",会闹出笑话或者不必要的麻烦?

【设计意图:

教师举了一个“红绿灯”的例子,迅速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空间,为下面的环节作好铺垫。

2.瞌睡虫还会去找大自然中的哪些朋友?

又会闹出什么笑话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关叫接龙编故事。

(出示故事开头)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

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请同学们根据故事开头接着往下编故事.看谁想得奇特,编得有趣,就为小组加一枚奇思妙想星。

3.小组交流。

4.哪组来当龙头?

(教师适时评价,颁发“奇思妙想星”)

第三关:

读故事写故事

1.过渡:

哎呀,老师越来越佩服你们了,想象真丰富。

下面进入第三关,难度可越来越大啦。

准备好了吗?

2.第三关:

铅笔是我们天天都要用到的文具,可是整天憋在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好多好多的梦想呢.(出示例文)读读故事,铅笔都有哪些梦想?

你们发现铅笔的所有梦想有什么相似之处?

3.不但它的梦想有相似之处,描写梦想的表达方式也有相似之处.再读介绍铅笔的梦想的这部分你发现了吗?

(出示课件)

4.总结写法:

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种方法,让每部分的语言有一定规律,这样故事就显得条理更清晰,表达更有层次了。

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故事创作纸,想一想一支铅笔还会有什么梦想?

把它写下来。

时间是六分钟。

5.展示交流,颁发奇思妙想星。

6.老师要把你们写的和在一起,《一支铅笔的梦想新传》就诞生了。

三、总结闯关,提示写作

1.统计各小组奇思妙想星的数量,评出获胜小组。

2.总结获胜法宝:

想得……,说得……。

只要大胆想象,就能像小真一样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3.出示《最好玩的王国》《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等非常有想象空间的作文题目,看了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下节课,我们就来自己创作一篇富有想象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谈话:

上节课我们牛刀小试,同学们奇妙的创意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会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二、出示要求,创编故事

1.出示题目,选出你最喜欢的题目,也可以写其它的想象故事。

2.简单交流。

3.明确写作要求,大胆想象,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

4.学生创作故事.

第三课时

一、回顾要求,导入新课

(出示题目及要求)今天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你们的想象成果。

二、自己评价:

朗读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

三、同学互评:

说说自己最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四、总结点评

1.老师总结作文优缺点。

2.列出写的较好的学生名单。

3.选出几篇较好的文章作为范文朗读.

4.寻找亮点。

五、自己修改习作并誊写。

板书设计:

一组

二组

三组想得……说得……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第四单元主题阅读

梨子提琴

小松鼠住在松树上。

有一天,他到地上来玩,看见一个大梨子。

大梨子颜色黄黄的,一头大,一头小。

可是小松鼠不认识它。

“咦(yí),这是什么东西?

真好玩.”小松鼠费了好大的劲,把梨子背回家去。

他找来一把刀,把梨子对半切开,一股香味飘散开来。

小松鼠捧着半个梨子左看右看,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小松鼠把半个梨子做成了一把小提琴。

他坐在树枝上,拉起小提琴来。

琴声好听极了,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传出很远很远。

这样好听的音乐,森林里从来没有过.

这时候,在森林的一个地方,有一只狐狸在追一只小野鸡。

“我一定要把你捉住!

"狐狸可凶啦.

狐狸跑得快,小野鸡跑得慢,狐狸很快就要追上小野鸡了。

“救命呀,救命呀!

”小野鸡吓得尖声乱叫。

突然,好听的音乐传进了狐狸的耳朵。

呀,真好听呀!

狐狸对小野鸡喊起来:

“喂,你别跑啦,我不捉你了,我要听音乐.”

这时候,在森林的另一个地方,有一只狮子在追一只小兔子。

“我一定要把你捉住!

"狮子可凶啦。

狮子步子大,小兔子步子小,狮子很快就要追上小兔子了。

“救命呀,救命呀!

”小兔子吓得尖声乱叫.

突然,好听的音乐传进了狮子的耳朵.呀,真好听呀!

