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8685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docx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

 

发酵制品检测技术

实验指导手册

 

 

实验一、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

1、实验原理

单宁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将试样加水煮沸后溶出单宁,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以靛蓝胭脂红,又名靛红、靛蓝二磺酸钠或磺化靛蓝为指示剂;由于被滴定溶液的体积较大,故靛蓝胭脂红用量较多,而靛蓝胭脂红本身是一种还原性物质,能消耗高锰酸钾溶液。

此外试样中也可能还有其他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有机物,因此必须进行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是用白明胶(或动物胶)与活性炭吸附单宁(若试液是胶体溶液,可加入氯化钠硫酸溶液使胶体凝聚),再用高锰酸钾滴定,从试样与空白液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之差,求得样品中单宁的含量。

由于单宁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故无法写出滴定反应方程式,测定结果以分布较广的没食子单宁表示。

每毫升0.1000N高锰酸钾溶液相当于没食子单宁4.157毫克,此系数是经验数据,与双没食子酸的毫克当量值不完全相符。

2、试剂

①粉状活性炭

②0.1N高锰酸钾溶液(试剂l—48)

③靛蓝胭脂红:

溶液(试剂1—49)

3、测定步骤

(1)试样处理

称取4~5克细碎啤酒花,置人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350毫升水,在沸水浴中或直接火回流加热浸出l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残渣以水洗涤多次,洗涤液及滤液全部收集于5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2)测定

吸取50毫升浸出液,置人500毫升三角瓶中,加100毫升水,5毫升靛蓝胭脂红溶液,以0.1N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溶液由深蓝逐渐变成绿色、黄绿色、至金黄色为终点。

空白试验:

吸取50毫升浸取液,置人200毫升烧杯中,加入不含碱性的活性炭少许,充分搅拌5分钟,以吸附单宁,过滤,用100毫升水洗涤,滤液和洗涤液收集于500毫升三角瓶中,加5毫升靛蓝胭月旨红溶液,用0.1N高锰酸钾溶液如上法滴定至金黄色终点。

4、计算

单宁(%)=[(V1-V2)×N×0.004157]÷(W×0.1000)×100%×500/50

5、讨论

①据轻工业部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分析研究室的试验结果,试样中加入20%葡萄糖与未加入者测定结果相同,表明糖的存在对单宁的测定无干扰。

②用高锰酸钾溶液最初滴定时,应l毫升l毫升地加入,至黄绿色时小心地一滴一滴地加入,直至金黄色为止。

若高锰酸钾一次滴加量过多,则需要量也多。

若滴加过慢,需要量也少。

摇动速度也应适当恒定。

③本法也适用野生植物原料(如金刚头、黄狗头等块根类植物)中单宁的测定,但其单宁含量较低(2~5%左右),所耗用高锰酸钾溶液体积较小。

女口增大取样量则单宁不易完全浸出,且样品溶液颜色过深,空白试验所需用的吸附单宁的试剂量也过大,故可采用微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以减少滴定误差。

实验二、麦芽糖化力

1、原理

用麦芽浸出液的糖化酶水解淀粉,生成含有自由醛基的单糖或双糖,醛糖在碱性碘液中定量氧化为相应的羧酸。

剩余的碘,酸化后以淀粉作指示剂,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

2、仪器

a.糖化器应满足麦芽汁制备工艺要求,并附有温度计和搅拌器;

b.搅拌器转速80~100r/min;

c.高精度恒温水谷精度±0.1℃;

d.分析天平感量0.1mg;

e.容量瓶200ml;

f.碘量瓶150ml;

g.胖肚吸管100,50,25ml;

h.移液管5ml,分度值0.05ml;

i.滴定管25ml。

3、试剂和溶液

a.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3±0.1

称取醋酸30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另称取醋酸钠(NaC2H3O2·3H2O)34g,

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将这两种溶液混合;

b.氢氧化钠溶液[c(NaOH)=1mol/L]

按GB601配制;

c.硫酸溶液[c(1/2H2SO4)=1mol/L]

按GB601配制;

d.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mol/L]

称取硫代硫酸钠24.82g和四硼酸钠7.6g,溶于300~400ml除二氧化碳的水中,并定容至1000ml,按GB601进行标定;

e.碘标准溶液[c(1/2I2)=0.1mol/L]

