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提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78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7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初三化学提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提优.docx

《初三化学提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提优.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提优.docx

初三化学提优

初三化学提优11111

初三化学提优11111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01•河北)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市场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对于这一类纯净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它能够导电

 

B.

它的pH=0

 

C.

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D.

它清洁洁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不益

 

2.(2004•福州)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

 

A.

B.

纯碱

C.

食盐

D.

食醋

 

3.(2006•安徽)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有气泡产生

B.

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

 

C.

贝壳逐渐溶解

D.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4.(2008•南通)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

 

A.

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

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

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

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5.(2008•抚州)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

图1是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

图2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

 

C.

图3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图4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6.(2009•青岛)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

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D.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7.(2009•南京)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某同学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pH对某种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这种酶催化活性最佳的pH约为(  )

 

A.

pH=0

B.

1<pH<6

C.

6.5<pH<8

D.

10<pH<14

 

8.(2009•烟台)要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盐酸③氯化钠和水④氧化钙和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2009•临汾)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

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10.(2010•广安)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小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1.(2010•攀枝花)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

 

A.

NaOH

B.

NaHCO3

C.

Ca(OH)2

D.

NaCl

 

12.(2011•滨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

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

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13.(2011•河南)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人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

温室效应

B.

白色污染

C.

酸雨

D.

臭氧层破坏

 

14.(2012•张掖)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A.

无色酚酞试液

B.

二氧化碳气体

C.

碳酸钠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15.(2012•泰安)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取一定量粗盐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16.(2013•百色)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NH4H2PO4

B.

NH4NO3

C.

K2SO4

D.

Ca(H2PO4)2

 

17.(2013•红河州)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它化肥相区别的是(  )

 

A.

尿素

B.

氯化铵

C.

磷矿粉

D.

硫酸钾

 

18.(2004•苏州)能将氯化钙、盐酸、氢氧化钾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A.

氯化钠溶液

B.

苛性钠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19.(2009•孝感)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

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20.(2010•黄冈)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B.

②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

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

④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21.(2012•乐陵市一模)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

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

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

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

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二.填空题(共6小题)

22.(2008•大庆)“无土栽培”是一项利用化学试剂配成的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新技术.下表是某实验小组的两种营养液的配方.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配方Ⅰ

配方Ⅱ

KCl0.2g

KNO31.2g

KH2PO40.5g

Ca(NO3)21.4g

MgSO40.5g

(NH4)3PO40.3g

CaSO41.0g

MgSO40.6g

FeCl30.2g

备注①各用2L水配制②不用硬水配制

(1)配方I中属于复合肥料的物质是 _________ ;

(2)从均衡养分的角度分析,选用 _________ (填“配方I”或“配方Ⅱ”);种植的同种植物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长势会更好,其理由是 _________ .

 

23.(2012•梅州)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Ca(OH)2溶液的pH _________ (填“>”、“=”或“<”)7.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___ .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和 _________ .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 _________ .

 

24.(2012•齐齐哈尔)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小麦准备完成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四种无色溶液的鉴别实验,他先分别取少量这四种溶液于试管中,再分别向这四只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1)先被鉴别出来的两种物质是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2)接着他用现有试剂,将另外两种溶液鉴别出来,写出鉴别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25.(2013•梅州)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纯碱的产品和副产品氯化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NH3溶于水得到氨水,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氨水中,溶液呈 _________ 色.

(2)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______ .

(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 _________ 、过滤.

(4)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___ .

 

26.(2013•巴中)甲、乙两工厂的废水未经处理向外排放.测得甲厂废水中含有两种离子,明显呈黄色.乙厂废水中含有三种离子,两厂废水共含有Ba2+、Fe3+、OH﹣、

五种离子.由此可知,甲厂废水中所含的阴离子是 _________ .

 

27.(2013•资阳)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 ___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_________ .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

(4)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2012•黑龙江)用适量盐酸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说明去垢的原理,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9.(2009•丹东)3月份刚开学老师配制了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到了夏天石灰水变浑浊了,瓶壁和瓶底出现了少量白色固体,同学们就此白色固体的成分探究如下:

(1)猜想:

①可能含有碳酸钙,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②可能含有的另一种物质是 _________ ,出现该物质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答一条)

(2)同学们通过实验证明了上述两种物质都存在,请你将下列有关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

振荡后,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上述猜想中的两

种物质都存在.

 

30.(2011•南京)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

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

三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实验中发现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仍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说明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 _________ 性,管②附近的溶液呈 _________ (选填“酸”、“碱”或“中”)性.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Ⅱ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乙同学、丙同学将试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Ⅲ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试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 _________ .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 _________ .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 _________ 来测定溶液,原因是 _________ .