狮子对小兔子喊起来:

“喂,你别跑啦,我不捉你了,我要听音乐。

小松鼠还在松树上拉小提琴.

森林里许多动物都来了,脚步轻轻的,在松树下坐下来。

狐狸走来了.他的身后,跟着那只小野鸡。

狮子走来了.他的身后,跟着那只小兔子。

小松鼠拉呀,拉呀,星星也来听,月亮也来听.

小松鼠拉着拉着,突然,从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落在地上不见了。

“咦,是什么东西掉下来了呢?

"

小松鼠说:

“是我不小心,让小提琴里的一个音符掉出来了。

"

第二天,地上长出来一棵小绿芽.动物们仍围着它,都说:

“这准是发了芽的音符。

小松鼠拉小提琴给绿芽听,听到琴声,小绿芽呼呼地往上长,很快长成了一棵大树,大树上,结了很多很多的梨子.这些梨子,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满满地挂了一树。

小松鼠说:

“这些果子,都可以做提琴呢!

小松鼠把梨子摘下来,送给动物们.最大的送给狮子;不大不小的,送给狐狸和小兔子;小的送给小野鸡;最小的,送给了小甲虫。

这些梨子都做成了提琴,大的做成大提琴,小的做成小提琴。

1。

【预测情节】在读故事时,你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呢?

请选择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从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落在地上不见了

②故事题目和平时看到的童话故事中预测到的

③故事的题目是“梨子提琴”

④有什么动物来救小兔子,而且可能与梨子提琴有关

⑤有什么动物来救小野鸡,而且可能与梨子提琴有关

⑥我经常从题目和童话故事的情节中看到这样的内容

⑦将梨子做成一把提琴

⑧故事题目和小野鸡脱险的情节中预测到的

当我读到“小松鼠捧着半个梨子左看右看,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时,我猜测到小松鼠一定会(),因为();当我读到“‘救命呀,救命呀!

’小野鸡吓得尖声乱叫”时,我猜测到可能(),我从(

);当我读到“‘救命呀,救命呀!

’小兔子吓得尖声乱叫”时,我猜测到可能(),我从();当我读到“()”时,我猜测到可能有神奇的事情要发生,有可能还与梨子提琴有关,因为().

2。

【预测结局】结合插图预测,最符合这个故事情节的结局会是()

A.森林里还是像以前那样,狐狸追小野鸡,狮子追小兔子。

B。

动物们都听厌了,小松鼠再也不拉梨子提琴了。

C。

动物们不再追来打去了,他们每天学拉提琴,到了有月亮的晚上,就到松树下开音乐会。

D。

动物们为了争抢梨子提琴闹得很不愉快,最后你不理我,我不理你。

3。

【仿写演练】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你发现故事发展的规律了吗?

试着照样子把情节写下去.

这时候,在森林的一个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硅藻泥说明书

状状家在福州阳光城买了新房正准备装修,妈妈去买油漆时,销售员向她推荐硅藻泥代替油漆。

下面是产品说明书:

【产品成分】硅藻泥主要成分是硅藻土,而硅藻土则是由硅藻演变而来的.硅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湖泊中的单细胞的水生植物(海藻).硅藻生命周期结束后,沉积到水底,经过亿万年变化形成了硅藻矿物。

其主要成分为蛋白石,质地轻软、纳米级多孔,孔隙率达90%以上,为活性炭的5000倍。

“泥”是硅藻泥的外观特征,加水搅拌后为泥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同时硅藻泥还具有泥巴的天然属性.

【产品性能】作为室内装修材料,硅藻泥具有天然环保、吸音降噪、净化甲醛、防火阻燃等特性。

【注意事项】

1。

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强风直吹及阳光直晒,一般以自然干燥为宜。

2.本品属水溶性饰面材料,不能用于直接受水浸淋的地方。

3。

天然原材料物理性状包括其颜色存在一定差别是正常现象,不影响产品质量。

4.硅藻泥不宜在5℃以下环境中施工。

切勿食用,避免其进入眼睛.