按GB601配制;

f.百里酚酞指示液5g/L

称取百里酚酞0.5g用95%的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

g.淀粉溶液20g/L

称取于105℃烘干2h的可溶性淀粉10.0g,用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在不断搅拌下注入400ml沸水中,将残余淀粉糊用少许水洗入沸水中,继续煮沸5min,迅速冷却至20℃,并定容至500ml。

4、分析步骤

a.麦芽浸出液的制备

称取细粉样品20.0g(准确至0.1g)于一已知重量的糖化杯中,加入20℃的水480ml,将糖化杯放入40±0.1℃水浴中,在不断搅拌下保温1h。

取出糖化杯,冷却至20℃,用20℃的水冲洗搅拌器,擦干糖化杯外壁。

再加入20℃的水,使其重量为520.0g。

搅拌均匀后,用双层滤纸过滤,弃去最初200ml滤液,随后的50ml供分析用。

b.糖化

(1)于四个200ml容量瓶中各吸入淀粉溶液100.0ml。

1、2号容量瓶中各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5.00ml,将四个容量瓶放入20±0.1℃水浴中保温20min;

(2)先于1号容量瓶中加入麦芽浸出液5.00ml,60s后于2号容量瓶中加入麦芽浸出液5.00ml,立即计时摇匀,将1、2号容量瓶放入20±0.1℃水浴中保温30min(保温时间从加入麦芽浸出液算起);

(3)于1、2号容量瓶中立即各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4.00ml,3、4号容量瓶各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2.35ml,然后再各加入麦芽浸出液5.00ml,摇匀;

(4)将四个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用百里酚酞指示液检查应呈蓝色;

c.测定

分别吸取四个容量瓶中的反应液50.0ml于四个150ml碘量瓶中,加入0.1mol/L碘液25.0ml和1mol/L氢氧化钠溶液3.0ml,加塞,于暗处放置15min。

各瓶加入1mol/L硫酸溶液4.5ml,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

5计算

式中:

X15——100g无水麦芽的糖化力,WK;

X2——同一样品麦芽的商品水分,%;

V1——空白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3、4号瓶的平均值),ml;

V2——样品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1、2号瓶的平均值),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342——转换系数。

6结果的允许差

平行试验之差不大于15WK

实验三、啤酒总酸测定

啤酒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和无机酸,主要来源于麦芽及糖化、发酵等工艺过程中酶和酵母的作用。

啤酒的总酸度是指啤酒中各种酸的综合。

1原理

利用酸碱中和原理,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啤酒样品的总酸,用pH计测量滴定终点,最后由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啤酒中总酸的含量。

2仪器

(1)pH计。

(2)电磁搅拌器。

(3)恒温水浴锅。

3、试剂

(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1mol/L]

4、试验程序

(1)样品的处理:

吸取50.00m前面“一”已制备好的酒样于100mL烧杯中,置于40℃水浴中保温30min,并不时振摇,以除去残余的二氧化碳,然后冷却至室温。

(2)样品的测定:

a.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校正pH计,并注意校正和测定时的温度要一致。

b.将事先用pH9.22标准缓冲溶液校准过的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插入样品杯中,在电磁搅拌器搅拌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9.0,记录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

5、计算

X2=2×c×V

式中:

X2——总酸的含量,即100mL样品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mol/L]的毫升数,mL/100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2——换算成100mL酒样的系数。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实验四啤酒苦味值测定

1、原理:

异构a酸被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在酸性环境下萃取出,并且在275nm时有最大的吸收值,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2、药品及仪器

药品:

(1)异辛烷

(2)6mol/L盐酸溶液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离心机/四桌、2支5ml离心管/人,分液漏斗/人,恒温水浴锅,具塞三角瓶

3、测定步骤:

(1)样品预处理

①麦汁或嫩啤酒通过15分钟3000转/分钟离心澄清。

(勿过滤)

②啤酒通过摇晃除二氧化碳。

(2)10ml已制备好的样品在20ºC下恒温。

(如果是麦汁,则5ml麦汁加5ml水),加到三角瓶中,加入0.5ml6N盐酸,20ml异辛烷,拧紧三角瓶的盖,在20ºC下恒温振摇至液体完全混匀,将液体全部转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弃去下层清液,将上层液体分多次转入离心管中,3000转/分钟离心25分钟,取上层异辛烷层在275nm下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吸收值.