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 _________ ,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 _________ .

【解释与结论】

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交流与反思】

甲同学取55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g水后,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

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碱性 _________ .

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2SO4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酸性 _________ .

 

初三化学提优1111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01•河北)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市场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对于这一类纯净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它能够导电

 

B.

它的pH=0

 

C.

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D.

它清洁洁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不益

考点:

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题干叙述进行分析,蒸馏水是指不含有其他物质的水,属于纯净物.

解答:

解:

A、溶液能导电是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蒸馏水中几乎不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蒸馏水的导电能力很弱.故A错误;

B、蒸馏水呈中性,pH=7.故B错误;

C、蒸馏水是不含有其他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水,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它清洁、纯净,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健康不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的有关知识,根据蒸馏水的组成进行解答即可.

 

2.(2004•福州)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

 

A.

B.

纯碱

C.

食盐

D.

食醋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压轴实验题.

分析: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能与酸发生反应的常见物质.

解答:

解:

根据题意可知,要减少苦味,应该选择一种能够和胆汁酸发生反应的物质,已知酸类物质可以和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某些盐发生化学反应,而且碳酸盐一定能与酸发生反应,故选B

点评:

主要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2006•安徽)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有气泡产生

B.

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

 

C.

贝壳逐渐溶解

D.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考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后的产物分析.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还生成了氯化钙,溶质的质量增加.

解答:

解:

A、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有气泡产生,故A正确;

B、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故B正确;

C、碳酸钙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贝壳逐渐溶解,故C正确;

D、碳酸钙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溶质由氯化氢变为氯化钙,溶质的质量增加,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碳酸钙与酸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碳酸钙的性质进行.

 

4.(2008•南通)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

 

A.

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

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

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

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方案评价题.

分析:

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值.

解答:

解:

A、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方法为:

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若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会污染被测试剂.B项中的操作方法错误.

C、若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相当于用蒸馏水将待测溶液稀释,使测得的pH产生较大误差.C项中的操作方法错误.

D、若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再用滴管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也相当于用蒸馏水将待测溶液稀释,使测得的pH产生较大误差.D项中的操作方法错误.

答案、A

点评:

本题考查测定溶液pH的操作,理解正确的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2008•抚州)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

图1是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

图2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

 

C.

图3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图4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碳酸盐遇酸化气,氢气还原氧化铜能生成铜,加水稀释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变,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能生成氧气.

解答:

解:

A、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刚开始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等盐酸消耗尽后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刚开始不能生成沉淀,观察图象,符合题意,故A正确;

B、氢气还原氧化铜能生成铜,氧化铜与生成的铜的质量比为80:

64=5:

4,观察图象,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加水稀释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变,观察图象,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达到其分解的温度能生成氧气,故开始不能有气体生成,观察图象,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6.(2009•青岛)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

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D.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考点: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从物质的性质着手进行分析,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洗洁精能将油污乳化为液体小珠滴,易于洗涤;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氮气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包装.

解答:

解:

A、熟石灰具有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A正确;

B、洗洁精能将油污乳化为液体小珠滴,易于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故B正确;

C、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C错误;

D、氮气性质稳定,不易与食品反应,可用于食品包装,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已有的知识进行.

 

7.(2009•南京)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某同学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pH对某种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这种酶催化活性最佳的pH约为(  )

 

A.

pH=0

B.

1<pH<6

C.

6.5<pH<8

D.

10<pH<14

考点: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pH对酶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可以结合图象进行回答.

解答:

解:

据图框图看出,这种酶催化活性最佳的pH在6和10之间,观察选项,C符合条件,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图象进行.

 

8.(2009•烟台)要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盐酸③氯化钠和水④氧化钙和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考点:

酸碱盐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学科交叉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

要使小气球鼓起来,则瓶内的压强增大,要使瓶内压强增大,可以是产生了气体,也可以是温度升高的缘故.

解答:

解:

小气球鼓起来,说明固体和液体接触后产生了气体或者放出了热量,使瓶内的压强增大.①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瓶内压强增大,故①可以,②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故②可以,③氯化钠与水接触不发生反应也无热量放出,瓶内压强不变,故③不可以,④氧化钙与水接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的压强增大,故④可以,综合可知,①②④均可以.

故选:

B.

点评:

本题属于学科交叉题,通过小气球是否能鼓起来,考查到了反应能否产生气体以及热量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加强对实验现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