1.【提取信息】说明书中没有介绍硅藻泥的()。

A.产品性能B。

注意事项C.生产厂家D.产品成分

2.【提取信息】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硅藻泥的主要成分为蛋白石,质地轻软、纳米级多孔。

B。

硅藻泥天然环保,能够吸音降噪、净化甲醛、防火阻燃等。

C。

硅藻泥属水溶性饰面材料,能用于直接受水浸淋的地方。

D。

切勿食用硅藻泥,避免其进入眼睛.

3.【预测效果】今天很冷,室内温度只有0℃。

状状妈妈想赶在过年前搬进新居,便催促师傅到家里装修。

为了能让涂完硅藻泥的墙壁早点变干,状状妈妈还特意打开窗户让风吹进来。

请你预测,状状家用硅藻泥装修墙壁的效果如何?

你的预测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

⑦③⑤②④⑧①⑥

2.C

3.一只大灰狼在追一只小鹿。

“我一定要把你捉住!

”大灰狼可凶啦。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C2.C

3。

我预测状状家用硅藻泥装修墙壁的效果不会很好。

我的预测依据是:

硅藻泥的产品说明书的注意事项中明确写了硅藻泥不宜在5℃以下环境中施工,而且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强风直吹及阳光直晒,一般以自然干燥为宜。

守株待兔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干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撞死的事,向学生阐述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深刻的道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能否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需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文言文,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和体会,帮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言文的体悟,并对课文主旨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教学目标

1。

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

3。

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懂得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准确感知故事内容,领会人物可笑之处并从中受到启发。

2。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类比,不断深化对寓言道理的感知和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叶公好龙》《掩耳盗铃》等故事图片,引导学生猜故事名称,说故事内容。

导语:

同学们,我们听过很多故事,也看过很多故事的动画片。

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说的是什么故事吗?

(出示图片)谁来给大家讲讲图片上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了你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表述。

2.简介“寓言”。

过渡:

这些故事都是寓言.寓言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了解.(出示“寓言”简介。

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后来成为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如下: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多用借喻的修辞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得以体现。

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寓言故事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3。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同学们可能早就知道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但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却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的,用字精简,意思却不容易懂,最重要的是读起来有点绕口。

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文言文课文,大家还记得吗?

(《司马光》.)试着回顾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

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读准朗读节奏。

3。

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辨形。

shǒu守zhū株dài待兔sòng宋人gēng耕者兔走chù触株

折jǐng颈而死shì释qí其lěi耒jì冀复得兔wéi为宋国笑

◆正音:

“守、株、触、释”是翘舌音,“宋”是平舌音;“耕、颈"是后鼻音。

◆多音字:

wéi为难为首1.做,行,做事;2。

当作,认作;3。

变成;4。

被。

wèi因为为虎作伥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形近字示例:

耒(耒耜sì)——未(未来)-—末(末尾)

颈(颈项)-—经(经常)——劲(强劲)

冀(希冀)-—翼(羽翼)

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

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学生知识宽度。

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可通过耒的图片教学,拉近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同时通过耒字演变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宽知识的宽度.

4.出示课后9个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及结构特点,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耕]“耒”略窄,“井"略宽。

“耒”首笔是横,末笔捺改点.“井”撇笔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

[释]左窄右宽。

“釆"的首笔是平撇,第五笔竖贯通上下,一笔写成。

右上“又”的两笔从竖中线起笔,收笔于横中线。

右下末笔竖与“又"两笔相交点垂直对齐。

[其]两竖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中间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八”的撇、点分写竖中线左右,收笔持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试着结合课文注释和以往的阅读经验了解课文

词句,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2.小组交流,尝试了解课题、字义、词义。

守株待兔:

守,守在;株,树桩;待,等到,得到;守株待兔,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

3.思考:

谁守在树桩旁?

守在树桩旁等兔子做什么?

他为什么这么做?

(宋国一个种田的人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在树桩上.)

4.引导学生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填空:

这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谁),因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于是就丢下农具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野兔,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而成了宋国的大笑话。

5.引导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

过渡:

由刚刚概括的故事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则寓言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结构梳理:

起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结果: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四、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探究故事的起因。

1.引导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出示文句并释词释义.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者:

……的人,表示人物身份。

走:

跑.