4、计算

结果:

BE=测定值*50(麦汁BE=测定值*100)

正常值:

啤酒:

10-40BE     麦汁:

20-60BE

实验五、啤酒双乙酰的测定

1原理

邻苯二胺与双乙酰反应,生成2,3-二甲喹喔啉,在335nm下有一最大吸收,可对双乙酰进行定量测定。

由于其它联二酮类具有相同的反应特性,因此上述测定结果为总联二酮含量。

2试验方法

1)仪器

(1)紫外分光光度计。

(2)带有加热套管的双乙酰蒸馏器。

(3)具有锥形瓶(或平底蒸馏烧瓶)的蒸汽发生瓶:

2000mL(或3000mL)。

2)试剂

(1)盐酸溶液[c(HCl)=4mol/L]。

(2)邻苯二胺溶液(10g/L):

称取0.100g邻苯二胺溶于盐酸溶液[c(HCl)=4mol/L]中,并定容至10mL,摇匀,放于暗处,当天使用。

(3)有机硅消泡剂(或甘油聚醚)。

3)试验程序

(1)蒸馏:

将双乙酰蒸馏器装好,加热蒸汽发生瓶,使水至沸,通汽预热后,置25mL容量瓶于冷凝器下口,外加冰浴冷却,加2~4滴消泡剂于100mL量筒中,再注入未经除气的预先冷至5℃左右的酒样100mL,迅速加入已预热的蒸馏器内,并用少量水冲洗带塞漏斗,盖塞。

然后用水封口,进行蒸馏,直至蒸馏液接过25mL时(蒸馏需在3~5min内完成),取下容量瓶,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2)显色与测量:

分别吸取蒸馏液10.00mL于两支比色管中,并于第一支管中加入0.5mL邻苯二胺溶液,第二支管中不加(作空白)充分摇匀后,同时置于暗处放置20~30min,然后于第一支管中加2mL盐酸溶液[c(HCl)=4mol/L],于第二支管中加入2.5mL盐酸溶液[c(HCl)=4mol/L],混匀后,于335nm波长下,用20mm比色皿,以空白调零点,测定其吸光度。

比色测定操作须在20min内完成。

3、计算

X4=A335×1.2

式中:

X4——双乙酰的含量,mg/L;

A335——在335nm波长下,用20mm比色皿测定的吸光度;

1.2——吸光度与双乙酰含量的换算系数。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4、结果的允许差

同一样品的两次平行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0.01mg/L。

实验六、淀粉的测定

方法:

酸水解法

1.原理

样品经乙醚除去脂肪、乙醇除去可溶性糖类后,用酸水解淀粉为葡萄糖,按还原糖测定方法测定还原糖含量,再折算为淀粉含量。

2.试剂

①乙醚。

②85%乙醇。

③6mol/L盐酸溶液;

④10%氢氧化钠溶液;

⑤40%氢氧化钠溶液;

⑥0.2%甲基红乙醇溶液:

称取0.1g甲基红,用60%乙醇溶解并定容到100ml.

⑦中性乙酸铅溶液。

⑧10%硫酸钠溶液。

⑨6mol/l的盐酸,20%NaOH溶液

⑩碱性酒石酸铜甲液:

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0)及0.05g次甲基蓝,溶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⑩碱性酒石酸铜乙液:

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储存与橡皮塞玻璃瓶中。

0.1%葡萄糖标准溶液:

精密称取1.000g经过99℃±1℃干燥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盐酸(防止微生物生长),用水稀释到1000ml。

3.设备

水浴锅、温度计、漏斗架、电炉、三角瓶、冷凝管

4.操作步骤

(1)样品处理

粮食、豆类、糕点、饼干、糕干粉、代乳粉等较干燥、易研细的样品称取2~5g(含淀粉0.5g左右)磨碎、过40目筛的样品,置于铺有慢速滤纸的漏斗中,用30ml乙醚分三次洗去样品中的脂肪,再用150ml85%乙醇分数次洗涤残渣以除去可溶性糖类。

以100ml水把漏斗中残渣全部转移至250rnl锥形瓶中。

蔬菜、水果、粉皮、凉粉等水分较多,不易研细、分散的样品先按1:

1加水在组织捣碎机中捣成匀浆。

称取5~10g(含淀粉0.5g左右)匀浆于250ml锥形瓶中,加30ml乙醚振荡提取脂肪,用滤纸过滤除去乙醚,再用30ml乙醚分二次洗涤滤纸上残渣,然后以150ml85%乙醇分数次洗涤残渣,以除去可溶性糖类。