触:

碰撞,撞到。

折颈:

折断脖子.

句意:

宋国有个农夫。

他的田地里有个树桩。

有一天,一只奔跑的兔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去了。

2.想一想:

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得快?

3.说一说:

农夫此时会怎么做?

他会怎么想?

(农夫白白捡到了一只兔子,喜出望外,想:

要是天天都能捡到兔子就好了。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

5。

熟读句子,借助想象的画面进行理解性背诵。

指名背诵。

齐背。

了解故事经过。

1。

引导学生说说农夫是怎么做的。

出示文句并释词释义。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

于是。

释:

放下。

其:

代词,指农夫。

耒:

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

希望。

复得兔:

再次获得一只(撞死的)兔子。

句意:

于是农夫放下他的农具,一门心思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收获撞死的兔子。

2.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

农夫在等待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

他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示例:

他可能会被风吹、日晒、雨淋,也可能会被家人、邻居劝阻,但是他什么也不顾.他会想:

兔子啊兔子,快点撞到木桩上来吧!

最好天天都有这样的好事发生,这样我就不用辛苦干活啦,等着捡现成的就好。

过渡:

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满心等待再有兔子出现撞死在树桩上,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什么?

(白日做梦,心存侥幸,不劳而获……)

3.教师引读,学生边读边想象农夫的心理活动。

引读: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学生接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引读: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听邻居的劝告,也不管家人的劝阻,他——(学生接读)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引读: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

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

农夫却-—(学生接读)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引读:

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

我们要冻死啦,谁来救救我?

这个农夫仍然——(学生接读)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

学生试背这两句话。

指名背诵,齐背。

感知故事结局。

1。

质疑:

农夫天天这样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如何?

(地里草很多,庄稼没有收成,也没有得到兔子。

2。

学生发言,教师出示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为……笑:

被……嘲笑.

句意:

他再也没能得到兔子,而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试着进行背诵。

4。

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将整篇寓言连起来背诵.指名背。

齐背.

5.探究交流:

你觉得这个农夫怎么样?

你想对他说什么?

示例:

•我觉得这个农夫很愚蠢可笑,哪会有兔子天天往树桩上撞呢?

我想对他说:

别傻了,你再也等不到兔子的。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被农夫捡到,这只是一次偶然事件.)

•我觉得这个农夫很懒惰.他因为捡到一只兔子就妄想着天天能捡到兔子,就不用辛辛苦苦去劳动了。

我想对他说:

你要认清现实,要脚踏实地,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

(因为一次偶然事件而放弃劳动和努力,最终必然会一无所获。

6。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领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齐读课文,试背诵。

小结:

老师也有一句话想送给他。

(出示句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起来读一读。

同学们,《守株待兔》这篇课文我们就读到这里了,现在“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就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或是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道变通。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要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农夫这样的人,希望自己能够时常被幸运眷顾,但是,真正的幸运必然源于努力耕耘,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好好学习,好好努力。

五、拓展阅读,赏析体会

1.出示课后“阅读链接”材料,学生自由朗读.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乘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

“你上哪儿去啊?

"

他回答说:

“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

“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

他说:

“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

他说:

“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

朋友摇摇头,说:

“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

他说:

“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根据《战国策·魏策四》相关内容改写

2。

思考交流:

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明确:

坐车的人想去(楚国),(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边)走。

朋友五次三番提醒他,他却以为只要(马跑得快)、(车夫是好把式)、(盘缠多),就一定能抵达。

他没有意识到,一旦(方向)错误,再好的条件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事与愿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南辕北辙”的意思.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

南辕北辙:

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例句:

你一面急着想要提高学习成绩,一面却日夜不分玩游戏,南辕北辙,难怪没有一点成效。

六、回顾积累,作业设计

1。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把《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一讲或演一演.

3。

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小结: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

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农夫,也不要做《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那个坐车的人。

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外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4。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

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写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从而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这则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我以读为本,牢牢抓住朗读,扣住重点朗读,读好、读懂,加强感受与体验,力求把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