以100ml水把残渣转移到250ml锥形中。

(2)水解

于上述250rnl锥形瓶中加入30ml盐酸,装上冷凝管,置沸水浴中回流2h。

回流完毕,立即用流动水冷却。

待样品水解液冷却后,加人两滴甲基红,先用40%氢氧化钠调到黄色,再用6mol/L盐酸调到刚好变为红色,再用10%氢氧化钠调到红色刚好褪去。

若水解液颜色较深,可用精密PH试纸测试,使样品水解液的PH值约为7。

然后加入20ml20%乙酸铅,摇匀后放置10min,以沉淀蛋白质、果胶等杂质。

再加入20ml10%硫酸钠溶液,以除去过多的铅,摇匀后用水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滤液供测定用。

空白试验取100ml水和30ml6mol/L盐酸于锥形瓶中,按上述方法操作,得试剂空白液。

(3)样品测定按还原糖测定法中的直接滴定法进行。

(4)结果计算

②直接滴定法

      淀粉(%)=

式中  F—一10m碱性酒石酸铜相当的葡萄糖量,mg;

   V—一滴定时样品水解液消耗量,ml;

   V0—一滴定时空白溶液消耗量,ml。

其他同上①。

(5)说明与讨论

①样品含脂肪时,会妨碍乙醇溶液对可溶性糖类的提取,所以要用乙醚除去。

脂肪含量较低时,可省去乙醚脱脂肪步骤。

②盐酸水解淀粉的专一性较差,它可同时将样品中的半纤维素水解,生成一些还原物质,引起还原糖测定的正误差,因而对含有半纤维素高的食品如食物壳皮、高粱、糖等,不宜采用此法。

③样品中加入乙醇溶液后,混合液中乙醇的含量应在80%以上,以防止糊精随可溶性糖类一起被洗掉。

如要求测定结果不包括糊精,则用10%乙醇洗涤。

④因水解时间较长,应采用回流装置,并且要使回流装置的冷凝管长一些,以保证水解过程中盐酸不会挥发,保持一定的浓度。

⑤水解条件要严格控制。

加热时间要适当,既要保证淀粉水解完全,又要避免加热时间过长,因为加热时间过长,葡萄糖会形成糠醛聚合体,失去还原性,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水解时取样量、所用酸的浓度及加入量、水解时间等条件,各方法规定有所不同。

常见的水解方法还有:

混合液中盐酸的含量达1%,100℃水解4h;混合液中盐酸含量达2%,100℃水解2.5h。

在本法的测定条件下,混合液中盐酸的含量为5%。

实验七、白酒中总酸的测定

1原理

白酒中有机酸以酚酞为指示剂,采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滴定,其反应式为:

RCOOH+NaOH──RCOONa+H2O

2试验方法

(3)试剂

1%酚酞指示液:

称取酚酞1.0g,溶于60mL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标定:

称取于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苯二甲酸氢钾0.6g(称准至0.0002g),溶于5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加入酚酞指示液2滴,以新制备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为其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

c.计算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C)按式

(1)计算:

C=m÷[(V-V1)×0.2042]

式中: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m——基准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V1——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0.2042——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3、试验程序

吸取酒样5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液2滴;以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其终点。

4计算

X=c×V×0.0601×1000÷50

式中:

X——酒样中总酸的含量(以乙酸计),g/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测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601——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乙酸的质量;

50.0——取样体积,mL。

5结果的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0.006g/L,保留两位小数,报告其结果。

实验八、白酒中总酯的测定

第一法中和滴定(指示剂)法

1、原理

白酒中总酯的测定是先用碱中和游离酸,再加入一定量的碱使酯皂化,过量的碱用酸滴定。

2、试剂

1%酚酞指示液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0.1mol/L1/2HSO4标准溶液

3、仪器

全玻璃回流装置250mL。

4、试验程序

吸取酒样50.0mL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液2滴,以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切勿过量),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也可作为总酸含量计算)。

再准确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25.0mL,若酒样总酯含量高时,可加入50.0mL,摇匀,装上冷凝管,于沸水浴上回流半小时,取下,冷却至室温,然后,用0.1mol/L硫酸标准溶液进行反滴定,使微红色刚好完全消失为其终点,记录消耗0.1mol/L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5计算

X=(25.0×c-c1×V)×0.088×1000÷50.0

式中:

X——酒样中总酯的含量(以乙酸乙酯计),g/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25.0——皂化时,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1——硫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V——测定时,消耗0.1mol/L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88——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乙酸乙酯的质量;

50.0——取样体积,mL。

6、结果的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0.006g/L,保留两位小数,报告其结果。

实验九、白酒中总醛的测定

(一)测定意义

白酒中醛类有甲醛、乙醛、丙醛、丁醛、糠醛等,它是发酵过程中醇的氧化产物。

醛类毒性较大,但适量的醛类对酒的香味却起着一定的作用。

甲醛、乙醛沸点比乙醇低,故去除酒头能除去大部分醛类。

五、白酒中总醛以乙醛计算。

(二)原理

醛类中羰基能与亚硫酸氢钠加成反应,过量的亚硫酸氢钠被碘氧化,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三)试剂

①0.05N硫代硫酸钠溶液(参考试剂1—14)

②0.05N亚硫酸氢钠溶液(试剂l—47)

③0.05N碘溶液(参考试剂1—23)

④0.5%淀粉指示剂(试剂1—16)

(四)测定步骤

吸取50毫升酒样,置人250毫升碘量瓶中,准确加人20毫升0.05N亚硫酸氢钠溶液,于暗处反应半小时,并经常摇动。

准确加入25毫升0.05N碘溶液,摇匀,立即用0.05N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约l毫升0.5%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同时作一空白试验,不加酒样,其余操作同上。

(五)计算

(六)讨论

1试剂亚硫酸氢钠极易分解,故用后必须密闭防潮。

所配的亚硫酸氢钠溶液2~3天后就会变质,故应新鲜配制。

配制后最好用0.05N碘溶液粗略标定,然后调整至所需浓库。

2由于亚硫酸氢钠的不稳定性,最好采用焦性亚硫酸钠(又称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其作用与亚硫酸氢钠相同。

实验十、糠醛的测定

糠醛是酒香的重要物质,不少好酒都含有一定量的糠醛,一船含量为0.002—0.003克/100毫升左右。

1、原理

苯胺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苯胺,盐酸苯胺与糠醛反应,生成樱桃红色化合物,以比色法测定。

2、试剂与仪器

盐酸(1:

125):

取密度1.19HCL315ml用水稀释至500ml.

无色苯胺:

若有颜色,须重蒸,沸点184℃。

50%乙醇溶液

标准糠醛(10ug/ml):

吸取0.87ml糠醛,用50%乙醇溶液稀释至100ml,得到(10mg/ml)的糠醛,吸取1ml糠醛,用50%乙醇稀释至100ml,得到(100ug/ml),吸取10ml用50%乙醇稀释至100ml,即得到糠醛(10ug/ml)。

3、测定步骤

①标准系列的制备

a.在50ml比色管中,按下表加入各溶液。

编号

0

1

2

3

4

5

6

标准糠醛

ml

0.0

1.0

2.0

3.0

4.0

5.0

6.0

10ug/ml糠醛

ug

0

10

20

30

40

50

60

50%乙醇(v/v)

ml

25

24

23

22

21

20

19

B、加1ml苯胺;

C、加0.25ml密度1.125盐酸,摇匀。

D、室温下显色15min。

②试样管的制备:

取Vml加入水至10ml。

加15ml50%(V/V)乙醇液。

注:

由于显色反应的灵敏度与酒精度有关,标准管为50%,所以,

酒度低于50%(V/V)的试样,用无水乙醇调整至50%,

如:

酒度为40%,取10ml试样。

加入无水乙醇的量为:

10×40%+V=(10+V)×50%

以下同标准管操作。

③比色:

波长:

510nm,以“0”号管为参比。

4、计算

糠醛(ug/ml或ppm)=c/v

C-----试样管中含糠醛的微克数;

V-----试样毫升数。

注意事项:

1温度最好控制在15~20℃,放置15min。

2显色时间应与标准管一致,因随时间颜色加深,随后又减弱。

3加入密度为1.125HCl液时须摇动均匀,否则颜色较浅。

实验十一、甲醇

1原理

甲醇经氧化成甲醛后,与品红亚硫酸作用生成蓝紫色化合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最低检出量为0.02g/100mL。

2试剂

(1)高锰酸钾-磷酸溶液:

称取3g高锰酸钾,加入15mL磷酸(85%)与70mL水的混合液中,溶解后加水至100mL。

贮于棕色瓶内,防止氧化力下降,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2)草酸-硫酸溶液:

称取5g无水草酸(H2C2O4)或7g含2分子结晶水草酸(H2C2O4·2H2O),溶于硫酸(1+1)中至100mL。

(3)品红-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